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在忙什么--生命中的关键问题
内容
编辑推荐

没有明确方向,好比无头苍蝇;行业位置不对,总做无用之功。忙,有什么用呢?忙。你忙,我忙,他忙,大家都没闲着。可结果不一样:有的人成了百万富翁、亿万富翁,有的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为什么?因为有的人是在瞎忙。盲目+忙碌=碌碌无为。本书以短小精焊的篇幅点明成功之道,得到多位财经编辑及银行董事好评。第一版自2003年上市以来,在财经励志类图书中脱颖而出,被很多大公司列为员工培训教材,作者的签售与讲座均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2004年在台湾地区出版发行后,雄踞畅销书排行榜上达10个月之久。

目录

第一辑 你在忙什么

生命中的大石块

你在忙什么

刀口舔血的狼

生命中的关键问题

兔子的三种来源

伊万诺夫住在隔壁

大象·千斤顶·失败模式

最科学的投资

“老板”的恐惧

“囚徒困境”和“分粥制度”

第二辑 传奇从这里开始

诺贝尔奖与神奇的致富公式

传奇从这里开始

火中取画与跑马拉松

大衣·家具·《独立宣言》

卖报和卖粥的学问

把自己培养成为专家

“选美”和“选老婆”

控制时间的艺术

难在何处

第三辑 谁挡住了我们的阳光

幸福参照系

谁挡住了我们的阳光

谁是聪明人

急功近利与厚积薄发

完美的形象

他们等得起吗

你习惯了吗

做事情和做事业

报应

看不见的财富

第四辑 生命的自我控制权

态度和优势”

相对速度

没有纪律的生活

生命的自我控制权

你的脸上有没有阳光

“马寡妇”

没有人会带你去钓鱼

过去一现在一未来

被骗的农夫

第五辑 吃烂水果的人

削足适履

耐烦

吃烂水果的人

“修补原理”和“破窗原理”

挫折与失败

你真的很需要成功吗

看热闹

成本概念

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不合群与团队精神

鞋里的沙

扭曲的理念与本事

第六辑 与猪打架的人

二元论者

说“不”的勇气

与猪打架的人

绝对的公平

对付小人

第二个笔记本

确定下限和“等我有了时间”

无主题变奏

两个司机

第七辑 错误链

熟视无睹的危险

错误链

走不回来的人

市场的真理

人生试验

你在为谁工作

柠檬水

“杠头”

凌乱的办公桌

好贵的书

试读章节

你在忙什么

没有明确的方向,即如无头苍蝇;行业位置不对,总在做无用之功。忙,有什么用呢?每天24小时,大家都努力。白马随唐僧步步朝西,十万八千里走了个来回;而其他的众马驴原地转圈,终其一生,也未能有千里之游。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讲述的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我们也知道,历史上确有此事,唐朝玄奘大师历尽千辛万苦去印度取回佛经。但我们今天不讲神话,而是要讲一个与唐僧取经有关的寓言故事。

唐僧前往西天取经时所骑的白马本是长安城中一家磨坊里的一匹普通白马。此马本亦无什么出众之处,只不过一生下来就在磨坊里干活,身强体健,耐苦耐劳,且老老实实,从不捣乱。玄奘大师想:西天路途遥远,去时要当坐骑,回来时要负重驮经书。况且自己的骑术又不是很好,还是挑选一匹老老实实的马吧。选来选去,就把这匹磨坊里的普通白马给选上了。

这一去,就是l7年。待唐僧返回东土大唐时,已是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这匹白马,也成了取经的功臣,被誉为“大唐第一名马”。白马衣锦还乡,来到昔日的磨坊看望老朋友。一大群驴子和老马围着白马,听白马讲取经途中的见闻以及今日的荣耀,大家艳羡不已。

白马很平静地说:“各位,我也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有幸被玄奘大师选中,一步一步西去东回而已。这17年间,大家也没闲着,只不过你们是在家门口来回打转。其实,我走一步,你也在走一步。咱们走过的路还是一般长。也一样的辛苦。”

众驴子和马都不言语了。是啊,自己也没闲着啊,怎么人家就成了“成功人士”,有荣誉有地位,自己还是老样子呢?诸位,不知你看完这个故事做何感想,反正我当时看完这个故事后,点上一根烟,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这个故事之所以让我震撼,是因为几天前我刚参加了一个同学聚会。大学毕业十几年后,人到中年,都各自安定了下来,同学聚会也多了起来。而这次聚会规模最大,我们这几届的同学,到会者有100多人。当年同窗好友,上铺下铺,没什么大的区别。最多你家境好些多吃两顿“小炒”;他学习成绩好些,老师让他当个班干部。可十几年的光阴过去,如今的差别就很大了:高我两届的一位同学刚当选为某直辖市的副市长;高我一届的一位同学旗下有几家上市公司;我同班的一位同学已数千万的身家,功成身退,早早地过着半退休的生活……

同学聚会的到会者,要么是重感情的;要么是自我感觉混得不错的,还有一些自我感觉不好的就少有音信了。大家当年都差不多,今天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固然有运气、机会等等偶然因素,但有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呢?

大家都没闲着,可他在忙什么,你又在忙什么?

美国有家调查机构曾做过一个著名的跟踪调查。他们在一所著名大学(好像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中选取了40个人,其中20个有明确的事业目标,决心一毕业就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而另外20个则没有明确的目标,决定先找份工作,赚了钱再说。结果,20年后,前20名学生中有18个成了百万富翁,后20个学生中仅有1个成为百万富翁。

主要的差别即在于此。有的人从头至尾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为成就一番事业而奋斗,而有的人身不由己,随波逐流,每日所忙都只是为了生存的伙食标准提高一些而已。大家一样的辛苦忙碌,谁也没闲着,甚至你比他还忙还累,可收获却大不相同。

当然,如何选定方向和目标也很重要。一则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二则也要考虑到社会的发展趋势,争取能将自己的方向目标与社会的主流趋势结合起来,置身于哪种行业很关键。总不能人家在主旋律中高歌猛进,你在夕阳产业中垂死挣扎吧?否则同样是忙碌,结果又会不同。如我们同学中发展得不错的,要么是很早投入证券金融,要么置身于高新技术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他们每天忙碌的都是成千上万的大生意。而另外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同学,每天关心的无外乎柴米油盐、领导的脸色或出没于文山会海……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碌碌无为”,这个词可能我们在小学时就用它造过句子,但谁又真正理解了它的意义?碌碌,忙得不可开交,但却是“无为”,太可怕了。很多时候我们恐怕都没有把什么叫做“忙”真正的定义清楚。忙是什么呢?忙应该是在特定的时间段中朝着特定的目标进行连续不断的努力的生存状态。忙碌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充实,让我们回忆起来觉得自己对得起时间对得起自己。但是如果你只是为了不闲着去忙,只是为了向人表明自己“很重要”而去忙,那么无非是自己欺骗自己罢了。

记得台湾著名歌手李宗盛曾在一首歌中这样唱:“忙、忙、忙,忙得没有了方向,忙得没有了主张……”其实,瞎忙的人就像放入一条轨道中身不由己的一个物件,一个被抽打着而转动的陀螺,它陷入这种状态而不清楚自己在干些什么。没有明确的方向,即如无头苍蝇;行业位置不对,总在做无用之功。忙,有什么用呢?

每天24小时,大家都努力。白马随唐僧步步朝西,十万八千里走了个来回:而其他的众马驴原地转圈,终其一生,也未能有千里之游。P6-8

序言

成功自有后来人

忙。

你忙,我忙,他忙,大家都没闲着。

可结果不一样:有的人成了百万富翁、亿万富翁,有的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为什么?  

因为有的人是在瞎忙。盲目+忙碌=碌碌无为。

成功。

你在追求。我在追求,大家都在追求。

它的最功利的定义,就是:利(财富)+名(地位)+满足感(成就感、优越感)。

有的人是真的清高,说:俗,我不在乎这些。有的人是玩假“桃花源”。吃不到葡萄,说:酸,我本来就不怎么想吃。

  

有的人伤心:我真想吃,可没吃着。呜……呜……

第一种人和第三种人都可爱。第一种人不理我们,我们也不理他们。

第三种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要自己拯救自己。

   

想成功,不算笨,也很努力。可是……

除了运气等不可控因素和家庭背景等先天因素外,成败之间有没有必然因素?有没有规律可以遵循?

有!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以下多种因素:

分析能力:先分析自己,自己的性格特征、能力倾向、兴趣爱好、心理预期:再分析客观条件,社会发展方向和大趋势、存在哪些机会,自己现在有什么样的条件、能干些什么等。

策划能力:定出适合自己的目标,分解目标,制定每一步的计划。

实施能力:自我约束和控制,日积月累的工作等等。

心理承受和调整能力:自我激励,坚持的毅力,对挫折的消化等等。

学习能力:学习必要的业务知识,学习良好的处世之道和工作方法等等。

   

将以上的各项因素综合,就是追求成功的智慧和艺术。

知易行难,每一个小细节都是我们的一个人生课题。这些课题的完成,实际上就是自己的一次脱胎换骨——从穷人到富人。从穷人的形象到富人的形象,从穷人的心态到富人的心态,从穷人的思维到富人的思维,从穷人的习惯到富人的习惯,从穷人的能力到富人的能力……所以说,追求成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我修炼、改造的过程。你改造不了自己,你就不可能成功。你原来那些穷人的毛病会制约你一辈子!这本书指出了一些我们常见的毛病,也给出了一些治疗的方法。有些地方可能你已经意识到了,正在改;而有些地方你可能毫无察觉,一看吓一跳。

我希望能吓你一跳。然后,把那些制约我们成功的障碍统统搬掉。

看清楚了,想明白了,去忙吧。

   

这本书的出版,要感谢两个人。

第一个人是一个球童,我不知道她叫什么。

那次,我去打球。她看我签单,突然问:你就是……?

我说:对啊。

她说:《虚掩的门》那套书是不是你写的?  我说:我写了一部分,是主编。你看过?

她有些激动:那套书我们图书室有,太好了。我觉得这些成功指导书对我们

这样的人太有意义了。您有新书吗?……

我飘飘然,很有成就感:有,马上就出来。

第二个人是郑建辉先生。

他是我在报社做记者的领导,多年来对我帮助很大,是那种亦师亦友的朋友。他主持《科学投资》杂志后,命令我给他开个专栏。我欠他情太多,就硬着头皮答应了。

   

还了一年的债,我说可以交差了。他说:不行,读者反映很好,接着写。

   

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我居然也就月月按时交稿,被他逼出十几万字来。

有了这些字,又有些读者的厚爱与鼓励,就把这本书拿了出来。

我想:这些文字不至于糟蹋了雪白的纸,浪费读者宝贵的时间和买书的钱。

  

愿我们都脱胎换骨。

作者

2003年7月北京西郊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是我们杂志的专栏作者,其文字朴实无华,见解独特深刻,文章富有哲理而又轻松幽默。《你在忙什么?》是我人杂志2003年首期的主打文章之一。作者的专栏很受读者欢迎。

——《科技投资》杂志社总编辑 郑建辉

  

你在忙什么?的确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问题。想一想,碌碌无为-一辈子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是多么的可怕!

——《北京青年报》人才时代主编 鲍云帆

   

我是肖剑先生的朋友,也是他的读者。他自北大经济学院毕业后,从事过多种职业,经历很丰富,现在是一个潇洒自在的自由撰稿人和职业投资顾问。经济上自由,精神上也自由,他自认为这种随意式的写作是一种享受,我想,读这种无束的智慧小文也是一种享受。

——德意志银行大中地区董事 翟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在忙什么--生命中的关键问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53186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84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3: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