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创作,因为它不是虚构,它仅是真实的记录。本书为“唯美主义文本系列”中的一本,刻记着作者三十年来的心灵随想,全书分为“战胜遗忘”、“有一个梦想”、“守望的意义”、“萦回的声音”这四辑。该书文字流畅,并附有精美图片,令人赏心悦目,实在是一本美不胜收的好书。
图书 | 诗性的源流/唯美主义文本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散文是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创作,因为它不是虚构,它仅是真实的记录。本书为“唯美主义文本系列”中的一本,刻记着作者三十年来的心灵随想,全书分为“战胜遗忘”、“有一个梦想”、“守望的意义”、“萦回的声音”这四辑。该书文字流畅,并附有精美图片,令人赏心悦目,实在是一本美不胜收的好书。 内容推荐 一个人面对时代生活必有声音,而散文就承载了这发声。生命如何经历,怎样蜿蜒曲折、悸动和感激,都在这些文字中了。所以当一个人于几十年之后再次抚摸从前的篇章,也就等于抚摸自己的历史。本书里的文字都是作者心灵的刻记。该书为“唯美主义文本系列”中的一本,阅读本书,我们可见散文的雅致与清纯。 目录 自序 辑一 战胜遗忘 心事浩茫 第二次选择 难忘的诗意和真实 心灵和物质的对话 冬月访谈 战胜遗忘 心中的交响(一) 心中的交响(二) 辑二 有一个梦想 有一个梦想 我跋涉的莽野 焦虑的马拉松 想像的贫乏与个性的泯灭 自由:选择的权利,优雅的姿态 从“辞语的冰”到“二元的皮” 世纪梦想 悲观与喜庆之间 人的用具 辑三 守望的意义 存在的执拗 土地,慨叹之余 纯粹的人与艺术 读在泰山 倾向和积累 守望的意义 精神的魅力 辑四 萦回的声音 诗性的源流 真挚的诗声 长路吟 自己上路 运河谈片 萦回的声音(外二篇) 文学泰山下(外一篇) 试读章节 反响和争执/接触社会问题的尖锐性 “书中的社会负载量很大”——这个看法一直占上风。而我始终认为书的着力点不在这方面。有人要批判、问罪,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也有人装出一副卫道士的面孔,内心里却泛着非常渺小的念头,这很清楚地让人看到了。他们习惯于抓住某一点来做文章,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艺术家,缺乏艺术分析的基本能力。 建国以后形成了个普遍经验,差不多人人都明白,要毁掉一个文学工作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到“政治”上的毛病。从艺术上无论怎样贬低都无伤皮毛。于是后来出现的批评《古船》的文字中,差不多没有一篇在谈艺术上的不足,而都说“有一部艺术上卓具才华的长篇”、“有着惊人的艺术才华的长篇”——可惜它政治倾向上犯了毛病,等等。 是他们错了,他们忘记了,一个真正热爱艺术,并以此作为生命的人,大概不会对那一类挑剔感到有趣。 我的朋友们——读书界、文坛上,他们给予我极大鼓励的,恰恰是这本书全面实现的一切,当然主要是所谓的“艺术上”……我直到今天为止,还从未因一部作品收到如此多的来信,在它发表当年,我每个星期都要收到几十封陌生读者的信。这是对我最大的肯定。他们在信中说,他们如何地激动。是的,我在写作的全过程中,曾陷入了怎样的感动啊。还让我大获安慰的是,文学界的重要作家差不多都给予它以肯定和深刻的理解。而一般而言,在社会上反响较为强烈的作品,往往是比较粗糙、缺少独到建树、很难在文坛获得通过的东西。 《古船》发表很多年了。它在通俗艺术覆盖一切、金钱的欲望遮去一切的今天,早该被遗忘了。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仍然有那么多的人在惦念它,我不断地收到寄白天南海北的信件,询问关于它的情况、交流他们的看法……这些,都让我想到我所热爱的事业,它的意义。 P008-P009 序言 屈指算来,我发表作品的时间至今已有三十年了。这么长的一个时段,以篇目论,写得最多的是散文。 我一直认为,散文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创作,因为它不是虚构,它仅是真实的记录。所以有时候,我会特别看重自己的这一部分文字。 在中国古代,大约是清代以前,诗与散文是高贵的文体,而小说还算不上。士大夫们不作小说。只是很久以后,小说作为一种吸纳力极强的文体,自身发生了蜕变和再造,这才有所改观。但也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能够包容诗与散文,有了它们的特质,于是不再等而下之。 可见散文的雅致与清纯。 三十年里我一直把散文当成心灵的刻记。一个人面对时代生活必有声音,而散文就承载了这发声。生命如何经历,怎样蜿蜒曲折、悸动和感激,都在这些文字中了。所以当一个人于几十年之后再次抚摸从前的篇章,也就等于抚摸自己的历史。 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将这些繁复琐碎的篇目整理和顺,依次编排。这一次终于有机会这样做了,并加了一点源出文字的图片,从而使记录和说明进一步清晰起来。 这些散文一直编下去,会有许多卷。于是它们让我珍惜的同时又有许多不安,因为这等于将自己的稚嫩和浮浅都罗列出来。但我不能一一擦掉昨天。 生活仍在继续,这些文字还在继续。我知道自己在目击,在幻想,在追忆,在言说,在感激和痛苦,在化为一行行文字。 2005年2月16日于万松浦书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诗性的源流/唯美主义文本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76932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5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8.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9 |
宽 | 14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