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第二富豪--沃伦·巴菲特(福布斯全球富豪财富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沃伦·巴菲特被喻为“当代最成功的投资者”。他就好像希腊神话中的迈达斯神,有点石成金术。股东们对他的追随和关注,形成奇特的“巴菲特现象”——他的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股市行情的涨落。这位喝着百事可乐却投资可口可乐的奥马哈乡下佬,一举手一投足牵动华尔街。

而在本书中,你将看到的,是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故事,看他如何从手持100美元跻身于投资行业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王国……

内容推荐

11岁的巴菲特,跃身股海,平生第一次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进3股城市设施优先股,并从中赚取5美元。这让做证券生意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大吃一惊。

就像是希腊神话中的迈达斯神一样,只要是巴菲特经手的投资企业,都能在奄奄一息的喘气声中变得如同一头雄狮般威猛。巴菲特所做的任何投资,都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改变初衷。

在巴菲特看来,只有自己的判断才是最可靠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巴菲特的果敢和理智,那就没有现在的可口可乐公司、华盛顿邮报公司,还有吉列公司。

本书将会带你走进一个鲜为人知的巴菲特世界:他快乐迷茫的童年、他志气高昂的青年、他扶摇直上的事业,还有他朴实简单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将使读者领略到这位“股神”的传奇所在。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初露锋芒

 第一节 奥马哈的数学天才

 第二节 小试牛刀,踏入股票之门

 第三节 世界上最聪明的小报童

 第四节 赚钱机器

第二章 峰回路转

 第一节 辗转的求索之路

 第二节 “华尔街教父”的得意门生

 第三节 短暂的迷茫

 第四节 100美元起家的公司

第三章 缔造“伯克希尔-哈撤维”保险帝国

 第一节 初识“伯克希尔-哈撒维”

 第二节 “伯克希尔-哈撒维”攻坚战

 第三节 难舍的“保险”情结

 第四节 痛并快乐的“跛脚马”

第四章 另辟江山——攻占媒体先锋

 第一节 重逢《华盛顿邮报》

 第二节 助推最大传媒合并案

第五章 投资巅峰

 第一节 神的饮品:可口可乐

 第二节 力挽吉列

第六章 “股神”的投资圣经

 第一节 谙熟投资对象

 第二节 在投资中实现自我

第七章 真实的巴菲特

 第一节 “我只要可乐和汉堡”

 第二节 最穷酸的亿万富翁

 第三节 学无止境的天才之路

 第四节 “我不会将财产留给自己的孩子”

附录 沃伦·巴菲特大事记

试读章节

第一节 奥马哈的数学天才

人不是天生就具有这种才能的,即始终能知道一切。但是那些努力工作的人有这样的才能。

——沃伦·巴菲特

1930年8月30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一座叫做奥马哈的商业城市像往常一样又开始展现出它生机勃勃的一面。也许除了上帝谁都没想到,就是在这样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在奥马哈医院的妇产科诞生了一位叫做沃伦·巴菲特的商业投资奇才。

这名2.7公斤重的早产婴儿在波拉德(Poliard)医生的手里发出第一次惊恐的啼哭声,当孩子的母亲莉拉看着这个小人时,她露出会心的笑容。这是她的第二个孩子,同样有一双如一潭清澈湖水般的眼睛,白皙的肤色和粉红的下颏看上去充满健康的味道。孩子的容貌像极他父亲霍华德·巴菲特小时候的模样,这让他的父亲愈加地疼爱他。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书主人公沃伦·巴菲特出生的这座城市——奥马哈(Omaha),它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始建于1854年,地处密苏里河畔。可以说,在这座小城市里,商业活动几乎占据所有的一切。在这里有奥马哈共同基金会、联合太平洋公司、美国康纳格瑞公司、世界保险公司、坎贝尔汤业公司、克瑞顿大学、一家大型卫生保健所等单位。

到19世纪20年代的时候,奥马哈成为联邦太平洋铁路的东部终点,由此外来人口便增加不少,这座城市也很快发展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2005年统计,奥马哈人口有42.5万人,其中白人占78%以上、非裔美国人占13%、亚裔美国人占2%。

就在这样一个繁杂的环境里,巴菲特开始了他的成长历程。像很多孩子一样,小巴菲特的脑袋里充满对外界的无限幻想和兴趣。在这个时候,数字在他眼里成为最富神奇的东西。每天上午和母亲莉拉上完教堂以后,巴菲特就和伙伴鲍勃、拉塞尔开始了他们一天中最感兴趣的活动一一记录楼下来往车辆的车牌号码,然后找出这些号码的规律。有的时候,他们还互相背出那些枯燥的车牌号,如果谁赢了,就能得到对方的糖果和巧克力。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巴菲特取胜,他的口袋里也总是塞满各种各样的漂亮糖果。

孩子们好像对这种游戏情有独钟,但是母亲莉拉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哦,上帝啊,我的孩子们,你们的游戏看上去太荒唐了,你们应该换一种游戏方式……”也许善良的母亲不会明白这个“数数游戏”中有多少快乐的因素存在,而在天真的孩子眼里,那一组组的数字就像是跳动的音符一样,充满无限的乐趣。

夜幕降临的时候,马路上的车辆也愈来愈少了,但是孩子们的游戏还没有结束。回到小巴菲特的屋子里,他们又拿出《奥马哈世界先驱报》——当然他们关心的并不是那些生涩的新闻报道,而是上面密密麻麻的形状各异的字母。游戏的规则是谁先计算出每个字母在这张报纸上出现的次数,谁就可以得到一美分的奖励。为这一美分,这些可爱的小“财迷”们都不甘示弱,没过多久小巴菲特便找到其中的窍门并连连取胜。

小伙伴拉塞尔总是不服输,于是找来一大堆关于世界各地城市介绍的书,拉塞尔给小巴菲特一连串念出十几个城市的人口数字,然后让小巴菲特说出其中几个城市的人口数字。结果让这位小伙伴惊讶不已,小巴菲特不仅背出了人口数字,而且一座城市都不落,其准确性没有哪个小伙伴能与之相比。

至今这位77岁的股神每每回忆起这段快乐的童年时光,脸上依然充满无限的满足感。“那些跳动的数字给我无限的灵感,他们就像是我的启蒙老师一样,让我在今后的股票生涯中如鱼得水。童年,是我人生中最惬意的一段时光。”

就这样,超强的记忆力和对数字与生俱来的敏感,让小巴菲特成为整个街道有名的“数学小天才”。一时之间,很多孩子开始崇拜他。在他们幼小的心里,巴菲特就像是这个世界的宠儿一样,上帝不但赐给他一双如湖水般明亮的蓝色眼睛,而且还让他有别人无法企及的聪慧。

更有意思的是,小巴菲特每次跟着父亲去看棒球比赛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并不在那些奔跑的球员身上,而是集中在场边的得分牌上。在他眼里那些不断变幻的数字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同样在赛马场上,小巴菲特的眼神还是会集中在那些跳动的时间数字上,因为那些数字更能让他体会到超越极限的乐趣。在父亲的眼里,这是一位跟他性格完全不同的孩子,他无法想象这个孩子将来会怎么样。

但是小巴菲特的母亲莉拉却认为他是个乖巧的孩子,因为至少在教堂的时候,他不会吵闹。可她万万没想到,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在牧师念念有词的时候,却坐在长老会教堂的靠背长椅上,数着小指头认真地计算宗教作曲家们的生死年限。在他的意识里,牧师的唠叨太乏味、太无趣,所以他只能选择“乖巧”,他不明白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去聆听。

1935年,小巴菲特迎来他人生中的第六个圣诞节。很多孩子这时候就盼望圣诞老人能给他们带来玩具和糖果。

母亲问小巴菲特:“我善良的孩子,圣诞老人就要来了,你认为他会带给你什么礼物呢?”

“哦,妈妈,我不希望那个老头送我玩具,他送的礼物我都不喜欢。”小巴菲特的回答让母亲大吃一惊。

“上帝啊,我的孩子怎么可以这么想呢?玩具可是圣诞老人带给孩子们最好的新年礼物,你怎么可以不要呢?”

对于年仅5岁的巴菲特来说,玩具和糖果已经没有多少吸引力了,他希望得到像美元这样更实际的东西。当艾丽斯姑妈听到小巴菲特的抱怨时,哈哈大笑起来,然后说:“哦,我的孩子,姑妈送给你一个礼物,我想你一定会喜欢它的。”结果正像艾丽斯姑妈猜到的那样,当小巴菲特收到她的礼物时,高兴得跳起来。这个礼物就是小巴菲特一直保存的镀镍钱包,对于他来说,小小的一个钱包就是人生中第一笔财富的开始。很长时间里,巴菲特都喜欢把它挂在自己的皮带上。

有钱包,可不能让它空着。小巴菲特决定让这个漂亮的钱包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发现,在他家的小巷子里居然没有一家小商店可以给来往的行人提供饮品或者口香糖。于是他便用自己仅有的1美元零花钱批发来一些口香糖和小点心之类的小食品,并在巷口摆了个摊位。没过多久,这个小家伙就收回成本,而且还赚了5美分。就像被赋予某种神奇的力量一样,巴菲特从此对财富开始了一场又一场的追逐。

卖完口香糖,他又发现很多人对当时流行的一种叫可口可乐的汽水很感兴趣,于是他又开始卖汽水。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没有把摊位摆在人流比较少的小巷口,而是摆在小巷口前面的那条街。那儿可是市区的繁华地段,而且警察对那些做小买卖的摊位管理不是很严格。好像上帝格外眷顾小巴菲特一样——来往的人总喜欢去这个可爱的孩子的摊位上买一瓶可口可乐汽水喝,有的顾客还故意多给他1美分。这样,小巴菲特的汽水生意越来越好。

正当小巴菲特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的时候,他得了盲肠炎。他在医院治疗的那段时间,并没有像隔壁床位上的那些孩子一样,整天吵着要出去玩。每次护士小姐来给小巴菲特打针吃药的时候,他总是开心地告诉她们:“治好这个该死的家伙以后,我一定要去赚更多的钱……”更让这些医护人员惊讶的是,这个坚强的孩子在手术台上竟然还忍着痛拿着铅笔在纸上画数字。当医生问他,为什么要画这些乱七八糟的数字时,小巴菲特的回答让他们大吃一惊——“我画的这些数字表示我今后想拥有的财富,我只要心里想着这些数字我就不会那么痛了……”

至今,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巴菲特说:“虽然那时候我没有太多的钱,但是我知道总会有一天,我会实现自己的财富之梦。也许7岁的我,已经完全被金钱的梦想迷惑了,好像只有财富才会减少我的疾病之痛。”P3-8

序言

2006年6月25日,各大媒体头版的一条消息让世人震撼——沃伦·巴菲特(Warren E.Buffett)宣布:要将自己370亿美元捐给慈善事业!

这位世界第二富豪是不是疯了?难道他是为了慈善事业赚钱?他的家人会怎么理解这件事情?

众人唏嘘,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其实对于这位投资大亨来说,他自有想法和道理。

美国思想家埃默森曾经说过:“最伟大的人,是在嘈杂人群中完美地保持独立人格的人。”

想必最符合这句话的人就是他,被誉为“奥马哈圣贤”、享有“股神”之美称的当今世界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股市投资者——沃伦·巴菲特。

就像是希腊神话中的迈达斯神一样,只要是巴菲特经手的投资企业,都能在奄奄的喘息声中变得如同一头雄狮般威猛。巴菲特所做的任何投资,都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改变初衷。

在巴菲特看来,只有自己的判断才是最可靠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巴菲特的果敢和理智,那就没有现在的可口可乐公司、华盛顿邮报公司,还有吉列公司。

童年时代,当同龄孩子沉浸在体育和童话王国的时候,有双如湖水般明亮的蓝色眼睛的巴菲特,却埋头钻研那些晦涩的股价图示。对他来说,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如同彩虹般绚烂无比。

5岁的时候,巴菲特就懂得商品要“低进高出”才能产生利润的道理,并且赚到了人生的第一笔小财富——5美分。也正是在这时,他结识了一生最爱喝的饮料、截至目前持股己达20年之久的可口可乐。

9岁的巴菲特,通过收集瓶盖来了解哪一种品牌的软饮料在市场上最为畅销;在为《华盛顿邮报》做报童时,他甚至考虑到可以依靠增加产品线来获得更大利益。

11岁的巴菲特,跃身股海,平生第一次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进3股城市设施优先股,并从中赚取了5美元。这让他那位做证券生意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大吃一惊。

大学时代,幸运的巴菲特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重要人物——被誉为“华尔街教父”、“证券分析之父”的著名投资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并成为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1956年,26岁的巴菲特凭借区区100美元,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建立了合伙公司。在短短10年的时间里,巴菲特凭自己独有的投资理念,让这家公司资本从最初的10.5万美元增长到2600万美元!与此同时,巴菲特还获得了伯克希尔公司的控股权。

此后的发展道路上,巴菲特就像是整个美国股市的指南针。在众多投资者的眼中,只有巴菲特才是真正的投资领袖。甚至有人说,如果在1956年把1万美元交给这位“股神”的话,那么到今天就会收益10亿美元!

曾有媒体报道,如果说这个地球有一个“沃伦·巴菲特日”,那就是每年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全球股东大会的那一天。在这一天,所有巴菲特投资理念的信徒和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者们像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一样涌向奥马哈公司总部朝圣,聆听巴菲特分析投资、商业、金融等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这些“巴氏投资的崇拜者”来说,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如同《圣经》一样,能够带领他们在投资领域开辟一方真正属于自己的伊甸园。

这位喝着樱桃可乐的77岁的老人,至今还以充沛的精力叱咤纵横在投资商海中,“我非常喜欢我的工作,每天早晨上班时,我就好像是前往西斯廷教堂去画画”。平和的心态和理智的头脑,让他成为坐拥520亿美元的世界第二富豪。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拥有让世人垂涎的财富的巴菲特从成为百万富翁的那一天开始,就铭记钢铁大王卡耐基的这句话。所以他向全世界宣布:他不会给子女留一分钱,他要把所有的钱捐赠给慈善事业!

多年身居世界第二富豪,他是怎么一步步做到的呢?难道他真的是迈达斯神附体?对于财富的追逐难道仅仅是一种兴趣爱好?他的投资成功法宝究竟是什么?

面对种种疑问,本书将会带你走进一个鲜为人知的巴菲特世界。他快乐迷茫的童年、他志气高昂的青年、他扶摇直上的事业,还有他朴实简单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将使读者领略到这位“股神”的传奇所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第二富豪--沃伦·巴菲特(福布斯全球富豪财富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祥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439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5.34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22
15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2: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