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水岸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女性的抗战。为了捕获她们冷漠而阴郁的“天使”——音乐家唐隐忠,作家水叶和钢琴生莫雨尘开始了一次完美无缺的合作。

这是孤独者的出走。破碎的童年,无可自拔的情感厄远,水叶和唐隐忠孤寂中克制。在最酷烈的现实面前,他们选择了背弃,把生活的疯狂教给莫雨尘。

这是艺术的救赎。透过时间的闸,莫雨尘终于明白,艺术家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光明的天使,一个是黑暗的魔鬼,他只要忠诚地记录下来就够了……

内容推荐

作品所展示的场景是社会的一个局部,而且不是一般人所熟悉的生活:文学、音乐。两座殿堂。再加上爱情。的确有些炫目。想进入这两座殿堂而且拥有爱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水岸》里有很多的人物,最主要的其实是两个女人。准确地说,一个是成熟、世故、从容、实际、执着的女作家水叶,另一个是酷爱音乐的不谙世事的爱幻想的女孩莫雨尘。两人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为朋友,并且莫雨尘成为水叶的崇拜者。我们很难说水叶是个坏女人,她只是太爱文学,太想成功,视文学与成功为生命。为了这个“生命”,她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身体。她相信哪怕和一百个男人上过床,自己的心灵还是干净的。在世俗的观念中,这是很难理解,很难认同,很难说得通的一件事。但这的确是她的行为方式,正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水叶在这种行为方式中享受着事业成功和身体释放的双重快意。当单纯的莫雨尘徒有对音乐和爱情的渴望而不得入门时,水叶成了她的导师。在水叶的调教和指点下,莫雨尘用裸露的身体诱惑了钢琴家并向他奉献了一切。她在惊恐、快感和不安中等待着成功,等来的却是灭顶之灾。但莫雨尘的绝境并没有必然性,只是偶然被人偷拍才闹得沸沸扬扬。如果不被发现呢?

目录

这么近,却那么远

引子

低回的柔板

优美的快板

神秘的急板

悲哀的急板

终曲

跋 

水岸边的疼痛

试读章节

这一晚,莫雨尘穿着一件亚麻黄色的薄羊毛长大衣;简洁的裙式,下摆不大,坠及脚踝,中间收腰,一根宽腰带系在腰间;里面配一件浅豆沙色的高领羊毛衫,下身是一条颀长的沙黄色、灯心绒裤子;脚上穿一双米色半高跟皮鞋;均匀的搭配,加上那一头深褐色的披肩长发,显出一种淑女般的典雅、高贵。她双手插在大衣两边的口袋里,向外撑着,双脚蹬着台阶,一级、一级地往上走,长大衣的下摆随着双手向外撑起的力度而微微向上提拉,形成一个优美的弧度,从而避免沾到地面上的灰尘。楚安平在她身后注视着她,跟随她,却保持一定的距离。直到他看见她走完那层楼——所有的台阶。然后,在那扇华亮透明的玻璃门前,驻足下来,她的脸专注地朝向门的里面,那一排排整齐的书架。她的目光,却由上而下,不停地搜索,徘徊。停顿了一会儿,莫雨尘果断地推门进去。楚安平仍然跟在她身后,他透过玻璃门看见了一个新的女人,一个似曾相识却又有些陌生的女人:他对她的优雅和专注,似乎有种莫名的欣赏与抗拒,那源于他那古老的山村回忆还是长时间青涩的大学生活?他并不清晰。只是,偶尔地会感觉到,隐约地感觉到。事实上,楚安平以他安稳的步履不急不缓地跟在莫雨尘的身后,克制自己不靠她太近。下意识地,他感到他所欣赏的这个女人身上那冷炽的光辉,极容易给他造成致命的伤害。曾经有过的某些纠缠着对她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痛苦的爱的记忆潜伏在他心灵的深处,常常是在这样的夜晚,在如同往常无数次一样跟在她身后的时刻,他才会感到那冷炽的光辉,有一种危险,令他需要克制某种东西——刻意地延宕着与她的接近: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偶尔,也包括身体上的。

P20

序言

一个青年女作家的肖像

 曹 寇

和丹羽认识的时间并不长,是在2005年秋天的一个文学会议上。当然,南京很小,写东西的也就那么些人,之前可谓“久仰”,知道她是一位70年代末期出生的小有成就的女作家。可惜的是,我没有看过她的作品,哪怕片言只语。《水岸》是我第一次看的她的作品。说实话,看完后,一时语塞,甚至有些惶恐,找不出什么语言来表达感受。

但可以肯定的是,丹羽出乎我的意料。之前有限的交往使我一直认为她是个偏执的女人;另外,比之大多数人,她有宗教信仰,在我看来过于“神圣”了点,所以曾暗暗并无知地断定:这样的女人写出的小说一定很可怕,应该不是我所喜欢的。而《水岸》这部一气呵成的十二万字小说,我也是一口气看完的。它吸引了我。作者庄重的态度和严谨的笔意令人肃然起敬。与市场上同龄人的作品比较起来,丹羽具备了优秀的语言素质和严肃的写作态度。扎实、细腻、节制、准确和整齐,均体现了这部小说严格的纪律和作者过硬的功夫。长期以来,市面充斥着因为大量注水而不忍卒读的长篇故事,情情爱爱,缠缠绵绵,除了让人萌生倦意,实在别无他用。《水岸》不是。她很坚硬,像一块块砖堆积而成,构成一面稳重的墙体。

当然,“情情爱爱,缠缠绵绵”仍然是丹羽的题材。它叙述的是一位叫莫雨尘的艺术女青年的青春和爱情。莫雨尘的爱情,既是她自己的情感爆发,也是一个叫水叶的女作家一手导演的结果。爱情事件本身不仅出于作者丹羽的虚构,在小说中,它也出于女作家水叶的虚构,继而付诸行动。我以为,这里存在着一个连环套的晕眩之美。不仅如此,莫雨尘由一个热爱艺术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女人,其心路和情感历程也交织着哲学的、艺术的、名利的以及动物性的因素。这使小说呈现了在当代青年女作家中罕见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对于这本小说的理解,我觉得文中有一句话可以给我们提供点启发:

……你的文字风格很明显。你和一般女作家不同,你的文字很男性化,线条感很强,显示出一种男性的刚毅、简洁。你那种感觉就像海明威的方式,一笔一画很清晰、立体。不像女作家写的东西。因为,一般女人,她比较容易没有节制,容易是那种色块儿状的……

在我看来,它比较准确地阐述了丹羽在《水岸》中的写作风格。

男女情爱在这部小说中的作用并没有被过分地夸大。虽然,它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篇幅,但它也仅仅是材料。作者力图夸大的似乎是艺术和文学,准确地说,是丹羽所理解的艺术和文学——这更多的是来自西方文艺传统的审美观。读这本小说,我可以感觉到丹羽对西方文艺传统的那种沉醉和迷恋。这是她的热爱,也是她的方式。一个青年女作家的肖像浓墨重彩、跃然纸上。基于此,丹羽也以某种亲历者的身份向我们客观、理智地展现了当下文艺界的“登龙术”和“日常生活”,但作者对此未加任何道德上的批判,她所做的只是展现。这是高明的,批判性正是题中应有之意。

最后我要说的是,丹羽为我们在市面上的普遍存在之外,提供了另一种写作的真实面貌,使我们感到所谓“70后”的成熟和素养,并且也形成了一种可喜的可能——我盼望读到她下一部作品。

后记

      张光芒

阅读丹羽的小说是一场心灵的探险,对有些读者来说它会使你的神经高度紧张,对另一些读者来说也许不啻是一次精神的折磨。惊险所在不在于生活之急流险滩,而在于灵魂的波涛汹涌,正如这部长篇小说《水岸》题记所言:“请不要只注意波涛缓缓的秩序,请再仔细揣想,在极深的海底,掩藏着的狂乱的忧伤。”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探求爱欲与艺术与信仰的内在关系的小说,在它叙述“极深的海底”暗涌着三重激流,那便是神秘的冲动、超常的爱欲与纯粹的艺术之魂。小说一开始便将人们引入了一种不无神秘的气氛之中,那似乎命定的两年一次的搬家,那栋可作历史见证的别墅,在这里年老的祖母、昔日市长夫人曾经的辉煌,还有这位老人使用的茶杯的那厚厚的茶垢,以及主人公莫雨尘与老祖母异常的亲密……而这一切又都是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折射出来的。起初,莫雨尘总能从她祖母那年迈的、有眼疾的眸子里窥见某种遥远的神秘气息,那种气息一直以来激励着她去感知、去探索过去那段未曾经历的遥远的世界。再后来,这个女人发现她越来越无法忘记在她那个遥远的内心里还有一个世界,一个不为人知的、仅仅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使得莫雨尘目益深陷于孤独感之中,经验证明她与父母、家人、朋友以及丈夫的沟通和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是一种神秘而终极的孤独。因此,只有在对音乐艺术的狂热追求中,她才能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与安宁;只有在超验的纯粹精神生活之中,她才能接近真实的存在。

然而,对“真实”的接近毕竟只是接近,还有更大的问题在等着不安的莫雨尘,因为郁结在她心灵深处的是对人的完整性的质疑和兴趣,是对人的存在的真、善、美三者彻底结合的状态的叩问与追逐。我们看到,随着对少女时代的告别,爱与欲的强烈冲动渐次膨胀于她钢琴艺术之狂想的空间。“真正的爱是一种信仰,如果有一天你遇见一个人,就像遇见一段乐曲一样,令你无法自拔,甚至失去理性,并且能够将这种内心的激情燃烧到底,那么,就一定是真爱。”这句话就好像符咒一般笼罩住了她和她的生活。当她克服重重障碍通过考试出人意料地从艺术学院的设计系转到音乐系时,她甚至怀疑自己拼命这样做究竟是为了钢琴还是因为唐隐忠——那位无意中将她所有神秘而朦胧的冲动激活并使之清晰化的钢琴教授。很快她就知道了,那个人与钢琴其实已经连在一起了。小说极为微妙地传达了这一心灵的悸动:在那一场至关重要的考试演奏中,从充满压抑、痛苦到爆发情感的《革命》到完全展现微妙情绪、神秘体验的极度唯美的《B小调圆舞曲》,再到最后一首忧郁温婉几乎完全抒情的优柔的小夜曲,她几乎完全发挥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在弹奏的过程中,那从童年起关于钢琴的记忆和由它引起的有关那个世界的想象也全部都浮现在她的脑海中,使她专注,彻底地沉溺进去。在她的内心深处,“自从第一次在讲座上见到他,他就代表了艺术,代表了音乐,代表了唯美、神秘,他成为一种象征,一个符号。”由之,一种超常的爱欲,即与这一“象征”合而为一的渴望攫取了莫雨尘所有的情感、意识、渴望、她的灵魂。

在好朋友、女作家水叶的性启蒙以及精密设计下,莫雨尘与唐隐忠终于在钢琴房,在音乐之声与情欲进发的重合中完成了一场神圣的仪式。她从中体会到了她从少女时代起所幻想的、绝对的、唯美的爱。毫无疑问地,“她愿意为此而这样毫无理智地、一味地燃烧下去”。——正是在情与欲与艺术的高潮和谐的体验中,她找到了那种绝对存在的存在方式。小说独特性的气质在很大程度上便得利于这一叙事所竭力渲染的纯粹精神上升的趋向。事实证明,这种爱的力量对莫雨尘来说出奇的持久和强大,它从没有因生活和时间的消磨而有丝毫减弱。由于二人疯狂地在教室做爱的举动被偷拍曝光,致使莫雨尘被学校开除,唐隐忠也只能辞职。令莫雨尘百思不解的是,唐隐忠非但不辞而别,而且是携水叶远走英国。她的琴在她得知唐隐忠和水叶双双离去的夜晚,被她用斧子劈了。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碰过钢琴。所有的碟片和关于肖邦等音乐家的资料都统统被烧掉了,丝毫不剩。这一致命的打击还令她服了两百颗安眠药,被抢救以后,她像丢掉灵魂一样过着压抑而分裂的生活。尽管父母与丈夫给了她无微不至的体贴,“但是对她来说,生命已经不再有希望,只有当回忆来临时,她才有快乐。她所能做到的惟一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拼命地保护好她对他的爱。那惟一的一次激情,惟一的燃烧是真正的激情,真正的燃烧。如果连这也被否定,那么她将无法再继续生存下去。她确实做不到”。

启蒙神学家莱辛有两句极为关键的名言:“有什么比使自己相信自己的信仰更必要的,有什么比不曾事先检验的信仰更不可能让人接受的?”据我理解,这里包含着环环相扣的三层意思,其一,一个人必须有信仰,这亦如爱默生所说,有信仰在于肯定灵魂,无信仰在于否定灵魂;其二,一个人不能接受未经自我检验的信仰;其三,一个人必须通过对信仰的自我认同与确证去相信它,把自己的灵魂交给它。实际上,莫雨尘便经历了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心灵三部曲:从神秘的冲动开始,经由纯粹艺术的狂热迷恋与超常的爱欲激发,最终通往坚定的信仰。从终极的孤独到终极的存在,小说完整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心灵史。小说最后接上开头的故事,即六年平静的生活后,突然接到了水叶的电报。唐隐忠得了癌症即将离世,唐始终爱的是莫,而水叶本人已经为生活和事业计迅速嫁给一个有钱的人。莫雨尘义无反顾地飞赴英伦,为自己的所爱送葬,自然也一并葬送了平静的家庭生活。六年仿佛只是一个空白,爱已经是她惟一真实的存在方式,面对着垂死的唐隐忠和他的疑虑,莫雨尘脱口而出的是:“此刻,在我心里,我正在和你做爱!”从此以后,现实的生活与世界已经完全“不真实、陌生,不属于她”,只有在巴赫的圣洁的教堂音乐她才能看到自己。莫雨尘对唐隐忠的爱其实也正是对自我的爱,永葆自己的一次激情,也就是永葆一种真实、终极而永恒的境界。

一如小说中钢琴艺术的华贵及高雅,小说的语言表达包蕴着浓浓的感觉化与艺术化气质,亦如那作为小说核心意象的长长的海岸线,小说的情节叙事仿佛只是在舒缓地流淌着,然而主人公的精神流程却是在高度紧张地峰回路转,情感和思维高密集度地穿行于字里行间。这构成了生命叩问与意义追寻的艺术张力。显然,《水岸》的最主要的意义尚不在于主人公是否通往信仰和皈依怎样的信仰,而在于她追求信仰的精神和过程,在于这一过程的艰难与惊心动魄,在于她对于缺乏信仰意识的那种灵魂与肉体之分裂的生命的痛恨与不可忍受,在于她一刻不停地自我认同与终极确证。

我想,如果能理解这一点,《水岸》与当下流行的世俗生活与存在方式也就有了另一种不言而喻的关系。人们常抱怨当下写作缺乏“终极关怀”,这部小说也许能够提供一种真切的启示。

书评(媒体评论)

一部长篇是应当有些分量的。

我是说它的内涵。

《水岸》做到了。

这是一部好看的书,也是一部读后可以让人发一阵呆的书。

——赵本夫

丹羽的内心冲突是关于灵与肉的、美与善的、真与假的,即使她的冲突因为没有获得解决而显得过于凄厉,但它是真实的,所以,也是动听的。

北村

在《水岸》中,莫雨尘在欲望和激情获得最大限度的释放之后,最终投入了神的怀抱。这样的结局与其说表明了主人公对遍布贪欲和谎言的尘世生活的弃绝,倒不如说是一个充满象征意味的童话:虽然虚幻,却深深触及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痛处。

刘继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水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丹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33497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7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7.1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7
15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