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乾隆时期自况性长篇小说研究/暨南国学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把乾隆时期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一批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通过“自况”性去把握这些发展到艺术高峰时期的长篇小说创作的共同特征,二将其置于中国小说史和文学史的相关背景下审视,探讨所包含的规律性和意义;联系清代社会政治、文化状况,具体考察处于"盛世"中的文人困境,揭示自况性长篇小说产生的社会根源;对自况性长篇小说的创作动因、文化意蕴、文体新变、创作思维和艺术特质等进行多方位的观照;并描述了乾;隆之后至清末民初自况性小说的发展。全书从中国小说和文学发展的实际出发,运用本民族的文学批评理念和范畴,去概括和探究中国小说创作的独特现象,探梳源流,比较完整地论述了中国自况性小说发展的过程。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自况”性:乾隆时期文人长篇小说对传统的超越和转化

 第一节 “自况”:乾隆时期文人长篇小说一种内在的同时代性

 第二节 从主体意识和自我抒解性看乾隆时期“自况”性长篇小说对小说传统的超越和承续

 第三节 对中国抒情文学传统的继承和转化

第二章 盛世的代价:“自况”性长篇小说产生的社会根源

 第一节 “忧道”“谋道”的失落和“救贫”“谋食”的困窘

 第二节 追求功名富贵途路中的文人病态心理

 第三节 士节之颓堕与士风之败坏

 附录:从《读书堂西征随笔》看汪景祺的思想品格和变态心理

第三章 品评士林与自我赏鉴

——《儒林外史》的文体新变与文化精神

 第一节 《儒林外史》小说文体的独特性

 第二节 《世说》体因素的植入

 第三节 品评士林与自我赏鉴:小说文体折射的文化精神

 附录:论《儒林外史》喜剧表现形态的构成

第四章 曹雪芹“不像”巴尔扎克

——《红楼梦》创作方法和思维特征辨探

 第一节 从脂砚斋评语看《红楼梦》“自譬”的创作特征

 第二节 《红楼梦》的叙事分层与自我抒写意味

 第三节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看《红楼梦》的创作方法和思维特征

第五章 《绿野仙踪》:“自寓”与道教修行小说的创新和发展

 第一节 《绿野仙踪》的小说类型和“自寓”特征

 第二节 道教修行小说的创新和发展

 第三节 “自寓”形象的内涵和结构功能

第六章 《野叟曝言》:小说类型多元化与“自寓” 

 第一节 《野叟曝言》对英雄传奇小说的仿拟和改造

 第二节 《野叟曝言》对历史演义小说的仿拟和改造

 第三节 《野叟曝言》对神魔小说和志怪小说的仿拟和改造

 第四节 《野叟曝言》对世情小说的仿拟和改造

 第五节 《野叟曝言》对才子佳人小说、秽亵小说以及侠义传奇小说的仿拟和改造

 第六节 自况与才学小说:《野叟曝言》的新创…·

 第七节 《野叟曝言》在小说类型上的多元取向和“竭情尽致”的美学趣味及其与“自寓”的关系

第七章 嘉庆至清末:自.况性小说的发展

 第一节 屠绅的《□史》和嘉道间的自况性小说

 第二节 “自况”与狭邪小说的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的言情小说与“自况”

参考书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乾隆时期自况性长篇小说研究/暨南国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进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56988
开本 32开
页数 4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4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
丛书名
印张 13.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