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妇产科常用诊断技术及特殊检查(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具有权威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医学参考书,目的在于指导妇产科临床实践。全书包括两篇(妇科篇、产科篇)44章和两个附录。主要介绍常用且实用的妇产科诊断技术及特殊检查项目,注意收入近年妇科和产科领域的新技术、新检查方法,重点反映我国妇产科临床常用的诊断技术及特殊检查方法,并适当介绍国外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本书以解决临床医师实践问题为主,从基础到临床,涉及多学科知识,认真阅读本书后定能有较大收获。

内容推荐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妇产科临床常用诊断技术及特殊检查技术不断增多,涉及妇产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日益增多。面对多学科交叉的现状,妇产科医师迫切需要有关妇产科临床常用诊断技术和特殊检查方面的参考书。为满足读者需求,特邀请国内妇产科知名专家编写了本书。全书分两篇:妇科篇24章,包括病史、妇科常规检查、妇科疾病检查及特殊检查;产科篇20章,包括产科病史、胎儿监护、产前检查及产科特殊检查。书后附有汉英、英汉对照。全书突出实用性、先进性、科学性、权威性,适合于妇产科医师、在读研究生、进修医师及实习医师阅读。

目录

第一篇妇科篇

目录第1章:妇科病史及检查

第一节 妇科病史

第二节 体格检查

第2章:外阴检查

第一节 外阴局部涂片染色检查

第二节 前庭大腺病变检查方法

第三节 外阴病变检查

第四节 外阴活组织检查

第3章:阴道分泌物检查

第一节 阴道分泌物pH值测定

第二节 阴道清洁度检查

第三节 阴道分泌物胺臭味试验

第四节 阴道分泌物悬滴法、涂片染色镜检及培养

第4章:女性生殖道细胞学检查

第一节 正常女性生殖道细胞类型及其形态特征

第二节 女性生殖道脱落细胞在内分泌检查中的应用

第三节 女性生殖道脱落细胞在妇科肿瘤检查中的应用

第四节 女性生殖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第五节 阴道脱落细胞涂片的诊断报告

第5章:宫颈检查

第一节 宫颈黏液检查

第二节 宫颈管诊刮

第三节 宫颈活组织检查

第四节 诊断性宫颈锥切

第6章:宫腔检查

第一节 子宫探针检查

第二节 宫腔细胞学检查

第三节 诊断性刮宫

第四节 宫腔分泌物致病微生物培养

第五节 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

第7章:输卵管通畅性检查

第一节 输卵管通液试验

第二节 子宫输卵管X线造影

第三节 输卵管超声通畅试验

第四节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第五节 宫腔镜下选择性输卵管插管通液试验

第六节 腹腔镜下通染液试验

第七节 输卵管镜直视下通液试验

第8章:卵巢功能检查

第一节 基础体温测定

第二节 孕激素试验

第三节 雌激素试验

第四节 卵巢性激素测定

第9章:垂体功能检查

第一节 促性腺激素刺激试验

第二节 氯米芬试验

第三节 垂体兴奋试验

第四节 促性腺激素测定

第五节 催乳激素测定

第六节 垂体催乳功能检查

第七节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第八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

第10章:常用穿刺检查

第一节 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术

第二节 经腹壁腹腔穿刺术

第三节 经腹壁羊膜穿刺术

第四节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第五节 妇科超声介导下穿刺术

第11章:多毛症、女性男性化检查

第一节 多毛症女患者体毛评分标准、严重程度划分标准

第二节 有关激素测定

第12章:女性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检查

第一节 生殖道瘘检查

第二节 压力性尿失禁检查

第三节 阴道壁脱垂检查

第四节 子宫脱垂检查

第13章:不孕症检查

第一节 女性不孕症检查

第二节 男性不孕症检查

第14章:妇科肿瘤标志物检测

第一节 肿瘤相关抗原及胚胎抗原

第二节 妇科肿瘤相关基因

第三节 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

第15章:妇科疾病X线诊断

第一节 盆腔X线后前位摄片检查

第二节 盆腔充气造影X线摄片检查

第三节 盆腔血管造影X线摄片检查

第四节 盆腔淋巴造影X线摄片检查

第16章:妇科常见良性病变超声、CT、MRI诊断

第一节 先天性生殖道发育异常超声、CT、MRI特点

第二节 慢性宫颈炎超声、CT、MRI特点

第三节 子宫腺肌病超声、CT、MRI特点

第四节 子宫内膜及宫腔内病变超声、CT、MRI特点

第五节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超声、CT、MRI特点

第17章:妇科常见良性肿瘤超声、CT、MRI诊断

第一节 子宫肌瘤超声、CT、MRI特点

第二节 卵巢瘤样病变超声、CT、MRI特点

第三节 卵巢良性肿瘤超声、CT、MRI特点

第18章:妇科常见恶性肿瘤超声、CT、MRI诊断

第一节 宫颈癌超声、CT、MRI特点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超声、CT、MRI特点

第三节 子宫肉瘤超声、CT、MRI特点

第四节 卵巢恶性肿瘤超声、CT、MRI特点

第五节 原发性输卵管癌超声、CT、MRI特点

第19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超声、CT、MRI诊断

第一节 葡萄胎超声、CT、MRI特点

第二节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超声、CT、MRI特点

第20章:阴道镜检查

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二节 操作步骤

第三节 阴道镜图像

第21章:后穹窿镜检查

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二节 操作步骤

第三节 后穹窿镜检查图像

第四节 后穹窿镜检查并发症

第22章:宫腔镜检查

第一节 宫腔镜检查器械及辅助设备

第二节 膨宫技术和膨宫液体

第三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四节 宫腔镜检查方法

第五节 宫腔镜正常图像

第六节 宫腔镜异常图像

第七节 宫腔镜检查并发症

第23章:腹腔镜检查

第一节 腹腔镜检查所需器械、设备

第二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三节 术前准备、麻醉及体位

第四节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五节 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

第24章:输卵管镜检查

第一节 输卵管镜检查所需器械、设备

第二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三节 输卵管镜镜下正常图像

第四节 输卵管镜镜下异常图像

第五节 操作步骤

第六节 输卵管镜检查的安全性

第二篇产科篇

第25章:产科病史及检查

第一节 产科病史

第二节 体格检查

第三节 辅助检查

第26章:妊娠诊断

第一节 早期妊娠的诊断

[附]妊娠试验

第二节 中、晚期妊娠的诊断

第27章:孕妇监护

第一节 推算预产期

第二节 四步触诊法确定胎位

第三节 绘制妊娠图

第28章:胎儿监护(一)——胎心监护

第一节 胎心听诊

第二节 电子监测胎心—胎心率图

第29章:胎儿监护(二)——孕期胎儿监护

第一节 无应激试验

第二节 缩宫素激惹试验

[附]乳房刺激试验(BST)

第三节 胎儿声刺激试验

第30章:胎儿监护(三)——胎儿成熟度监测

第一节 临床评估

第二节 B型超声检查

第三节 羊水检测

第31章:胎儿监护(四)——胎儿生物物理相监护

第一节 胎儿生物物理评分项目

第二节 胎儿生物物理评分法

第32章:胎儿监护(五)——胎盘功能测定

第一节 胎动

第二节 血清及尿液雌三醇测定

第三节 血清人胎盘生乳素测定

第四节 血浆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测定

第五节 血清胎盘酶测定

第33章:胎儿监护(六)——超声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波监测

第一节 胎儿超声多普勒监测基础知识

第二节 超声多普勒与子宫-胎盘-胎儿血液循环

第三节 超声多普勒仪器的种类

第四节 彩色超声多普勒脐动脉血流检查

第五节 彩色超声多普勒脐动脉血流图在高危妊娠中的应用

第34章:胎儿监护(七)——胎儿心电图监护

第一节 胎儿心电图的检测

第二节 胎儿心电图的识别

第三节 胎儿心电图图形的测量方法

第四节 常见的异常胎儿心电图

第五节 孕产期异常情况下胎儿心电图的改变

[附]我国胎儿心电图标准

第35章:胎儿超声心动图监测

第一节 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征

第二节 检查时期、方法和内容

第三节 正常胎儿超声心动声像图

第四节 常见异常胎儿超声心动声像图

第36章:遗传筛查

第一节 检出遗传携带者

第二节 遗传筛查手段

第37章:产前诊断

第一节 产前诊断的对象

第二节 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

[附1]绒毛活检

[附2]经皮脐静脉穿刺取血术

第三节 性连锁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第四节 遗传性代谢缺陷病的产前诊断

第五节 非染色体性先天畸形的产前诊断

第38章:产科超声诊断

第一节 早期宫内妊娠超声特点

第二节 中晚期妊娠超声特点

第三节 胎儿孕龄判断

第四节 病理妊娠超声特点

第五节 常见胎儿畸形超声诊断

第39章:产程中的检查方法

第一节 评估子宫收缩强度的方法

第二节 评估头盆关系的胎头跨耻征

第三节 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法及其临床应用

第四节 头位分娩评分法及临床应用

第40章:产程图

第一节 产程曲线分期

第二节 正常产程图

第三节 异常产程图

第41章:胎儿头皮血血气测定

第一节 胎儿头皮血采集方法

第二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三节 检测意义

第四节 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

第42章:羊膜镜检查

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二节 检查前准备及操作步骤

第三节 镜下判断标准及注意事项

第43章:胎儿镜检查

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二节 检查时期

第三节 操作步骤

第四节 并发症

第44章:新生儿评分法

第一节 新生儿Appgr评分法

第二节 新生儿胎龄评估法及评分法

第三节 新生儿呼吸评分法

参考文献

汉英对照

英汉对照

试读章节

要想对所患疾病能够及时、准确做出诊断,必须掌握充分的第一手临床资料,首当其冲的就是病史。病史是从发病开始直至就诊前病情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不仅包括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而且还应该包括重要的既往史以及生活、环境、个人、家族等与本次患病相关的回顾,以及现病史等。病史是经过医生最终整理出的一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的记录。

一、病史采集方法

疾病的正确诊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提供的病史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由于妇科病史具有不同于内科、外科等临床各科的特点,有关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隐私问题涉及较多,故妇科医生不仅要熟悉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还应该熟练掌握采集妇科病史的基本方法。采集病史时,必须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耐心细致地询问病情,必要时可以启发,但一定要避免暗示,更不应该主观臆测。若患者为外院转诊者,必须索要并仔细阅读原医疗单位开具的病情介绍资料,作为了解病情经过的重要参考。对病情紧急、危重的患者在初步弄清楚病情后,应该立即进行及时的抢救,以免贻误治疗造成不良后果。对已经不能亲自口述病史的危重患者,必须询问最了解其病情的家属、亲友或同事。临床上偶尔会遇到患者因有难言之隐,故意隐瞒和否认与性生活有关的关键情节的情况。此时既不可以盲目听信患者自己的陈述,也不应该反复追问,正确作法是通过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变大、变软等情况,及在尿妊娠试验呈阳性后再单独补充询问,有了能说明病情的辅助材料就不难了解到病情真相。

患者对病情的叙述往往不够准确,或夸大其词,或羞于启齿,或企图隐瞒,妇科医生必须根据病情适当诱导,并以严肃、亲切、认真的态度说清楚医生有为患者保守秘密、隐私的责任和道德要求,争取得到患者的信赖,说出真实病情。

询问病史必须抓住主要症状,从发病开始问起,按时间顺序详细询问起病缓急、病情进展、曾否经过诊断和治疗等。总之应该收集与病情相关的更多资料,此为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病史内容

妇科完整病史应包括以下内容。

1 一般项目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职业、婚姻状况、现住址、入院日期、病史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可靠程度。若不是患者陈述,就应注明陈述者与患者的关系。

2 主诉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要求通过主诉初步估计疾病的大致范围。主诉力求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字。妇科临床常见症状有外阴瘙痒、阴道流血、白带异常、闭经、下腹痛、下腹部包块、不孕等。举例:患者有停经、阴道流血、阵发性下腹部疼痛3种主要症状,应按其发生时间顺序将主诉写为:停经46日、阴道流血2日、下腹痛1日。再举例:患者无自觉症状,仅在妇科防癌普查时发现卵巢囊肿,主诉应据实写为:防癌普查发现“卵巢囊肿”2个月余。

3 现病史是指患者在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应当按照时间顺序书写。内容必须包括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睡眠、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等。与本次疾病虽无密切关系,但仍然需要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可以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予以记录。

4 既往史 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药物过敏史。为防止遗漏,应该按照全身各系统依次询问。P3-5

序言

鉴于妇产科医师迫切需要有关妇产科诊断技术和特殊检查一类书籍,人民军医出版社及时组织编写了这本《妇产科常用诊断技术及特殊检查》。本书读者对象明确定位在妇产科临床一线工作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这本书的出版为他们提供了在临床工作中涉及到妇产科诊断技术和特殊检查时随时能够查找具有实用价值、应用方便的资料。这是一本具有权威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参考书,目的在于指导妇产科临床实践。

全书包括两篇(妇科篇、产科篇)44章和两个附录。主要介绍常用且实用的妇产科诊断技术及特殊检查项目,注意收入近年妇科和产科领域的新技术、新检查方法,重点反映我国妇产科临床常用的诊断技术及特殊检查方法,并适当介绍国外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本书以解决临床医师实践问题为主,从基础到临床,涉及多学科知识,认真阅读本书后定能有较大收获。

书中有关的妇产科医学名词以《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为准。实验室检测数值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为准,必要时使用括号保留旧单位以资对照。药物名称均以我国《药典》和《新编药物学》(第1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规定的名称为准。汉英文索引、英汉文索引是为了方便读者在最短时间里能学习和检索妇产科英文专用名词,能更快、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和便于查找而设置的。

本书非常重视内容的广度,从妇产科各级医师实际需要出发,内容精练,文字通顺,条理清晰,选材实用和新颖,愿这本书成为妇产科医师经常翻阅的参考书。

本书由吉林大学和中山大学两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编写。主编单位吉林大学第~医院、中山大学第二医院的领导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在人民军医出版社领导及责任编辑王峰的精心策划下,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谨表示最诚挚的谢意。由于编写单位较多,尽管两位主编对内容进行了认真审阅、修改,并做了文字修饰,仍难免有不妥之处,殷切希望同道与读者提出,以便再版时改正。

乐 杰 林仲秋

2005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妇产科常用诊断技术及特殊检查(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乐杰//林仲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101551
开本 32开
页数 54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47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妇产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71
丛书名
印张 17.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2
148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