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切为了读者/书林守望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心中只有读者——编辑最高的职业品格

这次全国出版理论研讨会是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全面领会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召开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使我们这次会议有很好的理论学习的氛围。中央最新的精神,使我们这次会议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可以使我们把会开得更好。《讲话》和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的精神,是我们迎接新世纪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战胜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与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在新时期做好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保证。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指出党所面临的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地去应对,是十分及时和非常必要的,对于我们的编辑出版工作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这种国内外形势造成的挑战和考验,对我们编辑不仅同样存在,在某些环节上还显得更加严峻。因为编辑工作是思想文化部门的工作,是思想教育工作,思想阵地能不能守住,对于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而也是各种势力格外关注而且力图争夺的制高点。这说明一个编辑在加强和改进作风方面有着特殊重要的责任,需要分外地警觉。我们不能忘记,一些局长、社长、经理,不久前还在大发议论,过后就暴露出他们已被票子、女子、房子所打倒,而身陷囹圄。我们也有一些编辑由于搞歪门邪道而臭名远扬,身败名裂。这些人所以发展到这一步,不仅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而且有出版小环境中的负面影响,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党的出版工作,以权谋私,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国现有565家出版社,年出书14.3万多种;期刊8700多种,总印数29.42亿册;报纸2007种,总印数329.29亿份;音像出版社290家,出版录音制品8982种,出版数量1.22亿盒(张),录像制品8666种,出版数量8082.44万盒(张)。总的看,出版物质量已有所提高,出了许多好书好作品,图书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图书市场的秩序已有显著好转,出版法制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出版队伍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编辑室主任及其副职的上岗培训工作已基本完成,一些具有高学历学位的人员如博士、硕士,流向编辑出版队伍的越来越多,高学历人员的比重在整个编辑出版队伍中也越来越大。出版队伍的职业道德也有进一步的加强,绝大多数同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涌现了许多优秀分子和先进工作者,塑造了编辑出版工作的良好形象和应有的精神面貌。这些都为我们迎接21世纪的出版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9月27日的《人民日报》称赞《出版业,跨进黄金时代》,这也说明,21世纪我国的出版事业可望出现一个新的面貌,出版环境将进一步向好的方面转变,有利的条件将越来越多,出版工作者的舞台将更加广阔。

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加人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出版不仅要面对国内的竞争,还将面对国际的竞争,情况会更加复杂;同时,高新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出版工作带来了多重影响,有的我们已经看到,有的也许我们还没有看到。这是需要我们加以注意的。

这种客观环境,不能不给我们出版工作者带来这样那样的新问题。在我们有些人的头脑中,从思想上说,似乎存在着“五多五少”的现象,即:讲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多,讲走向读者的少;讲市场竞争的多,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少;讲“狼来了”的多,讲合理运用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使它有利于我们国家的少;讲争取获大奖的多,讲创造自己出书特色的少;讲抢“热点”的多,讲精工细作,切实提高图书质量、图书寿命的少。应该说这“五多五少”,不是绝对对立的。不是说不要讲走向国外,不要讲市场竞争,争取获大奖,也不是不能讲“狼来了”,只是说,如果倚轻倚重,或者过分地偏重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就会对出版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从实践上看,现在选题重复,出版物质量滑坡,库存积压……有的单位还买卖书号,屡禁不止。这种状况,细细追溯下去,都和指导思想不够端正有关,反映了出版工作者脱离读者,脱离群众,是一个作风问题。

一切为了读者,竭诚为读者服务,是出版工作者的天职,也是出版工作的宗旨,是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核心,是做出版工作的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模糊的原则。但是,我们现在有些出版工作者,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读者,不是为读者服务,不是真心实意地为读者出一些有益的书,而是整天想着“追星”、猎奇、抓热点,或者是着意做一两种书,所谓“获奖工程”。花大成本,精装精印,只要大奖到手,名利双收,就完成任务。至于书是不是符合读者需要,根本不在考虑之列。也就是说,读者在他们头脑里,几乎不占什么地位。有的对“读者来信”,不屑一顾。个别的甚至对读者的意见、批评有反感,似乎读者的意见、批评,不是支持出版,帮助我们改进工作,而是有损自己的“颜面”和“尊严”,把国家赋予的出版权当做个人的权力,任意买卖,胡乱糟蹋,用以换取自己的私利。结果,编辑出版工作不仅脱离读者,脱离群众,而且造成了角色错位,本来应该是服务员,现在却成了指手画脚的老爷,被服务者反而成为任人摆布的阿斗。总之,头脑里没有读者的出版工作者,只能是一个盲人,他的出版就会变味。

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出版工作者的作风问题,同样是关系到出版事业盛衰荣辱的大问题。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出版工作者,一定要引以为戒,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呼吁,出版工作者心中要有读者,“心中只有读者”,任何时候都要想到你的读者,要千方百计为读者着想,把“竭诚为读者服务”,“一切为了读者”作为自己工作的真正出发点和归宿。

江泽民在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我们出版工作者来说,就是首先代表广大读者的根本利益,我们只有代表广大读者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换句话说,编辑出版工作者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就应该体现在竭诚为读者服务,处处为读者着想,代表广大读者根本利益这个基本点上。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们编辑出版工作者在每天晚上是否也要反思一下,今天我有没有想到过读者,我为他们干了些什么。

“心中只有读者”是我们出版工作者最高的职业品格,是我们最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我们最高的追求。愿我们以此共勉。

2001年10月

P17-20

目录

写在前面

第一编 心存读者

 编辑本意在元元

 读者在哪里

 心中只有读者——编辑最高的职业品格

 让韬奋精神永放光芒

 一切为了读者:叶圣陶编辑思想的核心

第二编 坚持质量第一

 论质量第一

 一定不要忘了质量第一这个铁的原则

 导向、文化含量及其他

 多出好书,坚决制止不健康书刊流传——学习邓小平出版思想的一点体会

 该抓一下印装质量了

 将精品战略进行到底

第三编 编辑创新与营销

 新时期编辑活动新的特点和要求

 也谈选题策划

 编辑营销阅读率及其他——当前编辑出版工作中引人思索的一些问题

 “编辑无学”乎?

 编辑创新与编辑学的学科建设

 建立普通编辑学是历史的必然

第四编 肩负着未来的使命

 着眼于下个世纪关注着未来命运——致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工作者

 为少年儿童当好精神食粮的营养师

 创新·市场·队伍——进一步发展少年儿童读物的一些想法

 我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了什么——世纪之初寄语少年儿童读物编辑

 保护好少年儿童出版这一片净土

第五编 出版教育与人才培养

 高校编辑学专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需要总结和提高

 编辑出版教育要适应出版发展需要

 职业资格考试是出版队伍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出版专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第六编 优良传统与职业道德

 简说我国近现代出版优良传统

 论编辑的职业道德

 质量:编辑职业道德的体现

 爱国爱民勤奋正直造就了现代出版楷模邹韬奋

 关键是要解决好出版观问题

第七编 国外出版印象一二

 国际出版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第四届国际出版学研讨会侧记

 马尼拉国际出版学研讨会印象

 访奥印象

 四种美国编辑及其他

 一本使你了解美国编辑和编辑工作的书——《编辑人的世界》读后

第八编 随感与杂谈

 编辑,你给社会留下的是什么?

 不曾忘却的纪念——边春光同志与《编辑实用百科全书》

 乐在其中无处躲——读叶至善同志新著《我是编辑》

 科学发展得越快,越需要科普读物

 一则发人深省的杂志征订启事

 也谈编辑与“洗泥”

 给“抢热点快出书”泼点冷水

 “玩书”有罪

 订规划不要绕过三个话题

 实现规划要防止“三重三轻”

 职业编辑是不是会消失?

 治书者先要读书

 近现代编辑活动演变撮趣

序言

我从1955年起开始做编辑工作,迄今已50余年,经历的风风雨雨也很有意思。虽然编了许多书,大都是时效性较强的读物,随着风云变幻,有的在当时可能很有影响,发行几十万、几百万册,可是时过境迁,逐渐被人们所淡忘;有的费了很大劲,但形势变化胎死腹中,未能与读者见面;总之当了一辈子编辑,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个别的那是因作者关系也许有可能)。但是我不遗憾,因为我为读者服了务,有一点还可以感到自豪,那就是——在半个多世纪的编辑生涯中,自信没有编过一本坏书,一本对不起读者、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书。这并不是我个人有多大能耐,主要是由于党的正确领导。我从学校里开始到后来脱产做了几年青年团的工作,这个经历给了我是非界限,确立了引导、教育青年的理念以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人民群众服务、当好党的助手的指导思想。人总要走正路,不要走邪路,这一点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的脑海之中。走上编辑道路之后,我也时刻以党的出版方针,两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提醒自己。我从内心里感谢曾经直接领导过我的同志,他们高度的原则精神,艰苦奋斗、身体力行、平易近人的作风以及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的智慧和胆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我人生道路上给予我的关怀令我终生难忘。我深切怀念曾经接触过的开创新中国出版事业的耆老,如王子野、王益、陈原、陈翰伯、叶至善等同志,他们都是德高望重的文化人,为出版事业呕心沥血的奠基者、开拓者。还有我周围的一些同志,他们的言行,也无形中给了我深刻的教育。

如前所说,我虽干了多年的编辑,却毫无建树,但在党的教育下,心中从未忘记过读者,而且能和几位工农青年读者做朋友,我们曾经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当我为他们编书的时候,他们的形象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这一点,我常常聊以自慰。所以,我现在就把《一切为了读者》作为这本小册子的书名。除了收入“心存读者”等方面的论述外,其中有些篇章,如关于为少年儿童出书、出版教育、我个人接触到的一些国外出版印象等篇目,考虑到也许这套丛书的其他作者不一定会涉及,承蒙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领导和《书林守望丛书》编辑同志们的错爱,我才不揣冒昧拿出来凑数,以博一笑耳。

编入本书的拙作共50篇,其中近一半是2000年底以前发表的,最早的发表于1991年2月,最晚的一篇也刊出于2007年5月,所以,其中所涉及的情况和问题,大都是过去的事了,有的甚至已经成为历史,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版改革不断深化,许多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读者如果能从其中看到出版业变化的一些轨迹,我就很满意了。

看这份校样的时候,编辑和校对的同志们,十分认真、细致,给原稿指出了不少问题和谬误,一方面我很感谢,同时也很内咎。我当了一辈子编辑,为什么轮到自己写东西的时候,而且是已经发表过的文章,还会有那么多问题,后来仔细一想,除了有些是粗心大意以外,还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一般是不加注释的;二是有些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不少只在文后说明一下“参考文献”,并未讲明具体出处。通过这次教训,我更深刻地感觉到编辑工作不可少,校对工作不可无,不要以为发表过的东西就没有问题,可以放手出笼,这也算是一点心得吧!

我的兴趣在编辑学,开始也有同志希望我从这方面列题。但考虑到目前的年轻编辑,出书、创收,压力太大,负担太重,有人说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早已达到了临界点,这是编辑学需要研究的课题。因为这对出版、对编辑学研究来说,都是挑战,同时又是锻炼我们的机会,当然需要大家付出更大的努力,用更多的时间来研究,用更多的篇幅来论述,所以在这里就不谈了。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我们的整个出版行业和编辑学的学科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2010年4月

内容推荐

“书林守望”丛书中有编辑家编辑《鲁迅全集》《茅盾全集》《巴金全集》的背后故事和经验谈,有编辑家与一些著名作家的交往纪实,有一批文学名著诞生经过的追记,有与书结缘的妙趣横生的回忆文章,有对书评写作与赏析之道的精彩讲述,有对破解编辑工作难题的悉心指点,有对出版管理,特别是文化、精神管理的创见,也有对书籍装帧设计的探讨,内容非常丰富。这些编辑家凭借数十年的从业经验,娓娓道来,述说他们“为书籍的一生”。他们的著述,对新一代出版人和广大读者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本书共50篇,除了收入“心存读者”等方面的论述外,其中有些篇章,如关于为少年儿童出书、出版教育、个人接触到的一些国外出版印象等篇目也收入其中。

编辑推荐

“书林守望”丛书是一项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老编辑经验的拯救性文化工程,旨在反映编辑经验的深厚积淀,探讨编辑研究的独到心得,展示编辑境界的高尚追求,讲述编辑职业的文化魅力,体现编辑创造的不同个性。丛书约请范用、方厚枢、吴道弘、赵洛、林穗芳、熊国桢、邵益文、林君雄、周奇、王维玲、潘国彦、陈芳烈、郑一奇、聂震宁、邓中和等著名编辑家参与著述。

本书是作者对编辑出版工作的经验总结、建议呼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切为了读者/书林守望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邵益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600319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3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32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