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彝娘汉老子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散文书籍。它以彝人生活的大小凉山为描写背景,那里有或黑或白的衣物,蓝色的天空,黄色的高山。这些散文读起来还很有一种民谣或传说中的音乐感,用作序者的话讲,就是“这些散文用四川话读很上口,用普通话去读也十分流畅。”

目录

序言/程丛林

第6页  有名气的人

第28页  害羞的民族

第56页  一个苏尼

第8O页  过了彝年过春节

第9O页  病故的老阿牛

第116页 喜德县

第152页 欧婆婆传

第l86页 彝娘汉老子

试读章节

老阿牛知道自己就快病死了。

荞麦饼子是冷的,里面还糅得有鸽子蛋大小的洋芋。它们是前一天晚饭时,老阿牛的小儿媳妇蒸的。老阿牛和他的小儿子住在一起。

老阿牛吃饼子吃得只剩一口时,老阿牛的胃好像猛然间被刺中了万把钢针,疼得老阿牛的鼻子尖、两鬓,还有额头都冒出黄豆玉米那样大小的汗珠。老阿牛周身透凉,嘴中爆发出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后也是最惊骇的一声呼号:“啊……”,就后脑勺着地仰面跌倒在地,晕厥了。

老阿牛从三十五岁开始就隐隐作疼的胃终于剧变成置他于死地的胃癌。

老阿牛发病到死亡这一过程,就像闪电化的,“嚓”的一下,快得异乎寻常。

当然,老阿牛一点也不想死,但是他也不怕死,他不肯咽最后一口气是因为他心中充满了不可解的遗憾,他怎么就才活了六十九岁,连七十都不够。他很平稳地睡在医院只有一张床的病危观察室里,缓缓地把蚕丝般的气吐出去又吸进来。是啊,他正是该享儿孙福的年龄。

老阿牛和务农的小儿子住在一起,他的另两个儿子格外有派头地在外面做人。老大在省P92里的社科院当研究员,专门搞彝族毕摩的研究;老二是县里一个什么局的局长。他们让老阿牛腰板直挺,说不出有多神气,他曲涅家代代都有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最爱权威性地用手在空中往下一压,以阻止别人的话题来大吹大擂他那戴眼镜、能唱招魂诗的长子和戴乌纱帽的次子。他说,他们给他背酒回来了,背的是“五粮液”和“剑南春”。像老阿牛这样的凉山彝人,你要相信,尽管天天有酒喝,但绝对不可能日日都是“五粮液”一类的好酒,瓶装酒都有限,多的是从县贸易公司或者某个个体商店里买来的散酒,苞谷酿的。

此刻,他的儿子们就守在他的病床前,悄声地在嘀咕,嗡嗡的,像开满花的荞麦地里的蜂子。这当中还有他的两个女儿。她们长得美丽无比,除了她们早就去世的母亲外,她们就算这面山上最漂亮的女人了。她们嫁的也都是彼此知根知底,五代以内绝没有出过麻风病和有狐臭的人家。   P93

序言

阅读小说对于我来说是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事情。即便做事熬夜,凌晨倒上床关灯前也会顺手抓本书来读上一两页才睡。阅读是一件多好的事啊,从身边烦烦杂杂的现实空间虚拟出走,进入作家用文字营造的另一个时空,被异样的人物、事物和文字调动,甚至感动,弄得生活非常有意思。

都在说现在是读图时代了。大家越来越忙,越来越缺少时间,各人都需要努力去挣钱。人穷久了,谁不想争取富一富呢。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理解归理解,时间久了,读不到好东两心里毕竟很不了然,有时候难免悻悻然、忿忿不乐。你想,花不少钱用不少时间去买来几捆书,再付很高的邮资兴冲冲寄到德国来,结果常常是读一本失望一本,真的很丧气。

可人也怪,久而久之,对这个读图时代的文学退化现象也习以为常,好像也适应了。当去年读到冯良的四篇尚未发表的散文《有名气的人》《害羞的民族》《彝娘汉老子》《过了彝年过春节》时,心里连连叫好。也不知道冯良是怎么弄的,这些散文用四川话读很上口,用普通话去读也十分顺畅。比如:“我家孃孃给我说,有一次她家爸爸出远门……”这些散文读起来还很有一种民谣或传说中的音乐感。

冯良是翟跃飞的女人,而跃飞是我画画的朋友。十几年前在案拉萨结识他们后,我先后读过冯良写的一些中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西藏物语》,对冯良小说中的意象营造和不动声包的幽默是有所了解的。对我而亩,这次冯良的散文更有吸引力。为什么呢?因为写的是彝族和那片土地的事情,而我对彝族有相当的感情。在彝人生活的大小凉山,天是蓝的,山是黄的,衣物不是白的就是黑的。而黑、白、蓝正是我偏爱的颜色。

从大学时代开始,差不多有十年,每年我都会到凉山去走一走,凉山上的阿米子(姑娘)不光是害羞,胆子还是大的。记得那一年,我对布拖县木耳寨的阿米子俄狄库果果说:“敢不敢跟我到成都去?”她两眼不动,看着我回答:“走嘛。”吓了我一跳,赶紧说:“明年苞谷长这么高了我再来……”。

前后有十几年,我都以彝族为题材画油画,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慢慢转向其他内容。这回读了冯良的散文,重新唤起想画彝族的念头。跟冯良商量好由我给散文作插图。这已是去年冬季的事情,转眼一年过去了,这段时间里冯良接着写出了《喜德县》等散文,而我却因为这个那个事情的打岔没把插图完全弄妥当。

现在又是冬季了,坐征德国暖和的房间里作插图,应该说是一种享受,而实际情况很有些不平静。读到散文中具体的人物、事物,回想起过去在彝族地区所经历的种种细节,情景如在眼前,心里和手上却有些乱了。

那么,现在远离凉山,生活和工作都在北京的冯良,坐在大都市的一间房予里写这些远离都市文明的人和事,心里会不会也有些乱呢?

曾经身在其中,后来置之度外,现在来写来画,倒有些不在场的在场。所以我想,如果能将这些经过时间过滤的亲身经历写得画得有趣,带给读者一点贴切的愉悦,也算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吧。

我没有事先征求冯良的意见,写了这篇东西,想作为序文,不知冯良会不会同意。

2004.11.30于德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彝娘汉老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60332
开本 32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3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