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金融约束与金融有序发展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首先对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理论作了简要回顾之后,提出了金融约束是通往金融深化的路径,最后阐释了金融结构、信贷制度、利率、金融开放、监管和创新等与金融有序发展之间的有关问题。希望本书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内容推荐

金融系统的不完美因素是从来就存在的。市场存在缺陷,需要用干预来解决,这一点在目前至少在实践层面上得到了各国的认可。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的争论,最著名的人物首推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他们于1973年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理论。  1994年,托马斯·海尔曼、凯文·穆道克和斯蒂格利茨提出的“金融约束论”重新强调了政府在金融、经济发展中可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对欧洲国家研究的样本显示,金融约束对经济增长并没有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那些看来被扭曲的措施并没有理论上预言的那么严重;东亚经济的成功、1997年金融危机以及它们和金融约束政策有着怎样的关联,值得进一步探讨。  所有的这一切都暗示:“发展中国家应该尽快着手金融的自由化”等观点可能是根据不足的。  本文立足于金融发展理论,在对金融约束理论充分剖析的基础上,提出“金融有序发展”的概念。其后对金融有序发展的各个方面作出描述,结合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实践,试图描述一个政府与市场理性互动的框架:金融约束政策的实施和退出需要特定条件,约束政策的逐步退出是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重要方面。  除了导论,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到第七章。  第一部分是研究“金融有序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简要回顾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理论。很多学派对金融深化理论作出评价和提出批评,如新凯恩斯学派和新制度主义学派等等。麦金农也对金融自由化理论作出修正,并且他认为,对于实行经济市场化而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如何排列次序是极端重要的。世界银行对世界金融发展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认为整个过程进行得太快和不恰当的拖延都是有害的。  斯蒂格利茨等经济学家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其背景为: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和拉美国家的金融自由化的结果与理论所描述的情况相差甚远。他们提出,经济落后、金融深化程度低的发展中国家应实行“金融约束”政策,如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市场准人及竞争加以限制以及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等,以此在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内创造租金,并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  第二章是本文对金融约束经验、理论的剖析和“金融有序发展”理论的立论基础。  政府致力于市场效率的增进、经济体中各方福利的改善是金融约束论最重要的宏观基础。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微观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欧洲的比利时、法国、意大利等国,是采用金融约束政策的典型国家。战后欧洲的金融自由化步伐缓慢,如比利时、法国和意大利,有很多有益的经验。事实上,日本的经验也体现了金融约束政策的实施和逐步退出的过程。  在事实上实施过金融约束的国家,如代表了东亚奇迹的日本、韩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视为成功典范的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在某一阶段都取得过很大的经济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约束政策对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影响,而且对资本流动的控制影响了效率。  非常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关于日本的银行业危机,金融约束理论与其反对者都提出了理论阐释。本文在此基础上作出判断:对银行业的监控是问题的关键。  一般来说,银行的监控可以分为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两个大的方面。对外部监控而言,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行为应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被约束:一是资本市场的作用;二是银行业本身的竞争;三是银行监管当局的作用。日本的问题是,这三个外部监控途径都未能奏效。  本文同意金融约束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即日本政府在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缺乏一个全局的概念,运用实用主义的方法来应付眼前的问题。一个全局的观念和一个有序发展的框架是必需的。  本文随即提出“金融有序发展”的概念。有序发展更多体现在制度的变迁、时间的推移以及“度”的把握上。市场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寻的,金融发展须符合经济规律。实现金融有序发展的途径为金融规制供给方式的转变。  金融有序发展,是一个具有立体感的系统工程。金融约束政策的有序退出,体现在信贷制度、融资结构、利率、汇率、有效监管等各个方面。  第二部分是对金融有序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章首先对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资源禀赋和门槛效应的角度说明,如果一国的金融体系能够为本国的优势产业提供优质和多样的金融服务,此时的金融结构就是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无论是自然演进还是政府主导,对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设计和发展都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可持续性。合理金融结构的检验标准为:其一,符合一国特定历史时期资源禀赋的特殊需要;其二,企业融资渠道畅通,融资成本合理;其三,有避险能力,危机后复元迅速。其次,在第三章还介绍了中国目前金融结构的现状,并且对此提供理论解释。最后,笔者对影响中国金融结构变革的特定因素作出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约束政策的退出路径。  第四章讨论金融有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信贷制度。首先分析银行在金融自由化中的脆弱性,指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在自由化的进程中放松政府对银行的直接控制,逐步改变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是金融有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政府干预的存在和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信贷配给的最大来源。政府的赶超战略,是发展中国家的信贷配给有别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  金融约束作为平稳过渡到金融自由化的特殊制度安排,其主要的作用对象也是国内的银行业。对于任何一个银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试图通过金融改革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国家来说,有两个因素很关键:一是取消利率和其他价格管制,减少政府部门对信贷的行政指导;二是对国有金融机构进行产权改革,准许新的市场参与者加入到金融服务行业。  本书提出,体制外金融在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中具有导向作用。体制外金融对制度变迁也有导向作用。体制外金融的发生更多是由于利率管制下的定向信贷配给以及政府在金融资源分配中的所有制偏向和制度歧视。  第五章讨论利率改革和金融有序发展的关系。首先介绍了日本、中国台湾和智利的利率市场化经验,对其成功或者失败的理由形成一个基本的判断,随即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金融约束条件下的低利率政策效应,结论为:低利率管制并不能长期地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本书认为:第一,针对利率的金融约束政策有存在的必然性;第二,针对利率的约束政策的退出是有条件的;第三,针对利率的约束政策的退出是逐步的。  利率市场化并不是主张放弃政府的金融调控,正如市场经济并不排斥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样。但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政府(或中央银行)对金融的调控只能依靠间接手段。联系中国的改革情况,说明中国稳步推进市场导向的利率改革是与逐步取消相关的金融约束措施相联系的。  第六章研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有序发展,首先分析了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的内在脆弱性。开放经济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过度借贷和金融危机。  关于汇率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本文介绍了中国台湾和泰国的汇率改革,其后讨论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汇率制度的安排。  汇率制度共包括8种安排,本文一一作出简要述评,之后指出,为对付资本流入增加,许多国家转向选择更加有弹性的汇率安排,以阻止投机性和破坏性的短期资本流人。  本书认为,伴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和汇率改革的完成,金融约束政策将全部退出一国的金融发展史。类似于多级船闸系统,在国内金融生态基本过渡到符合市场化要求以后,境内和境外的金融资本一级一级地调整落差,并且有节制地融合,最终本国的金融体系与世界金融体系充分融合与接轨。  第七章论述监管、制度创新和金融有序发展的关系。因为各国对银行业的监管是所有行业监管中最复杂、最严格的,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银行在信贷和货币的创造、分配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本章主要对银行监管的措施和协调进行论述;随后对政府在金融领域中的作用进行探讨,认为虽然市场的失灵并不意味着政府干预就会奏效,但是主张政府在金融领域无所作为也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制度质量是决定一国金融自由化成功与否和决定一国金融脆弱性程度的重要变量。政府在提高制度质量方面任重道远。  对于金融约束政策的退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政和货币控制问题,本书以中国的情况为例进行深入探讨。本书认为,政府的强大财政能力始终是非常重要的。  在货币控制方面,我国间接调控机制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制约,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有效货币政策工具的缺位,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发生变化。  金融自由化并不意味着放弃所有的监管,而是监管的方式和重点随着形势发生变化。政府行为模式的转变比消除政府行为更加重要。社会的进步和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的进步从来就不是孤立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金融约束与金融有序发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静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812363
开本 32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2
丛书名
印张 6.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4: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