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复旦光华新闻传播学青年学者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题材广泛,涵盖媒介与政治、媒介与文化、媒介与社会、媒介经营与管理、媒介法制与伦理、媒介与受众等;内容多是叙述性文字,把叙述的焦点集中在与当地人看电视有关的一些小问题和细节上。方法得当,既有思辨,又有实证,多元融合,博采众长;意义显著。

目录

序一 志在新奇无定则别开一种新局面/l 童 兵

序二 “春华”与“秋实”/l  张国良

引言 独乡一日/1

第一章 独乡概况/10

 一、区位与背景/10

 二、“刻木传信”:传说并不遥远/28

 三、三代人:不同时期独龙族个体文化特征描述/35

附录/50

第二章 电灯。电影.电视.电话/52

 一、电灯/53

 二、电影/56

 三、广播电视/58

 四、电话/6l

附录/67

第三章 电视机从哪里来/75

 一、电视机的来源/76

 二、电视机的分布/82

 三、迪朗当的新年联欢/87

第四章 在哪里看/94

 一、在自家看/95

 二、到别人家看/101

 三、到集体电视房看/107

 四、特殊的把关人/110

第五章 观众是谁/113

 一、语言/114

 二、文化程度/120

 三、宗教信仰/125

 四、文化传统/133

第六章 片子:看什么/14l

 一、新闻!新闻!/142

 二、电视剧/155

 三、“录像”/159

 四、“唱歌的”/166

 五、广告/170

附录一:金文家的影碟/171

附录二:金文家的歌碟/174

第七章 怎么看/176

 一、坐着看和站着看/176

 二、中间与边上/179

 三、技术员与讲解员/182

 四、看电视过程中的其他活动/185

 五、一个家庭电视房的观看过程实录/189

参考文献/196

不思量,自难忘(代后记)/198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独乡概况

一、区位与背景

独乡的名称来自一条江,叫独龙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源头在西藏察隅县境内的伯舒拉岭。独龙江上游两条主要的河流是麻必洛和克洛隆,这两条河在独乡油村墙内一个叫斯目的地方汇合以后.始称独龙江。独龙江沿着伯舒拉岭向南辐射的两条余脉(东为高黎贡山,西是担 当力卡山)之间的峡谷南下,在独乡马村出境进入缅甸。在 涌塘以西汇合迪子江,至蛮东以下,与迪布勒河(或称江)、 驼洛江汇合,名叫恩梅开江。恩梅开江在密支那以北,与迈 立开江汇合,名称变为伊洛瓦底江,最后在缅甸首都仰光附 近流人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作为一个地理概念,独龙江流域呈弯曲的狭长条状镶嵌在喜马拉雅弧形构造的大拐弯部位,地理坐标是北纬27度40分至北纬28度50分,东经97度45分至东经98度23分。

在地质构成上,独龙江地区的大地构造单元属古南特提斯上古生界地槽褶皱区,自然科学家对该地的地质演变的描述是:

自新生代以来, 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欧亚板块相撞,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在造就喜马拉雅山系高隆起的同时,也在独龙江一带产生强烈的隆起与凹陷,配之以强烈的流水外营力作用,形成了独龙江与“三江”峡谷平行岭谷区并驾齐驱的深切割高山峡谷地貌。

这一高山峡谷的地貌,是每一个到过这一地方的人都能直接感觉到的,但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者为我们提供的则是一种精确的描述:从独龙江境内最高峰龙元村对面的山峰一一海拔5128米一一到最低点(马库村内出境江面)一一海拔1160米,南北间距仅38公里,纵向自然下降率为104米公里。这种高山峡谷地貌决定了自然景观突出的垂直分布,当你从河谷走到山顶,在海拔低于2000米的地带,你看到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地颜色主要为黄色;在海拔2000米到2700米之间,你看到的主要是暖温带常绿阔叶林,土地颜色以黄棕色为主;在海拔2700米到3000米之间,你看到的更多的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土地颜色以暗棕色为主;在海拔3000米到3800米之间,你已经进入了寒温带针叶林区,土地颜色和前一段没有太大变化;再往上走(海拔3800米以上),你就进入了寒带灌丛亚高山草甸土带,视野中再也没有了河谷一带那样高大的树木。这一带天气变化异常,给你带路的马锅头会对你说:不要大声讲话,以免震下雨点。运气不好,还会遇到冰雹。

穿行于这高山峡谷中,除非你接受过较为专业的植物学野外工作训练,否则你看不出这里的植物与你在其他地方见到的有什么不同。这片来自古南大陆的土地除了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物种以外,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又演化出了许多的新特有种。在独龙江地区的植物中,平均每12种植物中就有一个当地的特种,被植物学家喻为“东亚物种多样化的一个中心舞台”。因此,这一地区已经成为很多从事植物、生态研究的科学家实现梦想的地方。

1990年底,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一位六十多岁高龄的女科学家率领几名考察队员对独龙江地区进行科学研究史上第一次越冬考察,临行前留下了遗嘱。在进到独龙江后,这位女科学家高烧不退,单位领导准备用直升机将她接回昆明治疗,她执意不肯。次年6月,贡山县政府组织了扫雪队,花了一个星期炸开穿越高黎贡山的人马驿道上的积雪,帮助科考队出山。在出山的路上,这位女科学家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摔断了三根肋骨,又在马背上晃荡了两天,才到达贡山县城。这件事,在当地至今还有人讲起。P10-12

序言

  “春华”与“秋实”

张国良

大约21年前,即1984年,中国大陆设立了最早的新闻学博士点;7年前的1998年,又诞生了第一批传播学博士点。自那时以来,这两个学科培养的博士生,不仅人数越来越多一一估计已经逾百(仅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例,迄今已累计毕业35名,在读58名),而且总的来说,质量也不断提升,有救地适应了社会发展及学科建设的需求。在这一局势下,人们很少再听到过去的那句流行语: “新闻无学”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两个学科的水准已经很高了。无论是与“文史哲”等传统的人文学科相比,还是与“政法经社”等社会科学对照,都可以发现,它们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尤其体现为研究规范的缺失、科学创新的不足。

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由于当代社会急速的信息化,传播产业日益膨胀,迅即带动了相关的教育和研究事业,因此,无论是招生、就业,都呈现出空前的热门状态(仍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例,目前录取硕士生、博士生人数和报考人数的比率,大致分别为1:20、1:10)。

换句话说,喜中有忧。实践的飞速发展,固然为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众多的机会,但与此同时,也给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创造了“发酵”的条件和“逞能”的环境。对此,我们理应保持足够的认识和警醒。

无疑,长远地看,前途必定是光明的,但作为学人总有一份无可推卸的责任,即:尽量消减道路的曲折。这就需要我们谦虚谨慎、加倍努力,尤其注重学术规范、推动理论创新。在此过程中,学界理所当然地期待,经过相对扎实的专业训练的上百名博士们,能作为学科研究团队的中坚力量,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和示范效应。

令人欣慰的是,总体而言,他们果然表现出色。由朱春阳等10名博士推出的这套《新闻传播学青年学者书系》,就是一例。这批最新成果的特点是,题材广泛一一涵盖媒介与政治、媒介与文化、媒介与社会、媒介经营与管理、媒介法制与伦理、媒介与受众等;方法得当一一既有思辨,又有实证,多元融合,博采众长;意义显著一一既指这些书稿探讨的课题都是当务之急,又指其发表的观点、给出的结论,富有启迪价值。由此不仅显示了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而且确实为学科“大厦”做出了“添砖加瓦”的贡献。

不仅如此,在我看来,这种可喜景象的出现,其意义已超越了当事人,而可视之为近二十多年来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全体同仁辛勤劳动之“春华”,所获得之“秋实”吧!

我相信,这是一个良好征兆,预示着新闻学和传播学这两个新兴学科,正从“时尚学科”走向“成熟学科”,当扎实研究的言行蔚然成风之际,也就是学科水准与先进比肩之时了。

是为序。

2005年4月18日于沪上

后记

不思量,自难忘(代后记)

2002年3月17日,我沿着独龙江一条最大的支流一一克洛隆从迪村最北边的向红村民小组一个叫斯贡的地方到一个叫邦的地方,夜宿向红小学。这个小学只有一个老师,姓李,贡山人,傈僳族,2001年从怒江师范毕业后分配到独乡。在独乡的所有校点中,向红小学是离乡政府最远的,条件也最艰苦。向红小学当时有11个学生,6男5女,只有一、二年级。

这一天,在从斯贡到邦的途中,我和向导斯小东在一个叫亚荣的地方做了短暂停留,访问了位于克洛隆对岸的一户人家。沿江而下的路在河的南岸,要访问的人家住在河的北岸。往来于两岸的惟一交通方式是一条手指粗的钢绳溜索。这种交通方式在独乡也不多见了。那一天,是我平生第一次过溜索。或许是因为第一次,十分谨慎,来去都还顺利。河对岸住着两户人家,一户是五保户,一户是超生户,生活十分困难。晚上,我在邦访问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寡妇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出嫁,二女儿两年前被人带到贡山县城后一直没有回来,音讯全无。有人说是被卖了。她向当地政府部门反映过多次,始终没有结果。寡妇说,如果她二女儿还活着,当时应该是13岁。

2002年4月21日至22日,我在金文、曾永华等四个独龙族兄弟的护送下,翻越积雪覆盖的高黎贡山,两天山徒步70多公里,夜幕降临时在黑娃底搭上了一辆三天前就预约好的农用车。到贡山县城后我用那个已经半年没有使用过的手机拨通了父母家里的电话,父亲在电话的那头听出了我的声音,竟哽咽了好长时间才说出话来。对于我的这次贸然行动,全家人都为我担心了近200个日夜。在这件事情上,我是自私的。

离开独乡,意味着这次为期半年的调查的结束。金文和曾永华二人一直把我送到离贡山县城两百多公里的怒江州府六库。在六库工作的李翔兄弟为我们接风,安排我们住到一个星级宾馆。金文和曾永华说那是他们住过的最高级的酒店。

2002年4月25日傍晚,金文、曾永华、李翔几个好兄弟把我送上从六库发往昆明的夜班车,临别时金文竟在车站捂着脸大哭起来。我无法面对一个40多岁的男人因我而流泪,更何况是一个饱经风霜的坚强的男人,一个独龙人的猎手,一个与我朝夕相处了百余个日夜的兄长,一个我永远会尊重的好哥哥……

2002年9月,我带着几分喜悦和惶恐回到上海,回到复旦大学。喜悦是按计划的时间完成了调查,并且毫发无损地回到学校;惶恐的是接下来的博士论文写作。2002年9月~2003年4月,我几乎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博士论文写作上,那段记忆,比作刻骨铭心,并不过分。我的室友,也是我尊敬的兄长吴飞、陈建云、严三九或许看得最清楚。我尊敬的导师张国良教授始终用一种委婉的语言给我的博士论文写作以建议、点拨。从选题到调查到写作,张老师都旗帜鲜明地支持我、鼓励我;陆哗老师(其实我更愿意称她为大姐)对我的论文开题报告提出了最严厉的批评,同时她也给我指出了一个十分明确的方向;黄旦教授多次耐心地听我讲述十分凌乱的论文写作思路并对其中的很多基本问题进行了毫不留情地质问

2003年元旦,身在异国的潘忠党老师到浙大讲学,我带着一个粗糙的论文框架到杭州向他请教。杭州刚下过雪,断桥残雪,我却无心去体会。在我调查之前曾就此论文选题几次听过潘老师的指教,他还亲自给我复印过一些对我的写作思路有直接启发的书籍o 2001年7月.我还非常不负责任地把潘老师借给我复印的一皮箱的书籍转交给了一个在深圳工作的朋友,请他在罗湖海关交还给潘老师,此事让潘老师十分震惊。

现在澳门大学工作的王旭老师,从我的博士论文选题有了一个初步意向后就一直在鼓励我,2001年还托人带了大量文字和影像资料到香港交给我。

2003年5月,我的博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参加我论文答辩的华东师大的杨扬教授,把我的博士论文推荐给兼任《上海文学》主编的陈思和教授。陈思和教授请他的学生周立民操办具体事宜,在《上海文学》上刊发了部分我在独乡调查时记录下的东西,前后一共四期,题目叫《独龙江边的步行者》 在独乡调查期间,记日记几乎是我每天必做的工作。所记内容十分庞杂,包括所见、所闻、所感、所亲历的一切。纸张笔墨也花费不少,有几次把当地小卖部的圆珠笔都买光了,有时买不到笔记本,就买小学生的练习本来写。离开独乡已经快三年了,有部分日记还没有完全录入,估计有四十多万字。

本书的内容,多是叙述性文字。改变了写博士论文时的思路,把叙述的焦点集中在与当地人看电视有关的一些小问题和细节上。有些叙述难免哕嗦与累赘,望读者谅解!

2004年6月,吴飞兄因为要完成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的出站报告,我陪他到独乡调查。2001年我去独乡调查时,他曾动过心想和我一块去,终因家人反对、公务缠身未能成行,但他却资助了我1000元人民币。2004年的雨水来得早,持续时间长。从贡山到独乡的公路因雨中断,我和吴飞兄在贡山县城请了四个傈僳族青年帮我们背着所有行囊,从人马驿道徒步三天翻越高黎贡山到了独乡巴村。在独乡中心完小休整两宿,又沿着独龙江走三天到了迪村。两年多的时间,独乡变了很多,仅就当地人的生活而言,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所有退出耕地的农户都领到了政府补贴的粮食,包括原来没有水田的农户都吃上了大米。两年多没有见面的原来的熟人、朋友,依然如故。

2005年春节前后,贡山一带遭遇雪灾,至今我还未得到独乡的有关消息。远在独乡的父老乡亲,你们还好吗?

郭建斌

2005年3月17日于昆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复旦光华新闻传播学青年学者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建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9037068
开本 16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86.5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6: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