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是由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中外学者共同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系列文辑,设“论文”、“评论”、“书评”和“通讯”四个栏目,每季度出版一辑。其宗旨是提高我国人文及社科的研究水准,推展汉语世界的的学术成就;增强文化中国的内聚力,促进中外学术的深度交流;力争中文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工作语言,参与中国文化现代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建。它力争以“人文与社会”为轴心,追求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本书是这部学术期刊的第十辑。
图书 | 中国学术(总第10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刊是由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中外学者共同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系列文辑,设“论文”、“评论”、“书评”和“通讯”四个栏目,每季度出版一辑。其宗旨是提高我国人文及社科的研究水准,推展汉语世界的的学术成就;增强文化中国的内聚力,促进中外学术的深度交流;力争中文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工作语言,参与中国文化现代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建。它力争以“人文与社会”为轴心,追求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本书是这部学术期刊的第十辑。 目录 卷首语 论文 苏珊·弗里德曼定义之旅:“现代”/“现代性”/“现代主义”的涵义 龚隽 中国禅宗历史上的“方便通经” ——从六世纪到九世纪 杜志国 尚秉和《焦氏易林》研究质疑 奚如谷 “史”之解构:荒唐皇帝宋徽宗之死 田浩 从宋代思想论到近代经济发展 董平 南宋婺学之演变及其至明初的传承 彭国翔 中晚明阳明学的知、识之辨 评论 于尔根·科卡 多元的现代性与协商的普遍性 通讯 潘星辉 承袭背后的割断——从“掣签法”看明、清制度的嬗变 书评 史书美:《“现代”的诱惑: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写作》(葛以嘉) 童若雯:《写给父家长们的寓言:唐代话语中的社会性别政治》(易素梅) 菲利克斯·格罗司:《公民国家和部族国家》(王建娥) 乔治·米诺依:《西方自杀史》(吴飞) 陈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西无) 汉斯一格奥尔格·摩勒:《哲学化的哲学:冯友兰的新理学》(耿幽静) 邓艾民:《传习录注疏》(吴震) 王启龙:《八思巴生平与<彰所知论)对勘研究》(苏发祥) 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司佳) 诺姆·乔姆斯基:《语言与心智研究的新时空》(吴刚) 瓦纳尔·耶格尔:《Paideia:希腊文化理想》(陈恒) 雅克·勒高夫:《圣路易》(张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学术(总第10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东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3565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2-10-01 |
首版时间 | 2002-10-01 |
印刷时间 | 2002-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9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