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硝烟弥漫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

《硝烟弥漫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为其中一册,由刘学铭编著。

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1896.12.10)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的确拥有Bofors (卜福斯)公司。此公司拥有350年历史,之前主要生产钢铁。诺贝尔拥有Bofors后把公司主要产品方向改为生产军工产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改公司多项产品曾授权多国生产,并受军队广泛好评。 诺贝尔一生拥有350项专利发明,其中炸药为最为出名的一项。

内容推荐

《硝烟弥漫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为“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中一册,由刘学铭编著。

《硝烟弥漫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介绍了诺贝尔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他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目录

守护在病床边的母亲

背井离乡的父亲

迁居圣彼得堡

海外考察,周游世界

战争与破产

发明硝酸甘油炸药的始末

炸药引发的悲剧

挫折与成功

诺贝尔与他的女人们

生命最后的两项工程

试读章节

背井离乡的父亲

本书主人公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兴衰起伏、风云莫测的生涯,对他的家庭及其后代产生了重大影响。

伊曼纽尔·诺贝尔身体健壮,机警干练,足智多谋,14岁那年被送去当水手,跟随着远洋帆船出海。

当他站在桅杆前面,任凭清冷而又潮湿的海风吹拂着他亚麻色的乱发,凝望着天海交融的海平面上掀起的巨浪,不由得心潮起伏。他决定在国外闯荡江湖,不成就一番事业,不混出个人样儿来,誓不回家。

伊曼纽尔所在的远洋帆船在埃及靠岸后,他便悄然地离开了货船。从此,他便浪迹街头,白天找些零活干,赚几个小钱糊口,夜晚或露宿在公园的墙角下,或蜷睡在汽车站的长凳上,或躲在下等酒吧问的过道中,或藏身于廉价店房的地下室。他虽然吃尽漂泊流离之苦,但他雄心未泯,壮志犹存,寻求和等待着时机。

有一天,他终于时来运转。这位聪明、机敏的青年,被总督默哈穆德·阿里发现了,竟破格起用这位流浪汉当建筑师。

他原本读书不多,没有受过严格_自勺科学训练。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修养。他之所以能承担起建筑师的重任,全凭悟性与直觉,观察和实践。他在国外经历了千辛万苦,过了三年充满磨难和艰险的生活,积累了一笔数量有限的钱财和受用终生迎接生活挑战的胆识与经验,于1818年返回他的祖国瑞典。

不久,生活又给他提供了机遇,瑞典国王查理四世及其随驾人员要路过他的家乡耶夫勒。这对一般平民百姓来说,充其量不过是在平静的生活中,多了一条街谈巷议的新闻而已,但伊曼纽尔却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显示自己才能,甚至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良机。于是他便模仿罗马凯旋门的样式,建造一座向国王表示敬意的凯旋门。

伊曼纽尔此举获得了预期效果一。国王及其随从看过他的杰作后,一方面对仓促间能建成如此宏伟壮观的建筑物表示赞叹,另一方面对在这样偏僻的小镇竟有这般高人表示惊喜。他的建筑才能当即受到了王室的赏识,并得到了瑞典两位杰出建筑师的青睐,积极资助他进一步深造。从1821年到1825年之间,他每年都得到斯德哥尔摩建筑学校的奖学金。。他对绘画和机械建筑都有浓厚的兴趣,在耶夫勒学了一年建筑艺术之后,进了斯德哥尔摩工艺学院建筑系。在学习期间,因成绩优秀兼任这座学院机械系的设计员和助教,并数次荣获建筑和机械制造奖学金,受到学院三次奖励。不过,他把时间和精力大都投入到发明和创造上。因此,他并没有读到毕业。在学习期间,他申请三项专利,其中两项因没有新创意而被否决,而第三项专利是将旋转运动变为往返运动的变换器,因设计新颖,具有实用性而得到社会的首肯和好评。

伊曼纽尔在学校期间发展起来的发明。创造的欲望,不仅是他毕生为之奋斗的动力源泉,而且也是引导儿子们潜心这项事业的直接动因。

由于在建筑技术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他在斯德哥尔摩完成了不少新的建设项目和建筑工程。1835年,他开设了瑞典第一家橡胶工厂,生产有弹性的胶布和外科、军用及工业用具,其中包括他亲自发明和设计的用弹力胶做成的成套军用背包、床垫、救生衣和浮桥部件等产品。

然而,在这位发明家前进的道路上,并没有喝彩的人群,也没有洒满阳光和鲜花。相反,他像一切走在时代前头的探索者一样,遭受到墨守成规的人的歧视和误解。此外,他还像某些天才发明家那样,经常被新的创意和想法折磨着,使他食不甘味,寝不安枕,并且为自己的奇妙想法而倾家荡产。

伊曼纽尔热情奔放的性格,好像是点燃他创造欲望的火种,而他的想象力一经爆发,便常常失去控制。有时他的创意虽然是真假与对错参半,但他总是盲目乐观,忘乎所以。不过,他像一切思维敏捷、情绪无常的发明家和艺术家一样,顺利时得意忘形,挫折时先是气急败坏,继而心灰意冷。但不久他冷却的心,又被新的创造发明所加温,于是又开始了情绪大起太落的新周期……

如果说伊曼纽尔的创意都是不着边际的,那也不公道。其实,有的创意是颇具实用价值的。当开凿苏伊士运河的消息传开时,又激起了伊曼纽尔的创造欲望。他要发明一种烈性炸药,以加速运河、隧道和筑路的工程速度。从此,他的命运、他的家庭兴衰和儿子们的前程,便同那令人望而生畏的炸药联系在一起了。

1837年的一天早晨,阿尔弗雷德和两个哥哥还沉睡在梦乡,忽然从后院传来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被惊醒的孩子们匆忙赶到出事现场。这时,受惊的邻居们也纷纷聚集到院子里,对伊曼纽尔大喊大叫。

伊曼纽尔正面带笑容地站在制造炸药的实验棚子前面,正为一种新炸药的配方成功而兴高采烈。他耐心地向邻居们解释:这种试验是小规模的,不会发生任何危险。可是,他的解释却进一步激起了众怒,大家指手画脚,高声训斥,对他展开围攻。

后来这次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市政当局出面禁止伊曼纽尔进行爆炸试验。他为了自己的科学试验,早已债台高筑了。债主们原指望他试验成功分享其利,而今见他试验被禁止。便纷纷上门逼债,扬言如不按期还债又提不出可令人信服的新保证,将送他去坐大牢。

很久以来,伊曼纽尔就有离开瑞典到海外去发展的念头。现在市政当局发布了停止他试验的禁令,使他想通过研制炸药来改变经济困境的希望破灭了,从而去海外发展的念头更强烈了。

P20-24

序言

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两院院士

路甬祥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将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出版面世了。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共同撰写的这套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本书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涌现出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在近现代,中国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学家并不多,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并不相称,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较,在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当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我国也不失时机地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我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树立起献身科技事业的信念,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当新世纪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硝烟弥漫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学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461480
开本 16开
页数 1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326.13-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
150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7: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