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典的立法诗--政治哲学主题研究/海国图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文本解读的方式,通过对西方文化中的五部经典著作《劳作与时日》;《法律篇》;《麦克白》;《鲁滨逊漂流记》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分析,具体地探询了西方文化中隐约于诗歌、哲学和历史三方汇流的传统之中的本真的法律——政治精神,并由此研究了西方的思想家们是怎样本着这样的立法精神,成功或者失败地,于神意关切和隐退之际,思考在人间如何建立善和好的国家?

内容推荐

哲学事业究竟是一种有可能危及国家法律权威的自由权利,还是一种被国家法律权威所指令的道德义务?这是作者在比较中古哲人阿维罗伊的Decisive Treatise和近代哲人斯宾诺莎的Tractatus Theologico-politicus这两部伟大著述时被提示到的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作者的研究,并使作者在西方政治哲学著述传统中看到了“立法诗”和“抒情诗”之间的深刻区分,前者使哲学事业背负了政治和道德的担当,后者则意在保留思想自由的自然权利。

目录

著者卷首:“法理学”之原旨略论

第一章 赫西俄德的立法诗:《劳作与时日》

简单的序言:潘多拉

失乐园(“五代史”神话)

作为驯兽所的国家(Dike vs.Hubris)

虔敬

结语:模棱两可的言辞

第二章 柏拉图的《法律篇》:立法哲人

序言

痛苦与快乐:教育关切人类的源头(卷I-II)

德性与历史研究(卷III)

法律与法律序言(卷IV-VI)

立法者的道歉和自辩(卷VII-IX)

第三章 莎士比亚《麦克白》神学一政治导读

简单的序言

“愚人讲述的故事”

关于人事与神事(res humanae et divinae)问题的教训

第四章 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神学一政治导读

序言:麦克白与鲁滨逊

“漂流岁月里的严肃沉思”

建国

Res Hunmanae et Divinae

第五章 诗化的政治史——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写作计划与意图

简单的前言:哲学与政治

“起源”的必要性

人在本性上不是政治的动物

同情与自然的善良:冒犯霍布斯·

自由:可以无限进步与无限倒退的人性

结论:是历史还是诗歌?

结语

试读章节

通过建国,黑铁时代的缺陷将得到纠正。换言之,黑铁时代的兽性将被驯服。非常有趣的是这样一个事实:黄金时代、白银时代与青铜时代的缺陷都是被神所纠正的,而黑铁时代的缺陷却是由一个凡俗人间的诗人来纠正的。然而,这个诗人虽然仅仅是一介凡夫,但却是一个据说能够“宣扬真理”(10)的人,而且还是缪斯女神的一个宠儿。——从现在开始,赫西俄德变成了一个立法诗人。他以诗歌的言辞为人世立法建国。正像结果将要表明的,他所建立国家并没有《神谱》中宙斯为神及其子民所建立的国家那样高贵和荣耀,相反,诗人赫西俄德在《劳作与时日》中所建立的国家过于卑微,这是因为这个国家的起点过于卑微:有别于宙斯的自由的神国,赫西俄德不得不从兽开始。这是一个被必然律(necessity)所主宰的国度,正像潘多拉的故事与五代神话所表明的那样。赫西俄德不得不把他的正义奠定在冷酷的必然律的基石之上。

和历史中的国父大同小异,赫西俄德的建国也始于暴力与杀戮,所不同的是,这只是寓言故事中的暴力与杀戮、言辞中的暴力和杀戮。毕竟,赫西俄德没有进入历史,而只是停留在言辞的国度里。——赫西俄德为他的未来国民讲述的是鹞鹰与夜莺的故事。强悍的鹞鹰抓到了弱小的夜莺,然后宣布说:“哪怕你是一个歌手,也要听我的话,我到哪里你也到哪里”(208)。听了鹞鹰这番话,“歌手”无言以对,只好沉默。——诗人的莺声燕语在暴君的强力面前似乎注定是绵软无力的。

P11

序言

我要研究是构成宇宙整体的那些东西,它们被古代诗人和哲人表述为“神事与人事”(res divinae et humanae)。这个词曾经被古罗马大史家瓦罗(Marcus Terentius Varro)选中作为其著作标题,也曾被查士丁尼大帝作为“正义的科学与知识”镌刻在罗马法教科书里。

用以呈现我的研究事业的言辞注定是蹩脚乃至可笑的,因为人事与神事的最后秘密对于人的言辞而言永远都是封闭的。所以,我没有能力在我的书中针对我的研究对象给出一份流畅的叙述,我也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圆其说,不管我诉诸的是哲学家的拘谨论证、立法者的高贵谎言、诗人的奇思异想,还是史家的不怒不苦(sine ira et studio)。——正如柏拉图所承认的那样,他的哲学对话里的所有言辞都在致力于表述那个宇宙整体,但都是不完美的表述。哲学如此,诗歌、律法、历史亦然。因此,我所做的与其说是探究那不可能被探究的神秘禁地,不如说是坦露自己在面对那片禁地之际的无知和随之而来的好奇。如果这种好奇被完好无损地保留在我的字里行间了,那么,我的研究就是成功的,因为我保留了使哲学事业成为可能的东西。

哲学事业究竟是一种有可能危及国家法律权威的自由权利,还是一种被国家法律权威所指令的道德义务?这是我在比较中古哲人阿维罗伊的Decisive Treatise和近代哲人斯宾诺莎的Tractatus Theologico-politicus这两部伟大著述时被提示到的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我的研究,并使我在西方政治哲学著述传统中看到了“立法诗”和“抒情诗”之间的深刻区分,前者使哲学事业背负了政治和道德的担当,后者则意在保留思想自由的自然权利。

我也处理了“诗歌”与“历史”的争吵问题。我的灵感来自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九节针对“诗歌”与“历史”所做的著名定义和区分。在那里,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歌”在自身的意图方面与“历史”存在着质的差异,而与“哲学”却有着更加自然的亲缘。从这里,我看到了亚里士多德含蓄地否定了柏拉图表述在《理想国》第十卷中的“诗歌与哲学之争”的伟大命题。这意味着,在人类言辞针对神事与人事的崇高秩序所编织而成的种种“织品”中,更为根本的区分存在于“诗歌”与“历史”之间。这就是我在这份研究中试图论证的最关键的洞察,我所有的成功和错误——如果有的话——皆由此而来。对于这个问题,我愿意提醒读者对这本书的“结语”给予更多的注意,在那里,我在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所创造的令世人惊讶的语境中初步讨论了黑格尔从席勒的诗歌里引用的那句不朽诗文“Die Weltgeschichte ist das Weltgericht”(世界历史就是世界法庭)。完整地研究该问题,需要回到《战争法权与和平法权》的作者格劳修斯以及《利维坦》的作者霍布斯。

如上所述,表现在这份研究中的论证和言辞都是不流畅的,我常常不得不停下正文中的论证,去经营一个又一个冗长的脚注,就像苏格拉底常常中断一个话题,去谈论另一个漫长的话题,然后再匆匆地回来。我没有能力把这些脚注自然地融入正文的身体,这使我的文字显得支离破碎、破绽百出,就像人类言辞的自然面目一样。我希望我的读者用愉悦的心情来接受这份我们共同的自然,就像阿里斯多芬接受那个奇思异想的苏格拉底一样。——哲学言辞所要求于自身的事业往往沉重得有点荒诞,以哲学为志业的人因此应该时常用喜剧精神来漂洗他们过于肃穆和偏执的脑瓜。

感谢倪为国先生,他的魄力和智慧给这份支离破碎的研究赋予了一个完美的外形。感谢中山大学的刘小枫老师,为了我们十二年的师生友谊,也为了他作为一个严肃和成功的教育家。感谢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诸位同事的鼓励和帮助;尤其要感谢赵明先生,他的存在使我看到,“大度”这个被笛卡尔置疑的古典美德在日渐琐屑低迷的现代世界仍然是可能的和必要的。和往常一样,林国基依然是我的思想灵感的重要来源。最后,我把这本书献给我的父母和我在北大的老师乐黛云女士,以纪念不能忘记的日子与劳作。

林国华

2006年3月23日 西南政法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典的立法诗--政治哲学主题研究/海国图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国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747582
开本 32开
页数 1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095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