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是谁在天边歌唱
内容
编辑推荐

有时候感觉自己是空气中的一粒流沙,茫然地流徙在天涯。找不到可以栖息的土壤,因为我不是种子,也找不到可以栖息的枝丫,因为我不是鸟儿。即使是种子,我也找不到土壤,即使我是鸟儿,我也找不到枝丫,这个世界越来越荒凉了,土荒了,一切都跟从前不同了……

目录

第一部 仰望苍穹/1

第二部 水落石出/77

第三部 苦度众生/151

第四部 阿玛尼木占木松/223

试读章节

我是一只流浪在尘世的狗,我的名字叫扎巴。扎巴是一个地名,在青海的某个地方。我的家乡玛多,在海拔四千三百米的青藏高原。尼玛是我的第一个主人,也是我终生不能忘怀的亲人。她把我亲手交给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叫田泽。从此,我告别了草原,开始了流离的生活。

有时候我不得不这么想,我的生命其实是由人组成的,这个人,那个人。这个人走了,那个人来了,这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串联起了我并不长久的生命。可是为什么是人呢?这就像是问,你为什么要生活在地球上一样。

就这么不由自主地走着、走着,遇见了很多的事、很多的人。这些人原本与我无关,这些事也是他们自己的,按说山行山路,水行水路,本就是两不相干的事,但事实是,就是这些人和他们的故事一而再、再而三地改变了我的命运。这就像他们说的食物链吧,谁都是在有意无意参与改变着这个世界,虽然从表象上看,个体的力量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就是这样,这个世界,每个物种、每个个体、每个分子都在参与改造别人的命运。

坐在吉普车杂乱拥挤晦暗的后备箱里,我悲哀地想,或许我就只能拥有这样的命运了,背井离乡,永远流浪。我想,无论自己怎样努力都无法记清这条纵横交错通往家乡的路了,它是那么复杂,又是那么漫长。漫长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延伸下去的,越来越漫长,越来越漫长,直到草原退出视野,也退出历史,被无限延展的时间所埋葬。绝望却在无限延展的时间中迅速滋生,迅速生长,迅速铺满了地球,直至无处膨胀。痛是看不见了,被深深掩埋在绝望的藤蔓之下。就像骨折吧,开始的时候痛不欲生,而后就是麻木,你终于感觉不到痛了,即使是骨头错位。愈合的不是骨头,而是痛感神经。

就是这样,在我已经无所谓伤痛、无所谓绝望的时候,我来到了这里——这个叫做北京的城市。

这是一个光鲜到刺眼的城市,冰冷尖锐的玻璃幕墙反射着比阳光更强劲一千倍的光芒,却看不到天空,也看不见太阳。林立的高楼不留间隙地堆砌在一起,覆盖了整个天空的位置。川流不息的车辆闪烁着冷兵器才有的寒光,穿梭在大街小巷每一处有空气流动的地方。

惊天动地的喧嚣勾引我向外张望,只一眼,我就看见了绝望。比我更加绝望的城市奋力向上生长,阴影中的生命因为看不到天空更加绝望。惊恐于这无限生长的绝望,我闭上了双眼,却看到了那条河,那条挟带泥沙、撞击两岸、愤怒奔涌的黄色的大河,他们管她叫黄河,据说是来自阿玛尼木占木松,来自我生命的源头那些冰蓝色的湖泊。离开草原她为什么就愤怒了呢?随我行了千万里路之后,她怎么就不见了呢?连愤怒都懒得愤怒了吗?我的命运就纠结在这座城市?哎,长生天就是这么对待信仰着他的信徒的吗?

有一种被关进笼子的感觉。城市,一个天然的大牢笼,而且是坚不可摧的大牢笼,任你插翅也难飞。或许只有浸洇其中你才能够真正明白。

这一刻真的开始后悔,后悔曾经违背了宗哲。宗哲是尼玛的丈夫,也是我的男主人。如果当初按照宗哲的意愿,对着我的朋友达杰怒吼两声,哪怕只是装装样子,是不是我就不会来到这座冰冷的城市了呢?而我也不会因此失去了整个草原。

只有草原才是我的命运所在,我的职责所在,我真正的家啊!

常常是一些小事在主宰着未来,而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这就是命运!

应该庆幸自己是在一群别墅里下的车,可以看得见天空,虽然天空是那么灰暗。在踏进这个城市的一瞬间,我就彻底遗失了身体内最原始的渴望,对生存的渴望,就像城市遗失了空旷。

稀稀落落几块草地坚强地从坚硬的水泥里挣扎出来,旺盛的生命力冲破了身体极限,油绿得有点虚假,就像百米冲刺后不可抑制的惯性,终点永远在百米之外。草坪上还有稀稀落落几簇色彩绚丽但毫无香氛的、肥硕的花朵,也肥硕到虚假。这样看来,倒是那一幢幢灰砖的房子更加真实了,夕阳中闪动着生命的光辉。

几只穿着花衣服的小狗在牵着主人散步,仪态万方,得意洋洋,高耸着尾巴,高昂着头,偶尔深情回眸,表达着对主人不离不弃的忠诚。紧随其后的主人却一脸倦怠,目光呆滞,脚步凌乱,机械地走在方砖的路面,偶尔呵斥几句擅自改变路线的小狗,语气中透着不耐烦。很明显,他们的脚只跟路走,不跟心行。

我的出现引起了一阵骚动,他们奇怪地看了看我,三秒钟之后就恢复了平静,各自踱着方步按原路线行进,走开了。

所有的景致都沐浴在冷漠的黄昏中,透露出虚假的安详。P2-3

序言

  容儿像一缕风吹拂过来,风儿停驱的地方就会有一簇鲜花开放,这就是她两年内相继出版的《所谓伊人》《莫非日记》和《是谁在天边歌唱》。但我们的文坛和我们的城市都在变得越来越喧嚣、拥挤和嘈杂,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的情绪也就变得越来越躁动不安也越来越麻木不仁,因此当一缕清新的风吹拂过来时人们竞没有丝毫的感觉,在风儿催开的鲜花面前人们也只是匆匆走过,熟视无睹。我同样被城市林立的高楼逼仄得精神迟钝,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没有在容儿吹拂过来的风前有所反应的原因,直到编者将她的最新作品《是谁在天边歌唱》推荐给我时,我才发现,我曾经错过了一些美好的时光。

我想要说的意思是,容儿的写作是特别的,这是一缕特别的风,因此我们实在不应该将其错过。容儿的特别首先就在于她的自由,她像风一样自由自在地来往。谁也不知道风藏匿在哪里,谁也不知道风从什么地方吹过。而这正是我读《是谁在天边歌唱》时的感受。她的笔就像风一样自由自在地穿行在语词之间,自由自在地穿行在意象和情绪的世界里,她丝毫不遵守我们习惯了的讲故事的规则,因此我们很难以平时阅读小说的习惯来阅读容儿的这篇小说。这篇小说的主角是一只藏獒,它的名字叫扎巴,因为主人的一次醉语便改变了扎巴的一生,它离开了草原,来到了城市,它在城市几经曲折,最后终于又回到草原,回到主人身边。但是我要提醒每一位读者,你千万不要因此就把这篇小说当成动物小说来读。虽然作者非常喜爱这只沉默、忠厚、伤感的藏獒,但她并没有仿效杰克·伦敦写《荒野的呼声》那样去精心塑造一只狗的形象。杰克·伦敦在《荒野的呼声》中讲述了一只狗变成狼的故事,毫无疑问,这部作品至今为止都称得上是动物小说的经典。但在我看来.容儿没有把小说写成专门塑造藏獒扎巴的动物小说也许正是她聪明的选择。因为她若这样写的话,她眼前有杰克·伦敦的典范,还有动物小说现成的套路,在这些典范和套路的束缚下,她的 支自由自在的笔无疑会变得磕磕碰碰。容儿绕开了动物小说,她通过藏獒扎巴,使读者与先后接纳扎巴的几位主人相遇,有不露声色的田泽,有内心忧郁的淡梅,有野性十足的林岩风,有奔放纯真的吴箫箫……但是我又要提醒每位读者,你千万不要因此就以为这篇小说是写动物与人的关系。写动物与人的关系的小说同样有不少经典摆在我们面前,如前苏联作家特罗耶波利斯基的《白比姆黑耳朵》。容儿同样没有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把自己的小说写成一个中规中矩的关于动物与人的关系的小说,因此她的小说仍然保留着自由自在的天性。那么,我们权且把这只藏獒撇在边,看看容儿是如何写这些人物的吧。这些人物既因为扎巴而连在了一起,也因为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而改变着各自的人生命运,或者是有情人最终成不了眷属,或者是相爱的人悄然离去,或者是美满的家庭形同虚设,或者是心如枯槁而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这多像是一部如今充斥着图书市场的言情小说、都市情爱小说呀。但是我又要提醒每位读者,你千万不要抱着这样的期待去读容儿的这部小说。

我想说到个职业写作和非职业写作的区别问题。有不少专业的作家在长年累月的训练下,已经把小说写作变成了一种职业写作。职业写作就非常讲究技术性问题,他们会像高级工匠那样,十分注意自己的手艺,他们的手艺也的确精湛,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谋篇布局.都能让我们感觉到良苦用心。职业写作尽管能打造出熠熠生辉的手工艺精品,但有时难避免患上职业性的毛病,这就是技术至上,恪守成规,囿于艺术规范而泯灭了创造精神。非职业写作自然是指在各个行业的作者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写作。现在是一个非职业写作遍地开花的时代,大概这也可以作为一个佐证,以证明当代正处在经济发达、和平稳定的阶段。非职业写作较少受到艺术成规的束缚,给作者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不可否认,由于缺乏训练,由于过于没有规矩的引导,大量的非职业写作留下了缺陷和遗憾。非职业写作既然不是靠技艺取胜,那么又有什么优势呢。一般而言,非职业写作的优势在于生活经验。许多非职业写作的作家凭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素材,可以遮掩技艺上的不足。因此许多成功的非职业写作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写实性的创作方式,他们就像一台灵敏度很高的录音机和摄像机,只要忠实地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传奇故事回放一遍,他们的作品就基本上成功了。也许苛刻一点说,有些写实性的作品之所以受到读名的认同,并不是作者写作的成功,而是生活本身的成功。容儿的写作大致上可以归入非职业写作一类,但是,容儿显然不是凭借生活经验的优势来进行写作的。她的优势是丰富的意象。因此可以说,容儿在非职业写作中也是属于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的。从表面上看,容儿是以人物命运的发展作为小说的主线索,但她并不采用传统的讲故事的方式,她无视故事发展的时间逻辑和因果链,而任由自己的思绪沿着小说的主线索不断生发出新的意象,从而联缀起一个意象的簇群。我们是通过意象的不断变换去了解故事的进展的。正因为容儿没有职业写作者在艺术成规上的束缚,她任凭意象的自由组合,于是传达出一种奇妙的阅读效果。另外,我们也不可轻视意象所蕴含的诗意,它使这部小说变得诗意盎然。也许我在这里反而把小说的意象丛生和诗意盎然解说得索然无味,我想,还是读者自己在阅读中去体味吧。

最后还应该再说说那只藏獒扎巴。作者将第一人称叙述给了扎巴,可以说整部小说其实就是通过藏獒扎巴的眼睛去看人类的情感纠葛。这并不是一只普通的藏獒,它携带着某种精神的信息,因此它才会十肖无声息地改变着它的主人们的命运。这种精神的信息是什么7在我看来,就是上帝赋予人类的神圣美好的爱情。神圣美好的爱情在当今这个物欲化的社会已经变得非常稀贵,年轻人更愿意沉湎在现世的享乐和纵欲上。但是,同样年轻的容儿,却通过自己的小说呼唤着神圣美好的爱情。容儿也乐观地相信,神圣美好的爱情不会从我们的生命中消失。所以把扎巴带到了草原的吴萧萧,会在草原上与真正相爱的人站在一起。衰老的扎巴虽然将死去,但容儿告诉我们,扎巴的“骨骼将会融化到阿玛尼木占木松的骨骼里,等待长出皮肤,等待血液流淌,等待最后一线生机”。这是关于爱情的好消息。

后记

“我说过,我很笨,我只有一颗心,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否则我什么都做不好。”就像我在《莫非日记》里说的话一样,我就是这么一个人,或许还不止如此,我还是一个钻牛角尖的人。生活本身充满了艰辛,或许还不止如此,生命本身就充满了艰辛,而我们常常怪罪于命运。但命运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一直都在追问的事儿,好像这么些年我也只是在追问这一件事儿,而忽略了本该得到的幸福。就像我在《所谓伊人》里说的,“我不屈不挠追问,没完没了发问”,直到自己筋疲力尽,我仍然在不屈不挠追问,没完没了发问。——看到了吗?这就是命运!我们就是这样点滴积累出了自己的命运!

我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出口,为世间所有失落的情感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借口,我欺瞒自己说,“都是我的错,是我要求太多,是我做得不够好,命运毕竟掌握在我自己手上!”但谁都知道事实并不是这样子的!事实是,命运常常不是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上,却往往把握在我们最爱的那个人手上!但我们最爱的那个人,他的命运又把握在谁手里头呢?如此循环,谁也看不到尽头的真相!还是那个古老的问题,还是生命本源的困惑,始终纠缠着我们最现实的生活。

“谁不是难民呢?谁不是背井离乡在寻找家园呢?世界因我们而改变,我们又因为什么而改变呢?”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就是人们所说的背包客,在荒寂的雪原寻找生命最初的悸动,在喧嚣的城市寻找生活的栖息地,在文字中寻找精神的归宿,终于有一天我为自己的困惑在《是谁在天边歌唱》中找到了答案。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情感灾荒,这一切都是因为土地的缺失引起的……

这个答案在别人眼里或许是牵强的,但足以安慰我几近枯竭的灵魂了。如果你也相信灵魂的话,你就会相信我说的。

2005年7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是谁在天边歌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容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33092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3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4: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