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管人攻心术
内容
编辑推荐

管理,以人为本;管人,以心为本。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掌握管理员工的心理策略,学会获取人心的攻心技巧。

如何管好人心?这就要管理者掌握一些管人的攻心术了;如何攻心?或许本书可以为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水发编著的《管人攻心术》全面地向管理者介绍了建立个人权威、激励倦怠员工、化解员工敌意等各个方面的攻心术,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对管理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掌握管人攻心技巧的“秘笈”。

内容推荐

《管人攻心术》由水发编著。

现在的企业管理实际是人的管理。管人,就是要了解员工的内心,通过改变员工的工作心态,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执行力和工作绩效,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于是当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强调人本管理时,对管理者来说,“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显得更加深刻了。

《孙子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因此,要管好人,就得先管好人心。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也不是有权人的,而是有心人的。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和发展,就要获得员工的心,让员工从心里认同企业,带着积极主动的心态为企业工作。员工只有认同了企业,从工作中获得快乐,才会对工作保持不衰的热情和强烈的忠诚感。而这种工作心态能为企业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

如何管好人心?这就要管理者掌握一些管人的攻心术了;如何攻心?或许本书可以为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管人攻心术》全面地向管理者介绍了建立个人权威、激励倦怠员工、化解员工敌意等各个方面的攻心术,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对管理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掌握管人攻心技巧的“秘笈”。

注重人的心理,是最有效的管人方法,也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管人要懂攻心术,因为这是一种既可解近忧、又可除远虑的高明的领导智慧。

目录

第1章 攻人心者得天下——管人要懂攻心术

管人应当从员工的内心着手<003>

善于攻心的管理者能使员工“内心愉悦”<006>

管理大师首先是识人心、攻人心的心理大师 <009>

让员工“心灵快乐”,为“幸福”工作<012>

第2章 管理者善理自己——建立个人权威的攻心术

影响力可以为自己带来权威<017>

利用强大的情感力量征服员工的内心<020>

一定的距离带来威严<024>

必要时施用“杀一儆百”<027>

勤勉严格出威信,专长更可服人心<03l>

树立权威,但不仗“权”欺人<034>

第3章 最理想的是“不令而从”——执行命令攻心术

命令下达必须指明责任人<039>

下达的命令须明确内容与目标<042>

下达命令的方式要因人而异<045>

为使命令下达得有效,可试探下属是否领会了指令<048>

每位管理者最希望的是“不令而从” <050>

如能以身作则,员工有“令”必服<054>

命令下达之后,紧抓执行<058>

第4章 管束员工,两手都要硬——整肃部下攻心术

让下属一再明确自己的天职:服从命令听指挥<063>

对关键下属需要下“紧箍咒”<066>

如需要可以冻结下属傲气的资本<069>

必要时,那就挥泪斩马谡<1372>

抓住不好的典型,狠狠整治,以儆效尤<074>

适当时候,领导可大“耍威风”<077>

拖后腿者,饭碗难保<080>

管理者应该拿捏好整肃的分寸 <082>

第5章 不能忽视员工需求赞赏的心理——员工心理补偿攻心术

从平常的话语交谈中分析员工的需要<087>

注意“情感化管理”,用“情”笼络人心<090>

“精神薪资”更能管人<094>

成为下属的“知己”,收心为的是御人<097>

软硬并用,双管“治”下<100>

第6章 让员工“动”起来——激励倦怠员工攻心术

先肯定员工成就,再提出稍高于员工能力的目标<105>

奖励如饮食,吃七分饱最恰当<108>

抬高员工身份便能使之振奋<111>

用“二选一”的方式帮助员工从绝望中猛醒<114>

按“悲观——乐观”的次序进行劝慰<116>

拍拍下属的马屁,其实并不丢脸<120>

第7章 用示弱消除员工的抵抗心理——化解员工敌意攻心术

换一个角度看自己与员工的矛盾问题<125>

即使自己有理也应适当让着员工<129>

不碰触在员工来说最痛的地方<132>

避开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矛盾焦点<136>

适当用示弱的方式消除员工的抵触心理<139>

第8章 给员工心灵减压——压力员工管理攻心术

了解员工压力来自哪些方面<145>

谨慎诊断员工对压力的承受能力 <148>

如何控制好员工压力的量与度<152>

透视压力作用下的员工职业病<155>

掌握压力下员工管理的原则和策略<157>

第9章 人和事事兴——员工冲突管理攻心术

并不是所有的冲突都是坏事,管理者可培育建设性冲突<163>

鼓励开放式冲突,防止恶性冲突发生 <166>

合理引导冲突,让纷争成为竞争<169>

管理者要善于瓦解公司里的“小圈子” <171>

关键时刻,运用“冷处理”更有效<174>

平衡争执,公司管理者要善于解决冲突 <178>

并非所有的冲突都要处理<181>

第10章 “我不想听这种话”——摆脱员工纠缠攻心术

摆脱对方只需一句“我不想听这种话” <185>

恰当地说些扫兴的话能使对方自动退下 <188>

找理由打断谈话,对方就会失去兴趣<190>

“客气话”能使你和员工保持一定距离<192>

采用语言上和蔼、态度上厌恶的方式使对方自动离去<194>

通过心理暗示,让员工知趣<196>

把握好沉默的艺术,不说话更能使人却步<199>

第11章 扬其长避其短——“问题”员工管理攻心术

吹毛求疵型员工心理怎么透视和应对<203>

爱挑拨离间的员工心理怎么透视和应对<206>

争强好胜的员工心理怎么透视和应对<209>

性格孤僻型员工心理怎么透视和应对<212>

自我防卫型员工心理怎么透视和应对<215>

自私自利型员工心理怎么透视和应对<218>

冲动型员工心理怎么透视和应对<220>

消极被动型员工心理怎么透视和应对<222>

知识型的员工心理怎么透视和应对<225>

愤世嫉俗的员工心理怎么透视和应对<227>

第12章 水能载舟也可覆舟——身边员工管理攻心术

秘书选择需要慎之又慎<231>

助理往往是把双刃剑<234>

对副手的重视要有度<237>

异性员工要审慎对待<239>

对亲属的任用要避嫌<241>

第13章 “最近你好像缺乏活力”——平级相处攻心术

洞悉平级的心理活动,做到知己知彼<245>

善待平级,不主动对他们构成威胁 <247>

不能永远无原则地退让,若得寸进尺,就给他点厉害看看<25l>

精诚合作,脱颖而出<253>

第14章 留住核心员工——“反员工跳槽”攻心术

仔细观察,员工跳槽有先兆<257>

管理者如何避免骨干员工跳槽<260>

对于卓越员工,管理者要活用关系将其“网”住<266>

实在留不住,那就充满人情味地让员工离职<270>

真诚对待优秀员工,相信好马也吃回头草<273>

尊重人才,与优秀员工保持终生交往<275>

第15章 减轻“双刃剑”的杀伤力——企业裁员攻心术

理性认识:裁员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279>

穿透裁员“幸存者”内心,解决其产生的综合症<282>

裁员方案要合理制定<286>

焦点透视:辞退员工的几个原则 <288>

被炒鱿鱼的员工的心理探视及对策<291>

裁员不要强硬,平稳过渡,要讲究艺术<294>

他曾是你身边的一员,善待被裁员工<297>

试读章节

如能以身作则。员工有“令”必服

中国古代有一个“楚王好细腰”的典故:从前,楚灵王喜欢在上朝时看到臣子们有个如杨柳般婀娜多姿的细腰身,一些生得苗条柔弱的大臣还因此受到了楚灵王的喜爱、提拔和重用。这样一来,为了赢得楚灵王的欢心和宠信,满朝大臣都开始千方百计地实行减肥,拼命使自己的腰围变小。他们强迫自己一天只吃一餐饭,因此经常饿得头昏眼花;有的大臣更是摸索出了一套快速减肥的绝招,那就是在每天早晨起床穿衣时,首先做几次深呼吸,挺胸收腹,然后将气憋住,再用宽带将腰部束紧。经过这样一番折腾之后,许多人便渐渐失去了独立支撑身体的能力,扶着墙壁才能勉强站立起来。

如此这般,经过整整一年的折磨以后,楚国的满朝文武官员们全都变成了面黄肌瘦、形容枯槁、弱不禁风的废物,而这样的臣子又怎么能担当得起治理国家、保卫疆土的重任呢?

类似的故事在历史上频频发生。据《韩非子》中记载: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为了讨他欢心,全国人都穿紫色的衣服,这直接导致了紫色布匹的供不应求,使当时市集上紫色布匹的价值竟比白绢高出了五倍。齐桓公开始担心起来,于是唤来宰相管仲问:“我喜欢穿紫色的衣服,但现在全国的人都争相购买紫色布匹,紫色布匹价钱居高不下,我该怎么办?”

“请陛下告诉左右的人说:‘我讨厌紫色衣服’。”

“那好吧。”齐桓公同意了管仲的建议。

于是,当左右的人穿紫色衣服前来伺候时,桓公便对他们说:“退后一点吧!我讨厌紫色衣服。”这么一来,当天朝廷中就不再看到紫色衣服的踪影,第二天,城内也不再有紫色衣服出现,到了第三天后,全国都没有人穿紫色衣服了。

《左传》中有“上之所为,民之所归”的语句, 《论语》中也说:“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的文化也好,风气也好,往往跟企业的领导者有很大关系。要想让员工做到敬岗爱业,管理者首先要做到勤勤恳恳。只有管理者做在了前面,管理者的命令才能为员工所接受和认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著名将领巴顿将军曾经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在战争中有这样一条真理:士兵什么也不是,将领却是一切。”巴顿将军为什么说这样一句话?让我们先来看下面的故事:

有一次,当巴顿将军带领他的部队行进的时候,汽车陷入了深泥。巴顿将军喊道:“你们这帮混蛋赶快下车,把车推出来。”所有的人都下了车,按照命令开始推车。在大家的努力下,车终于被推了出来。当一个士兵正准备抹去自己身上的泥污时,惊讶地发现身边那个弄得浑身都是泥污的人竟然是巴顿。这个士兵一直都将这件事记在心里。直到巴顿去世,在将军的葬礼上,这个士兵才对巴顿的遗孀说起了这件事。这个士兵最后说:“是的,夫人,我们敬佩他!”

无独有偶,美国玫琳凯化妆品公司以“领导者以身作则”作为所有管理人员的准则。公司创始人玫琳凯·艾施每天都把未完成的土作带回家继续做完,她的工作信条是:“今天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她从来没有要求她的员工也这么做,但她的助理以及七位秘书,也都具有她这样的工作风格。由此可见,历史上成功的管理者都是把“以身作则”当做自己的人生准则和管理策略的。

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系旅居菲律宾的爱国华人施恭旗先生的独资企业,创办于1993年。十多年来,上好佳以“守法为本,诚信至上”为公司的经营宗旨,一步一个脚印,在中国不断发展,赢得了中国各级政府和顾客的信赖。销售额累计已达几十亿元人民币。谈到上好佳的成功,在“上好佳”无论是上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众口一词地说:“我们有一位好老板,他不仅是一位现代企业家,有过人的市场眼光,同时,他的高尚人品,还有他的爱国精神,都让我们钦佩。”

同样,对于企业的制度,管理者也应该率先遵守,若有违反,也当按规定接受惩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令行禁止。

曹操治军严谨,他曾经下过一道命令:“经过麦田时将士不得践踏庄稼,否则一率斩首。”一日,在行军途中,曹操的坐骑被突然飞起来的一群麻雀吓得受惊了,不顾一切地蹿人麦田,踏坏一大片麦子。曹操立即叫来行军主簿,要求军法处置,当即抽出佩剑要自刎,左右急忙解救。这时谋士郭嘉说道:“《春秋》说‘法不加于尊’,您是一军主帅,如果因此死去,群龙无首,损害的是整个国家的利益啊!”曹操言道:“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但还是要处罚。”说罢拿起剑割下自己一束头发,以割发代首,并叫手下将头发传示三军,将士们看后,更加敬畏自己的统帅,无不遵守命令。

联想集团有个规矩,凡是开会迟到者都要罚站,在新闻媒体的一次采访中,柳传志表示:我也曾经因为迟到被罚过站!他曾经在一篇访谈文章中描述说:公司规定,如果开会不请假,迟到就一定被罚站,但是这三次都是我在无法请假的情况下发生的,比如被关在电梯里边。罚站的时候是很严肃的,而且是很尴尬的一件事情,因为这并不是随便站着就可以敷衍了事的。在20个人开会的时候,迟到的人进来以后会议要停一下,静默看他站一分钟,有点像默哀,真是挺难受的一件事,尤其是在大的会场,还会采用通报的方式。第一个被罚站的人是我的一个老领导,他罚站的时候站了一身汗,我坐了一身汗。后来我跟他说:“今天晚上我到你们家去,给你站一分钟。”不好做,但是也就这么硬做下来了。

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以榜样为领导是自古有之的简单朴素的领导哲学,在现代社会将日益成为领导者需要,甚至于必须遵循的领导原则。身居要位的管理者只有坚持以榜样为领导,方可孕育大领导力,成就大事业。

P54-57

序言

管人要懂攻心术

·水发·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运了运气,先来一个寒冷刺骨的大呼啸,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笑着说:“看我的!”说着便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温暖的春天来了,便解开纽扣,脱掉了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就是著名的“南风”法则,也叫做“温暖”法则。它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只有尊重和关心下属,多注意解决下属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多给下属温暖,时刻以人为本,多点“人情味儿”,才能使下属更加努力积极地为企业工作,维护企业利益。这是因为管理者迎合了下属的内心需要,使下属对企业充满感激,从而攻破了下属的内心防线。善待下属、将心比心、用真心换忠心,这是管理者需要掌握的管人攻心术中最基本的一条。作为管理者要懂得现代管理中识人心、懂人心,攻人心。

管人要懂攻心术,这是现代企业管理者必须掌握的管人“秘笈”。

我国春秋末年的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一书中曾写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强调领导与下属之间意愿协调一致的重要性。荀子认为“今主人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性情也”,这也从人性的角度在哲学的层面揭示了激励的管理艺术。

一统天下后,刘邦封了萧何、曹参等二十余人为侯,别的将领为此日夜争功不休。行封的事情长时间没有明了,大家都人心惶惶。一天,刘邦远远地瞥见他们这些人坐在一起窃窃私语,不禁问在旁的张良道:“他们聚语些什么呢?”张良答道:“陛下还不知道吗?他们在商量谋反呀!”刘邦道:“天下已定,怎么他们还想谋反呢?”张良道:“陛下有所不知,天下人都知道您是白手起家,而这些人都是追随您南征北战,为您夺取天下立了大功的人。现在您贵为天子,先行封赏的都是往日和您亲近的人,而诛杀的是您憎恶的人,他们担心啊。有功的人怕您封赏不到他,得罪过您的人又害怕您报复,走投无路,只好在一起密谋造反了。”刘邦听了,皱起眉头担忧地说道:“我现在只是封赏了一部分人而已,以后还会继续论功行赏,这还需要一些日子,现在该怎么办呢?”张良问道:“陛下平日最憎恨并为众人所知的是谁呢?”刘邦反问道:“你问这个干吗?朕平素最憎恨并为众人所知的莫过雍齿了!他曾反叛过,又多次羞辱于我,我几次想杀了他,但因他功劳很大,所以不忍下手!”张良道:“那就好了,陛下可先封赏雍齿一人,别的将领就都会安心了!”于是刘邦立即下旨,封雍齿为尚为侯,并催促丞相、御史迅速备好材料为其他各位将领评功行赏。果然,众将见雍齿封侯都非常高兴,说:“连陛下最憎恨的雍齿都被封赏了,看来这次真的是论功行赏,我们不用担心了!”就这样,一场隐藏于评功封侯中可能激发出来的巨大风波一下子消弭于无形之中了。

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管理心理学思想,如今,它们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当代管理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有关古籍也成了一些国家培养管理人员的必读书目。

美国前管理学协会会长赫尔雷格尔教授指出:“21世纪管理学的趋势是管理的心理学化。”处于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者,不仅要管理好自己,还要管理好别人。管人的根本是要抓住人心。只有从“心”开始,以心为本,才能使下属快乐工作,自主自愿,提高效率,提升业绩;管理者也才能快乐管理,营造和谐高效的团队氛围,实现卓有成效的管理目标。管理者都会遇到以下一些问题:

·为什么不同的员工对于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

-为什么薪酬福利待遇不错的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仍然不高?

·为什么员工老想跳槽?

·为什么面试多次还是会“看走眼”?

·如何知道员工在想什么?

·如何让员工安心工作?

·如何使员工与公司同心同德?

·如何管理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使其融洽地为企业工作?

……

上述这些让管理者苦恼的问题,都可以在管理心理学中找到答案。《孙子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攻心,历来都被人们认为是最具远见的上等谋略。对于管理者而言,攻心的妙用在于下属的心一旦被“攻”破,他就会死心塌地,不复怨言。

管人必懂攻心术,因为这是一种既可解近忧、又可除远虑的高明的管理智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管人攻心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水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471635
开本 16开
页数 3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