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假如我是海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是一名十五岁的失聪女孩,她以自己独特的生命经历写就的这部自传体长篇小说,记录了她作为新一代残疾人与严酷命运抗争的心路历程。作品塑造了一位自信、勇敢、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聋哑女孩形象,其语言和情感自然纯真,充满哲诗气质,给人以启迪。

目录

序 王新宪 /1

假如我是海伦 /1

90恋曲 /17

漂亮妈妈 /31

黄色的小摇篮 /61

向蝉而生 /77

会说话的小手套 /99

我们的小铺子 /143

我要上学 /157

乡村 /175

写作,就这么简单 /191

初来深圳 /211

十一岁的花季 /241

东湖中学 /265

后记·彭彪 /293

试读章节

有一位资深的耳聋专家,她对我说:“我接触到许许多多的语前耳聋的患者,他们以及他们的家长大都非常地颓丧,觉得对前途非常地绝望,你,能不能把你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告诉他们,耳聋这件事情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可怕呢?!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故事向人们表明:人类其实可以战胜许许多多的连自己都难以想象出来的困难呢?!”

我的一位网友上官文清,他从来都没有怜悯我,而是像一个健康人一样看待我,鼓励我自己做很多事情。

他甚至非常轻蔑地对我说:耳聋这件事情真的那么重要,那么值得挂在心上吗?!如果,对这件事情大肆渲染,那才是对自己真正的不尊重呢!

所以我想,我的这些回忆,这本书,没有半点炫耀或者夸张自己的地方。我只是在述说一个平常人的生活,生活中她遇见了一些麻烦,而这些麻烦,不过是每个人都会遇见的。只是他们遇见的和她不一样罢了……

比如失恋,比如失学,又比如失业,或者失去亲人的痛苦……甚至,仅仅是贫穷或者是失去金钱。

我想,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困难。

而困难并不能打倒我们,真正打倒我们的,是我们自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是我们的意志力彻底地丧失了!

也许,这就是我的生活“需要写下来”的充分理由。

现在我所能够回想出来的自己的许多事情,这些事情发生的情景以及伴随着它们的思想,在我记忆中都是不连贯的,是许多的闪现,各个不同时期的闪现。

只有亮点能够记取。P2

假如我是海伦·凯勒,在这种情况下,我也要建议学校开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耳朵。老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听清他们耳边一闪而过的声音,和老师同学轻松地交谈,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奇迹!是人类社会多么巨大的财富啊!从而唤醒人们对自己各种器官功能的认识和珍惜!唤起人们对自己天赋的认识,对健康体魄的热爱……从而更好地去创造,去劳动,去生活!  海伦说:“我常这样想,当我今天活着的时候就想到明天可能会死去,这或许是一个好习惯。这样的态度将使生活显得特别有价值。我们每天的生活应当过得从容不迫,朝气蓬勃,观察敏锐,而这些东西往往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时间长流中慢慢消失。”

假如我是海伦·凯勒,也要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听力,你将如何使用你的耳朵?想到三天以后,声音再也不会在你耳边响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听觉停留在何处?假如我是海伦,如果靠某种奇迹我能有三天健听的时间,然后又回到寂静中去,我想,在这珍贵三天里我不会睡觉,并且也会像海伦一样将把这三天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要学习聆听语言和知识,记住给我爱和给我教导的人们……

第二个阶段:我要创造财富,自立、自强、自爱、爱人……

第三个阶段:在这个大限降临的时刻,我才会和爱我和我爱的人一起,享受有声世界的欢乐。 这三天我将做如下安排……P7

序言

读罢这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八十年代,张海迪以其坚定的人生信念顽强的意志而成了一代青年的人生楷模;史铁生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作品享誉文坛;今天,北京奥运形象大使桑兰,在梦想的翅膀折断在运动场之后的八年时间里,坚强地治病,执着地求学,乐观地生活,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延续她的理想,现在的她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节目主持人;及至2005年春节晚会,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聋人舞蹈《千手观音》以其精湛的艺术魅力,给世人以震撼。这些优秀的残疾人都以自强不息的生命态度顽强拼搏,收获人生,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他们不仅是残疾人的骄傲和楷模,是社会精神具体而微的体现者,更以不懈的人生追求显示了人类挑战自身的高度。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十五岁的失聪女孩,她叫张悉妮。她以自己独特的生命经历写就的这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假如我是海伦》,记录了新一代残疾人与严酷命运抗争的心路历程。作品塑造了一位自信、勇敢、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聋哑女孩形象,其语言和情感自然纯真,充满哲诗气质,给人以启迪。

残疾人由于自身躯体的缺憾,需要各方面的扶助和关爱,读罢张海迪、史铁生和桑兰,当然还有这位小姑娘张悉妮,你会发现,他们才是生活的强者。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去突破自然的束缚;他们勇于面对人生的不幸,用不懈的拼搏来谱写生命的华章。他们的心灵是美丽的,是健全的。他们在接受社会帮助的同时,又无时无刻不在奉献,不在给予,奉献自己所能奉献的、给予自己所能给予的全部光和热。他们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的遗泽,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做了最好的注解。他们驾驭生活、挑战命运的可贵品质已成为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他们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他们值得颂扬。

  

  王新宪

后记

这是一位追梦的女孩。她得到太多人的关怀与爱护。

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残联的领导,为她的成长开辟了耕耘的园地。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文学选刊》杂志社王干主编和脚印副主编的鼎力推荐,是中国残联宣文部王涛副主任和四川绵阳残联主席陈霁先生的及时关注和对残疾少年的深情厚爱,是我校陈建老师和出版社张浩编辑的辛勤努力,使本书的出版得以顺利进行。

作为本书作者张悉妮所在学校的校长,我太了解这孩子成长的艰辛与收获的幸运了。故写下些许文字以为此书的后记。

张悉妮今年刚满十五岁。她是失聪者,但她并没有失去聪明与智慧;她是残疾人,然而她的心理是如此的健康,令许多健全的人也会感到惭愧。她作为三个自建网站的版主,被誉为“电脑高手”、“网上才女”;她因为有一部七十万字的长篇小说问世,又有了“少女作家”的称号。她就是深圳市东湖中学初三(8)班的共青团员——张悉妮。

一、足立人生

记得她从小学毕业慕名选择东湖中学时,是由父母亲一起陪伴她到我们学校的。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她是“聋”的,与她交谈,她只是笑,但眼睛里发出的是智慧的光芒。我以为她“内向”,其实是她听不见我说什么,她也不能说什么。等我知道她是失聪者,我不免要劝她父母亲送她去上特殊学校。但他们执意要来东湖中学,使我不免踌躇,担心她不能适应普通中学的学习生活。倒是张悉妮给我的近三千字的一封信深深打动了我。那封信的标题是《一道难题的启示》,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她对知识的渴望与不懈追求,对不幸命运的奋力抗争。入学考试时有一道数学题没能解出来,为此她积极探讨解题的方案,甚至为此访问了多名中外的学者,那种孜孜不倦的态度,上下求索的过程,举一反三的效果,与著名的端木教授的女儿完成美国学生作业的方式异曲同工——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我想,不屈从命运,敢于向自己挑战的孩子必定前途无量。一个人不可能很完美,但关键是他是否能发挥自己的长处,进而把短处也变成长处。有失必有得,张悉妮虽然失去了听力,可是她的视力很好,她的智力超群,她可以埋头读书,更多的读书,她可以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知识,能像贝多芬和海伦·凯勒那样,扼住自己厄运的喉咙。作为一个教育培养人的学校,我们应该给予她和正常孩子同等的求学机会。于是我欣然接纳了这个特殊的学生,尽管她是“暂住”的,且是“失聪”的,属于“平民阶层”的子女,我已经永远地记住了她的名字。我们把她安排到对学生特别疼爱、文学修养又特别好的叶青老师的班上。

二、爱的创造

谁能想象十年前她陷入的一场灾难?三岁时,由于医疗事故,她双耳皆聋,以至于也成了“哑巴”。在她孤独的童年记忆里,如何认知世界,娱乐自己,就成了最大的难题。她“曾经试过各种交流,每天趴在窗口看日出日落,看行人流水,看星星月亮,自己哄自己睡觉,也曾试过自己每天玩盘跳棋、军棋,但这都不解决问题。”从小失聪,这确实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幸运的是她有着难得的好爸爸好妈妈,他们为她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倾注了无限关爱。他们放弃了再生一个子女,以免冷落了聋女;他们放弃了在内地平稳的中等收入的工作来到深圳,为的是能挣更多的钱为女儿治病;她母亲甚至放弃了自己热爱的律师职业,为的是能全心全意,按自己的“教程”让女儿恢复听力,学会讲话,学会读书;他们放弃了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到处奔波寻找平价而又能让女儿安心读书的学校。而最让父母揪心的是,无论大人怎样费尽心机,连逼带哄,小孩就是小孩,除了好吃和贪玩,让她模仿大人口型开口说话,真是难上加难。她的母亲想着自己牺牲了一切来培养孩子,却是收效甚微,经常以泪洗面,几次都想放弃努力。如果真的放弃了,那么今天的张悉妮可能永远还是处于又聋又哑的混沌状态。她自己回顾说:“我妈开始教我说话,送我去语训中心,送我到老婆婆家……奔波,搬家,做工,弄钱,疼我,打我,把我一个人丢到外面;艰难的康复,艰难的入学,走过噩梦和好梦,走过昨天,今天,也将走过明天。”她成功了,这首先要归功于拳拳父母心——他们的爱心、决心、信心、耐心。爱给予了一切,创造了一切。

三、感悟生命

张悉妮既是在爱心中长大的,也是在磨难中长大的。她是孩子,但又早熟。因而就像她所说的:“我觉得自己的性格很特别,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分裂’,就是有的时候,我像极了我这个年龄的孩子,比如爱吃、爱玩、爱妈妈;有的时候,我又好像是一个大人,像成年人那样久久思考、读书、幻想,俨然一个态度严肃的哲学家。”

正因为这种“分裂”,反而令我们放心,因为这是特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最难得最正常最理想的个性。说放心,是因为张悉妮有着像她这样十几岁学生所不具有的成熟的生死观。正是因为失聪,她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有的时候你会觉得生命是如此脆弱,如此的容易损坏……也许你会想到死亡,想到生命竟然如此无助!小时候的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为‘人其实会死’这个问题困惑,从而久久地思考:人生何其短暂?”她“很想弄懂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弄懂生命,弄懂自己,弄懂生命体何以存在,弄懂精神和肉体的关系,以及书呆子和天才的区别!”她想知道“生命从哪里开始?精神和肉体是否一致?在生命体里是否始终存在着精神?人死了会去哪里?人没有生下来之前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为此,她的阅读从初浅的《妈妈宝宝大全》、《人体解剖》到《物种起源》,从《女娲》、《老子》、《圣经》到《周易》,从超越生死的《庄子》到歌德花了上十年的工夫也没有探索明白生存之意义何在的旷世巨著《浮士德》……

她终于确认:“如果你自认倒霉,你就真的倒霉;如果你牢骚满腹,你就真的满腹牢骚!如果你自己坚强,认为生活快乐幸福,你就会真的快乐幸福!如果你不向命运低头,命运就会向你低头!”

面对这样的阳光女孩你还担心她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吗?这是人生的感悟,生命的感悟!

“向生而死,或许死得快乐!忘死而生,才能生得快乐!忘死而生才是最高的境界!”

“一个人是命运决定性格,还是性格决定了命运?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争斗而存在于一个对立统一体中。”

面对这样的人生哲理式的论断,你不感到当年15岁的她的成熟与健康吗?

四、不断登攀

来东湖中学上学两年多,张悉妮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她擅长写作,陆陆续续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二百多篇文章;她喜欢在网上遨游,在学校的鼓励下,独自创建了三个富有个性的网站。她获得了四十多个奖,文学的十多个,电脑的二十多个。她所展示的风采与她不轻言放弃、勇于探索的性格息息相关。她很幸运,能与正常孩子一样进入普通中学,享受老师谆谆教导和同学的关爱。同时,她那酷爱生命,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周围的人,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楷模。

最令人称奇的是,她写的大部头一百回的章回小说《童言无忌三国志》,包括“一片战乱”、“三分天下”、“五行合一”三部分,超过了70万字,已于2004年11月由深圳市“海天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此前,她在网站《中华三国在线》尝试发表该原创小说的片断章节,竞赢得了网友的一片欢呼,访问她网页的网民,竟然上万,她已由“聋人”变成了“超人”。

而今天,张悉妮更成了东湖中学学生们的榜样。如果说全国英语“希望之星”李莱菌是神奇的健全少女,她给东湖中学刮来四季皆起的英语之风的话,那么自强不息的小作家张悉妮则是神奇的残疾少女,她给东湖中学的孩子又卷起了学习电脑的热潮。一位是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一位是失聪而聪,个性张扬。榜样的力量超出我们的想象。

借助《假如我是海伦》这本书,你理解了张悉妮吗?

彭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假如我是海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悉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52554
开本 32开
页数 2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8.6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2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