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一座狂欢的娱乐城,一个令人扼腕的悲剧故事,一群如花似玉的女孩,一帮有钱有势无德无行的男人。这是一部关于北京市某娱乐城的一个充满悲剧性故事的小说。书中描写了一群年轻貌美的女孩子,面对金钱的诱惑或为了改善生存境遇,在有钱有势男人的玩弄、摧残、甚至是非人般的残害下,如雨中花一样凋零了。它虽然不是社会生活的主流,但它确实客观而真实地存在着,作者以批判的态度、悲悯的情怀把故事娓娓道来,从另一面给社会、给世人敲响了警钟。

内容推荐

“小姐”不再是一种称谓,在这个世界里她们形成了一个群落。有男人的城市,有需要的城市,就有她们生活的根。游走于人性的丛林,她们有时更像是一只只身价各异的狐狸,当然随时都会有猎人来射杀她们。因为她们有美丽的毛皮。

何薇来自东北,提娅来自新疆,张小莉来自内蒙……为了逃婚为了生活也为了爱情,却误入歧途付出代价沦落风尘……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

第四十七章

试读章节

提娅曼妙的身姿走在树影里。夏夜的风带着一种黏湿的味道滑过她的发际。一只野猫像箭一样触到了提娅的脚,然后蹿上旁边两米多高的院墙,在夜色里蓦然消失了。

提娅一阵惊悸,她看到前边有两个人影在移动,她加快了步子,想赶超过去,结伴走出这段阴暗的路程。

“别动!”即将擦肩之际,她听到了一声低沉略带沙哑的断喝。随即有一双有力的臂膊环抱住提娅纤细的腰,一个硬硬的东西抵住了她的脖子,那东西应该是一个刀柄。一阵热热的酒臭拂过提娅的耳际。

她知道自己被劫持了。提娅从靠近她身体的信息感知:这是两个人。抱住她的是一个人,拿刀抵住她的是另一人。这是两个男人,两个性焦渴的男人。因为慌乱,两个人的动作配合并不协调,带着粗暴与野蛮。

“你们干吗?”提娅的胸膛里瞬间跑进了一只小兔子,这头乱撞的小兔让提娅的声音在冲出声道时拐了弯。她后悔自己不该深夜一个人跑到邻街的新疆小食店来吃夜宵。而且她完全可以从那条稍显繁华明亮的街道上走回家,而没必要穿行这条暗然无光的小街。

“别吵!再吵就捅死你!”一声略带口音的低喝。提娅感觉那刀做了一个半弧划向了她的腰际。搂着她腰的那只粗壮有力的手则正好逆反方向上行到了她的脖子。那胳膊像个铁箍一样,提娅有些透不过气。直觉告诉提娅,这个男人的身体素质过人。

“有话好好说,干吗这么吓人的。”提娅长舒了一口气,试图将自己的声音恢复到原有的动听,她甚至有意变得慢条斯理。两个男人都没有回答她,提娅的左右是两个男人沉重的呼吸和靠得很紧有些发黏的身体。

于是提娅就这样被那有力的臂膊紧紧地搂着脖子有些失重地向前走。那种来自男人腋下的阵阵怪臭让提娅感觉窒息。提娅不再言语,她知道此时说什么都显得多余,只能先依照他们引领的方向走。提娅的大脑在以每秒钟一百八十转的速度飞快地旋转着。

这条路没有路灯,而且路两侧是两堵高大的足有百米长的院墙。因为没有直接的光源照过来,显得阴森死寂。加之尽头是一条隔断海淀区和丰台区的臭水河,这里平时人迹很少。提娅对这条路并不熟,只是有一次白天坐出租时路过。

P1-2

序言

陈修文

这是一部关于北京市某娱乐城的一个充满悲剧性故事的小说。书中描写了一群如花似玉的女孩子,面对金钱的诱惑或为了改善生存境遇,在有钱有势男人的玩弄、摧残、甚至是非人般的残害下,如雨中花一样凋零了。它虽然不是社会生活的主流,但它确实客观而真实地存在着。作者正是找到了这种独特的写作资源,并以批判的态度、悲悯的情怀把故事娓娓道来,而从另一面给社会、给世人敲响了警钟。

随着部门、行业以及个人经济利益的调整,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分配方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社会价值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不容否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也还严重存在着。与此同时,来自西方文化领域的挑战也日趋尖锐。小说中所描述的人物故事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作为一名当代有责任有良心的作家,当以科学的思想掌握分析问题,不断增强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科学把握历史与现实的思想洞察力,找到自己的使命和精神立场,以自己的文学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思想上给读者以启迪。可以说,作者正是注意到了这些,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变化,把笔触大胆地深入到那个不成领域的领域,力图“使人的心灵变得高尚,使人的勇气、荣誉、希望、尊严、同情心和牺牲精神复活起来。”(福克纳语)

我是一口气读完这部小说的。在阅读中,我禁不住为作者文学语言的生动泼辣、痛快爽利,叙述的老练、讽刺的巧妙与见解的犀利所打动,可以说是引人入胜、不忍释卷了。作者站在时代与文化的高度上大胆思考并直指当下社会生活的“另类”现象而给了读者以更多的审视与思考,因而引起心灵的震撼。作品写了坐台小姐的生活,甚至也很“暴露”,由此或许有人会怀疑,该书作者是否也像当下的某些作者一样“用身体写作”而胡涂乱抹?读者读过该书后就会发现,书中虽然也有性的描写,但她既不是站在歌颂人类崇高爱情的角度写情爱,也不是描绘那种令人作呕的随意宣泄,而是在揭露一种社会生活的丑恶现象——堕落的有权有钱者的寻欢作乐与扭曲灵魂的钱色交易。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某种缺陷、人性一些丑态的描写,都比较精当准确,能穷形尽相,而不溢恶渲染,并贯穿始终,实属不易。读者完全可以穿透这种现象思考一些如何惩恶正邪、建立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等问题。应该说,这是一部风格与魅力兼备的好作品。

小说围绕着娱乐城各种人物的闪现、生息和挣扎,在善恶关丑的比较中,变幻形态,林林总总,五光十色。故事交错闪回,曲折有致,历历可见。在作者生命血脉的流动中,在鲜活记忆的奔涌中,笔墨挥洒之间,塑造了十几个鲜活可触、声态并作的人物,爱憎歌泣、可思可悟,令人掩卷沉思,拂之不去。

作者在小说的人物描写和塑造上颇见艺术功力。小说中的重要人物个个都写得活活脱脱,极富个性,形神举止,如在眼前,就是读罢闭目回想,一个又一个不同人物均可复现于脑际,闪现于心屏。即使是一些陪衬人物,只寥寥数笔,也能刻画得性格鲜明,人物也便立了起来。小说中提娅的聪慧机敏,何薇的圆滑世故,张小莉的傻气钻营,李雪梅的痴意单纯……都能循其踪迹,准确把握。小说中对挥霍公款、生活腐化的柴经理,靠包养女人打理生意的林松平,利用职权、拼缝捞钱的老许,在娱乐城被骗走手机惧怕暴露丑行不敢报警的某处长,玩弄女人欠钱不给的无赖和随意发泄打人的醉鬼、色鬼,利用出国诈女人钱财的方清华,靠女人养活吃软饭的刘冬等人的腐败行为、恶行败德也给予了无情地揭露、巧妙地讥讽和有力地批判,其神情面目,可恨可憎,可悲可叹,可谓入木三分。应该说,作者较好地把握了小说的整体艺术生命。我想,这可能是源于作者善于在故事情节和场景细节中通过人物语言、人物间瓜葛关联来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所有人物性格都是随着有声有色、曲折起伏的故事的展开、情节的推进而显现、丰富起来的。作者讲述故事、展开情节,描写细节都很生动丰富。国家一级老作家屈兴岐先生读后赞日“有红楼风”,足见作者颇具才力,亦见观察生活之精细。

这是科娃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书中的故事情节特别是主要人物的重要情节还可以再曲折一些,有的地方叙述也可以再精练一些,但作者能够在孤砚冷墨旁固守,在掩窗幽灯下奋笔,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挥而就,应该说实属不易。相信作者在今后的创作中,更会博采众议,苦心打造,用以人类命运和本民族前途的敏锐的观察者、关心者、奉献者的笔,投向更广阔的生活,为读者献出更精关的作品。

匆匆草就,聊充序耳。

2005年11月1日

(作者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

后记

在我三十二岁的时候又一次因为情感而流亡。在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里,我曾经整日一个人拿着地图穿行在各个城区之间。租房子、找工作,然后再经历失恋、失业。后来我选择了学习和写作,试着将心中所有的痛都挥洒在雀跃的文字中。

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西岗区的某栋旧楼里,陪伴我的除了电脑键盘的敲击声,间或还有窗外不停来往的车的鸣音。这就是我灰暗的2004。

在平和宁静的日子里,我听着楼下甩纸牌的各种杂响过着我孤寂的生活。有时我常会两三天不下楼,就躲在厚厚的窗帘下的暗影里大白天开着灯写作,因为烦躁我经常在屋里走来走去,曾经因为吵了楼下那个失业的大连男人的午睡而得到抗议的砸门声。

那段时日,我经常在偶尔歇笔的间隙里回忆,想起十几年漂泊路上的风风雨雨,想起我生命中那些曾经际遇的人。

也许故事中的她们在茫茫大千世界中如一粒微尘,或凝结于空中,或随风云散尽,甚至在别人看来都是一些背离了世俗,根本就难于立于笔端的人;也许正因为这群人的卑微命运,她们的生命中所有悲欢离合点的集合,才真正触动了我的神经并引发我为之一挥而就。但我只想反映她们的一种真实的原生态,让她们成为一面镜子,使读者阅尽世事浮华美丽的同时,更能看到那游荡于角落之中的污浊。

那种因主人公的悲剧性人生与创作思想间碰撞的过程是一种深刻和升华了的过程。我有时会陷在其中,甚至会绝望,发觉自己的生命也突然在某一个清晨醒来的日子里停止了。文字的拓展与灵性,让我触摸到了自己的灵魂,我也会经常地拷问自己的内心:这难道也是一种生活吗?我的创作也同样因为经历过思想的迷惘后而渐变得清晰。

自从二十三岁那年辞于教师的工作,我在十年的时间里一直过着漂泊动荡的生活。做过文字编辑、服装个体、贵族学校教师、公司职员,期间因为对人生的太多困惑我还养过一群狗。

经历或者说苦难确实是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没有因为挫折放弃我自己,真正地做到了愈挫愈勇,撞了南墙也没有回头。用大脑思索人生,用文字表白心灵,尽管那些文字只供我一个人在暗夜里解读。

我一直在做着我的文学大梦,但是因为总是人在旅途,我一直没有提笔的最佳时间。现在,当我在没有提纲,没有草稿,更没有任何人指点的情况下凭着一种感觉直接在电脑上把这个东西敲击完成的时候,我激动得落了泪。

回顾三十三年的人生历程,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包括同龄女孩子应该有的美丽爱情或幸福婚姻。尽管如此,我仍然要对这个世界说声感谢。

感谢我的父母,你们给了我生命,并在三十几年的人生历程中给了我一个可以永远回归的精神家园,你们用不卑不亢的处世哲学给了女儿一副铮铮傲骨和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

感谢我的兄弟,在我人生陷入低潮的时候,你们哪怕是留在纸上只言片语的鼓励都足以让我泪泉涌动,让我坚信,我能行,我能成;

感谢我的亲人,你们六十几口人的爱的合力将推动我永远的向前,再向前;

感谢我的单位,北京聚博源投资公司和盛亚军董事长!感谢作家出版社!没有你们的热情关注和鼎力支持,就不可能有此处女作的早日面世;

感谢生活,感谢磨难,让我在千折百回中仍然坚强乐观,让我知道这世上真的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同时,我还要特别感谢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修文先生为此长篇作序,以及《木兰达河诗词报》王向东主编对我长期以来的关注与支持。  真心感谢!感谢所有热心的能百忙之中将此书读完的所有朋友。你们的热情鼓励将成为我再创佳作的动力与源泉!

谢谢您!谢谢你们!

2005年9月16日

作者于大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科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34402
开本 32开
页数 3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