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梁思成林徽因与我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不是名人琐事的堆砌,更非关于名人的猎奇之作,而是如《往事并不如烟》一样以一人、一家经历见证历史的严肃作品。本书从20世纪40年代写到梁思成先生去世的70年代,图文并茂,全书计有插图200余幅,其中许多关于梁思成及林徽因的照片及古建筑结构图等,都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内容推荐

2004年6月10日是林徽因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一书,出自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遗孀林洙女士之手。她以女性特有叙述角度和方式,回顾了自己40年来所目睹的梁思成个人和家庭的各种遭遇,忠实记录了她与梁思成相识、相知、相恋并一同走过的苦难岁月的过程。在从学生、同事、助手到伴侣的角色转换中,作者也完成了从妻子到梁思成建筑思想坚定的捍卫者的飞跃。因为作者对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多年近距离的接触,因而,其笔下梁、林两位的形象真实、生动,使读者有机会了解到一个有别于荧屏、小说之外的梁思成、林徽因,极具可读性。本书行文流畅,饱湛情感,作者从自己与林徽因、梁思成的交往谈起,穿插着对梁、林关于中国古建筑史研究的理解,又在叙述自身经历的同时,记录下了“反右”、“文革”等特殊时期的点滴史实,跳出了狭小的家庭圈子,以自身的经历见证了宏大的历史变迁。因而,本书不是名人琐事的堆砌,更非关于名人的猎奇之作,而是如《往事并不如烟》一样以一人、一家经历见证历史的严肃作品。本书从20世纪40年代写到梁思成先生去世的70年代,图文并茂,全书计有插图200余幅,其中许多关于梁思成及林徽因的照片及古建筑结构图等,都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目录

自述

写给梁思成和林微因

1 初识梁思成夫妇

2 思成长于十个儿女的家庭

3 一对伉俪回国

4 15年190个县2738处古建

5 营造学社的最后一次古建调查

6 来自耶鲁和普林斯顿的荣誉

7 梁思成与他的学生

8 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9 不被认可的梁陈方案

10 微因走了,“大屋顶”的批判来了

11 平静的结合及不平静的婚姻生活

12 乌云下的屈辱与磨难

13 走不出自我批判的胡同

14 思成走了

梁思成年谱

梁思成著作一览表

试读章节

社会上对我们的婚姻议论刚刚平息不久,没有想到又发生了一桩令我更加难堪的事情。但是,也正是通过这件事情我们更加互相了解、更加信任、更加相爱了。

1959年为设计国家大剧院,我系曾对剧院建筑作了较深入的研究。除了收集当代国际上新老剧院的资料外,还派出大批学生对全国各大城市的剧场、影院、会堂作了调查,并收集了大量资料。后来虽然国家剧院的设计任务下马了,但为了总结这一段工作,我系编辑了《 国外剧院图集》、《中国会堂剧场图集》、《2300座剧院设计总结》三大本书,每种均印两三千册。这些书的对外交流与出售工作一下子全交给了资料室。当时我负责资料工作才三年,平时日常工作已经很忙,再加上这一大批书的交流与发行就更加忙乱。但是更重要的是,我没有一点财务常识。我把这项任务交给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中学生来做,但忙起来的时候大家都来动手。当时也不懂得把管“钱”和管“物”分开。因此在1963年开展“双反运动”(反贪污、反官僚主义)时,一清查,发现了问题。售出的书和收入的钱对不上。开始我并不重视,我也没有想到新来的小兄弟会出什么问题。再说这批书的印刷取货交款等全部是学生办的,本来就是一堆乱麻。

有一天,我上班时发现有几个人在清点那些图集。我心中一动,为什么不由我们资料室的人清点?第二天“双反”办公室的同志便找我谈话,要我坦白交待,争取宽大处理。我一听,脑子“嗡”地一声,像爆炸了一样,什么也听不进去了。“坦白交待”,难道他们认为我贪污了吗?且不说问题能否弄清楚,就当前受到怀疑已足使我难以忍受了。我的心情再也没有比这更沉重的了,我怎样回去向思成交待?说我受到了怀疑,说我是冤枉的,他能相信吗?他将怎么看我?他会怎样对待我呢?回到资料室我一头伏在桌子上痛哭起来。

回家后我万分羞愧地向思成转述了“双反”办公室和我谈话的内容。他注意地听着,然后严肃地说:“你有责任帮助组织把问题搞清楚。”

“我怎么搞清楚啊!如果我真的贪污了,我可以坦白,可是我没有,一分钱也没有,我交待什么呢?我经手的钱都交给××了,如果××贪污了,他不承认我永远也洗不清了。”

“双反”办公室找我谈话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对我施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我几乎每天都在哭,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一天我从系里回家,碰到总支书记刘小石正从里面出来,我的心一沉。果然我进屋后发现思成空前的严肃。他对我说:

“小石刚走,他和我谈了一些运动中的情况,组织对你的审查不是轻率的,不是无根据的怀疑,而是掌握了一定的材料。”他停了片刻又说:“你听着,不管你的问题多大,贪污了多少钱,只要你彻底坦白,我愿意也有能力帮你退赔,并且不会影响今后我们之间的感情。如果你真的没有问题,那就振作起来,帮助领导把问题弄清楚。但是我告诉你,如果最终你的话和组织的结论不一致,那我是相信组织的,那我们之间的关系就算完了。”思成最后的话令我痛心。难道组织就不可能搞错吗?谁能保证领导就绝对没有判断错误的时候呢?我实在受不了这种煎熬,反正现在大家都已认为我是有问题的了,我还不如搞个假交待呢。但我又不知道差额是多少,如果说了反而会说我是故意隐瞒真相,破坏运动,那不又罪加一等了吗?再说我也交待不出贪污了哪一笔钱,哪个单位的钱,更交待不出赃款的去向。我想这两年的日子也真够熬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不如死了算了。但是两个孩子怎么办?想起孩子我就更伤心了,我死了,谁来关心他们?谁来爱抚他们?我现在惟一缺少的是对组织的信任,我想只要我能坚信组织绝对不会搞错,只要有了这个信心我就得救了。我一边哭着一边断断续续地把自己的顾虑,把我那些不连贯的思想告诉给他,因为我边哭边说,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我相信没有一句话是说清楚了的,也没有一句是说完整了的。但是思成听明白了,他告诉我说看见我这样痛苦,他也很难受。他说要有信心,绝不能搞假交待,既然领导上还没有做结论,就说明组织上处理问题是慎重的,是要反复核实的。

当时我们系“双反”办公室还向全北京市的建筑单位调查购买这三种书的情况,我是资料室的负责人,因此弄得各设计院“满城风雨”,都在传说林洙贪污了。这对我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屈辱,我简直就无法再见人了,因为这些单位都是我在工作中经常要联系的。

这事传得连建工部杨春茂部长都知道了,一天思成在观看一个演出时正好与杨部长坐在一起,部长关心地问:

“你夫人的问题怎么样了?”

“现在还没有审查清楚。”

“你告诉她,要经受得住考验,过去我们党有些在白区工作的同志,由于牵扯到某些问题中去,往往被组织审查了十年八年,最后才调查清楚,重新工作。但也有些同志接受不了这种审查,走上了与党背道而驰的道路,这是很可惜的。”

思成回来高兴地向我传达了杨部长的关怀,并说杨部长建议我读一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最后的一章,于是我们一起读了起来。其中有一段话对解决我的思想包袱,就像将要枯死的禾苗逢到甘雨一般地起作用。

这些道理教育了我,革命前辈出生入死尚且受到审查,相比之下我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过了几天在全系大会上,书记刘小石针对贪污分子说的一段话使我获得了更大的希望,他说:

“我们大家都应当尊重事实,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想蒙混过关,混是混不过去的。我们搞工作靠的是什么,当然不能只靠你们的交待。坦白交待与否,只能表明你们自己的态度,我们靠的是调查研究,我们越调查研究,就应当越接近事实,总不会越调查研究离事实越远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梁思成林徽因与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086765
开本 16开
页数 3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3
出版时间 2004-06-01
首版时间 2004-06-01
印刷时间 200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4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8: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