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代书评学/现代出版学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讲的是书评学的性质、地位、任务、对象、标准、作用、规律和方法,包括用逻辑的方法告诉你“什么是,什么不是”,构筑了书评学全新的框架,对有关书评和书评学的各种问题阐明了作者自己的观点,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见解。

序言

  徐柏容先生的《书评学》要出版了,作为柏容先生的学生和朋友,我是非常高兴的。他为我国图书研究的花坛里又增添了一支奇葩!但是,徐老要我为这本书的出版写“序”,则使我感到非常为难。首先,一般说来,世界上只有先生给学生、前辈给晚辈的作品写序,而现在却要倒过来,学生给先生、晚辈给前辈的著作写“序”,这实在是一桩不敢做、不好做的事;其次,对于书评学,我接触不多,一窍不通,要我说这方面的事,实在是一项不能完成的任务;再次,徐老是国内知名的散文家、编辑家,笔下的功力深厚,把我的东西塞进去,就会相形见绌,极不协调,实在是一件不应做的事。但是,徐老是前辈,他要我做的事,又不能不做。尽管我千方百计地拖,也仍然拖不过去。这才出现目前这种羊角长在牛头上的怪现象。

徐老的《书评学》成稿以后,我有幸较早地得以拜读。当我打开文稿以后,我一下子被它吸引住了,而且短短几天就把它读完了。深感读这本书是一种享受,是一次学习,给人以很大的启发和教益,所受的启迪远远地越出了书评的范围。尽管它讲的是书评学的性质、地位、任务、对象、标准、作用、规律和方法,包括用逻辑的方法告诉你“什么是,什么不是”,把界限给你分得清清楚楚,使人难以置疑。同时,作者透过对书评学基本原理的阐述,使读者意识到这些原理的背后、侧面,还有许多不可忽略的东西,而这些,正是在一般的书评论述中很少见到的。

首先,写书评和文艺创作一样,需要对书对人的感情。这本书作为书评方面的学术著作,正是作者用自己深厚的感情写出来的,是作者用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经历过的磨难和遭遇写成的,它记述了作者感情中最珍贵、最难忘的因素。有时,我似乎看到作者眼里噙着泪水,告诉读者,写书评不是一件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的事。书评要写好,也是“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其次,写书评也和理论著述一样,需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这本书之所以成功,正在于它是用作者自己丰富的切身经验写成的。尽管它构筑了书评学全新的框架,对有关书评和书评学的各种问题阐明了作者自己的观点,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见解,但令人感到它不是空论泛说,都是从实践中提出问题,再用作者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古今中外的书评经验作基础来回答问题,因而是令人信服的。令人信服是不容易的,那就是这些原理、规律、结论,必须具有真理性。这种原理的成立,或者说真知的发现,至少具有两个条件,其一是实践,主要是社会的实践;其二是思索,要善于正确地思索。简言之,即要科学的实践,正确的思维方法,两者缺一不可。正因为如此,有些原理的成立、真知的发现,往往是从某个人或某些人开始的。但是,发现者不能据为己有,不能私有,而必须公之于众,成为大家所公有。这就是写书人的任务,用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回答各种问题,而取得令人信服的结果,就是在认识真理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从另一方面说,每个人又必须争夺真理,要努力使真理为个人所掌握,即把它据为己有,也就是要为自己所真正理解,成为指导自己行动的准则,并努力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就是读书人的任务。可见,写书人和读书人在发现真理的道路上,是完全一致的。书评成败的关键,就是在如何更好地做到完全一致这一点上,作出自己的努力。徐老的《书评学》正是在这一点上给人以新的启迪,作出了新的贡献。

再次,写书评也和其他著书立说一样,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徐老这本书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它有丰富的知识。写书评不容易,因为写书评需要丰富而广泛的知识。所谓“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就是说,要想评一本书,先要读许多书,作许多比较。也就是徐老所说的“书评者的学识”,“不读书,无以评”。从这个意义上说,徐老这本书也是在这个方面为书评文章作了示范。说实话,出版研究方面的著述,我多少涉猎过一些,但总觉得就事论事,就出版说出版的多,涉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则少(这也许正是出版学研究深入不下去的原因之一)。但徐著广征博引,遣典举证,非常自然地和他想说明的观点、问题妥贴地糅和在一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显得那么协调、和谐,令人感到作者的论证既合理又科学。讲的是原理、原则,但不是一般的讲义;说的是书评学,但读者所得到的远远地超越了书评学的范围。这大概就是徐老在《书评学》中所说的“品位”和“气度”吧!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正是徐老勤读苦学,长期积累,达到了学广而闻多,博观而约取,才能完成《书评学》这样醒人耳目的著作,这是我作为读者而要感谢作者的。

徐老的《书评学》问世了,它是在社会迫切需要书评的时候出版的,是在读者非常需要导读的时候问世的。它的应运而生,必将为书评的时代推出更多更好的时代的书评。

邵益文

1993年2月2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代书评学/现代出版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柏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904940
开本 16开
页数 3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4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5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56.4
丛书名
印张 26.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25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