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语文思维论
内容
编辑推荐

随着语文思维培育这门应用理论学科的不断成熟,关注它的人越来越多。语文思维与数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思维方式等不同,它是独特的,是建立在独特的思维形态、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和思维风格的基础之上的。本书首次确定了“语文思维”这个核心概念,并揭示出了这些独特性的存在,阐发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了思维教学和思维诊断的策略。

内容推荐

卫灿金教授创建的“语文思维培育学”为语文学科的思维培育提供了理论和策略上的支持。随着这门应用理论学科的不断成熟,关注它的人越来越多,同时,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也凸现出来:语文学科所培育出的思维有什么特性?能否形成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能否用类似“数学思维”、“科学思维”、“艺术思维”等概念来确定一个属于“语文思维培育学”的中心概念——语文思维?伴随着这些主要问题的思考,《语文思维论》就站在别人的臂膀上形成了。  《语文思维论》首先确定了“语文思维”这个核心概念,即承认通过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人们也能够像学习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等一样,形成语文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与数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思维方式等不同,它是独特的,是建立在独特的思维形态、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风格的基础之上的,是通过对独特的思维对象和思维过程进行创造性思考而形成的。《语文思维论》试图揭示出这些独特性的存在。它主要阐释了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1.语文思维是思维主体在运用汉语进行认识与表达、审美与创造、鉴别与吸收的思维活动中,借助于形象对语文对象展开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过程。  2.语文思维具有特殊思维环境所赋予的模糊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等思维特性。  3.语文思维培育的优势之格是语文形象思维之格。  4.“敏捷之洼”、“质疑之洼”和“深入之洼”是语文思维形成的基础,它们是我们进入语文思维之场的“敲门砖”,是获取思维对象的源泉;而“变通之洼”、“畅达之洼”和“新异之洼”是语文思维形成的保障,是处理语文思维对象的“法宝”。  5.语文思维能力既是对语文思维方法的一种运用能力,又是一种充分发挥各种思维形态作用的能力。它主要包括感悟力、反应力、预见力、转化力、想像力、发散力、适应力、转换力、判断力、概括力、批判力、洞察力等方面的内容。  6.语文思维方法划分为三种类型:基础型(或逻辑型)思维方法、适应型(或特殊型)思维方法和渗透型(或联系型)思维方法。  7.科学的思维培育过程也正是一个预防和避免思维疾病侵扰的过程,是一个形成良好思维观念和思维习惯的过程。  8.语文思维风格是一个(种)人在运用语文思维这种特定方式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独有的、显著的思维特征。  9.语文思维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学生的语文形象思维之格,其核心内容是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想像力,这实际上是一个由形象思维到创造性思维的培育过程,是语文思维教学的终极目的。  为了能够形象地说明问题,《语文思维论》中借用了“门”、“场”、“格”、“洼”、“功”、“轨”、“病”、“境”和“缰”这九个词语,分别对应九个中心概念:语文思维、语文思维对象、语文思维形态、语文思维品质、语文思维能力、语文思维方法、语文思维之病、语文思维风格和语文思维教学。为了能够形象地理解问题,《语文思维论》中引用了一些短小有趣的文章和近两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以及几位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等作为论证材料。为了让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对自己的语文思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语文思维论》中的每个论谈后都设有一个专门的话题——“认识你自己”的自我评估内容。  《语文思维论》试图成为“语文思维培育学”中的一个有意义的环节,唯愿这种探索能够对中小学语文教师、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及学生的教学和研究实践有所裨益。

目录

序言/1

论谈一:叩开语文思维之门/1

话题1——我们要去叩开一扇什么样的门?/2

话题2——学校教育是如何影响思维的?/4

话题3——为什么要提出“语文思维”这个概念? /11

话题4——语文学科在培育思维方面的优势是什么? /23

话题5——什么是“语文思维”? /26

话题6——研究语文思维的意义及研究方法是什么? /33

话题7——“认识你自己”之自评一:初步了解生活或学习

中的你是如何想的和做的? /35

论谈二:步入语文思维之场/39

话题8——什么是语文思维之场? /40

话题9——语文思维之场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44

话题1O——语文思维的特性是什么?/60

话题11——语文思维与数学思维、科学思维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7

话题12——师范生(准教师)全形思维结构与语文思维的关系是什么?/72

话题13——“认识你自己”之自评二:你一般习惯用哪种

方式去思考问题?/78

论谈三:培育语文思维之格/84

话题14——我们的思维为什么会分成“格”?/85

话题15——语文思维有哪几个主要的“格”? /100

话题16——语文思维之格的特点是什么? /106

话题17——语文思维培育的优势之格是什么? /129

话题18——如何培育语文思维之格? /131

话题19——从朱镕基总理五次答记者问中看“三格”对

语言的实际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148

话题20——“认识你自己”之自评三:你的感悟力、想像

力和判断力如何? /158

论谈四:形成语文思维之洼/163

话题21——什么是语文思维之洼? /164

话题22——语文思维的“场”、“格”和“洼”之间有什么关系? /166

话题23——语文思维之洼所表现出的具体特点是什么? /168

话题24——如何形成语文思维之洼? /187

话题25——“认识你自己”之自评四:你的语文思维品质如何? /195

论谈五:练就语文思维之功/204

话题26——什么是语文思维能力? /205

话题27——语文思维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各自作用是什么? /212

话题28——语文思维能力的外部结构系统及特点是什么? /227

话题29——如何练就语文思维之功? /231

话题30——“认识你自己”之自评五:你的语文思维能力如何? /239

论谈六:把握语文思维之轨/248

话题31——什么是语文思维之轨? /249

话题32——如何给语文思维方法分类? /253

话题33——如何把握语文思维之轨? /266

话题34——如何运用语文思维方法解决语文问题(以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为例)? /269

话题35——如何发挥语文思维方法在语文知识转化为

语文思维能力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281

话题36——“认识你自己”之自评六:你是如何借用语文

思维方法解题的? /292

论谈七:诊疗语文思维之病/299

话题37——我们的思维会生病吗? /299

话题38——语文思维之病的具体表现和判断标准是什么? /303

话题39——语文思维之病形成的主要原因和诊疗手段是什么? /313

话题40——如何对语文思维之病进行对症下药的诊疗? /320

话题41——“认识你自己”之自评七:你的语文思维发育得如何? /326

论谈八:进人语文思维之境/33l

话题42——我们为什么要进入语文思维之境? /332

话题43——什么是语文思维风格? /337

话题44——影响语文思维风格形成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40

话题45——语文思维风格有哪些基本类型? /343

话题46——语文思维风格对语文教学方式会产生哪些影响? /346

话题47——“认识你自己”之自评八:你的思维风格趋向是什么? /349

论谈九:放开语文思维之缰/362

话题48——为什么说现代教育的使命是引导学生的思

维在知识的草原上自由地驰骋? /363

话题49——什么是语文思维教学? /366

话题50——想像力的引发、呵护和发展:《雪孩子》教学实

录带给了我们哪些语文思维教学方面的启发?/368

话题51——形象、情感、细节的经验性捕捉:《散步》教学实

录带给了我们哪些语文思维教学方面的启发? /378

话题52——以“独立思考”的精神来真正打开学生的思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教学实录带给了

我们哪些语文思维教学方面的启发? /386

话题53——“认识你自己”之自评九:你的综合解题能力如何? /394

后记/400

试读章节

一、年轻的思维科学与年迈的语文学科的“忘年之交”

1980年春天,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春天,很多学科的学术研究活动也异常活跃。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以其敏锐的目光发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实践正预示着更重大的变革:思维科学的出现!于是,他马不停蹄地为这个发现而摇旗呐喊。1984年8月7日至11日,他在北京召集并主持了全国首届思维科学学术讨论会,并发表了《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的演讲,吹响了我国向思维科学进军的号角。从此,思维科学以其最年轻的面孔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和人体科学平起平坐,成为六大科学技术部门的成员之一。

思维科学就是研究人的思维的科学,在国外也称为认识科学,它与认识论的关系非同一般,是通过认识论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在思维科学这个系统中,支撑起它的基础科学一是信息学,二是思维学。信息学的研究成果对思维学的影响很大,而思维学已经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年轻就意味着思想活跃,交际活动频繁,因此年轻的思维科学正以其健康的身姿,和其他科学领域、学科领域相识、相交,成为许多领域新的研究点和应用点,语文学科也不例外。

语文学科之所以说他是“年迈的”,就是因为自从1903年开始,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教育的主要内容被确定后,至今已有百年。当我国掀起了思维科学研究的热潮后,这个年迈的“老人”也焕发了青春,和其他学科领域一样,开始关注个体智力的开发和思维品质的培育。很多一线的语文教师从实践层面大胆探索,更新教育观念,取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北京市80中宁鸿彬老师发表的论文专集《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等就具有代表性,从实践层面肯定了在语文学科中开展思维培育的可行性。在理论层面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的,是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卫灿金教授研究语文学科思维培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著作《语文思维培育学》。P12

序言

在冉正宝同志的著作《语文思维论》出版之际,我想对语文课程的思维教育和这本著作的内容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实际上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比喻性的说法,究其实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由语言和思维这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叶圣陶先生强调指出:“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取决于其语言的素质、思维的素质和人文的素质。因此,语文课的素质教育,应是语言的素质、思维的素质、人文的素质教育的统一。语文教师进行素质教育,应当抓住这个根本。

长期以来,语文课的思维教育较之语言教育是极其薄弱的。究其原因,一是认识上的不足,人们往往把语文教育简单地理解为语言教育,忽视了思维这一固有的重要因素;二是思维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远没有语言教育的体系那样成熟。这就导致了思维教育与语言教育的失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背景下,经过语文教改大讨论,人们逐步认识到了语文课思维教育的重要性。20多年来,一批专家、学者和许多中小学教师,在这一领域开展了理论的探讨和教学的实验,使思维教育领域不断拓展。如今冉正宝同志的著作《语文思维论》正式出版,正是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新的成果。

通览《语文思维论》,我感到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努力追求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较好地体现了原创性的著述特点。

其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语文思维”这一基本概念及其概念体系。作者试图将“语文思维”作为一种独立的思维形态,与数学思维、科学思维、艺术思维等思维形态相并列,并将其作为“语文思维论”的主体概念,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在这一主体概念之下,作者又形象地使用了“思维之场”、“思维之格”、“思维之洼”、“思维之功”、“思维之轨”等术语,形成了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整个语文思维培育理论的概念体系。尽管作者是探索性的,甚至有些是带有商榷性的,但语文思维培育理论的最终形成,需要经历这样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建构过程。

其二,对相关理论阐发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在基础理论方面,提出语文思维具有特殊思维环境所赋予的模糊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等特征;语文思维方法可划分为基础型、适应型和渗透型三种类型。在应用理论方面,提出语文思维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学生语文形象思维之格,其核心内容是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语文思维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预防和避免思维疾病侵扰的过程,是一个形成良好思维观念和思维习惯的过程,等等。这些独到、新颖的见解,给本书注入了活力。

其三,提出了思维教学和思维诊断的策略。研究思维培育理论,全在于提高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并能转化为思维教学的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为此,书中匹配了许多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思维教学和思维诊断的策略。同时还考虑到语文教师和师范院校学生自身思维素质的改善,在每个论谈后专门安排了自我评估的内容。

冉正宝同志多年来致力于语文思维论的研究,这本书是他辛勤劳动的结晶。相信广大教师能够从书中受到不少启发,为全面推进语文的素质教育作出努力。

卫灿金(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山西师大教授)

2003. 10.2

后记

语文思维之门就要轻轻地关上。当我回头审视的时候,被关闭的大门上从模糊到清晰,显现了两行朴素的文字:

一切从头开始,

善待你的努力。

我以为是知识分子的谦卑,使语文思维的门后刻上了鞭策。其实不然,当我再次咀嚼的时候,这两行字又分明在说:所有的人都要从思维开始,所有的努力都会受到命运的致敬!

要感谢的太多,首先要感谢的是这本书的坚实基础,它是一个群体——哈尔滨师范大学阿城学院中文系九八级,嘉应学院中文系九八级、九九级、二OOO级的学生们。他们对语文思维培育学的兴趣和探讨是这本书最终形成的保障。其次要感谢的是一个个鲜活可敬的个体——山西师范大学的卫灿金教授,桂林工学院的常新航教授,嘉应学院的副院长谢友祥教授、李波教授、曾令存教授、温昌衍博士、古晓君老师、董芳远老师等,语文出版社赵曾主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肖星明主任。他们的启发、鼓励、评价和支持帮助了我。

还有我的妻子,——理学硕士、副教授钟梅。她的数学思维经常与我的语文思维碰撞。

感谢广东省嘉应学院社科出版基金的资助。  冉正宝二OO三年岁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语文思维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冉正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43874
开本 32开
页数 4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03-12-01
首版时间 2003-12-01
印刷时间 200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12.8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