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如何经营你的大学时光
内容
编辑推荐

该怎么经营大学时光?日前,武汉高校12名大学生合著的一部励志书《如何经营你的大学时光》诞生。这部名叫《如何经营你的大学时光》的书描写了10名大学生面对精神空虚、就业压力、社会诱惑,在历练和突破中逐渐成长的过程。

“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80年代人出的书,反映了一种‘疼痛的青春’,要表达我们这代人物质富裕,精神空虚。”该书主编、华师美术专业02级学生马浩然说,为改变这种看法,临近毕业的他决定“做点什么”,2005年6月,他和就读于武大商学院2001级的陈平“一拍即合”,决定找一批有代表性的大学生,编一本励志书。 陈平表示,出书是想告诉人们,“我们这代大学生不是迷惘、颓废的一代,而是充满理想和创造力的一代”。

内容推荐

10位大学生将个人的兴趣、专业与时代需要、理想设计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平凡走向不平凡,为当代大学生如何走出迷惘,如何认准目标,今后如何走向竞争的社会做出了榜样!给每一位大学生指出了一条可借鉴的路,给每一位高中生提供了人生的价值取向,给每一位家长展现了孩子的光明前程!

目录

致当代大学生

理想与青年

大生们的大学

不平凡的青春

自强不息的青春之歌

大学里的守望者

一路走来,一路成长

跋涉梦想

爱在华师的日子

我的大学,我的多面青春

潇洒年轮

我的黄金时代

给我一生有效的感动

为生活寻找灿烂

雁过平沙

青春不留白

后记

试读章节

看一批当代优秀大学生的自述,看他们写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理想,觉得很有意思。就此,我说几句话。首先,我用“优秀大学生”称呼这些年轻朋友,尽管平一些,但要准确些。我不太同意用“精英”、“成功”这些词。我以为所有大学生都是社会的精英。对于青年来说,也不好轻易用成功二字。而应该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年轻人是很不错的,他们的自述能给人多方面的启发。

我个人一下子就联想到五十多年前自己的大学生活。任何时代都一样,大学生入学前后会有各种各样的理想。1951年我高中毕业时听报告说,民国初年的青年都愿意学法律,因为受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影响,后来又热衷学经济、金融,因为是谋生的好出路。时代变化,社会环境不同,人们的理想是变化的。上世纪50年代初流行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我不知为什么,因为读了一本《中国历史简编》(吴泽著,吴泽先生后来是我的研究生导师),当年高考时八个志愿,我只填了一个北大考古专业,没有填其他志愿,结果是名落孙山,第二年才来华师历史系读大学。毕业后又读研究班,期间以为:郭沫若也没有什么,一级教授不在话下。现在看来,一方面事实是至今也没有赶上郭沫若,另一方面如果当时不是那么“狂想”,恐怕会更差。这也许就是“法乎其上,得乎其中”吧。有理想当然比没有理想好,而能够踏踏实实地为理想而奋斗,积极进取,总会“日日新”的。

关于理想还可以说很多,1952年读苏联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他就说他小时候曾经想当海员,想在海船甲板上看蓝蓝的大海。当时,还读过苏联小说《三个穿灰大衣的人》、《大学生》等等,描写苏联卫国战争后大学生生活的深刻的印象保留至今。现在我悟到一点,青年的理想是变化的,时间不同理想各异,受家庭、社会、教育多方面的影响。当今青年应如何在大学生活学习,应有怎样的理想?我个人不敢也开不出什么良方,读读这些优秀大学生的自述,是会得到启发的,不过,也应该全面正确地领会才好。

2005年11月

熊铁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P5-6

后记

一、因为现状给我的一些启示,于是有了《如何经营你的大学时光》

大学的最后20天你是如何度过?你将如何度过?我想记录下我们的大学生活,我想出一本书,让大家来一起分享。

火花需要碰撞,而碰撞需要接触,网络的触角无处不在。2005年6月某日的QQIP显示:武汉大学梅园四舍。

平弟0R平哥:好啊!

玛雅王朝:平哥,好久不见!

平弟OR平哥:我们是80一代,我们是改革开放后中西融合的一代。

玛雅王朝:是呀,可是现在很多人都很郁闷,很多人都没有方向。

平弟0R平哥:要不明天我们在学校门口的金麦纺见。

玛雅王朝:好的!

平弟OR平哥:再见。

我们是80一代。我们是游走于网络的一代。我们是堕落的一代?我们是迷失的一代?……

现在大学生流行的口头禅:郁闷、无聊……

这是我们的大学吗?这是我们的黄金时代吗?

我心目中的大学青年:长袍、围巾,左手持书,右手指点江山,激昂文字……

我常游走于武汉各高校之问,发现身边有这样一批同学,他们执着、奋斗,小有所成,他们在努力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2005年6月19日,这些人的代表相聚在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门口的横幅上写有四个大字:“爱我华中。”

故事由此而开始……

二、网络给我们带来的

1.信息多,迷失。  网络带给我们的是一场革命,现在我们只需要鼠标一点便知晓天下事,从新闻、旅游、社会信息、交友信息、二手交易、八卦、花边、性、战争……我们接触了很多信息,好的、坏的,应该知道的,不应该知道的,公共的、私人的……最后大部分人的头脑为这些信息所占据,完全为信息所左右,失去了辨别能力,最后迷失在茫茫信息海洋中。我不是说这些东西本身不好,可是这些东西是我们要的吗?是我们追求的吗?它们中的大多数往往给我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我们的心灵、我们的思想中还有多少独立的硬盘?现在一个学生的游戏都有20多G啊?

2.看的多,想的多,做的少。

现在的小学生可以和你侃电子商务,可以侃明星写真……你要问大学生脑袋里面在想什么?得到的回答无非是:最新电影大片、某款游戏发布、新的手机上市、女朋友生日可以从当当网邮购一个布娃娃、去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五一”出游方案、星期天的兼职信息……

有人说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和10年前那一代大学生的区别是我们想的多,做的少;而10年前的大学生却会是今天做好一个出游计划,明天就出发。关键是他们有行动能力。而我们却梦想得多,行动得少。

重享受,忽视劳动价值的创造。现在大学校园里商业氛围甚浓,究其原因,大学生是服装、数码产品、食品、旅游、培训教育等等消费产品与方式的潜在和实际消费者。现在,不少大学生梦想着“将来能有别墅,里面要有全信息网络智能化的电器、家具,要有游泳池,要……要……要……”可我们没有说要为社会,为他人,哪怕是为我们的父母做点什么。

三、关于理想和梦想

回想小时候,在夜里数星星,对妈妈说:“我要把星星摘下来。”这也许是无知的可爱。再大一些,我们开始描述我们的梦想,长大啦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老师,还有说要当孔融——至少我们还有梦想。

2005年9月,我和寝室的同事讨论大学生找工作的事情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现在大学生找工作容易犯很多错误。

对,其中一条就是他们太看中薪水,一上去便和招聘主管谈福利啊、待遇啊。

其实他们应该谈谈他们有什么才能,能为公司做什么,自己的理想、目标是否和公司一致。

问题就在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理想,他们没有目标,可悲啊!

是呀,一个人连自己追求什么目标都不知道(不要说为了吃饭,曾经有人说过,“吃饭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这是最大的悲哀!

上大学前我们的目标是考大学(其实那个考大学的目标有可能都不是你的目标,而是家庭、社会强加给你的目标),可上了大学我们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省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四、本书作者的特点总结

本书的作者都是我大学的好朋友,我不知道他们可否称为我们大学中的精英,至少可以说他们实现了他们大学的目标。本书的目的也就在于给大家展示他们的大学历程,希望对大家有借鉴作用。他们也曾经迷惘、郁闷,甚至“愤青”过,但是最终他们回归现实,用行动实现了自己大学的梦想。我尝试着总结他们的优点、特点,希望和大家分享。

1.他们有理想、有梦想、有目标。

2.他们敢于尝试、冒险,甚至可以说是偏执的表现。

3.他们有很强的行动能力,并且能够坚持,他们说了就会去做;而大多数人是只说不做。

4.他们都有自己的交友圈子,人是社会的动物,我们和社会相互依存,这些同学都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

5.他们都会做总结。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要在同样的地方犯第二次错误。大家都在尝试,可是有的人会总结,有的人不会。现代企业的知识管理也是让大家总结、吸收前人的经验,以此减少失误,加速成长。

6.他们都是平凡的普通的大学生。他们曾经失落过、郁闷过。四年大学结束时他们都有所成就,是其中的过程让他们从平凡走向不平凡。“铽试就能行,争争就会赢”,关键在于你试了吗?你争取了吗?

五、我为什么会编写《如何经营你的大学时光》

大学毕业前20天,大部分人都在和同学、老师、情人叙离别之情,我为什么会来策划这本书呢?简言之,符合“道”。

2004年4月我在武大哲学院听了华科大熊良山的讲座“《老子》——当代大学生成功之道”。随后我还有幸听了杨叔子院士的讲座。

他们都在关心着今天的年轻人,关心着我们的大学生,关心着我们国家的教育,我时刻提醒自己我能做什么。

和小马的接触中,思想碰撞让我们走到一起,并且为之努力。虽然我7月2号就离开了大学,但我一直在关注着书稿的进展,在此也特别感谢小马为这件事情所做的一切。

我们的社会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我们必须学会去做适合自己做的事情。术业有专攻,你有你的专长吗?你有你的核心竞争力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能力去为社会、他人服务,同时社会会给予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我希望通过我和小马的努力,能实现我们的价值。

六、王旭谈我们这一代

在美的商用空调事业部(MDV)培训期间,我认识了讲项目管理的王旭老师。 王老师说他曾经担心我们这一代是否能够担当将来建设国家的重任。渐渐地他发现有一些年轻人和他接触时,讲的是“国家大事”,谈的是“诸子百家”等传统文化,用的却是西方的技术……  王老师说他现在对我们80一代很放心,每个社会、每个时期都会有一定比率的人会成为这个社会的精英,成为这个社会的建设者。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了吗?

七、感谢

我感谢我的母校——武汉大学,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树,那里的草都让我朝思暮想。还有亲爱老师,亲爱的朋友……

是他们不断地激励着我一直在追求,一直在路上……

陈 羊

2005年11月9日晚于顺德美的员工新村

书评(媒体评论)

李建辉是中国地大的应届毕业生。刚毕业不到一年,他已是康佳公司的业务主管。今年,他冲过三轮激烈的人才筛选,战胜了包括武大、华科大在内的六名研究生,从2600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谈到求职经历,他仍然记忆犹新。“大学期间,丰富的阅历让我在求职时比别人略胜一筹。”他微笑着说。

《武汉晚报》

2005年10月2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如何经营你的大学时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浩然//陈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143662
开本 32开
页数 2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5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5.5-53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4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4: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