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舍五则
内容
试读章节

这两天我们的大院里又透着热闹,出了人命。

事情可不能由这儿说起,得打头儿来。先交代我自己吧,我是个算命的先生。我也卖过酸枣、落花生什么的,那可是先前的事了。现在我在街上摆卦摊,好了昵,一天也抓弄个三毛五毛的。老伴儿早死了,儿子拉洋车。我们爷儿俩住着柳家大院的一问北房。

除了我这间北房,大院里还有二十多间房呢。一共住着多少家子?谁记得清!住两间房的就不多,又搭上今天搬来,明天又搬走,我没有那么好记性。大家见面招呼声“吃了吗”,透着和气;不说呢,也没什么。大家一天到晚为嘴奔命,没有工夫扯闲话儿。爱说话的自然也有啊,可是也得先吃饱了。

还就是我们爷儿俩和王家可以算作老住户,都住了一年多了。早就想搬家,可是我这间屋子下雨还算不十分漏;这个世界哪去找不十分漏水的屋子?不漏的自然有哇,也得住得起呀!再说,一搬家又得花三份儿房钱,莫如忍着吧。晚报上常说什么“平等”,铜子儿不平等,什么也不用说。这是实话。就拿媳妇们说吧,娘家要是不使彩礼,她们一定少挨点揍,是不是?

王家是住两间房。老王和我算是柳家大院里最“文明”的人了。“文明”是三孙子,话先说在头里。我是算命的先生,眼前的字儿颇念一气。天天我看俩大子的晚报。“文明”人,就凭看篇晚报,别装孙子啦!老王是给一家洋人当花匠,总算混着洋事。其实他会种花不会,他自己晓得;若是不会的话,大概他也不肯说。给洋人院里剪草皮的也许叫做花匠;无论怎说吧,老王有点好吹。有什么意思?剪草皮又怎么低下呢?老王想不开这一层。要不怎么我们这种穷人没起色昵,穷不是,还好吹两句!大院里这样的人多了,老跟“文明”人学;好象“文明”人的吹胡子瞪眼睛是应当应分。反正他挣钱不多,花匠也罢,草匠也罢。

老王的儿子是个石匠,脑袋还没石头顺溜昵,没见过这么死巴的人。他可是好石匠,不说屈心话。小王娶了媳妇,比他小着十岁,长得象搁陈了的窝窝头,一脑袋黄毛,永远不乐,一挨揍就哭,还是不短挨揍。老王还有个女儿,大概也有十四五岁了,又贼又坏。他们四口住两间房。

除了我们两家,就得算张二是老住户了,已经在这儿住了六个多月。虽然欠下俩月的房钱,可是还对付着没叫房东给撵出去。张二的媳妇嘴真甜甘,会说话;这或者就是还没叫撵出去的原因。自然她只是在要房租来的时候嘴甜甘;房东一转身,你听她那个骂。谁能不骂房东呢;就凭那么一间狗窝,一月也要一块半钱?!可是谁也没有她骂得那么到家,那么解气。连我这老头子都有点爱上她了,不是为别的,她真会骂。可是,任凭怎么骂,一间狗窝还是一块半钱。这么一想,我又不爱她了。没有真力量,骂骂算得了什么呢。  张二和我的儿子同行,拉车。他的嘴也不善,喝俩铜子的“猫尿”能把全院的人说晕了;穷嚼!我就讨厌穷嚼,虽然张二不是坏心肠的人。张二有三个小孩,大的检煤核,二的滚车辙,三的满院爬。

提起孩子来了,简直的说不上来他们都叫什么。院子里的孩子足够一混成旅,怎能记得清楚呢?男女倒好分,反正能光眼子就光着。在院子里走道总得小心点;一慌,不定踩在谁的身上呢。踩了谁也得闹一场气。大人全别着一肚子委屈,可不就抓个碴儿吵一阵吧。越穷,孩子越多,难道穷人就不该养孩子?不过,穷人也真得想个办法。这群小光眼子将来都干什么去呢?又跟我的儿子一样,拉洋车?我倒不是说拉洋车就低贱,我是说人就不应当拉车;人嘛,当牛马?可是,好些个还活不到能拉车的年纪呢。今年春天闹瘟疹,死了一大批。最爱打孩子的爸爸也咧着大嘴哭,自己的孩子哪有不心疼的?可是哭完也就完了,小席头一卷,夹出城去;死了就死了,省吃是真的。腰里没钱心似铁,我常这么说。这不象一句话,总得想个办法!

P4-6

目录

小说卷

 柳家大院

 也是三角

 断魂枪

 上任

 兔

戏剧卷

 柳家大院

 也是三角

 断魂枪

 上任

 兔

 节目单

序言

老舍五则,一部关于老北京的城市记忆

监制/编剧王翔

肇始

2008年8月,我陪林兆华导演去爱丁堡艺术节,途径伦敦,新维克剧院的艺术总监大卫兰邀请我们观看欧洲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的话剧《碎片/fragments》,之前这部戏曾被邀请到亚洲参加香港艺术节,中文名字叫《短打贝克特》。彼得‘布鲁克撷取了贝克特的五个经典小品,《戏剧片段I》、《摇篮曲》、《无言剧II》、《空》及《来与去》,整个表演仅有二男一女三位演员。说来忒巧,彼得·布鲁克当晚也在,演出结束的酒会上,与林兆华导演相谈甚欢,后来我们去巴黎,他还特别安排助理马克接待我们参观他那所别致的剧院。贝克特的五个短篇被串成了一部完整的戏剧,这次经历似乎为《老舍五则》埋下灵感伏笔。

同年10月,林兆华导演的《哈姆雷特1990》首演结束后的聚会上,舒乙先生在场,我们谈到2009年老舍诞辰1lOffl的戏剧纪念,大家都觉得不应该再去翻一回老账,比如把《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再重新演一遍,像是走过场,比较缺乏新意。舒乙先生当即倡议,是否可以在老舍的短篇小说中寻找突破,他绘声绘色地向我讲了《断魂枪》和《也是三角》,他的眼睛在昏暗中放射着兴奋的光,我想,这应该算是《老舍五则》的肇始吧。

改编

从《老舍五则》中,你可以看到老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解放前后有天翻地覆的变化。1949年以后,老舍是狂热的,他像一个吹鼓手,在讴歌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他把无产阶级(穷人)归人“良民”的行列,比如《龙须沟》中穷街坊的相互帮衬,《茶馆》中常四爷一定要给乞丐一碗烂肉面等等,无不释放出“人性善”的光辉。但三十年代的老舍却充满了对“人性恶”的戏谑,就以《老舍五则》中的五篇作品为例,皆体现出作者对市井生活的鄙薄、无奈与嘲讽。《柳家大院》穷人之间的拆台与挤兑,《也是三角》盟兄弟的内心疏离与背叛,《断魂枪》对文化传承的绝望与放弃,《上任》黑白两道的利用与倾轧以及《兔》中梨园行的钱色交易等等,无不反映出老舍对社会与人性的批判。三十年代的老舍是一把锋利的刀,后来变成了一条沾满了蜂蜜又柔软无比的舌头。要说《老舍五则》与以往老舍戏剧的区别,那就是《老舍五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把老合的小说改编成话剧,最大的困难在于,原作中没有足够的对白供你使用。老舍的小说或客观叙述,或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故事的推动,其中是大量的心理描述。比如《上任》,完全是尤老二的内心活动贯穿始终。林兆华导演看了原作就给我打电话说,怎办啊?所以,在建立了对角色准确的定位后,在对白上也不得不狗尾续貂了。但我给自己规定了两个原则,第一,要改出一部反映老北京市井生活的话剧,语言必须是地道的北京话;第二,要保持老舍先生幽默的戏剧气质。

严格意义上说,《老舍五则》中只有《柳家大院》的原作是以老北京为故事背景,其余四篇似乎都发生在外省(最大可能是济南,因为三十年代老舍先生在这里生活将近四年),但为了统一戏剧的语言风格,话剧《老舍五则》的故事背景被完全置于皇城脚下,主要人物的对白均保持了正宗的京味、京字、京韵,京腔。

《老舍五则》延续了老舍先生的幽默气质,但这种幽默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对平淡生活的插科打诨,而是埋伏在悲剧的情景之中,仿佛“悲喜交集”,令观众无所适从,所以其幽默的张力更大。

导演

我的剧本改完了,就跑到人艺林兆华导演的办公室。大导给我沏上一大杯绿茶,我就开始绘声绘色地朗读给他听,他一支接一支地吸烟,不多说,但一张口,就是一次精彩的提示。比如《柳家大院》中上吊的小媳妇是横尸在舞台中央的,林兆华导演就说,不能让她就死在那儿,要让她诈尸,坐起来说话,说完躺下去,忽然再坐起来,再说。《上任》是描写黑白两道的人,有两组黑社会的演员,我最初设想是把他们转变为一组。林兆华导演说,这样还不够,要让黑社会与官府的稽查员在角色上进行转换。这样的调整,使对旧时代官匪一家的描述跃然舞台。

你们将看到的舞美设计,是大导的创意。有一天,他用纸比划他的舞台设计。三片竹帘,并列成为表演的背景。竹帘的各自升降、前后的支撑角度、光影的变化可以形成不同场景。《柳家大院》中一条红色的上吊绳,其延展出来的想象力,令所有人震撼。大导沿用了中性的空间概念,把戏曲中的一桌二椅扩展成为两桌多椅,既借用了传统戏曲的空间表现手法,又解决了五篇完全不同场景的统一呈现。《柳家大院》的大杂院、《也是三角》的关帝庙、《断魂枪》的镖局、《上任*的办公室、《兔》的戏园子等,经过大导的整合,部形成了最具智慧感的自由转换。

……

收藏

首都博物馆收藏话剧《老舍五则*绝对不是噱头,是国际博物馆收藏的一种新形态。从以往博物馆的角度,似乎只有物质化的收藏,但随着博物馆展陈手段的革命与新技术的发明,原有的固态展陈已经落伍。作为唯一收藏北京历史文化的首都博物馆,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国内博物馆领域率先收藏一部反映老北京市井生活的话剧作品,并以新数字技术的形式录制,以体验式的全息播放为手段,保存、传播老北京文化样貌,是博物馆活化历史的一种有益尝试。

感谢

感谢舒乙先生、林兆华导演的信任,给我参与《老舍五则》剧本创编的机会;北京是老舍的城,我三生有幸也生长在皇城脚下、九门之内,可以接续老舍先生的神谕;感谢雷恪生、刘佩琦、孙宁、甄莹、秦鸣等艺术家在戏剧语言上的帮助,使《老舍五则》的话剧语言臻于完美;感谢许承章、高建民老师在岔曲音乐方面的教诲与支持;感谢李林同学甘做“百代”(谁不在排练场,均由他代演角色)的职业品格;感谢刘欣然、左旭在京剧方面的造诣,使《老舍五则》之《兔》得到质的升华,感谢秦士臣、王皓、郭曾蕊、池骋等北京市曲剧团的艺术家们,无论角色的重要与否,他们都全情投入,感谢保利明星功夫团的武术演员王建立、朱耿峰、邢锦程,是他们精湛的武功映衬出《老合五则》之《断魂枪》的沙子龙讳莫如深、功高盖世。感谢韩江、李琪等台前幕后的全部工作人员。

感谢香港艺术节及苏国云先生,是他们在完全没有确定剧本和主演的情况下,冒险决定《老舍五则》参加2010年香港艺术节,我钦佩他们的前瞻性与对文化产品的判断力。

再次感谢舒乙先生,不计任何报酬、全心全意、不辞辛苦地推动《老舍五则》;再次感谢大导,用他的戏剧智慧与舞台灵感,使《老舍五则》成为中国话剧历史上一部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戏剧作品。

感谢首都博物馆对话剧《老舍五则》的收藏!

2010年5月24日凌晨

内容推荐

《老舍五则》分为小说卷和戏剧卷,遴选了老舍先生最独特的五个短篇小说《柳家大院》《也是三角》《断魂枪》《上任》《兔》,并由王翔改编为戏剧剧本。五个故事都设定在北平,集中体现了九门之下的京味儿文化与市井民风,是一部多角度反映老北京市井人生的悲喜剧,人物对白京味儿十足,充分体现了老北京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林兆华戏剧作品同名书。并有杨信绘图(拉页,四色)各卷各5幅。

编辑推荐

《老舍五则》收辑了我国著名京派文学大师老舍最独特的五个短篇小说《柳家大院》《也是三角》《断魂枪》《上任》《兔》,是一部关于老北京的城市记忆,讲述九门之下的京味儿人生。经王翔改编、著名戏剧导演林兆华导演搬上戏剧舞台,创京味儿戏剧典范,游走于现实主义、黑色幽默与荒诞派之间,构成了五篇极具传奇色彩的人间悲喜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舍五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舍
译者
编者 王翔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02532
开本 16开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2
CIP核字 2015156991
中图分类号 I217.22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6
14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