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福柯/世界思想家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精辟地论述了西方历史上著名思想家的学术观点,以及这些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线索,是广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堂的入门书。本书紧扣思想家的原著,并联系当前的现实,目的是激发读者思考问题和进一步阅读原著的兴趣。本书的每位作者都是研究该思想家的著名学者,对基本人及原作都有独到的见解。本书既介绍了每位思想家的生平,又清晰地梳理了其思想发展的脉络,是一套集文化普及与学术研究于一身的难得的佳作。

内容推荐

这套丛书精辟地论述了西方历史上著名思想家的学术观点,以及这些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线索,是广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堂的入门书。丛书紧扣思想家的原著,并联系当前的现实,目的是激发读者思考问题和进一步阅读原著的兴趣。丛书的每位作者都是研究该思想家的著名学者,对基本人及原作都有独到的见解。尤为可贵的是,丛书既介绍了每位思想家的生平,又清晰地梳理了其思想发展的脉络,是一套集文化普及与学术研究于一身的难得的佳作。丛书的每位译者均是国内研究该思想家的专家,曾翻译过多本西方学术著作。

目录

1 真理·权力·自我

主要著作

影响

2 认识论

经验

权力-知识

话语

话语的功能

理解

评论

3 权力政治学

权力

生物权力

策略

反抗

规训

立场

评论

4 主体的萎弱

主体的诞生

主体的死亡

道德

作者-功能

知识分子的角色

评论

5 自我关怀

求知之志

认知我们的外部结构

忏悔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米歇尔·福柯(Michael Foucault,1926—1984年)首先自描为一位教师。对很多哲学家来说,哲思的目标是一种不断增长的自我知识;对福柯来说,这个目标则一直是改造。更为特别的是,福柯对成为某种东西的兴趣,胜于把自己作为各种权力计谋所塑造成的结果。这意味着,他必然要从自身出发,对他所认为的嚣乱的真理本质进行详细阐述,给予它一个更为明晰的轮廓,并勇敢地与其对抗。

福柯强烈的自我关怀使得他与构成自身的制度、人和观念具有深层联系,所以,他的工作呈现出一种“努力在人们的意识中改变点东西”(《自我的技术》,第10页)的伦理维度。福柯成功地迫使其读者重新审查自己与真理、权力和自我之间的关系。福柯之所以具备教导读者改变自己生活的能力,在于他拒绝为真理、权力或者自我提供一套普适的模本,在于他坚信人是自由的。

在其后期的一次访谈中,福柯概括自己的目标说:“我所有的分析都反对人类中普遍必然性的观念。这些分析揭示出制度的专制,呈现出我们还可以享受的自由空间和我们还有什么可以被改变。(《自我的技术》,第11页)”这些分析具有这样的效用:在一个没有危险的权欲伴随的世界中强化经验。为了教给学生、读者和自己一种方法,以消解由制度强加给事物的偶然秩序,福柯不得不重新思考哲学实践本身。在那些应用于身体规训的话语和制度化力量的创造之外,不再有概念分析。知识既不是一种抽象的真理,也不是对某些原初现实的一种理解。相反,在反抗权欲的战斗中,作为一种渗透自身及类群的工具,知识是一种进行性的过程。

对福柯来说,权欲是个坏玩意。按他的说法,权欲是一种否定性的态势,这种态势企求统治和愚民,而非开启和赋予生气。运用知识工具不见得就要变为权欲或源自于权欲。正确地说,这就是为什么政治行为必然置身某一类群的利益中。为其他与己无关的群体进行政治性思考(此后便是政治性的行动),是难以判明任何当下的形势的。事实上,是权欲给予人们和制度这样的想法:他们能代表别人说话并超越异己。这在福柯著作中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监狱改革。福柯在此对政治行为的思考,仅仅是倾听犯人对其所受限制的描述,并同他们讨论权力关系。监狱改革必然从犯人那里开始。但如果监狱改革是为了犯人的利益,那么这个知识进行性过程(监狱改革)就不可能被统治话语所规约。统治话语遭致谴责是由于它只重复着人为建构的秩序范畴,而这些秩序范畴则伴随被分析的身体的潜在的灾难性后果。

通过福柯那些雅致而大度的访谈录,每个文本都被详细阐述。而这些访谈是作为一些更具难度的研究的持续评论而发生作用的。福柯思想的入门者会发现,开始阅读福柯的最佳起点正是这些精彩访谈文集中的某一部。其中,福柯的生活和工作是以如何把自己作为快乐本身来关怀的范例而呈现的,尤其是在反抗权欲的战斗中,除了自我关怀,别无他物。“你知道,这就是我为什么如此像狗一样地工作——而且终生如此!我对自己正在做的东西的学术地位并不感兴趣,因为我的问题是自我改造”(《政治、哲学与文化》,第14页)。

这种改造是沿着真理、权力和自我的轴进行的。福柯的同事——哲学家吉尔·德鲁兹(Gilles Deleuze)评论说:“有三个维度(知识、权力和自我)是不可约减但却相互蕴涵的。它们是三个‘本体’。可福柯为何又说它们是历史的呢?因为它们并不设定普遍的情境。(《福柯》,第14页)”我们在介绍福柯的文集时,应该记住:对这些概念的分析发生在福柯著作的各个层面。但福柯使用这些概念时并没有厚此薄彼,没有让其中的一个凌驾于其他两个之上,也没有为它们排出特定的座次而使其中的任何一个涵盖另外两个——它们是共时伴生的。正是基于这点,福柯把自由作为不容置疑的存在事实提出来,与它们共时作用。因此,我们不得不在特定的处境中对这些概念进行可能的探究。换言之,我们要依据这种语境,并在其中发现这些概念不同的意义来。要成为能进行自我关怀的更为道德的人,我们必须研究真理、权力和自我在处境中运作的方式,也许,这些处境就是自由所在的场景。我们是否有意识地接受这种责任的挑战,对我们的实际责任影响不大。对福柯而言,思想和行动是不可分离的。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自由一直在此,而非争得。

在进入本书的主体(第二至五章)前,我将概括出福柯著作的几个主题,并对它们按序略述。福柯的著作大致分成五类:疯狂与理性、经验与知识、过失犯罪与审判权力、性与自我,以及访谈和短论。正如福柯所指出的,任何秩序化都是人为的,我的这种分类也不例外。但愿以上分类范畴对读者选择从何处同福柯一道开始改造的旅程能有所帮助。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福柯/世界思想家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国)艾莉森·利·布朗著//聂保平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35216
开本 32开
页数 1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5
出版时间 2002-08-01
首版时间 2002-08-01
印刷时间 200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65
丛书名
印张 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38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