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小龙画传
内容
编辑推荐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李小龙被誉为“世界上最强壮的人”。他的功夫出神入化,造就了西方的中国功夫热。他也是最早在世界影都好莱坞占据一席之地的华人影星,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小龙的影片上映。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李小龙充满传奇色彩的艺术人生。

内容推荐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海明威才算得上一位真正的作家,他把自己的经历和灵魂写进自己的作品里。

截拳道绝非只是偏于某一方面的,惟有整体的,方可应付任何情况。

要快,就像直觉地把手指向月亮,如果慢了,就只能看到手指,而无法感受到月亮的光华。

你必须倒掉你杯中的一切,才能品尝我杯中的茶。

人力有限,让事物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像水一样流动,像镜子一样平静,像回声一样快而不留痕迹,静无杂质。

灵魂好似身体的支柱,死亡之时亦是复苏之日,因为精神是不死的。

消除外在的不实、花巧并不难,难的是消除内在的花巧不实,而趋于质朴无华,简捷直接。

目录

序言 认识李小龙/1

第壹章 水银灯下长大/1

第壹节 艺名李小龙/2

第贰节 当年最耀眼的童星/6

第叁节 “要当一名功夫高手”/12

第肆节 顽劣少年与双料冠军/16

第贰章 奋斗在大洋彼岸/21

第壹节 这一步走得并不轻松/22

第贰节 最酷的华裔大学生/30

第叁节 龙在江湖初露峥嵘/36

第叁章 一生中最爱的女人/51

第壹节 年少风流/52

第贰节 “好一个美好的夜晚”/55

第叁节 “我会回来的”/60

第肆节 “她使我不平凡”/63

第肆章 打进好莱坞/73

第壹节 爱抢戏的“加藤”/74

第贰节 最贵的明星教练/82

第叁节 怅然离去/86

第伍章 银幕流金/91

第壹节 与嘉禾结缘/92

第贰节 演艺事业峰回路转/95

第叁节 精武门中踢出的国威/99

第肆节 不是猛龙不过江/105

第伍节 重返好莱坞/115

笫陆节 未结束的死亡游戏/122

第陆章 一代武哲/127

第壹节 上善若水刚柔并济/128

第贰节 无招胜有招/133

第叁节 悟/144

第肆节 让自己身上的太阳发光/150

第伍节 功夫神话/155

第陆节 他是一个哲人/162

第柒章 生是一个等待死亡的历程/165

第壹节 艺海星沉/166

第贰节 死亡扑朔迷离/169

第叁节 我见证了李小龙的死/172

第肆节 永远的猛龙/175

第捌章 “李小龙是我的偶像”/177

第壹节 穿过李小龙打开的大门/178

第贰节 “我的奋斗都因为李小龙”/186

第叁节 向李小龙致敬/193

第肆节 传承龙的精神/197

李小龙档案/203

试读章节

李小龙性格中有非常争强好胜的一面,遇到事情总是喜欢用拳头来说话,他崇尚武力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更对自己的身手非常自信。他后来也说过:“不知是什么力量推动我,从童年到少年,我对于任何看不顺眼的人,立刻就涌现一个念头跟他见个高下。”由于经常在学校里打架,他有了个“街头霸王”的称号,他还经常在打完人后,看着被他打翻在地痛苦不已的人留下一句话:打人者李小龙是也!

不仅如此,小龙还非常孤傲,喜欢我行我素,独来独往,学校里的规则和条条框框似乎都对他没有什么约束力。这段时期他最好的朋友是小麒麟,他们曾经是邻居,一起长大。成年后李小龙在演艺方面也提携过小麒麟,他们是一生的好朋友。小龙还曾经养过一条叫“包比”的法国小狗,性格孤僻的小龙和小狗相处得很好,不上学的时候,他们几乎形影不离。

少年时代,老师和同学一听到“李小龙”三个字便头痛不已,于是转学便成了他少年时代的家常便饭,更不用提他糟糕的学习成绩了。相比较而言,小龙偏爱历史、文学、美术等科目,对于理科则厌恶不已。糟糕的学习成绩又成了他遭受同学耻笑的原因,于是小龙便加倍地从武力中找回自己的尊严和自信。

1957年,李小龙曾经引起过一场舞厅恶斗。恶斗的原因是同小龙一起去跳舞的女孩子遭到了骚扰,面对这样的情形,李小龙强烈的自尊心容不得自己袖手旁观。对方是个成年人,并且还有很多人跟随。但年轻的李小龙没有丝毫惧怕,一来“身经百战”的他早已对这样的场面司空见惯二来小龙深知以他的身手对付这样几个人还是不成问题的。最重要的是此时的他,脑中只有愤怒和求胜的欲望。他先将身上的武器亮了出来,给对方带来一种心理上的震慑,随后他对敌人出手了。那个成年人几乎没有什么还手的余地就被李小龙的猛踢和重拳打翻在地,而此时的小龙在周围人惊讶和惊恐的眼神中又一次被胜利的快感洗礼着。

对于儿子的“劣迹”,父亲李海泉头痛不已,并开始对他更加严厉地管教。为了让儿子收心,他一度禁止小龙参加演艺活动,但小龙对演戏却有着非常高的热情。当时的香港环境非常嘈杂,在电影拍摄时为了不影响录音,往往要把戏放到相对安静的深夜去拍。但深夜起床对顽劣的李小龙来说却是一点也不困难,他到片场总是很积极,拍摄起来也很认真,并且能够非常敬业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李小龙就是这样,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异常执著,不感兴趣的无论怎样也接受不了。

P17-18

序言

认识李小龙

或许应该用“李小龙,一个传奇!”之类的标题作为本书序的标题。

不过,我却想用——认识李小龙。

说“认识李小龙”,是因为我们很多人似乎还没有认识他。很多人对于李小龙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国际巨星、功夫、双截棍、截拳道和精武门”的代名词。实际上,李小龙被大众误读了。从现在开始,也就是从你手中这本书开始,我们要认识一个全新的李小龙,一个最逼近他真实形象的李小龙。

2005年7月20日是20世纪著名的武术家兼一代宗师李小龙逝世52周年纪念日。尽管他的一生极其短暂,但其光辉却从未熄灭。

当今很多优秀的人把他奉为恩师,有无数的动作片向他致敬,这是因为李小龙出色的武学,也是因为他无法抗拒的气势和发自内心的演技魅力征服了他们。50年前,李小龙以惊人的速度上升为亚洲的超级明星,并且俘获了全世界观众的心,他成就了一个“平凡人英雄”形象,他那种自然的亲和力,给每一部作品都带来了最高的上座率。

但又不仅仅只是亲和。他一直在对抗传统死板的武术和派别主义。他致力发展武术的各种形态。特别要说的是,在电影里,他不仅仅传授给大家物理性的打斗,而更注重传授武术的哲学。为了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呈现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为了追求真实,获得表现的自由,他倾入了无数的热情。

李小龙从来不是一介武夫。相反,他是少数能够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且从思想中得到乐趣的人之一。他不迷信权威,对一切都充满疑问。在面对未知的世界,他始终专注修炼自己。李小龙对于体能和智能的并重追求使得他很难被后来者超越,因为对于常人而言,要让这二者都接近完美境界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李小龙出生在美国,童年生活在香港,大学时又在美国,事业的腾飞和如日中天又在香港。这样的生活经历让他先后接受了东西方的教育,结交了世界各地的大人物、奇人物。同时,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使他成了一个属于全世界的人。李小龙大学主修哲学,他既酷爱东方的老子和佛家的古典哲学,又推崇法国的萨特和德国的尼采,他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

以武入哲,使李小龙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就像他对截拳道的解释一样,武学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搏击,而是一种大智慧的哲学观和人生观。《猛龙过江》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李小龙电影,他在上演英雄救美的好戏之余充分阐述了自己的截拳道精神。在电影的开头,李小龙与师父论武:

“什么是武术的最高境界?”

“是把技巧隐于无形。其实又何止武术一道,凡事莫不如此。”

李小龙同时向全世界宣扬了他关于武术的哲学思想:“不是思考,而是一种直觉。”影片中李小龙讲解武之道:“要快,就像直觉地把手指向月亮。如果慢了,就只能看到手指而无法感受到月亮的光华。”

对于研究他和他的武学的人来说,与其说李小龙是“哲学型的武术家”,不如说他是“以武术为职业的哲学家”。尼采和老子,前者狂放不羁,鼓吹个性张扬,后者阴柔清静,崇尚消极无为,可谓是哲学上的两个极端。然而这两种看似水火不相容的哲学观点,却在李小龙身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和完美的体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他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拳道,更是一种哲学,不只是武术哲学,更是人生哲学。

这样看来,真不知该如何给李小龙的身份下一个确定的结论:是国际巨星,还是功夫高手?是哲学家,还是精神导师?……

正因为如此,我们对李小龙的认识或许才刚刚开始。

苏静  2005年6月20日

书评(媒体评论)

李小龙是我的榜样。(李连杰)

李小龙已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神,他完美无瑕,也是我惟一的偶像。(甄子丹)

我心目中浩气长存的已故伟大武术家李小龙先生是我从小到大的第一偶像。(周星驰)

李小龙的精神一直存在,一直在激励我们向前。(成龙)

李小龙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唐季礼)

李小龙是偶像,他的功夫具有代表性,他是真正的武林中人。(徐克)

李小龙不是演员而是个格斗家,他那种顶天立地的气概很值得人们敬佩。(吴京)

我认为有必要在影片《杀死比尔》中对李小龙这位逝去的功夫巨星表示敬意(昆汀·塔伦蒂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小龙画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22594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8-64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