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发成功并销售最好的14类创新化学合成药物的研制过程和合成及生产路线。它们包括抗血栓药、抗炎药、美容药、镇静药、抗抑郁药、抗肥胖药、抗头痛药、抗菌药、抗喘药及某些酶抑制药和男用性功能药等大类药物。内容涉及生理、药理及化学合成、过程放大等各个方面,同时附有400多篇含2003年在内的参考文献。
图书 | 当代新药合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发成功并销售最好的14类创新化学合成药物的研制过程和合成及生产路线。它们包括抗血栓药、抗炎药、美容药、镇静药、抗抑郁药、抗肥胖药、抗头痛药、抗菌药、抗喘药及某些酶抑制药和男用性功能药等大类药物。内容涉及生理、药理及化学合成、过程放大等各个方面,同时附有400多篇含2003年在内的参考文献。 序言 一个化学合成新药的创制从概念到上市,涉及药理、生化、合成工艺、生产、制剂(片)等各个领域,成功概率不到1%,投入至少数亿美元,耗时在10~15年以上。我国有4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但技术和设备还相当落后,与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结合普遍不够紧密,也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工艺及服务、管理、申报等体系。目前,跨国医药巨头已将近一半的研发外包到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许多研发单位也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近年来,我国在自主创新药物方面的研发势头已十分强劲,据报道,从2002年到2004年间,国家批准创新药物51个,还有不少新品种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或等待审批通过上市。这些药物基本都是生物技术药品或中成药品,能进入国际市场的极为罕见。在医疗领域占有相当大比例的创新化学合成药物领域中我国还相当落后。因此,更多地了解国际医药界是如何进行新药创制的过程对于我国如何从思想观念和运作机制上改变现状,早日赶上世界水平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当代新药合成》一书系由辉瑞(Pfizer)公司的科学家编写而成,书中包括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发成功并上市应用的14类涉及各类常见疾病的化学合成创制新药。全书附有直到2003年的参考文献400多篇。从作者序可以明白,本书在重点讨论药物合成化学的同时,也相当确切地介绍了各类药物从开发到商业应用的过程,故本书非常适于从事有机化学及各类新药开发和老药改造工作的科研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 翻译工作改正了原作中的一些细小差错。施小新负责自目录起到第8章的翻译工作,秦川负责第9章起到索引部分的翻译工作。药物名称的中文译名不易掌握,可能有的译名不够规范,诚盼读者不吝指正。 荣国斌 华东理工大学 ronggb@online.sh.cn.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代新药合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李 |
译者 | 施小新//秦川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8174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6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印刷时间 | 200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化学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Q460.31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87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05-166号 |
版权提供者 | John Wiley&Sons出版公司 |
定价 | |
印数 | 405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