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诗文名篇难句解析辞典(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解析了252篇古代诗、文名篇中的疑难句子,把语法跟语义、语音、语用、今译等结合起来。语法上注重句子的结构分析,音韵上注意解析古音、字数、节奏、平仄、押韵等跟句子语势和语言美的关系,今译力求做到信、雅、达。对读者朋友们的阅读鉴赏都很有助益。

目录

凡例

序一(许嘉璐)

序二(郭在贻)

序三(黄岳洲)

篇目表/1—7

正文/1—613

韵文/1—159

散文/161—613

附录/615—648

试读章节

 ●①硕鼠硕鼠,l②无食我黍1

 1)连贯复句。祈使句兼感叹句。这句把奴隶主比作“硕鼠”,本体省去只见喻体,即修辞学所谓借喻。“硕鼠”是称呼语,不要看成主语。说话之前先呼对方的名字,让对方注意,这叫做称呼语。称呼语的特点是离开句子组织而独立存在,单用是独语句,跟其他句子连用时是一个分句,多数用于疑问句和祈使句中,这里就是祈使句。有时把动物或别种东西人格化,例如本句的“硕鼠”就是。2)“硕鼠”是大老鼠,“硕”的本义是“大头”,引申为“大”。或说“硕”是“鼯”的假借字,《尔雅·释兽》:“鼯鼠……头似兔尾有毛,青黄色,好在田中食粟豆。”诗人拿它来比喻盘踞高位的剥削者,所以下文用表示轻贱的人称代词“女(汝)”字来称代它。3)“硕鼠硕鼠”相重叠,为的是加重语气。诗人对盘踞高位的剥削者憎恨至极,禁不住再次地呼他们为“硕鼠”。这种结构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是“大老鼠啊,大老鼠啊”。“食”的本义是“集米而成食”(按《说文》段注),引申为“饭”,又孳生动词义“吃”。这里是及物动词。现在粤语区和部分闽语区的人还说“食饭食菜”。“无”同“毋”或同“别”,表示禁戒。“无”、“毋”是轻唇音,意义同“别”。“别”是重唇音。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提出古无轻唇音,轻唇音上古读重唇音。懂得这个规律,可以大大加快学习文言虚词的进程。(请参阅拙撰《文言虚字声类义训一览表》,见杭州大学《语文战线》1977年第6期。)“无食我黍”是个祈使句,具有强烈的命令语气,句末就用感叹号。祈使旬往往不必说出主语来,属于对话省略。“我黍”就是“我之黍”。“我”与“黍”的关系,跟《伐檀》“河”与“干”的关系一样;那里用了个“之”字,这里不用,为的是注意字数以调剂音节,形式整齐就使语气坚定有力。郭绍虞曾经指出汉语音节在表达上具有特异功能(《复旦学报》1978年第1期)。如果安一个“之”字,便破坏了整首诗都是四言的语势,从而失却了作用。这句译成现代汉语是:“大老鼠啊大老鼠!(你)别吃我的玉蜀黍!”P7

序言

  我国的传统训诂学源远流长。从汉唐诸儒到清代的朴学大师,到当代的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写了不少著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产。不过,传统训诂学由于历史的局限,在服务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还有很值得商量的地方。我常常想,当代人谈训诂,似乎应该做到四个性,即系统性、科学性、独创性、实用性。四性当中除了科学性以外,实用性尤其应当引起重视。我们今天研究训诂,其目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再像古人那样主要是为了解经,而是为了通晓中国的整个古代文化。当然,这个目的不是单靠训诂就能达到的。我们今天研究训诂,不应该仅仅是少数专家学者的事,也是广大的语文工作者和语文教师的事,他们都应该而且必须具备一点训诂知识。我们今天的训诂学著作,也不应该仅仅是写给少数人看的,应该而且必须想方设法让更广大的读者都能看得懂,并且饶有兴趣,而不至于有嚼蜡之苦。我们今天的训诂学著作,就其涵义而论,也不应该老是囿于字的形、音、义,应该而且必须融入新的知识,如语法学、词汇学、词典学、修辞学、话语学、语用学、翻译学、校勘学、文化学、文献学、风格学等。这样看来,要做到具有实用性,也就是要做到把高深的训诂知识推广到更多的读者中去实在很不容易。这样重要的事,有的专家没有想到做,即使要做也未必都能做得很好,因为这涉及古今汉语、汉文化各个领域的知识、能力、熟练技巧以及其他有关知识。因而训诂学的提高推广工作,在提高推广中又谋求发展的工作,就亟待我们去做。关于这方面,我觉得黄岳洲先生不愧是我们的一个榜样。黄先生对音韵、文字、训诂之学研究有素,又能贯通古今语言学各方面的知识。他不但充分看到了当前训诂学的提高和推广工作的迫切性,而且几乎是倾其全部心血努力把这一工作做得成功,做得出色。他的《文言难句例解》,从词汇、语法、语音、文字、修辞、话语、语用、翻译以及校勘等方面对大学、中学文言教材中若干名篇的疑难词句作了详明的分析和考辨,应该是许多语言文学研究者和教师案头必备之书。

我拜读了这部大著,觉得有如下几点是值得称道的:

一、词汇方面,以词汇为中心,这是抓住了学习文言文的主要矛盾。词或语素本义多见之于《说文》,《说文》解说不当的,就借助于甲骨文或者金文,务求得到确诂。解释词义尤其重视语言环境,能够从时代出发,从方域出发,亦即能够从实际出发,力求揭示特定语言环境中的特定词义以及修辞色彩,揭示同义词的相同相异之处,揭示同源词的音义组合规律。

二、语法方面,着重解析虚词、词性、词的构成、单句和多重复旬。书中大体上根据上古、中古、近古来划分词与词组的界限。

三、语音方面,根据双声叠韵以及声调探求同源词或通假字,并且力求以实例作证。解释双声、叠韵一般以上古音为界,必要时参考《广韵》和某些方言里的音读。

四、翻译注意古今词义和古今语法结构的比较,注意古今词的感情色彩,注意语体风格和语言表达功能等等。务求信而有雅,雅而见达。

五、考证能言之有据,有实事求是之风,无凿空武断之弊。

以上特点,可以见出《文言难句例解》远不只是使训诂学具有实用性,尤其在于作者精心探索训诂学体系的科学性,精心探索丰富训诂内容、更新训诂方法,特别是注意把语法、修辞、语用、逻辑(多重复句剖析)、话语、翻译的有关内容运用到训诂学上来了,把古今语音比较、古今词义比较、古今语法比较、古今修辞比较的内容和方法具体而微地纳入训诂学的领域里来了。

作者训释文言疑难词句的主要方面和一般过程是:结构、意义、色彩、交际功能和现代汉语译文,从而有别于传统训诂学的内容、方法和作用。

黄先生嘱我为他的大著作序,因而写了以上的话。我是晚辈,想学点训诂,还只在起步。我的序文也许难以表达黄先生的大著的特色吧!

郭在贻  1986年11月于杭州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诗文名篇难句解析辞典(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岳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17470
开本 32开
页数 64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77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61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48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4: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