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天就去尼泊尔/别处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上海音乐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林枫以其亲历神秘国度尼泊尔的经验,带领我们进行一次身临其境的视觉之旅。那些古老而精美的建筑、那些曾经辉煌的文明、遥远的雪山和森林,在作者的笔下优美地流泻。精致的图片、丰富的咨询、神秘的异国风情扑面而来,兼夹着作者细腻的心情点滴,不愧为旅游爱好者的导游读本。

内容推荐

雨季的尾巴,飞机越过喜马拉雅山脉,降落在那个漫天神佛的谷地里。我开始了惊艳与沉醉的一路。我的心被分成两半。一半装着由古老的印度教文明所哺育出来的漫天神佛。另一半装着从800米到8848米急速中所刻画的自然神奇。它几乎囊括了一个旅行者所有的期待:加德满都的建筑和雕刻之精致、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的植物与动物之原始、博卡拉的湖水及乡村之安然,以及在安纳普尔娜山区里那种以徒步和雪山玩疯狂的心情。

目录

004>>前言

006>>加德满都KATHMANDU

054>>帕坦PATAN

076>>巴德岗BHADGAON

108>>藏传佛教在尼泊尔

132>>皇家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ROYAL CHITWAN NATIONAL PARK

158>>博卡拉POKHARA

182>>在安纳普尔娜山区徒步

208>>附录

214>>后记

试读章节

了解印度教

要欣赏加德满都的建筑、雕刻、绘画,首先得了解一些印度教的知识,然后你能在谷地的那些墙上、柱子上、房梁上一一找到对应,这样才能读通这本叫“加德满都”的书。

建筑史就是一部宗教史。很多建筑与雕刻完全是为了宗教而建的。宗教的发展推动了整个加德满都谷地的艺术发展。

印度教艺术的主要题材来源于印度教神话——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和各种《往世书》,汇集了大量印度教神话传说,形成了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主神崇拜的格局,三大主神又有各自的配偶、化身或变相,衍生出无数神奇的故事。关键词:创造之神,骑天鹅。配偶为辩才天女萨拉斯瓦蒂。

   

梵天Brahma

关键字:创造之神,骑天鹅,配偶为辩才天女萨拉斯瓦蒂。

印度教创造之神,是奥义书哲学的抽象概念最高存在或宇宙精神“梵”Brahman的化身。传说梵天是从漂浮在混沌汪洋中的宇宙金卵里孵化出来的。或者是从毗湿奴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然后开始创造世界万物。

在印度教造像中,梵天通常是婆罗门祭司装束。四面四臂,手持吠陀,坐在莲花上或乘骑天鹅。梵天居住在弥卢山(须弥山,实指喜马拉雅山)。他创造的辩才天女萨拉斯瓦蒂(Sarasvati)——同名圣河的女神,是他的神妃。

梵天原系婆罗门教至尊的主神。但在佛教盛行时期曾与吠陀主神因陀罗一起屈尊为佛陀的胁侍,而在印度教盛行时期梵天也经常降格为毗湿奴或湿婆的附庸。

   

毗湿奴Vishnu

关键词:保护之神,骑金翅鸟迦鲁达,配偶为宙样天女拉克希米和大地女神酱弥。

印度教保护之神,也称那罗衍那(Narayana),是吠陀时代的太阳神之一,在印度教时代升格为维持宇宙秩序的主神。

传说在宇宙循环的间隙。毗湿奴躺卧在大蛇阿南塔盘绕如床的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上漂浮。每当宇宙循环的周期一劫之始,毗湿奴一觉醒来,从他的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梵天便创造世界,劫末,湿婆又毁灭世界。毗湿奴反复沉睡、苏醒,宇宙不断循环、更新。

在印度教造像中,毗湿奴通常是王者衣冠。肤色绀青。佩戴宝石、圣线和花环,四臂手持法螺、轮宝、仙杖、莲花、神弓或宝剑,坐在莲花上。或乘骑金翅鸟迦鲁达。

毗湿奴居住在弥卢山顶的天国韦孔塔(Vaikuntha,毗湿奴的称号之一),吉祥天女拉克希米(Lakshmi)和大地女神普弥(Bhumi)是他的神妃。

在宇宙循环的每一时劫,为了拯救世界、人类与诸神,毗湿奴屡次化身降凡显圣,主要有以下十次化身:鱼、龟、野猪、人狮、侏儒、持斧罗摩、罗摩、黑天、佛陀和白马卡尔基。

    

湿婆Shiva

关键词:毁灭之神,林伽相,骑公黄牛南迪,配偶为雪山神女帕尔瓦蒂。

印度教毁灭之神。也称摩诃提婆(Mahadeva,大天)、大自在天(Maheshvara),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时代的风暴之神鲁陀罗。因此具备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的双重性格,且呈现各种相貌。如: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瑜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而其中林伽(男根)是湿婆的生殖力和创造力的最基本的象征。湿婆神呈现的各相涉及从生殖、创造到死亡和毁灭的各种生命状态。通过对生命过程的各个不同侧面的表现。来暗示宇宙生命的起源、本质和奥秘。

在印度教的造像中,湿婆通常是瑜伽苦行者打扮,遍身涂灰,缠发椎髻,头戴一弯新月,颈绕一条长蛇,胸饰一串骷髅缨络,腰间围着一张虎皮,四臂手持三叉戟、斧头、手鼓、棍棒或牝(PIN,雌性)鹿,额头上长着第三只眼,可以喷射神火。把一切烧成灰烬。湿婆的坐骑公牛南迪(Nandi)也是雄性生殖力的化身。

湿婆还富于自我牺牲精神。传说在搅拌乳海时,为了拯救诸神和众生。湿婆吞咽了用作搅绳的巨蟒瓦苏基吐出的毒液,自己的喉头被烧灼成青色,由此得名青颈。  当恒河女神从雪山天国降凡之际,湿婆为了避免水势过猛危害众生。亲自以头接水。让恒河在他的发绺间流转千年缓冲后再流到人间,他也由此得名恒河者(Gangadha ra)。

湿婆居住在凯拉萨山(Mount Kailasa),他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Parvati)。又名乌玛(Uma,光明,美丽)。

湿婆的配偶起源于印度土著的母神,也兼具生殖与毁灭双重性格,呈现温柔相与恐怖相等不同的相貌。帕尔瓦蒂或乌玛的形象是娇媚贤淑的妻子;另一种形象杜尔迦I Durga,难近母)。是美艳而嗜杀的复仇女神;还有一种形象伽利(Kali,黑女神),则是面目狰狞。酷爱血祭。纯属恐怖的死神。

湿婆与帕尔瓦蒂的儿子伽聂什(Ganesh)是可爱的象头神。另一个儿子塞犍陀(skanda)是可怕的战神。P16-17

序言

去尼泊尔的念头是在柬埔寨的旅行中突然产生的。那是2003年2月的一个凌晨,4时30分。去看日出。我在无边的黑暗中走在通往吴哥寺的冰冷石道上。石阶漫长。两旁空空如也。你知道我有多难过。多想回到周达观眼中的1296年。这石砌的走道旁该如何熙攘——木质的宫殿、府邸、马厩、浴池、旅舍、营房。而我面前的吴哥,华丽的皇宫连同臣民的住宅,就像凌晨的一个梦。在睁眼的那一刹那,消失殆尽,只留下冰冷的台基。

才知今日的荒芜。因为最好的已经逝去。

可加德满都还在:繁复厚重的檀香木窗雕,历经千年的古老庙宇。精雕细琢的神像,一座座彼此紧挨着的木结构房子与石砌的印度教塔,人们仍然平静地生活其间。它是会呼吸的活着的老城}于是那个凌晨,我知道我不能隔年才出发去尼泊尔。我怕它有一天也会年华老去。我怕它再经历1934年那样的大地震,我怕它会在不断的政府军和反政府军的武装冲突中使文明毁于一旦。

2003年雨季的尾巴。飞机越过喜马拉雅山脉,降落在那个漫天神佛的谷地里。我开始了惊艳与沉醉的一路。我的心被分成两半,一半装着由古老的印度教文明所哺育出来的漫天神佛。另一半装着从海拔800米到8848米中所急速刻画的自然神奇。它几乎囊括了一个旅行者所有的期待:加德满都的建筑和雕刻之精致、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的植物与动物之原始、博卡拉的湖水及乡村之安然,以及在安纳普尔娜山区里那种以徒步和雪山玩疯狂的心情。

这一路上,无论是全副武装检查来往车辆的持抢大兵,还是25公里内上百处塌方的山路,都不仅没成为我心灵上的阻力,反而让我有种将生命交付与它的酣畅淋漓。爱上一个地方就如同爱上一个人,这是能让即使内敛的女子也疯狂的。那些时光都已被尼泊尔这把“刻刀”雕刻成一本净化心灵的日记,所有的光影都含着清晨的第一滴露水。多么怀念!

回来后。我开始在键盘上写下真实的心情。我甚至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要担起责任和义务,把尼泊尔的美告诉更多的人,这样才不辜负它的赐予。我写下了加德满都谷地里三个老城的巷、窗和墙,写下了在奇特旺国家森林里陪伴了我三天的亚洲象和那高高芦苇里躲着的犀牛,写下了博卡拉费瓦湖上船浆点水的声音和天空中高高飞翔着的滑翔伞,写下了喜马拉雅山南麓徒步线路上的日出和行走,还有那些只属于自助旅行中单纯的快乐与发现、偶遇和别离。

尼泊尔之旅帮我找回了很多遗失在城市的东西。那是一种奔涌在血液里的对生活的热望与激动。很多次,我清晨醒来一睁开眼睛就望见雪山,随后就昕到旅馆楼下的早餐店里飘上来的印度音乐,闻到煎蛋和奶茶的香味,一天就在那样的影像里开始。很多次,我走在满街的艳丽纱丽旁,拍房子,拍大把的蔬菜和鲜花。拍踱步的神牛,拍士兵黑洞洞的枪眼。再后来,我什么都不拍了,只是坐在路边水果铺的小板凳上,喝大杯的鲜榨木瓜汁。边喝边哼那首著名的尼泊尔民歌“Resham Firiri”;或者只是爬到老城高高的寺庙台基上,听风吹过屋檐铃铛的声音,听群鸽起飞时振翅的声音,看人力车夫在自己的车棚下打盹,看夕阳。我几乎忘了我只是一个过客,是要离开的。

可我还是回来了,戴着手工制作的尼泊尔大银耳环,腕上套着一串和尼泊尔女人所套的一模一样的塑料手镯,身着大块橙色的布衣服,站在海关入境处。他们说:“啊?你是中国人?”我笑了,说,谢谢。

那么你呢?正在翻开这本书的你。我们是一类人。我们对古老而精美的建筑着迷,我们对曾经辉煌至极的文明遗存着迷。我们对行走、吃简单的食物、住干净的小旅馆着迷,我们对光线和眼神着迷。我和你一样,并不是职业的旅行家,不爱冒险,爱生命超过其他一切;但我也和你一样,比别人多一点贪心的念头,总想走得更远更高。于是我们出发,像邂逅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情时一样,在旅途中擦去理想表面的灰尘。

后记

整整半年,我频繁地来往于图书馆和家之间,一次次地借还那些我本以为一辈子也不会有机会读的书:印度教的神话传说、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驻尼泊尔记者的尼泊尔见闻、尼泊尔从古到今的国王和他们的施政史料、草食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南亚建筑等。于是我弄明白了在匆匆忙忙的旅行中无法完全搞懂的事情。这是一个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的过程:我的大阅读量并没有给我半点厌烦之心,反而有一种开了窍的通透与清醒。如同一个玩着魔方的人,在经过了大量尝试之后终于将所有的色块都一一对上了。从来没有哪一次旅行,在结束之后还能引诱我花这么多精力和时间来寻找答案,可尼泊尔是个意外。

尼泊尔有那么多的寺庙,那么多的神的化身,单是辨认、确认、延伸阅读,就有可能让我因不堪重负而中途放弃。可我知道这是必须放入书中的,那样你才不仅和我分享图片和日记,还能读到那些建筑的年代、岁月流转和传说。我是个贪心的人,不满足于你因为喜欢我的心情文字而买下它,而更希望你因为它会对你的尼泊尔旅行有实质性的帮助而买下它。只有这样,这本书对你而言才会更有意义。所以我一直和自己较着劲,把写好了的东西一改再改,害得陈垦不停地催。

而那些心情日记呢?它们仿佛是自己长了脚走出来的,从我下笔的那一天起,它们从来都在我的意料之外。我只是它们完善自己的一个工具。常常写着写着就会微笑、回忆。想起来的都是好。就连当时让人心有余悸的塌方公路和山里的毒草蚂蟥,也都纷纷成了有趣的经历。也有一段时间什么也不写,只是拿出在尼泊尔旅行时吃饭、买东西、住宿等留下的票据,一些门票和登山证,随便翻看。于是原先以为已经忘记了的一些人,又会来到记忆的迷城里露个面。记起那些从克什米尔来的地毯商人,那个彬彬有礼托着餐盘的侍者的手,在山里徒步的最后一天遇到的背着新潮背包的老哥,和越吃越爱的咖喱蔬菜香味。是写作的过程把我的旅途快乐延伸了。那些美丽的时光是不会逝去的,它们已经融进我的身体。

感谢陈垦,如果没有你的鼓励和帮助,我不会开了这个窍,享受在国外自助旅行的快乐,更不会有这本书的诞生。我常常是为了追上你的脚步、不想离你的世界太远而开始前进的,从阅读到旅行,从音乐到电影。

感谢上海书店出版社的策划张旭辉和编辑邹荣华,使我有机会将梦想变为现实。感谢这本书的设计者钱祯小姐,我们都是力求完美的人。

感谢周颖、赵长迥、黄晓刚、刘顺、李轶、小羽、豆腐和俞林呈。和你们一起旅行,我很骄傲并安心。我会一直记得我们旅途中的笑声和默契。

特别感谢周颖小姐和黄晓刚先生,在我为本书的图片量发愁时,毫不犹豫地将你们拍摄的精美照片提供给我使用,为这本书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感谢我的父母,放心地让我背着大包一次次地离开家。我以你们为荣。

感谢我的同事,在我旅行的时候不计辛劳地帮我顶班。我满怀歉意却管不住自己的脚。

感谢我徒步时的背夫Kamal Prasad Pokheral,你一定要继续那样天真单纯,一直到80岁。你的微笑和一声“姐姐”是我心里永远的阳光。

感谢尼泊尔的星空和湖水,感谢雪山和森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天就去尼泊尔/别处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84310
开本 32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8: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