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门铃又响了(无线电发明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

《门铃又响了:无线电发明的故事》为其中一册,由刘金江、陶路编著。

利用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即称为无线电通信,它能传输声音、文字、数据和图像等。与有线电通信相比,不需要架设传输线路,不受通信距离限制,机动性好,建立迅速;但传输质量不稳定,信号易受干扰或易被截获,保密性差。

内容推荐

《门铃又响了:无线电发明的故事》为“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中一册,由刘金江、陶路编著。

《门铃又响了:无线电发明的故事》介绍了关于无线电发明的故事,使青少年读者从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目录

引子

科学巨匠的功绩

赫兹吹响了冲锋号

可敬的先行者们

波波夫脱颖而出

马可尼崭露头角

逆水行舟,波波夫步履艰难

一帆风顺,马可尼后来居上

第一份收费的商用无线电报

无线电波飞越大西洋

德福雷斯特发明了无线电的心脏

发明权的诉讼

立法成为海上航行的保护神

试读章节

科学巨匠的功绩

人类从对电磁现象的初步认识至今,已经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直至300多年前,人们还把电和磁看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独立的物理现象。19世纪上半期,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电与磁有着内在的联系,从而产生了电磁学,并萌发了无线电电子学的概念。在进入电子技术时代的今天,人们不会忘记法拉第、麦克斯韦和赫兹等科学巨匠的名字。

法拉第(Faraday M,1791—1867)是一位贫困的铁匠的儿子,自学成才的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12岁上街卖报,13岁到一家图书装订店当学徒。22岁时法拉第有机会听了伦敦皇家学会会长戴维的一次化学讲座,事后他把听讲记录寄给报告人,得到戴维的称赞,不久便成为戴维在皇家学院实验室的一名助手。1813年10月,法拉第随同戴维先后到法国、意大利、德国和比利时访问和讲学,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他经过艰苦的努力,于1825,年任英国皇家学院实验室主任,1824年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还是法国科学院院士。

1820年4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教授奥斯特(Oersted H.Ch,1777—1851)发现:把小磁针放在通电导线附近,磁针会出现偏转现象。这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奥斯特的‘发现动摇了2000年来电与磁不相关的根深蒂固的旧概念。又过了10多年,1831年10月,实验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当导线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运动时,或者把一根磁铁插入由导线绕成的线圈中时,导线或线圈中就有电流产生。奥斯特和法拉第的发现说明:动电生磁。动磁也能生电。实际上,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Henry J,1797—1878)比法拉第早一年就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他没有及时公布自己的发现,为此他很懊悔。在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感应定律以后,法拉第冲破当时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的超距作用(即电磁作用力的传递不需要任何媒质,也不需要传递时间,像万有引力那样是超距、超时作用力)的框框,认为电荷与电荷之间,磁极与磁极之间,通电导线之间,以及通电导线与磁场之间都是通过电力线和磁力线产生相互作用的。1832年。他曾大胆地提出了“电力和磁力是以振动方式传播”的理论。法拉第似乎还隐约感到有电磁波的存在,可惜这一极为珍贵的见解当时并没有公布于世,直到他死后63年,人们在整理他的1832年手稿时才被发现。

麦克斯韦(Jaines Clerk Maxwell。1831—1879)生于苏格兰爱丁堡一个名门望族。他出生的当年恰好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但对科学技术十分爱好,经常带小麦克斯韦到爱丁堡皇家学会去听科学讲座,使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科学熏陶。14岁那年他在爱丁堡中学读书时就发表了卵形曲线的绘制和数学表述的论文,为此获得了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金质奖章,表现出了非凡的数学天才。中学毕业后,他去伦敦剑桥大学学习。1854年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他在物理上的最大贡献要算是在法拉第等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系统地提出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早在1842年,美国的亨利在进行电学实验时,发现二层楼上产生的电火花竟能使放在一楼的指针磁化。只可惜他没有继续研究下去,错过了机会。

1853年,英国当时最负盛名的物理学家之一——威廉·开尔文(即威廉·汤姆逊,Thomson W,1824—1907)发现:当莱顿蓄电瓶(莱顿瓶是马森布罗克在荷兰的莱顿城发明的储存电荷的蓄电瓶)通过一个串有线圈的回路放电时,放电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做周期性的振荡变化。开尔文也触及到了电磁波的边缘,可惜他没有对这个现象作进一步探索。法拉第、亨利、开尔文的工作为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开辟了道路。

1854年,23岁的麦克斯韦刚从剑桥大学毕业。怀着对法拉第电磁学说的极大兴趣,开始着手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法拉第的电场和磁场的力线概念。1855年,麦克斯韦关于电磁场理论的第一篇论文《论法拉第力线》发表。在这篇论文中,他首次对电磁场进行定量描述,为法拉第力线提供数学基础。并以此说明法拉第所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1860年秋,任伦敦皇家学院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的麦克斯韦。拜访了已70高龄的法拉第,当时麦克斯韦年仅29岁。这是两位巨人第一次相会,而且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会面。

P13-18

序言

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两院院士

路甬祥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将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出版面世了。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共同撰写的这套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本书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涌现出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在近现代,中国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学家并不多,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并不相称,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较,在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当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我国也不失时机地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我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树立起献身科技事业的信念,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当新世纪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门铃又响了(无线电发明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金江//陶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461121
开本 16开
页数 1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电子通讯
图书小类
重量 0.1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N014-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
150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6: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