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珍闻与解谜)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查阅了大量权威的文献资料、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以记实的手法和翔实生动的语言,记录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几十年岁月中不同的生活侧面,再现了一代伟人所独具的高山仰止的人格魅办,有口皆碑的领袖风范,无与伦比的人际艺术。其间,有气冲霄汉的豪情,肝胆相照的友情……,充满了传奇色彩,催人泪下,叹为观止!

内容推荐

本书的几十个故事,记录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几十年岁月中不同的生活侧面。这些故事主要来自作者采访上百位高级干部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从20世纪70年代末作者便着手采写,在史实的准确度上屡作核对,并经过党史专家鉴定,陆续发表了一些篇章,许多当今流传的故事源出于此。本书以毛泽东故事为主,同时有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彭德怀、邓小平、李先念、胡耀邦、王若飞、陈赓、徐海东等领袖、将领及有关党史人物的传奇经历和事迹,旨在求实探源,钩沉出鲜为人知的历史珍闻,帮助后人认识和理解中国革命史。

目录

毛泽东遭军阀省长通缉装医生闯关之谜[1]

毛泽东在白云山上怒搡警卫员之谜[13]

毛泽东撰《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之谜[21]

朱德认妹[27]

毛泽东在砻市连办两案之谜[33]

董必武的亲疏观[37]

红军28军政委郭述申两次大难不死之谜[41]

毛泽东论做市场广告[45]

毛泽东震怒救农妇[53]

毛泽东一小时解决四件急军情[59]

筹划斯诺去延安地区采访的第一“线人”[67]

朱德元帅爱花鸟[75]

肖劲光大将谈“一国两制”[79]

国民党将军李明灏向毛泽东献军事地图之谜[83]

毛泽东开处方[91]

鲁迅被称为“中共特科”秘密“特情员”之谜[101]

胡耀邦力呈保卫部正名之谜[109]

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说自己不是“志愿”军[115]

董必武救程兰徵盛怒带巧释[125]

毛泽东称赞“列宁号”飞机之谜[129]

毛泽东说“周恩来是装甲兵之父”之谜[137]

邓小平说雷震是“幸运战将”之谜[153]

毛泽东被撤去前委书记职务之谜[1 63]

毛泽东家的保姆被杀重案之谜[169]

周恩来三次建议均被白崇禧采纳[1 79]

美英法“军事考察团”考察延安之谜[189]

红军常演激情戏[197]

毛泽东论秦宫皇后轶闻[213]

朱德在通什微服巡察[217]

毛泽东大奖“抗命”中央军委的粟裕之谜[223]

毛泽东亲点名调配警卫员[231]

中国红军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之谜[241]

叶挺囚室密送情报[251]

毛泽东对犯颜直谏的陈赓拍案惊奇调配重任之谜[259]

斯大林在中国订做皮鞋[267]

毛泽东调配邓小平为第129师政委之谜[271]

李特用左轮手枪对准毛泽东之谜[281]

郭沫若赠墨宝别出心裁[289]

女将军陈少敏离婚记[293]

毛泽东说王宏坤是“幸运的挂面师傅”[297]

毛泽东是精明的“统战心理学”医师[303]

周恩来紧急处理顾顺章、向忠发叛变危机[309]

毛泽东在战场上屡次死里逃生之谜[31 3]

毛泽东关心林彪婚恋问题之谜[337]

王若飞以假乱真骗巡捕[345]

旧军官武承贤连晋要职之谜[349]

大将徐海东拒乡亲悖理事之谜[353]

斯诺向毛泽东汇报在豫旺堡的二三事[363]

毛泽东要做“山大王”之谜[371]

耿飚打了胜仗写检讨成名文之谜[377]

种田能手宋雨来刺杀毛泽东之谜[383]

叛徒孟建德、刘从文企图毒杀毛泽东之谜[389]

敌特计兆祥妄图炸毁毛泽东专列之谜[397]

毛泽东最早提出“学习班”之谜[407]

毛泽东评红安县民间传闻“红军”名词来源之谜[413]

毛泽东纠正李先念不公平职务之谜[419]

后记[427]

试读章节

正式谈判中,毛泽东以罢工工人首席代表的身份,率领代表到县公署政务厅与吴景鸿面对面斗争。毛泽东手持赵恒惕军阀省长一贯用来欺骗湖南人民的《省宪法》,充分运用合法斗争手段,以省宪法条文为根据,逐条驳斥吴景鸿的歪理邪说。

一次,工人代表说:“增加房租,抬高米价,经过我们同意没有呀?”

吴景鸿不满地盘坐沙发上,拖着官腔说:“涨价之事,各街团绅商自有理由慎重考虑,你们应该听从县署指令才对。”

毛泽东马上接着话茬儿,无情地斥责说:“既然涨价不涨价都要听从官厅,那么请问,商家涨价莫非是受了官厅的怂恿咯?”

吴景鸿顿时面红耳赤且无地自容,恼羞成怒还又不便发作,却也发现毛泽东不是一般的泥木工人,而是“过激分子”,还是“领头的”。吴景鸿思索后,不怀好意地轻声问道:“先生贵姓?是不是工人呀?”

毛泽东一眼看穿其用心,轻扬眉毛,微微一笑,蔑视地说:“先生问我的资格,我就是工人的代表咯!如果要审查资历,最好改日再谈。今日我以泥木工人代表的资格,要求政府解决工资问题。”

连续谈判12个多小时,在毛泽东唇枪舌剑和工人代表们有力的配合攻势下,吴景鸿不断出现的花招被一一揭露和粉碎。泥木工人的要求不得不被答应了。

10月25日8时,毛泽东率领12名工人代表来到政务厅,催批“呈文”。同时,在毛泽东事先策动下,全体泥木工人在20000余各行各业工人声援支持下,共同组成浩荡的队伍,一边呼口号、一边游行示威来到了省公署。这样,逼得军阀省长赵恒惕暴跳如雷地斥责吴景鸿尽速结案此事。吴景鸿只好颤动着双手来到政务厅交办“呈文”。可是,精明的工人代表们发现了吴景鸿在文字上耍了花招:其批语中竞有“其工价尤应随时协议,不得由应工人等一方面加以限制。”工人代表给毛泽东审定时,毛泽东指着批语严正地对吴景鸿说:“马上删去,否则罢工决不停止!”

冷汗直滴又急又羞的吴景鸿无言以对地点了点头,抖动着提笔的手,把那句他自己写上去的字全删掉了,并且押上了手章以证明是自己删去的。然后经工人代表们审正,再乖乖地盖上了政务厅公署官印。至此,近20天的泥木工人维权罢工斗争取得了极大的胜利。

联想这一年多的面对面的政治上和经济上以及谋略上的较量失败,使得赵恒惕、周赢干、吴景鸿、石成金等把毛泽东看成了眼中钉、肉中刺。于是,这一伙湖南省掌握着国民党反动的党政军及警察生杀大权的军阀、恶棍和政客们,开始处心积虑地想谋害毛泽东了,一心想除掉自认为的心腹大患。

1923年4月中旬,赵恒惕正式下达了抓捕毛泽东的命令。好在在赵恒惕身边有共产党员设下的耳目,几乎就在下达抓捕毛泽东命令的同时,毛泽东所住的清水塘就来人先通知了毛泽东赶快离开长沙。毛泽东自知他与赵恒惕等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政治之大搏斗,因此,他一得到信息,毫不犹豫地卷起早准备好了的一切东西,迅速从后门出去,穿过菜园小路,靠着夜幕掩护,躲过了赵恒惕派出的一队兵丁的追捕。赵恒惕没有抓到毛泽东,十分恼怒。于是,他对毛泽东罗列“最危险”、“过激派”的罪名,下达《通缉布告》,公开在大街小巷张贴,悬奖捉拿。这时期的毛泽东处境非常危险。

可是,他仍在加紧党的建设和工会运动工作,每天都在大街小巷穿插奔波。有次,他创立的新民学会的老会员在街头遇上了毛泽东,问道:“你看,身子后面的墙壁上就有通缉你的布告啊,你没有看见吗?”毛泽东并未惊讶,却点了点头,说:“我也天天看哩,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毛泽东甚至还公开到这个老会员所在的学校去看望同志们。直到把中共湖南省地下党组织的全面工作都一一部署好后,毛泽东才于《通缉布告》下达半个多月之后,前往上海,到党中央机关去工作。P.6-7

后记

选编在这部书中56篇文章,有许多曾在军内外的报刊《星火燎原》、《燎原》、《红旗飘飘》、《解放军报》、《党史博览》、《中国妇k》、《湖北日报》、《楚晖》、《楚风》、《湖北青年》、《人之初》、《黄金时代》、《党风》、《历史大观园》、《五指山》、《粤海同心》等发表过。而其素材都是我35年来在国内军内与数千名老红军、老八路、老新四军、老解放军、老志愿军的将士们采访的第一手历史资料。具体的情况,读者可在每篇的《附录》中看清的。

我是由做新闻报道工作转入文艺创作工作的,选取这些素材和撰写这些文章,全是从能启发我们的后辈人认识和理解中国革命史的初衷入手的。

我认为:“纪实”虽分史志,也分文学,从广义而言细分的话,还有日记、真实图片、调查报告和新闻通讯等。20世纪80年代还出现过“纪实小说”(当然在更早的20年代就有“自传体小说”等),可是,我那时不甚理解为什么把“纪实”也划入“小说”中?曾在当时给国家文化部一位名人写过多次信互相探讨,他的信我仍然保留着,他说“别人这样写我也这样写”。事实上,“纪实”应该是真实的,“小说”应该是编造的。纪实与其他文字形式,区别也应该如此。传记文学(包括文史纪实或纪实文学),首先应是史实,然后才是文学。尤其是历史真实,应是如此。历史纪实文章难做,花工夫极大,写作很苦,其道理也在这里。我希望得到专家们的批评,而我的观点是这样的。

感谢初次发表过我以上文章的报刊领导和编辑们,必须说明的是:此次成书时,我都重新做了一些历史资料的补充和尽可能的核准工作,大部分文章连标题与行文方式也是新的,敬请关注。

更要感谢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领导和同志们,特别是昆仑图书编辑部的主任郭米克、编辑钱庆国,他们非常热心地一再阅审书稿、提出增删内容和积极帮助我送呈军队(总政治部宣传部)和地方的部门(中共中央文献室)的领导、专家审阅,并很快地投入出版发行工作。

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伟大、曲折和复杂的。近40年来,我与党史、国史和军史结缘,从中得到的收获和教益难以名状。我会继续努力,在得到读者的新的意见后,精心修订每一篇文章和每一个文字的。敬请读者们关照和多提宝贵意见。

作者

于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后20日夜

第3次核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珍闻与解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立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319037
开本 32开
页数 4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图书小类
重量 0.4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752-64
丛书名
印张 13.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7: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