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以中国古代机械设计和工艺设计思想研究为中心,涉及先秦典籍《考工记》、宋李诚《营造法式》、苏颂水运仪象台、清观象台天文仪器、中国古代锁具、滇文化铜鼓以及《远西奇器图说》等专题研究。这些研究发前人所未发,视角新颖,方法独到,是中国学者这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图书 | 艺术与科学(卷2)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卷以中国古代机械设计和工艺设计思想研究为中心,涉及先秦典籍《考工记》、宋李诚《营造法式》、苏颂水运仪象台、清观象台天文仪器、中国古代锁具、滇文化铜鼓以及《远西奇器图说》等专题研究。这些研究发前人所未发,视角新颖,方法独到,是中国学者这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内容推荐 本卷以中国古代机械设计和工艺设计思想研究为中心,涉及先秦典籍《考工记》、宋李诚《营造法式》、苏颂水运仪象台、清观象台天文仪器、中国古代锁具、滇文化铜鼓以及《远西奇器图说》等专题研究。这些研究发前人所未发,视角新颖,方法独到,是中国学者这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在“思想”栏目中,冼鼎昌院士的《门外美谈》和胡作玄教授的《数学与艺术》,是作者从自身科学研究出发对艺术与科学问题作出的研究和思考,思想深刻,极富启发意义。《分形的艺术与艺术中的分形》、《贡布里希艺术与科学研究的启示》、《汉语颜色字的起源》、《黄河岸边的制秤世家》和译文《对称与混沌》、《论黄金分割》诸文均值得关注艺术与科学的读者一读。 目录 目录 一、思想 冼鼎昌: 门外美谈科学和艺术的美学比较 胡作玄:数学与艺术从数学观点看艺术与美 张道一:《考工记》的科学与人文精神 张歌明:分形的艺术与艺术中的分形 柳 沙: 贡布里希艺术与科学研究的启示 二、视界 邹其昌:《营造法式·看详》诠释 李路珂:《营造法式》彩画色彩初探 管成学:苏颂对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追求水运仪象台艺术设计研究 张柏春:西方与中国科学、技术、艺术的融合清朝观象台天文仪器的设计 三、探索 陈斌惠、 戴吾三: 汉语颜色字的起源 刘伟冬:不同的空间展示相异的叙事方式中西绘画中空间表现的比较研究 许春阳:尚需证实的“斜视” 严家怡:天才的自然美探讨 李雁:科学与艺术的空间与时间 四、史学 邱春林:设计的经验性与科学性《远西奇器图说》相关问题研究 胡 飞:民生厚而物有迁中国古代锁具设计探析 万辅彬、 蒋廷瑜: 铜鼓:文化与传播 陈谷香:宗族血缘伦理背景下的中国古代艺术 五、万象 李砚祖:光荣壶艺 六、田野 孟凡行:黄河岸边的制秤世家韩城传统制秤工艺及其生存状态考察 七、译林 麦克尔·菲尔德,马丁·格鲁比茨基:对称与混沌 弗拉基米尔·J.科内奇尼:论“黄金分割” 八、读书 李正伟:结构之美读《科学与艺术中的结构》 戴吾三:“哈勃”眼中的壮美奇丽《从哈勃看宇宙》评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艺术与科学(卷2)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砚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12227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1 |
出版时间 | 2006-02-01 |
首版时间 | 2006-02-01 |
印刷时间 | 2006-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0-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86 |
宽 | 214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