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望海楼札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关于厦门及闽南地区同台湾之间文化考证的小集子。本书分为草根文化、地方文献及史事、大陆闽南话与台湾闽南话、人物印象、游踪随感五卷,记录了大陆与台湾文化的点点滴滴。

目录

前言 林桂卿

默默的奉献,永恒的纪念

——悼念李熙泰老师 潘懋元

为了忘却的记忆 扬固桢

闲不住的老人

——悼李熙泰先生 武阳滨

物华天宝痛斯人

——悼李熙泰先生 戴光华

第一卷 草根文化

闽南文化的海洋特性

“厦门”小考(2则)

“南陈北薛”传说考

厦门“石敢当”采风

厦门市井风物(13则)

“演武场”地名探源

浅谈厦门民间歌谣

火金姑

《天乌乌》寻根

台湾高山族语言中最早的汉语方言译文

论台湾歌谣及其流变

台湾歌谣《望春风》

台湾地名小识(9则)

台湾人的姓氏与信仰习俗(5则)

第二卷 地方文献与史事

《玉屏课艺》珍本简介

林铖和他的《西海纪游草》

许南英和南社诸君子

厦门民俗学研究先驱——谢云声

厦门早期的文学社团

闽南的世界语运动

福建木刻运动五十年

——中国木刻研究会厦门大学支会史略

鲁迅来去厦门

一张珍藏的照片

一幅木刻作品的生命

追记一段史实

醉仙岩的遐思

《听雁楼诗文集》读后

读《厦门好》

第三卷 大陆闽南话与台湾闽南话

李光地的《榕村韵书》

《渡江书十五音》跋

闽南方言底层的发掘

“落魄”的闽南方言读音

闽南方言“肉”的读音

闽南方言“人”字的本字再探

闽南地方戏文使用方言土语俗字的研究

——关于“共”字的音读、用法、色彩、字源

厦门方言小考(10则)

厦门方言的一种构词法

厦门方言阴平和阳平的变调

“熊”读[him]不是孤证的例证

——兼论冬、侵韵部的分合演变

厦门方言的“熊”字

厦门方言的形容词重叠

厦门方言的量词

厦门方言的词尾

母语

——文化背景的认同

“台湾”的异名及其读音

初读连横的《台湾语典》

台湾话的历史与现状(5则>

第四卷 人物印象

诗人雷石榆印象记

尹瘦石的童晴岚画像

追忆尹瘦石的厦门书画缘

为了春天的耕播

——忆许虹同志二三事

蒙蒙春山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读陈伯吹的《论“童心论”》

天风海涛乡国情

——读黄望青《从鼓浪屿到新加坡》

忆王亚南校长二三事

忠翰与厦门木刻运动

一个木刻家的光荣脚印

——忠翰革命活动片断

第五卷 游踪随感

中南海游记

访曹雪芹纪念馆

北戴河散记

秋日谒鲁迅基

走向西藏

青藏公路风情画

新疆博格达峰下起商潮

秋访古铁城邵武

安溪行

浯屿纪行

澳门行(4则)

台湾游记(8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望海楼札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熙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525227
开本 32开
页数 4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5-12-01
首版时间 2005-12-01
印刷时间 200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27.57
丛书名
印张 13.12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04
14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1: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