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宝熊猫/叶永烈趣味科学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本解读中国国宝——熊猫的“生”和“心”的趣味科学书籍。作者以位资深“熊猫迷”的角度,带领读者探视熊猫的世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既富实用科学知识之余,亦能从轻松趣味的字里行间,让你了解到熊猫的历史、习性、繁殖、隐忧、未来等各个方面,是本全方位解读国宝熊猫的科学宝典。

内容推荐

上海“沉思斋”  这是 本解读中国国宝——熊猫的“生”和“心”的趣味科学书籍。  作者叶永烈不单曾担任过电影《驯熊猫》的导演,写过故事片剧本《国宝奇案》,还曾深入过大熊猫的故乡——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创作了长篇纪实文学《在抢救大熊猫的日子里》。 他以位资深“熊猫迷”的角度,带领读者探视熊猫的世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既富实用科学知识之余,亦能从轻松趣味的字里行间,让你了解到熊猫的历史、习性、繁殖、隐忧、未来等各个方面,是本全方位解读国宝熊猫的科学宝典。

目录

开场白

一、大熊猫一中国的骄子/9

“海归公主”回国引起中美两国记者的高度关注/10

“天天”和“宝宝”——机场红地毯上的特使/18

患病的“玲玲”成了美国人最关心的病号/2l

新娘“欢欢”嫁往日本/24

法国总统期望得到一只中国的大熊猫/26

英国奈特先生博得“熊猫先生”的雅号/29

西班牙国王在睡梦中被惊醒;墨西哥十万儿童为“迎迎”的孩子取名/33

二、大熊猫“年龄”超盘古/40

大熊猫成了活化石/4l

武则天的“动物大使”和白居易的《貘屏赞》/42

中国大熊猫学名的字尾,竟然写上了法国人大卫的名字/48

世界上惟一的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在熊猫之乡建成/50

三、大熊猫的生活习性/54

大熊猫原来叫“猫熊”/55

憨态可掬,逗人喜爱的外貌/58

大名鼎鼎的“竹林隐士”/62

大熊猫还是个“酒肉和尚”/64

大熊猫饮水,一醉方休/68

大熊猫的故乡,溪水淙淙,鸟呜声声/7l

活蹦乱跳的金丝猴,是大熊猫的好邻居/75

奇特的大熊猫语言/76

四、大熊猫家族日益兴旺/79

“佳佳”一进“新房”,便和“玲玲”打得不可开交/80

科学家揭开了大熊猫难得贵子之谜/83

刚出生的宝宝只有小老鼠一般大/85

1963年9月9日,是大熊猫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88

“美美”被誉为光荣妈妈/92

刚失去母亲的幼仔,由人工哺育,奇迹般地长大了/94

五、马戏团里的“新演员”/97

“伟伟”外出演出,前有警车开路,后有指挥车押尾,好不威风/98

“伟伟”成为红极一时的世界动物明星/10l

大熊猫明星“人才”辈出/104

六、在大熊猫遭灾的日子/109

大熊猫故乡传出了告急电波,全国震惊/110

一笔笔捐款,一双双热情的手,伸向遭灾的大熊猫/113

科学家纵谈抢救大熊猫对策119

青山绿水间的“熊猫公馆”里,大熊猫过着神仙般的日子/125

高山上的无线电监测站突然传出紧急警报——“憨憨”情况异常/130

熊猫之乡留下了一个个抢救大熊猫的动人故事/136

大熊猫故乡流传一个美丽的神话/144

七、大熊猫的美好前景/149

2003年:大熊猫的“丰收年”/150

大熊猫重返神农架/153

大熊猫撤离野外/154

大熊猫“离体繁殖”/158

诱人的幻想:熊猫工厂/160

后记/166

试读章节

“记者们连睡觉的时候都竖着耳朵。”

这话不假。

2004年2月1 2日下午5时10分,消息灵通的记者们云集北京机场,据说是为了采访一位“海归小姐”。

“海归”,是眼下在中国内地流行的新名词,指的是从海外学成归来、返回祖国创业的人士。

如今“海归”人士已经越来越多,早已司空见惯。为什么这位“海归小姐”的到来,却会引起这么多媒体的关注?

其实,这位特殊的“海归小姐”出生于1999年8月21日,“芳龄”不过四岁半而已,严格地说,还只是一位“海归小女孩”罢了。 她的芳名叫“华美”。 “华美”离开美国的时候,美国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会,许多美国朋友、特别是美国孩子,眼眶里滚动着晶莹的泪水:美国的记者们为她的离去发出了一篇又一篇万分惋惜的报道。

她回到中国的时候,警车在准备为她开道,姑娘们在准备且歌且舞欢迎她,孩子们引颈以待,笑容在脸上涌动。“老记”们踮着脚尖,守候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从美国洛杉矶起飞,经过12个小时飞越太平洋的漫长飞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984次班机平稳地在北京机场着陆了。

她,眼睛四周一圈黑毛,浑身黑白相间,美丽而憨厚,谁见了都喜欢。

她,应该称为“海归公主”——因为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

比起别的大熊猫来,“华美”有着两个响当当的“第一”:“华美”出生在美国圣迪戈动物园,它是在美国出生并成活的第一只大熊猫,也是在国外出生回到中国的第一只大熊猫。P10-11

序言

读者:

大家好!

一位老摄影师曾对我说过:“只有多角度进行拍摄,才会使银幕上的人物形象变得丰满起来。”

他说的是电影摄影机的拍摄角度。

今天,当我提笔写这本书的时候,脑海中不由想起了他说过的这句话。

哦,我不妨也借用“多角度拍摄”,把本书主角的丰满形象,呈现在各位读者面前……

叶永烈

2005年

后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是一个“大熊猫迷”!

我清楚地记得,1973年,我当时正在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导。冬天,我的办公室对面的房间里,忽然放了个竹篓,不时传出“嘘、嘘”的叫声。我揭开盖子一看,喜出望外,里面竟是一只幼小的大熊猫!

这只大熊猫,便是“伟伟”。当时,它像一只小狗一样,活泼又可爱。

“伟伟”是《熊猫》摄制组从四川王朗专门请来的演员。

我喜欢“伟伟”,喜欢大熊猫。《熊猫》摄制组拍戏,我爱在一旁观看。他们放映样片,我也常常观摩。  1975年,我导演舞台纪录片《驯兽》时,哈,想不到,“伟伟”成了我的演员!

那次,“伟伟”已经来到上海杂技团“工作”。《驯兽》一片中的《驯熊猫》,便由“伟伟”主演。那阵子,我天天在上海杂技场拍戏,天天跟“伟伟”打交道。我喜欢“伟伟”,我更爱大熊猫。

1979年底,《羊城晚报》复刊,约我为他们写连载小说。我就写了一部以保护大熊猫为题材的小说。《羊城晚报》一复刊,便连载了这部小说。

1982年,广东电视台根据小说改编,拍摄了电视剧《熊猫计划》上、下集。珠江电影制片厂也约我改编成电影剧本《国宝奇案》。

1983年下半年,大熊猫受灾的消息传开以来,我一直关注着国宝的命运。1984年7月,我专程前往大熊猫之乡——四川。在四川省林业厅的热情帮助下,我得以深入到抢救大熊猫的第一线,和科学工作者广泛接触。回沪后,我赶写了报告文学《抢救大熊猫的人们》,发表于上海《文汇月刊》。

抢救大熊猫,是全国、全世界瞩目的工作。在我前往四川时,我想查阅一些关于大熊猫的知识性资料,图书馆里几乎没有。我发现广大读者也迫切想了解关于大熊猫的知识。我萌发了写作一本关于大熊猫的知识性读物的打算。在四川采访抢救大熊猫时,我除了了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感人事迹外,我也向专家们不断请教知识性问题。在完成报告文学之后,我便着手写了这本知识性小书——《国宝大熊猫》。

这就是《国宝大熊猫》一书的由来。

我只是鉴于有关大熊猫的知识性读物极其匮乏,才自不量力着手写这本书的。我非常感谢专家们给予的指教。但是,我毕竟只是“大熊猫迷”,不是“大熊猫专家”。本书只是一本常识性的小册子,不是学术著作。如果本书能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国宝——大熊猫的常识,我就感到莫大的欣慰了!

叶永烈

2005年5月3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宝熊猫/叶永烈趣味科学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永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331052
开本 32开
页数 1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959.838-49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4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3: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