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外交官在北美大洋洲/中国外交官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系“中国外交官丛书”第四本,由18位曾任我国驻北美、大洋洲及联合国的大使、领事、参赞等资深外交官撰写,作者均具有长期的外交生涯和丰富的工作经历。文章多角度地记录了我国与北美、大洋洲各国的外交往来,我国在联合国的外交努力。文章中既有惊心动魄的历史,又有感人肺腑的情景;既有中央领导的决策大手笔,又有各位外交官员的默默奉献。全书史料丰富,有些历史虽已为人们所熟知,但一些内幕过去却很少披露,现由作为当事人之一的作者写来,使读者能够了解一些外文事件的始末。

目录

联合国四位中国籍副秘书长

《中美联合公报》谈判纪实

历史老人诉说联合国

美国纪事

美国包庇贩毒犯王宗晓始末记

美国人的“鬼节”

联合国专家龚普生

在加拿大度过的岁月

澳大利亚见闻

如诗如画的新西兰

外科大夫与基里巴斯政局

巴布亚新几内亚采集

南太平洋岛国风情

中美首次大论战

太平洋上的月亮

异国有知己

墨尔本琐忆

澳大利亚见闻录

中国与联合国

南太岛国纪行

回眸澳洲

试读章节

联合国四位中国籍副秘书长

唐明照:中国第一任联合国副秘书长

1972年年初的一个早晨,灿烂的阳光照进了位于纽约东河河畔的联合国秘书处大楼。虽然时值冬日,外面刮着凛冽的寒风,可这座终年保持恒温的大楼里却春意盎然,穿着单薄的男女工作人员忙碌地来来往往、上上下下,细致缜密地传达被人们称为“世界总统”——联合国秘书长给各部门行政负责人的种种指示。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在刚刚结束不久的26届联大当选,这时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忙,但今天早晨他一跨进秘书处大楼就嘱咐身边工作人员,上午10至10:30千万不要来打扰他,他有一项重要的人事任命要宣布,宣布后还要同当事人谈话。当铜钟的时针转到10点时,一位穿着潇洒、个子颀长、鼻架眼镜的中国外交前辈随同秘书来到了38楼秘书长办公室,他用再地道不过的美国英语向秘书长作了自我介绍,并呈递了中国政府的推荐信函。瓦尔德海姆当即满脸笑容和他亲切握手,随即两人入座,边呷咖啡,边友好地谈了起来。过了十来分钟,一群记者挤在秘书长办公室门前,等待这位联合国最高行政首长的重要消息。不一会儿,秘书长办公室那扇牛皮包裹的双重大门轻声地打开,瓦尔德海姆用他带着浓重德语音的英语大声宣布,从今天起,这位先生担任我的副秘书长,主管政治、非殖民化、托管的事务。他就是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唐明照先生。记者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唐明照接着致简短答词:将尽力协助秘书长做好本职工作,加速非殖民化进程,使迄今仍处于殖民地境况的所在地早日成为这个庄严世界组织的光荣一员。唐明照英语之纯正,用语之坚决,答词之简短,使在场记者点头称道,面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当晚,纽约一些晚报以醒目标题报道唐明照的任职:“中国的唐明照先生在联合国担任副秘书长”,“唐明照先生荣任‘世界副总统’,担任瓦尔德海姆的主要助手”,“中国多人材,唐明照先生讲得一口地道英语。”次日,纽约各大报刊也以显著位置刊登了这一消息。此后,在联合国秘书处大楼里有了一位泱泱大国所推荐的副秘书长,他为非殖民化的正义事业整整奋斗了近七个春秋。

一、逗留美国几十个春秋

我和唐明照这位外交前辈相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大会以及一切机构的合法权利后,毛主席决定要派出代表团前往纽约。在代表团秘书长符浩召集的一次会议上,符浩要求大家相互认识一下。唐明照和我握手时就说:“小吴,我们有缘分能在一起,以后要互相关照。”这番话顿时温暖了我的心田,心想这位前辈谈话真风趣,一点架子都没有。接着在北京红都服装店置装时,我又遇见了唐明照和他的夫人张希先。他们亲切地指导我做衣服,临走时还戏谑地说了一句:“老保惜老保。”我一时听不明白,回去仔细一想才弄明白,原来是指“文革”中我们都持保陈毅保周总理的态度,想到这里,不禁哑然失笑,觉得这位前辈真是诙谐幽默啊。到了联合国,中国张代表负责非殖特委会的工作,我经常为写好发言稿求教于唐明照。他每次都热忱坦诚地提出意见。多次接触,我们越来越熟悉了,我视他为长辈,他视我为晚辈。友谊就这样开始了。

随着友谊的加深和工作的接触,对这位前辈有了进一步了解。唐明照原名唐锡朝,生在广东省恩平县,那里的风水铸就了他的气质和性格。也许是恩平的活土滋润了他,他身材同普通广东儿女相比,高了许多;谈起话来,虽仍带有较重的乡音,可长期在异国他乡和祖国北方的工作经历,使他的话听起来既易懂又好听;性格上仍具南国儿女的炽烈情感,可办事干脆,从不拖泥带水。30年代的旧中国使唐明照透不过气来,他决心离开祖国到美国求学,以学得一身本领尔后报效祖国。唐明照千辛万苦地来到了美国,讲起这段经历,这位老前辈不无动情地说:“国家不强,到外国读书也是到处受欺侮。”他刚到纽约,就被人盘问这,调查那,受尽了欺侮。经过几个月面临寒窗的日夜苦读,他终于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美国名牌加州大学历史系。读来读去,得到的还是大部分被歪曲了的历史知识。之后,他结识了冀朝铸的父亲冀贡泉,共同创办《美洲华侨日报》,企求通过这张报纸传播真理和正义。唐明照说:“那时真是艰苦异常,困难接踵而来。”没钱办报,他们就为洋人洗衣服,碱水泡肿了皮肤,经常痛得直钻心;没人送报纸,他们就开着一辆破车挨家挨户地去送;冬天食不果腹,衣不避寒,不是革命信念在支撑,简直难以支持下去;办报发生资金困难,他就要侨胞募捐,把一张一张美元积攒起来,使报纸坚持办了下去。这张报纸办得成功,经常刊登进步的消息,传播革命的真理,从而逐渐地成为许多华侨青年的指路明灯。不少华侨青年读了这张报纸,受了极大的感染,毅然离开父母兄长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在这之前,唐明照还在华侨洗衣馆联合会担任英语干事。一次,为唐明照开车的老华侨告诉我,他同老唐是几十年生死与共的好友,唐明照一到联合国工作,他就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帮助唐明照开车。虽然开车工资同美国司机比较起来低得多,可他心甘情愿,几十年的情谊已把他们牢牢地连在一起,金钱也就不在话下了。

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唐明照以广博的知识,地道的外语和办事干练的本领,经过严格的考试,进入了美国政府任职。当年的同僚谈起唐明照,无不伸出大拇指,交口称赞唐明照是称职能干的业务员。可是时隔几年,朝鲜战争爆发,麦卡锡主义的逆流横扫全美国。唐明照在美国的处境愈益艰难:没有尽头的调查,深夜的破门而入,以及带有侮辱性的盘问,使他义愤填膺。这时,时时关怀着唐明照的祖国向他张开了温暖的臂膀:周总理指示他尽早秘密回国。唐明照经过仔细准备,于1951年辗转各地,秘密地踏上了新中国的土地。前辈谈到这里,眼眶里滚动着晶莹的泪水。他说,30年代,他离开祖国还是一个满头黑发的青年,而当他回祖国时,两鬓已丝丝白发,到联合国担任副秘书长时已迈进老年人的行列。自己也从未想到,在美国一呆就呆了大半辈子!

在美国,唐明照和来自恩平的张希先喜结连理,生下了大女儿唐闻生。唐闻生从小聪慧,英语很好,以后成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主要英语翻译。P4-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外交官在北美大洋洲/中国外交官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同成//蔡再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37045
开本 32开
页数 3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3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822.3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25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