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美学思想,而且呈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风貌。书中对诗学关键词、汉魏晋南北朝文论、唐宋文论、明清文论、近代诗学以及青年论坛等古代文学理论作出了详细的研究。是百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的结果。
图书 |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3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美学思想,而且呈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风貌。书中对诗学关键词、汉魏晋南北朝文论、唐宋文论、明清文论、近代诗学以及青年论坛等古代文学理论作出了详细的研究。是百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的结果。 目录 通 论 关于中国文化哲学与中国文论发展的开合大律问题 建立具有实践品格与个性化的中国文论 诗学关键词 “气”与“韵” ——兼探诗性生命的人格范型 “以意逆志”说再考释 中古时期“味”范畴的美学嬗变 “文学自觉时代”泛议 汉魏晋南北朝文论 汉儒“美刺解诗”的思想史价值 谶纬与汉代的赋学批评 汉代士人文化心态对汉代文论的影响 由七个人到七个文学家 ——论建安“七子”说的提出与被接受 东晋赋学批评的分期及时代特征 由《世说新语·文学》略窥其时“文学”意谓 论永明士人对尚俗审美观之接受与佛教之关系 萧纲对“文选”派的批评 唐宋文论 唐史论唐文:韩愈的升贬与文章图谱的塑造 宋诗理趣与《维摩诘经》 略论朝鲜时代的宋人诗文选本 朱熹的接受文学观 从诠释学论朱熹说《诗》 “晚唐体”详辨 词论家对苏辛词比较说略 明清文论 “功臣”论:明代诗学论争的重要认识 论黄宗羲的“诗识” 清代格调论诗学概览 金圣叹的诗歌结构与读者反应论 姚燮“元气”说探究 近代诗学 为何写作:龚自珍的心力美学 从《浮生六记》浅谈“真”与现代文论 青年论坛 上海图书馆藏《章太炎先生文心雕龙讲录两种》简述 甲申读诗札记(选) 传承·融合·创新:2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拓展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3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中玉//郭豫适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74466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45 |
出版时间 | 2005-12-01 |
首版时间 | 2005-12-01 |
印刷时间 | 2005-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