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围绕“为道”广证博引,亦道亦禅,或易或自然,古今中外,尽性而谈。老子倡言的无为、无不为,孔子《论语》的中庸,易学的简易、变易、不易,禅宗的公案、参禅,以及西方古今哲学的思维论证等等,可以说是把儒、释、道、耶、回诸说,大而化为一统,小则兼顾诸端、末,事无巨细,顺理成章,实乃化境。
图书 | 老子为道(附光盘殷旵讲堂之2修订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全书围绕“为道”广证博引,亦道亦禅,或易或自然,古今中外,尽性而谈。老子倡言的无为、无不为,孔子《论语》的中庸,易学的简易、变易、不易,禅宗的公案、参禅,以及西方古今哲学的思维论证等等,可以说是把儒、释、道、耶、回诸说,大而化为一统,小则兼顾诸端、末,事无巨细,顺理成章,实乃化境。 目录 修订前言 先睹感言 引 子 第1讲为道“三段论” ——为学 ——为道——无为 1 为道模仿阶段 铅笔与橡皮 地球“聚声器” 催生学习“激素” 模仿是学习的开端 学习也是多元的 学问是一种螺旋体 2 为道修炼阶段——为道 线条一纹一道 “易”与“道” “道”与“路” “道”与“规则” “道”与“创生” “道”与“水” 把握人生“道”路的“底线” 把持人生“道”路的“横线” 用智慧光照亮人生“道”路 3 为道成熟阶段 “无为”之法 一花开五叶 大机大用 “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功夫要打成一片 第2讲为道“损益法” ——日益——日损——无不为 1 为道的充实——日益 日半生,夜半生 警惕“假受益” 三“正”与“真受益” 2 为道的超越——日损 什么是“损” 怎么做才是“会损” 群龙无首的心态 宥坐之器的启示 3 为道的升华——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 第3讲为道“三重景” ——知——智——慧 1 为道要有的放矢——知 射中“知”的靶 求“真知” 2 为道要与时俱进——智 日积月累而成智 做事要学会“三人” 从“知者”变成“智者” “心动”才是动 3 与为的智慧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老子为道(附光盘殷旵讲堂之2修订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殷旵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00062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0 |
出版时间 | 2006-04-01 |
首版时间 | 2006-04-01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3.15 |
丛书名 | |
印张 | 23.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