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伯纳德·屈米的作品与思想(附光盘)/大师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介绍了伯纳德·屈米的思想与作品,包括对他职业经历的介绍、建筑风格与创作思想的分析、经典作品详解和其他作品赏析等方面,此外书中还收录了大量清晰的照片和草图,希望能为建筑学者和爱好者们提供全面了解理伯纳德·屈米的平台。本书附赠光盘一张,内含书中所有图片资料。

  本书适用于广大建筑设计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建筑专业及艺术类专业的师生。

内容推荐

本书是大师系列丛书的《伯纳德·屈米的作品与思想》分册,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屈米的心路历程和他所领导的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以及作品、参展、获奖和理论著作等列表;第二部分介绍了屈米的建筑风格和创作思想,包括理论介绍和访谈等;第三部分重点分析和评价了屈米的5个经典建筑作品;第四部分则简要介绍了屈米的其他20个主要建筑作品。

本书内容丰富,版式新颖,适合建筑设计专业人士,以及各大专院校建筑相关专业白勺师生阅读。

目录

一 走进伯纳德·屈米

伯纳德·屈米的心路历程

屈米与哥伦比亚大学

作品列表

参展列表

获奖情况与理论专著

二 伯纳德·屈米的建筑风格与创作思想

屈米的解构主义理念

屈米访谈(1):吸引力蒙太奇

屈米访谈(2):交织

屈米的建筑专著——为建筑而广告

电影剧本

曼哈顿手稿

三 伯纳德·屈米经典建筑作品赏析

拉·维莱特公园

玻璃影像画廊

新卫城博物馆

FIU建筑学校

Lemer Hall学生中心

四 伯纳德·屈米的其他主要作品

东京国立歌剧院

法国国家图书馆

K-polis新百货公司

Florl交通枢纽工程

17公寓

海牙私人别墅

21世纪玻璃房子

Le Fresrloy艺术中心

MoMA扩建

建筑学校

商业公园

音乐厅和展览中心

卡内基科学中心

辛辛那提大学体育中心

江诗丹顿总部和钟表工厂

非洲艺术博物馆

圣保罗现代艺术馆

798工厂

ZKM媒体艺术中心

电子媒体演示艺术中心

试读章节

伯纳德·屈米的心路历程

伯纳德·屈米,1944年出生于瑞士洛桑。1969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科大学。l970-1980年在伦敦AA建筑学院任教,197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城市研究所,1980-1983年在Cooper union任教,1988-2003年他一直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保护研究院的院长职务。他在纽约和巴黎都设有事务所,经常参加各国设计竞赛并多次获奖,其新鲜的设计理念给世界各地带来强大冲击。1983年赢得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国际设计竞赛,是他最早实现的作品。另外,屈米有很多的理论著作,评论并举办过多次展览。他鲜明独特的建筑理念对新一代的建筑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他作为建筑师、理论家和教育家的职业生涯中,伯纳德·屈米的作品重新定义了建筑在实现个人和政治自由中的角色。自20世纪70年代起,屈米就声称建筑形式与发生在建筑中的事件没有固定的联系。他的作品强调建立层次模糊,不明确的空间。在屈米的理念中,建筑的角色不是表达现存的社会结构,而是作为一个质疑和校订的工具存在。

1968年5月经历的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运动促使屈米在20世纪70年代初任教AA建筑学院时是成立了工作室和研究会,在那一背景下他将电影艺术、文学理论与建筑相结合,发展了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者诸如R.Barthes和M.Foucault等学者的研究工作,为的是重新审视建筑承担的责任和加强建筑对文化的表达。这个理论在他的建筑实践中以两条线索来展开:一是揭露建筑次序与生成建筑次序的空间、规划、运动之间的传统联系;二是创造空间与空间中发生的事件的新联系,方法是通过变形、叠印和交叉程序。 

屈米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作品是他在AA建筑学院所教授课程的总结,这些设计包括《电影剧本》(1977年)、《曼哈顿手稿》(1981)年等。他对蒙太奇技术的运用向当代其他仅在形式上追求蒙太奇效果的建筑师发起了挑战。在屈米的专著中他用对后结构主义以及自由主义者/左翼分子政治文化革命梦想失败的揭示来回应当代建筑的固有理念,并声称它已经走向终结。例如,超级工作室,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已经开始创造讽刺性的、不现实的作品,又如1969年连续纪念碑,就是对现存建筑文化的批评与反设计,它就预示了建筑对城市、对文化影响力能力的终结。屈米则试图在这场终结游戏中让自己的作品处于一个提供可能性的地位。

屈米在1983年拉·维莱特公园设计竞赛中的胜出成就了他的第一个重要的设计,并且让他得以能继续那些在《曼哈顿手稿》和《电影剧本》中的设计研究,这个公园的景观规划、空间序列产生了另类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挑战了巴黎大型城市公园传统的功能价值。

从那时(1983年)起屈米就开始投入到一系列竞赛和建设项目中去,1986年的东京国立剧院设计就延续了在“曼哈顿手抄本”中的研究,引入了从实验性舞蹈和音乐获得灵感的技术,向对空间的惯常感知提出了挑战。在1990年“玻璃影像画廊”的设计中,透明玻璃墙,倾斜的地板产生了强烈的混乱感,传统意义上的墙、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地平线的关系统统被打破。在城市中的设计方案,例如1992年的艺术传媒中心和1995年的建筑学校(这两个项目都在1999年完成),都运用了大空间来挑战传统的建筑次序和公认的使用功能。艺术传媒中心运用的手法是充分利用现存的建筑屋顶与后加建的伞状屋顶之间的空隙,形成了斜坡和窄小的通道,这块地方屈米称之为“中间存在”。而对纯粹的形式和风格的否定表现在1989年的ZKM艺术与传媒技术中心的设计竞赛中,在这个设计中一个大型中庭被压缩在一个建筑之中。

在1988年Kansai机场设计竞赛、洛桑桥梁城市和1989年Bibliotheque de法国设计竞赛中,交叠程序在建筑重组中的应用得到了很好的试验。在Bibliotheque de法国设计竞赛中一个很鲜明的主题就是建造一个大型公共流通廊道和一个屋顶健身场所,这个健身场所与图书馆系统里的高层楼板相交又,这样健身系统和文教系统就可以共存而不互相干扰了。

在这些项目中,屈米一直在反抗千百年来建筑师传统的设计方法,那就是从几何学形态上来设计立面或者平面。通过组织事件的方法,他的设计往往暗示了一种较之惯常的生活更有效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仅仅从美学和象征手法出发。建筑的责任从提供功能空间转向了组织社会活动。

屈米对建筑批判性的理解至今仍是他设计实践的中心思想。没有事件发生就没有建筑的存在,他的设计永远是提供了充满生命力的场所而不是重复已有的美学形式。这样建筑就成了一个受设计概念、城市地形和规划所界定好了的“情景构造物”。

后现代的理念——即地域性,以及形式、使用社会价值的分离——正在消失,作为对这一现象的回应,屈米的设计研究激发了一个叙述性的氛围,促使事件在建筑内部自我组织,尽管他的结论是事件和空间在本质上毫无联系。屈米将自己的作品与傅考特(法国哲学家,结构主义的代表,著有《理智的考古学》、《监狱的诞生》、((狂喜的历史》等)的理念相结合,这一理念认为城市中的建筑群不应仅从使用好坏的角度来评价,而是从它们之间是否产生不利的影响来评价。这样屈米的作品在行为学上就有了明显的动机,建筑使用的自由度也大大加强,因为认识的扩大代替了存在的扩大。通过重新组合序列、空间和文化氛围,屈米引导使用者自发革命性地使用他所提供的空间。P2-4

序言

伯纳德·屈米是当今世界最前卫的建筑师之一,让他声名鹊起的作品,就是位于巴黎东北角的拉·维莱特公园。这是个伫立着几十个红色“疯狂物“的让人无法忘怀的公园,它与世界上任何一所公园都迥然不同,在这里,解构主义思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屈米还为人所称道的,就是作为系主任,率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规划和保护研究生院走向了数字化的进程,这让他一举成为世界知名的建筑数字化教育先锋。

当然最让人们记住他的名字的,还是他鲜明独特的理念,敢于颠覆传统的精神、以及兼容并蓄的作风,通过这本书,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现在依然活跃在世界建筑舞台的大师,共同领略他的风采,聆听他的声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伯纳德·屈米的作品与思想(附光盘)/大师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337913
开本 16开
页数 1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2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656.16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8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0: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