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上古文明考论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上古文明是本书论范围,而“考论”是本书的特色,“考论”偏重于材料,希望尽可能利用最新考古材料对中国上古文明史进行补充和辨析;“论”注重其规律性的总结,中国古文明既有世界古文明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作者在借鉴西方古文明的研究理论的同时,从中国实际出发,在材料辨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出自己的上古文明理论与框架。通过本书,读者将可以看到接近历史真实的“中国上古文史”全景图。

内容推荐

《考论》的绪论部分,即表现出全书这样三个特点:第一,是将“中国上古文明研究”作为一个学科来提出;第二,是从有关的学术史进程着手去探索;第三,是特别重视这种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书中上、中、下三编,贯穿着作者对这三点的见解。

读《考论》,作者由中国文明的始源,即《史记》的五帝时代开端,历叙夏、商、西周,按照作者对当时社会进化的独到看法,作了相当细微的探究分析,形成书的上编。接着,又对中国文明在这几千年的过程中所达到的深度、广度,以及所呈现的多样性、复杂性,分别进行考察论述,颇多创见,作为中编,与上编互成经纬。最后,作者在其下编就若干有关键性问题一一作专题性的考论,有许多新观点,成为上、中两编不可缺少的补充,也是最能看出作者心得独到之处。

目录

序言

绪 论

再现辉煌:中国上古文明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章 “中国上古文明研究”学科的提出及其基本范围/3

第二章 学术史与中国上古文明研究/7

 第一节 “六经皆史说”:

古代文明研究中的“信古时代”(从孔子到司马迁到章学诚)/7

 第二节 “古史层累造成说”:

古代文明研究中的“疑古倾向”(从刘知几到崔述到顾颉刚)/23

 第三节 “二重证据法”:

古代文明研究中的“释古工作”(从王国维到郭沫若到李学勤)/29

上 编

昆仑逶迤:中国上古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

第一章 五帝时代:酋邦等级制与文明起源/53

 第一节 “五帝”释义/53

 第二节 五帝时代主要部属的大致活动范围/55

 第三节 五帝时代的社会组织/57

第二章 夏代:部落联盟共主制与早期丈明的形成/63

 第一节 由尧舜联盟酋长禅让制过渡到禹启联盟共主世袭制/63

 第二节 夏代国家文明的建立/81

 第三节 夏代仍处于一个早期国家阶段/82

 第四节 夏民族的活动范围与考古学上对夏文化的探索/88

第三章 商代:方国联盟共主制与早期文明的发展/99

 第一节 商民族对部落联盟共主的争夺/102

 第二节 商代前期:由部落联盟共主向方国联盟共主的过渡/110

 第三节 商代后期:方国联盟的成熟与早期文明的发展/123

第四章 西周:封国联盟君主制与早期文明的定型/134

 第一节 关于周民族在先周先公时期几个重大学术问题的讨论/134

 第二节 从古公宣父到周武王:由商族的方国联盟成员到新方国联盟共主/143

 第三节 由文武方国联盟到周公成康封国联盟的转变/148

 第四节 分封基础上发展成熟的宗法礼仪制度/160

第五章 春秋战国:血缘管理的瓦解与早期文明的转型/180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领域的发展与繁荣/180

 第二节 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形态等方面的变化/184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在各诸侯国的具体反映/193

第六章 秦皇汉武:地缘管理的形成与帝国文明的建立/201

 第一节 秦朝帝国文明的建立/202

 第二节 西汉前期对帝国文明的巩固和发展/206

中 编

两河滔滔:中国文明起源的深广度和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第一章 中国上古文明的世系与年代新证/22’

 第一节 由新出瑟公盔、?氏铜器论夏商周世系及虞代问题/221

 第二节 中国上古文明史中的年代问题和“夏商周断代工程”/240

第二章 从考古材料看古文明的时间深度与空间广度/285

 第一节 文明、文明起源的标准及其在中国的运用/285

 第二节 从时间角度看中国文明起源的早期性/287

 第三节 从空间角度看中国文明起源的广阔性/306

第三章 不同的区域文化与中国古文明起源、发展的多样性/314

 第一节 从不同文化区域看中国古文明起源的差异性/314

 第二节 在文明发展过程中,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出现了不同的规律/322

第四章 东西方古文明的比较/333

 第一节 中国古文明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原生态古文明之一/333

 第二节 东西方不同的文明起源路径/345

 第三节 东西方文明不同的发展状况/363

 第四节 从世界古代史看中国古文明对人类社会的贡献/366

下 编

星汉灿烂:中国上古文明的个案研究

第一章 天圆地方:中国上古文明的宇宙论及相关哲学思想/379

 第一节 考古所见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379

 第二节 由宇宙生成论所引发的有关古代哲学政治思想/392

第二章 图文并茂:中国上古文明时期的历史文化之承传方式/402

 第一节 夏商周三代是“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图书”时代/405

 第二节 先秦秦汉部分“图书”的分析与阅读/413

第三章 九流十家:中国上古文明时期的学术思想与东西方“轴心文明”/470

 第一节 中国上古文明时期学术史的基本概况/470 

 第二节 中国文明起源时期的神巫之学/472

 第三节 夏、商、西周早期文明时期的史官之学/475

 第四节 社会转型与春秋战国之际的?绅百家之学/480

 第五节 孔墨显学的发展/486

 第六节 楚国的史官学术与道家学派的起源及发展/494

 第七节 春秋战国“九流十家”的源流大势/511

 第八节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所展现的“轴心文明”及其与希腊、印度“轴心文明”的比较/513    

后记/53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上古文明考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林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404679
开本 16开
页数 5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80
出版时间 2005-12-01
首版时间 2005-12-01
印刷时间 200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9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10.7
丛书名
印张 3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59
192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7: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