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匣饰文化历史久远、内涵丰富,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本书旨在提升文物爱好者的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让大家在陶治性情之余可以学到一些实际知识。
图书 | 古匣珍藏/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匣饰文化历史久远、内涵丰富,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本书旨在提升文物爱好者的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让大家在陶治性情之余可以学到一些实际知识。 目录 第一章古匣探源…………………………001 收藏明清古匣事半功倍……………002 内涵丰富的明清古匣………………003 第二章明清古匣与吉祥图案……………077 第三章明清古匣与榫卯结构……………082 第四章明清古匣的材质…………………085 第五章古匣轶闻…………………………092 第六章收藏拾趣…………………………095 第七章明清古匣辨伪……………………098 试读章节 第一章古匣探源 古匣因物微而不为史家所重,如一定要探讨匣饰文化的起源, 那必定是在人类拥有私有财产之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随着社会两次大分工的完成,大大地促进了私有财产的扩大和积累,在这一背景下,货币也应运而生。货币是用于等价交换的特 殊商品,它便于财富的流通和积累,并且还引发了一种新的收藏即 金钱的收藏。 然匣、盒、箱、橱等庋具是人类拥有私有财产后的衍生物,从它的原始雏形发展到精美的艺术品这中间也经过了几千年的演绎。、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原始人采掘到果品和根茎就地果腹,用 弓箭和石斧围猎野兽当场分而食之,他们不太理解储存的重要性。 随着人的智力的开启,自然的变化,人类逐渐懂得生存需要储存, 只有在秋季对谷物和兽肉的储存,才能安全度过漫长的严冬;只有 早备衣被才能在北风呼啸中御寒,于是人们把剩余物品放在洞穴 里、或垒些石头围遮、或用兽皮包裹、或用树枝覆盖、或挖坑掩 埋。这样,石头、兽皮、树枝、泥土就成了一个原始的容器,其功 能是储存财物阻隔外界有害物的侵蚀,从而让我们能窥见到仓、 库、橱、箱、匣的雏形及其滥觞。 用这些方法保存物品,手段原始落后,功能有限,它不能有效 地防止自然界风雨的侵蚀和兽咬虫蛀。人类要维持生存,必须改进 这些容器,使之成为安伞可靠美观的储物器具。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依靠自身的智慧和非凡的洞察力发 明了陶器。陶器的出现为人类烹调食物、改善生活、储物储水以及制作新的器具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用黏土烧制陶器不但改变了自 然物的形态,也改变了它的本质,是人类首次对水、火、土的征服,由此揭开了大自然的奥妙而直接导致了以后陆续发明的金属冶 炼、玻璃熔制等等技术,使人类的发展起到质的飞跃,从此进入文明社会。 匣盒是一种小型的有盖或有门或带有抽屉的器具,但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陶器中,我们还找不到匣盒的雏形,所有出土的罐、壶、鼎、钵、鬻、豆、瓶等器具还没有带盖的容器, 直到商代才出现带盖的铜卣(一种盛酒器)。铜卣的出现为春秋战 国匣饰文化带来了很大的拓展空间,毋庸置疑二者存在着顺理成章 的因果关系。 序言 我国素称文物之邦,历代遗留下来的古文物,多不胜数,不仅可供我 们稽考先贤制作之源,寻索其变化之迹,也是中华先祖精神之结晶、民族 文化之表现。古代工艺的兴废,每与国运世变、政经发展有密切关系。举 凡国家政治清明者,其制品必定精良;反之则不然。譬如汉唐陶器,其规 模之宏大,远胜辽金。清代自嘉庆以后,其瓷器之质亦远逊盛清--康雍 乾三朝。古文物之收藏现象亦是如此,灾年饥民,盛世文物,千真万确。中 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更强,民更富,收藏之风蔚然而起,作为中国人,我 自豪;作为收藏家,我鼓舞。 中国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遗产,对这些国宝珍品,如何保存研究, 如何出版陈列?藉以发扬光大我国艺术与文化,实是我中国人之共同责 任。今万卷出版公司(原辽宁画报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民间个人收藏" 丛书,分门别类逐年推出,无疑是对"藏宝于民"这个良策之喝彩,是应受 到公众欢迎及支持的益事。 嗜古敏求,不独可以陶冶性情,更可从中领略到不少书本上所缺乏 之实际知识。古文物经历千载朝代更迭与兴衰,欣赏之余,也感到人生造 化,可使个人对于成败得失,处之泰然。此外,要成为一位快乐的文物鉴 赏家,更须具有深厚涵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才能明辨真伪,详考 文物之历史源流。 在此竞争之现代商业社会中,收藏及鉴赏文物无疑是一种无形的自 我提升,也深具潜移默化之协调作用。从个人之亲身体验而言,我深感受 用不浅,乐趣无穷。想来,"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的作者藏友们,大概也会有这般感受。 徐展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匣珍藏/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方炳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画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01600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0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5 |
出版时间 | 2005-01-01 |
首版时间 | 2005-01-01 |
印刷时间 | 200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894 |
丛书名 | |
印张 | 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