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近名家(读书主持人周晓丽采访手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主持人周晓丽根据自己多年的阅读心得,结合录制节目过程中的采访笔记,围绕冰心、傅雷、王蒙、张海迪、冯骥才、铁凝等十五位文化界名人展开论述,或叙或议,以书为媒介揭示他们的成功轨迹、思想变化和精神品质。全书语言朴实、内容丰富,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本书是著名主持人周晓丽根据自己多年的阅读心得,结合录制节目过程中的采访笔记,围绕冰心、傅雷、王蒙、张海迪、冯骥才、铁凝等十五位文化界名人展开论述。

目录

代序

自序

爱心点燃小橘灯

 ——读《冰心全传》访吴青、卓如

春晖滋润寸草心

 ——读《傅雷家书》访傅敏

犹记人间四月天

 ——读《林徽因》访张清平

寒梅幽兰芳天下

 ——读《梅兰芳全传》访李伶伶

笑向夕阳觅古诗

 ——读《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访王蒙

独汲寒泉自幽香

 ——读《敬宜笔记》访范敬宜

文化家园守护神

 ——读《手下留情》访冯骥才

寻芳遥远的完美

 ——读《遥远的完美》访铁凝

烟云散尽峥嵘在

 ——读《曾国藩》及《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访唐浩明

青灯清史话康乾

 ——读《康熙大帝》、《雍正王朝》、《乾隆皇帝》访二月河

屏前幕后说甘苦

 ——读《屏前幕后》访邓在军

轮椅当步凌绝顶

 ——读《绝顶》访张海迪

信念铺就长征路

 ——读《红军长征追踪》访罗开富

十年一梦秋雨浓

 ——读《跨过厚厚的大红门》访章含之

淡如烟霞纤纤丝

 ——读《爱情生活系列》访吴淡如

后记:感谢《读书》

附录:河北卫视《读书》栏目主持人周晓丽做客人民网读书论坛

试读章节

幸福辛酸的回忆

1983年,乔冠华的身体每况愈下,癌症、肺病、前列腺等多种疾病痛苦困扰着爽朗、大度、乐观的他。医生说,他和章含之的相守恐怕不足两个月时间了。乔冠华内心也十分清楚,总会深情地拉住强装欢颜、悉心照料他的爱妻的手,歉疚地说:“我知道你把我的生命看得比自己都重。我有时会自责,是否当初和你结婚太自私了,你还那么年轻。就是为了你,我也要治好自己的病……”

走到生命尽头的乔冠华,无比感激、无比感动于章含之对他的爱。

真正的爱情,是没有年龄、身份、地位、金钱等一切物化界限的。自古女子总痴情。柴米油盐坛坛罐罐琐碎而富足的日子是女人要的,相投的情谊、充沛的精神、浪漫的情调、滋润的心灵也是女人需要的,如果这两个层次都能得到满足的女人当然是最幸福的,但这样的机缘实在太少。乔冠华和章含之的感情生活,建立在一种高水准基础,超乎世俗,脱乎庸俗,是高质量、高密度、高纯度的感情,一般人并非都能理解。

也庆幸章含之生就一副姣美的面孔、美丽的容颜,遇到乔冠华时她正拥有年轻的生命、年轻的心态,而且心地善良、品德纯厚,这一切,使得乔冠华剥去了年龄的附着,把章含之和自己置于同一架天平上等量齐观。

无论是啜饮甜蜜,还是饮吞苦涩,只要是我们选择的,就不应该后悔。选择,既是开局,也是结果。有的人可能认为平淡如水相守到老的生活,要强过光芒四射、刻骨蚀魂、生离死别的短暂爱情。与其浑浑噩噩地活一百年,不如轰轰烈烈地活十年!人生的质量,与付出的代价是有关联的。

感情的质量固然重要,但是哪个女人也不希望爱情里有太多的故事。而章含之与一般人不一样,对于从小缺乏家庭温暖、缺少父爱的她来说,渴望温暖性格却又要强,情感封闭却又多愁善感,她的感情生活中,正需要一个像乔冠华这样的角色。她对乔冠华怜爱如父,敬畏如师,体贴如知己,无疑集多重角色于乔的一身,使她的感情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当我问起章含之,是否后悔这一生的选择时,她说,尽管她对自己有些不满意,但她没有后悔。不经过周折,不付出代价,不通过努力,你就不可能得到。实际上,选择了乔冠华,就意味着选择了艰辛,选择了坎坷。

章含之不后悔,但旁人可以假设。凭章含之的自身条件,资质,出身,与毛主席的关系,她在外交部完全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前途,但是她几乎把自己的全部光辉收回,放弃了种种上升攀援的机会,掩在了乔冠华巨大的身影后。以他的光芒绽放为自己的理想,以他的欢乐开颜为自己的幸福,以他的安康平静为自己的健康,章含之把比自己年长二十二岁的乔冠华完全置于自己双臂的庇护下,从照顾他起居生活的琐碎小事中得到爱的满足,把被自己所爱的人的需要当做是最高的幸福境界。为了让他午睡后能喝上新鲜的西瓜汁,章含之可以在炎热的夏季,花整整一中午的时间,一粒一粒地从半个西瓜中取出瓜子儿,搅成西瓜汁。章含之满足于乔冠华在生活上对她的完全依赖,奉献自己的一切来悉心照料、庇护她所深爱的人。十年如一日!

结婚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各忙各的。乔冠华工作自然很忙,章含之则在亚洲司,后来还担任了副司长,主管南亚一片的工作,兼做一些翻译工作。职位不同,作息时间不同,当然聚少离多,几年没一块儿休过假,周末都在忙。守到老的生活,要强过光芒四射、刻骨蚀魂、生离死别的短暂爱情。与其浑浑噩噩地活一百年,不如轰轰烈烈地活十年!人生的质量,与付出的代价是有关联的。

感情的质量固然重要,但是哪个女人也不希望爱情里有太多的故事。而章含之与一般人不一样,对于从小缺乏家庭温暖、缺少父爱的她来说,渴望温暖性格却又要强,情感封闭却又多愁善感,她的感情生活中,正需要一个像乔冠华这样的角色。她对乔冠华怜爱如父,敬畏如师,体贴如知己,无疑集多重角色于乔的一身,使她的感情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当我问起章含之,是否后悔这一生的选择时,她说,尽管她对自己有些不满意,但她没有后悔。不经过周折,不付出代价,不通过努力,你就不可能得到。实际上,选择了乔冠华,就意味着选择了艰辛,选择了坎坷。

章含之不后悔,但旁人可以假设。凭章含之的自身条件,资质,出身,与毛主席的关系,她在外交部完全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前途,但是她几乎把自己的全部光辉收回,放弃了种种上升攀援的机会,掩在了乔冠华巨大的身影后。以他的光芒绽放为自己的理想,以他的欢乐开颜为自己的幸福,以他的安康平静为自己的健康,章含之把比自己年长二十二岁的乔冠华完全置于自己双臂的庇护下,从照顾他起居生活的琐碎小事中得到爱的满足,把被自己所爱的人的需要当做是最高的幸福境界。为了让他午睡后能喝上新鲜的西瓜汁,章含之可以在炎热的夏季,花整整一中午的时间,一粒一粒地从半个西瓜中取出瓜子儿,搅成西瓜汁。章含之满足于乔冠华在生活上对她的完全依赖,奉献自己的一切来悉心照料、庇护她所深爱的人。十年如一日!

结婚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各忙各的。乔冠华工作自然很忙,章含之则在亚洲司,后来还担任了副司长,主管南亚一片的工作,兼做一些翻译工作。职位不同,作息时间不同,当然聚少离多,几年没一块儿休过假,周末都在忙。P.172-173

序言

原计划不写序了,因为我写了一个长长的后记,但编辑说你还是写一个序吧,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前面。我想了想,还是遵命吧。

后记里更多地记录了我写这本书时的状态。那种即将离开河北电视台,离开自己创办了四年、凝聚了心血、给了我学识、滋养和荣誉感的《读书》栏目时,那种依依不舍的别绪,几乎笼罩在我整日的思绪中,也贯穿在我整个写作的过程中。这本书里,写的大多是一些读书感受,但又不是单纯的书话。在我读过的这些书里,我体验着书中人物和作者的风雨人生,品味着他们可感可触的细节,咀嚼着他们掷地有声的语言,那里由文字拼成的鲜活的面容,用文字码成的长且多折的命运轨迹,无不力透纸背,穿越时空隧道和岁月风尘,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读所有的书,我最关心一个主题,那就是人,是人生。看别人怎样生活,想自己怎样生活。

渐渐地,我想把读过的书和人做一个梳理,哪怕是粗粗浅浅的,因而常常会漾出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甚至有不得不说、不说不快的感觉了。夜晚我和先生常常漫步在住所边的湖畔,他听到更多的是我一天关于采访、关于读书的絮语叨叨,我们的散步就变成了一种关于人、关于书的对话。他总是鼓励我记录下来。

于是,在我们的小宝宝还有一个月就要出生的日子里,我的文字稿也基本尘埃落定,他们是结伴儿,舞着跳着向我走来的,我相信,这是初为人母的我,送给宝宝的最好的礼物,我祈望自己所记录的每一个多彩的人生,都成为小宝宝成长的坐标,天佑慧子,赐予小宝宝一个平和丰盈的人生。

恰在这时,我一向敬慕的文化大家范敬宜先生送来了他在百忙之中专为我这本书写的序,我真的有些受宠若惊。我想深深地躬谢敬宜先生,可他雍容淡定地笑着对我和先生说:“待你们的小宝宝出生了,我们一起吃饭。”我期待着,那又一顿文化盛宴。

周晓丽

2005年6月

后记

四年多来,我很荣幸地采访了二百多位名人大家,如王蒙、冯骥才、范敬宜、铁凝、唐浩明、二月河、余秋雨、贾平凹、梁晓声、蒋子龙、张平、刘醒龙、刘震云、邵华、于光远、何祚庥、张海迪、陆天明、罗开富、周汝昌、毕淑敏、曹文轩、周国平、石钟山、周梅森、郑渊洁、蔡义江、熊召政、凌力、张笑天、王朝柱、刘索拉、梁衡、冯理达、周海婴、傅敏、吴青、孙云晓、何建明、王宏甲、邓一光、池莉、陈染、张抗抗,台湾作家吴淡如、刘墉,美籍华人作家严歌苓,等等。他们接受我的采访,是对《读书》栏目的器重和厚爱,提升了《读书》栏目的品位和档次。其中很多大家给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我的栏目受益,我本人也受益。全国各地出版社的社长老总们也给了《读书》栏目很大的帮助,他们不少人都成了我的好朋友、老师,他们源源不断地向我推荐好书,使栏目的源头永不枯竭。这一切,既丰富了我的《读书》栏目,也滋养了我的心灵,都是我要深深感谢的。

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广播电视厅、河北电视台和卫视频道是我最要感谢的,当初给了我这个舞台,后来又不断给我阳光、雨露和营养,给我出题,给我各种机会、各种鼓励,让《读书》小苗茁壮成长。我忘不了我的同事们,和我一同创业的伙伴们,没有大家的奋力拼搏,《读书》栏目不会走到今天这般风景。

我最最想感谢的,是一直关注我、帮助我、爱护我的广大电视观众和读者,他们用多种方式关心我,有的从我当广播电台主持人就开始关注我,从听众变成了观众,从中学生成长为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虽然未曾谋面;有的观众长年坚持给我写信,每一封都那么诚恳,建议都那么热心。有一次正好在春节期间播出一期节目,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应,春节几天来信来电把剧组值班人员忙了个不亦乐乎。山东一位名叫刘霞的中学老师给我写来一封长达六页的信,说我的每一期节目她都组织班里学生收看;一位农妇边看节目边做笔记,还专门到城里买我介绍的书,为的是让上中学的女儿周末回家看;一位长期病卧在床却坚持收看我节目的农家女,最大的心愿是见一下我本人,前年冬天,一个雪花飘舞的日子,我专程下乡去拜访了她,她的那份激动,至今让我感动。我不过一个普通的电视工作者,不过是书与人之间的搭桥者,我知道,是知识,是书,是电视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应该是我来感谢他们。好在我到中央电视台还做《读书》栏目。

我还要感谢我的爸妈,他俩永远是我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虔诚的崇拜者。当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石家庄广播电台工作,是我爸妈鼓励我勇敢地接受当主持人这种挑战。我主持“晓丽热线”最火爆期,收到听众来信足足堆了家里满满一屋子,他俩一封一封地帮我拆读,挑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那时,为主持好节目,我几乎每天要写二千字的稿子,他俩又帮我查找各种资料。后来我参加河北电视台招电视节目主持人考试时,我爸妈一直把我送进考场门,他俩一直站在门外等我出来。当我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取后,父母比我还高兴……当我站在“金鹰奖”、“金话筒奖”的领奖台上,当我的专题节目一次次地被评上全国和河北省的各项奖时,我想得最多的人,是我的爸妈,我要为他俩努力工作。那次在湖南领“金鹰奖”,我爸妈早早地就守在电视直播频道前,走下星光大道,我接到的第一个电话,就是我爸妈打来的。我还要感谢我的爱人,我俩有共同读书的习惯,他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之余,是我的节目最忠实的观众,也是我最严厉的评委。

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直是我敬慕的出版社之一,我个人撰写的第一本拙作能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我备感荣幸。特别感谢孙顺林先生、杨海峰先生、赵晨女士对我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在本书的写作过程给予我的意见,令我受益匪浅。

2004年岁末,北京,西三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近名家(读书主持人周晓丽采访手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晓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53803
开本 16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7: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