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国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在介绍近两个世纪以来,中美关系建立、发展、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展示了美国从创建中国学到重视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窥见美国的文史科学是如何为它的社会经济与全球战略服务的,同时,了解其主要研究机构、研究的学派与发展趋势,可供我们进行对比反思;了解其各派史学观点的形成、演变及其研究的理论与模式,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通过本书对一些有较大影响的著作简介,我们不仅可以知道他们的研究成果、主要论点、中西史学的异同与可融会之处,而且还可以了解美国是如何从多角度多视野剖析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求“洋为中用”。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长期关注和研究美国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状况和成果。书申详尽阐述了从18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美国对华研究的历程,介绍了美国的中国学研究机构、剖析了美国学者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模式,评介了一大批较有学术影响的著作,不仅对中国学者扩大学术视野,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我国近现代史颇有助益,而且对促进中美之间的学术交流也有一定作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 18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

开始重视了解中国的阶段(也可称为“传教士的业余活动阶段”)

 二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中国学”初步建立的阶段(也称为“科学职业化阶段”)

 三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由中国学逐步进入中国史研究(主要是以近代史为重点)的阶段(其队伍由传教士、新闻工作者向专业人才过渡)

 四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

转向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阶段(是“历史学和中国学平行发展、自觉成熟与合并的阶段”,也是“历史知识信念的复兴”和“富有生气的”阶段)

 五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

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进入了深入了解“敌情”,以便制定战略与策略的阶段

 六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重视研究当代中国的跃进阶段

 七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呈现研究当代中国的阶段

 八 20世纪90年代至2002年

逐步形成多角度多视野研究当代中国的阶段

第二章 研究的资金与机构

 一 提供资助的基金会与财团

 二 奖金与研究金

 三 设在各大学内的研究机构

 四 主要研究机构

 五 设在美国国内外的一些相关机构

第三章 研究的学派及代表人物与发展趋势

 一 费正清

 二 芮玛丽、许华茨、鲍大可、费维恺、施坚雅、珀金斯等

第四章 研究的理论与模式

 一 “挑战与应战”(Challenge and Response),即“传统与近代化”(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模式

 二 帝国主义模式和“依附论”(Imperialism Model and Appendags)

 三 历史遗产论(Historical Tradition),也称“中国中心观”(China Center)

 四 交互作用观(Response Each Other)

 五 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心观在美国兴起

 六 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社会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

第五章 研究中国近现代史著作略评

 一 马士与《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二 莫里斯·迈斯纳与《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人民共和国史》

 三 石约翰与《中国革命的透视》

 四 吉尔伯特·罗兹曼的《中国的现代化》

 五 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和《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

 六 斯诺与《西行漫记》

 七 斯诺夫人的《斯诺眼中的中国》

 八 孔飞力与《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九 黄宗智的《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与《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十 费维恺的《中国早期工业化》

 十一 魏斐德的《大门口的陌生人》

 十二 特里尔的《毛泽东传》

 十三 迪特默的《刘少奇》

 十四 泰维斯的《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十五 戴维·W.张的《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

 十六 汤森的《中国政治》

 十七 易劳逸的《蒋介石与蒋经国》

 十八 伊·卡恩的《中国通》

 十九 林毓生的《中国意识的危机》

 二十 列文森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二十一 格里德的《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第六章 美国中国学(重点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及部分论著列述(1784—2002年)

附录

 一 收藏中文资料的主要单位

 二 供查阅的论著目录

 三 主要征引书目与资料来源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国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大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47894
开本 32开
页数 4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04-11-01
首版时间 2004-11-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50.7
丛书名
印张 13.1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03
14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