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本书将该书翻译出版给广大读者欣赏!
图书 | 沉思录 |
内容 | 编辑推荐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本书将该书翻译出版给广大读者欣赏! 内容推荐 一部流传两千多年的经典之作。本书中古罗马皇帝,斯多葛派哲学家奥勒留于戎马倥偬间对善恶、荣辱、真假、美丑、工作态度、治学方法、为人处世和宇宙天性等进行了富有哲理的思考。 这是一本朴实无华而又真诚无比的书。没有冗长的说教,晦涩的思辨,有的只是发自灵魂深处的思索。这是一本启迪智慧、安顿灵魂的书,读读本书,人们可以在喧嚣烦躁的现实中收获心灵的宁静。两千年前的书今天很多人都在读,相信两千年后还会有很多人读这本《沉思录》。 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第十一卷 第十二卷 试读章节 从戴奥吉纳图斯那里,我学会了不要纠缠于琐事,不要相信术士巫师的咒语,也别真以为他们能降妖除魔;不要斗鹌鹑取乐,也不要沉溺于此类的享乐;要容忍言论自由,要逐渐亲近哲学;我先倾听巴克斯,随后是坦达西斯和马谢努斯。年轻时我写下了对话录;我向往睡硬板床、盖薄被褥的生活;只要是与希腊哲学有关的一切,我都充满兴趣。 1.7 从拉丝蒂克斯那里,我领悟到我的品格需要改进和锤炼。他告诫我不要误入歧途,陷入诡辩的竞赛,不要写无中生有的东西;不要做老生常谈,不要唯恐别人不知自己是个苦修者,也不要为了炫耀而做慈善;要避免词藻华丽、因韵害义与追求考究的文字;不要身着户外的行头在室内踱步;拉丝蒂克斯教会我要用朴素平实的语言写信,就像他自己从锡纽萨给我母亲写的信那样。至于那些辱骂我、伤害我的人,如果他们愿意和解,我也会立刻心平气和地与他们冰释前嫌。他还让我学会了仔细阅读,读一本书时不满足于表面的一知半解。对那些夸夸其谈的人,他告诫我不要轻易地附和。多亏了他从自己的藏书中借给我爱比克泰德的著作,我才得以熟悉这位哲人的思想。 1.8 从阿珀洛尼厄斯那里,我学会了自由的意志,也懂得了要想达成目的,就要一往无前、坚定不移。懂得了在任何时候都要依赖理性,而不要依赖别的。我学会了在遭受丧子之痛和久病折磨之下仍要镇定如常。从鲜活的例子中,我清楚地懂得,同一个人既可以最坚定不移,也可以做出最大的让步,在教导别人时绝不要暴躁易怒。我看见有个人在阐释哲学原理的时候,经验丰富、技艺高超,不过他却不以此为傲,只将它视作不值一提的才能。从他那里,我还学会了应该怎样对待朋友施与的恩惠,既不要因此而显得卑微,也不可将之视作理所当然之事而漠然置之。 1.9 从塞克斯特斯那里,我体会到一种仁爱的气质,我看到一个以慈爱的方式来管理家庭的典范,我了解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他为人庄重而不做作,细心地关照朋友的利益,对无知的人和不假思索就草率发言的人都能容忍。他有一种与所有人融洽相处的能力,和他交往比听到任何奉承的话都要愉快得多。同时,与他有交道的人都高度尊重他。他具有一种以明智和条理的方式发现和整理人生必要准则的能力。他从不发怒或表现出其他过分的情绪,他完全摆脱了情绪的影响,可是对人又总是那么温柔敦厚。他表示赞同的时候绝对不会喋喋不休地显摆自己。他知识渊博却从不卖弄。 1.10 文法老师亚历山大教导我不要吹毛求疵。对于那些谈吐粗鄙,或表达不合文法,或发音古怪的人,不要百般刁难,公然责骂他们,而是应该利用作答或者肯定对方意见的机会,巧妙地引出正确的表达;或是加入对事情本身的讨论,而不是讨论某个特定的词语,或者通过一些其他的建议来暗示他,让他不知不觉中明白正确的用法。P4-6 书评(媒体评论) 1992年,我问克林顿,除了《圣经》,哪本书对他影响最大。他略微沉思了一下,回答说:“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 ——盖瑞·威尔斯 经典中的经典,每个企业高管的必读书。 ——福布斯集团总裁:史蒂芬·福布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沉思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安东尼 |
译者 | 李宏顺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43846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2 |
出版时间 | 2008-11-01 |
首版时间 | 2008-11-01 |
印刷时间 | 2008-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02.43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10 |
宽 | 13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