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郑培民
内容
编辑推荐

郑培民,一个响亮的名字,人民的好公仆,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事迹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范感动中国,影响深远。他用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为党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本书客观、真实地记述了郑培民光辉战斗的一生,科学地揭示了郑培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充分展示了郑培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公仆情怀和人格魅力。

内容推荐

郑培民是继上个世纪60年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90年代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之后,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中涌现出的又一杰出典型。他用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模范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为党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本书客观、真实地记述了郑培民光辉战斗的一生。

目录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一 家世家风

二 涉世之初

三 大学时光

四 军旅生活

五 湘机岁月

第二章 主政湘潭

一 新的使命

二 统领湘潭

三 扬帆改革

四 实干兴业

五 真情为民

第三章 开拓湘西

一 受命湘西

二 艰辛探索

三 扶贫开发

四 播种“希望”

五 鱼水情深

六 共同繁荣

第四章 三湘辅政(上)

一 践履新职

二 沥血科教

三 潜心农业

四 推进文明

五 谋划三湘

六 坚定党性

七 清风本色

八 百姓情结

九 力镇洪魔

第五章 三湘辅政(下)

一 情系政法

二 倾注党建

三 心连党校

四 重视统战

五 寄语群团

六 人大负重

七 公仆情怀

八 丰碑长存

郑培民生平大事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万事开头难。来湘潭电机厂的头一年,郑培民凭借自己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超常的工作能力,给子弟中学政治课教学和共青团工作方面带来了新的起色。而他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诚实谦和的处世态度更获得了领导和师生们的交口称赞。正是缘于这种出色的表现,1971年1月,在湘机子弟中学工作不到一年,郑培民就被调任厂党委组织干事、团委副书记(当时团委书记由厂党委一名副书记兼任),主持湘机厂团委的日常工作。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全国各级团组织一度处于瘫痪状态。1969年开始整团建团,恢复团的工作。但因积重难返,郑培民走马上任时,湘机厂团委仍没有开展正常的工作。而此时由郑培民一手抓起来的湘机子弟中学团支部的各项工作却开展得红红火火,成为全厂团的工作的一个样板。面对新的任务,年轻有为、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郑培民雷厉风行,他认真学习和领会上级整团建团的有关精神,结合企业团工作的实际,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厂团委的整顿和建设工作。

首先,认真培训团干。郑培民把全厂各个团支部委员召集起来,开办团干夜校,组织他们学习团的基本知识。他亲手选编资料给团干上课,从共青团的性质、入团的条件、团员的权利和义务、党团关系到如何开展团的活动,怎样当好团干部等等,认真细致地进行讲解。由于他本人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又有团的工作经验,而团的基本知识看起来是一些比较枯燥生硬的条文,实则底蕴深厚,经他讲解,团干部很受启发,获益良多。

其次,努力建设一个坚强有力、团结战斗的团委班子。为了提高班子成员的素质,郑培民从基础工作抓起。一是抓理论学习。他按计划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学习马列经典,如列宁《伟大的创举》、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等。他要求每个团委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时事或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写出心得体会。郑培民亲自为他们修改、评点,并定期召开讨论会,让每一个人围绕一个主题作中心发言。如此坚持不懈,形成惯例,使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以及书面、口头表达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二是通过实际工作锻炼班子成员的工作能力。郑培民对班子成员放手而不撒手,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并及时给予指导,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三是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团体气氛。郑培民在实际工作中有一种切身的感受,即工作干得好不好,团体气氛很重要。郑培民善解人意,待人诚恳,与同志平等相处,是同志和战友,更是老师和兄长,既讲原则讲纪律,又讲策略讲风格,一旦发现班子中出现矛盾和纠纷,就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服和疏导,及时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由此,每个工作在郑培民身边的干部总是心情舒畅,有一种温暖如春的感觉,班子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和睦相处,整个班子团体意识强,朝气蓬勃,特别能战斗,干起工作来精神焕发,热情似火,效率倍增。这种良好的团体气氛是搞好工作的无形力量,更是让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成员感到幸福的精神养分,总是让人特别留恋。正因为这样,几十年以后,那些曾经与郑培民共同战斗在一起的团员干部仍能聚集在一起,共同追忆当年那段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光。

再次,积极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郑培民干什么工作都计划性很强,主持团委工作也不例外,做到月初有安排,月末有总结,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工作深入细致。平时注意培养、发现和推广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整个企业团的工作的开展。通过各种具体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员在青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当好党组织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不断为党组织培养和输送新生力量。

通过以上“三板斧”,不出几个月,湘机厂共青团的工作便步入正轨,并在青年工作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P53-55

后记

郑培民是继上个世纪60年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90年代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之后,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中涌现出的又一杰出典型。他用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模范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为党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2003年3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深入学习宣传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作出了重要批示,随即,中组部、中宣部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党向郑培民同志学习。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根据省委意见,并经省委研究同意,组织编写了这本《郑培民》。

编写《郑培民》是一项光荣而严肃的政治任务,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对此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郑培民》编写组。为了客观、真实地记述郑培民光辉战斗的一生,科学地揭示郑培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充分展示郑培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公仆情怀和人格魅力,编写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仔细查阅了包括郑培民日记和工作笔记在内的档案资料,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报刊发表的和从各地征集到的有关郑培民生平事迹材料,采访了大量的知情人,在充分占有和熟悉资料的基础上,拟定了写作提纲,然后分头执笔,共同完成全书的撰稿任务。

本书写作的具体分工是——第一章:王小平;第二章:刘建平;第三章:李万青;第四章:陈清林;第五章:胡锦昌;郑培民生平大事年表:欧阳乐安。全书由陈清林、叶建军、王小平负责统稿,最后由胡锦昌终审定稿。本书的具体组织工作由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宣教处负责。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刘华清教授、杨正辉教授,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黄启昌研究员参与了部分章节的修改工作。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正厅级组织员王晓生审阅了书稿并作了必要的修改。

在本书的资料征集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厅局,湖南省各市州党史研究室,中共湘潭市委,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湘潭电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吉林大学,中共吉林省梅河口市委组织部,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龙镇,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以及郑培民生前的老师、同学、战友、同事、亲属、身边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郑培民的夫人杨力求自始至终关注本书的写作与出版,为本书编写组提供了大量珍贵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多次接受编写组的采访和咨询,仔细审读了本书的初稿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湖南人民出版社黄楚芳、李雄伟、彭富强为本书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郑培民》编写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郑培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培民编写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38383
开本 32开
页数 3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3
出版时间 2004-12-01
首版时间 2004-12-01
印刷时间 200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263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02
14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