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告别理性/现代思想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本书中,费氏不断地对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学说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而在社会文化圈中,波普尔的影响相比之下却比费氏的学说要大得多,流传得也更广。当然,这里面有许多原因值得分析。比如波普尔的学说更接近于某种意义上的科学的理性,这从科学家阵营对他的学说的欢迎中也可看出一二。但费氏学说传播的有限,则同时似乎也在更深的层次上,与我们社会上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对无政府主义方法论的本能抵触不无关系。

作者是无政府主义认识论和多元方法论的激烈鼓吹者,这是他被引进中国的第三本著作,对科学持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观点。

内容推荐

费耶阿本德在本书中对强调“进步”和“发展”观念的西方科学理性主义发起了猛烈挑战,后者对社会的损害和生态的后果现在己被人们广泛认识到。本书所有的文章都坚持一个哲学目标,不论是讨论希腊艺术和思想,还是为教会对伽利略的斗争做辩护,或是探求量子物理学的发展,抑或揭露卡尔·波普尔的教条主义,费耶阿本德均捍卫了科学的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观念。他坚持认为,对理性的追求是空的,它必须被从属于公民和共同体需要的科学观念所代替。

挑衅,争论,严密的证明,本书激怒了费耶阿本德的批评者,并令他的众多拥护者兴奋不已。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关于相对主义的注释

 一、实践相对主义(机会主义)

 二、政治的结果

 三、希罗多德和普罗泰哥拉

 四、普罗泰哥拉的真理观和现实观

 五、民主相对主义

 六、真理和现实:历史的对待

 七、经验相对主义

 八、一些关键评论的审查

 九、回到生活

第二章 理性、色诺芬尼和荷马诸神

第三章 知识与理论的角色

 一、存在

 二、知识

 三、知识的形式

 四、哲学和“理性主义的兴起”

 五、关于理论的解释

第四章 创造性

 一、作为模仿的科学与艺术

 二、作为创造性事业的科学与艺术

 三、爱因斯坦关于创造性检验的观点

 四、作为个人创造性思想基础的人的观点

 五、重返整体性

第五章 科学和艺术在哲学中的发展

 一、两种进步

 二、它们的不同性质

 三、艺术的进步

 四、哲学

 五、科学中的情形

 关于该文讨论的评论

第六章 琐碎的知识:对波普尔哲学之路的评论

 一、批判理性主义

 二、证伪和实在论

 三、量子论

 四、历史结论

第七章 马赫的研究理论及其与爱因斯坦的关系

 引言

 一、马赫论研究中原理之运用

 二、爱因斯坦对原理的运用

 三、被驳倒的对马赫的某些批评

 四、马赫关于归纳、感觉和科学进步的思想

 五、爱因斯坦的不合理的实证主义和马赫的辩证理性主义

 六、原子和相对论

 七、应吸取的教训

 后记(1988年)

第八章 亚里士多德的数学和连续性理论

 片论

第九章 伽利略与真理的专制

 附录

第十章 普特南论不可通约性

第十一章 文化多元论还是勇敢的新一元论

第十二章 告别理性

 一、综述

 二、科学的结构

 三、个案研究

 四、科学:传统之一

 五、理性与实践

 六、自由社会的要素

 七、善与恶

 八、告别理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告别理性/现代思想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国)保罗·费耶阿本德著//陈健等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033284
开本 32开
页数 3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8
出版时间 2002-10-01
首版时间 2002-10-01
印刷时间 200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02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2
13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10-2000-064号
版权提供者 Paul Feyeraben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