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说中国文化(艺术卷)
内容
编辑推荐

文化是透视历史的门扉。艺术是文化息肩的窗棂,艺术家是倚门扶窗观望山水的精灵。历史无力挽住时光的流逝。却能涵蕴文化的背影。而艺术是文化中最浪漫最风情的一部分,最易切入历史。因此,选择中国艺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门类、艺术流派和最具性情的艺术家。以此来探究艺术脉动之律,寻觅中国艺术之源。步入往日的时光,从而使我们处繁华而不惊,置落寞而不忧,从红尘中了解大千,在流动中把握永恒。

内容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结着炎黄子孙改造世界的辉煌业绩。包含着华夏先哲的无穷智慧,是先民留给后人的一份极其丰赡、弥足珍贵的宝藏。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汲来中国传统文化这渠活水,它可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证。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学习和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它能给懦弱者以坚强,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

本书为《图说中国文化》丛书的艺术卷。

目录

前言

001.中原古乐“风雅颂”

002.《九歌》:长江流域孕育的楚文化

003.中国古文字呈现汉字线条美

004.“乐府”:汉代国家音乐机构

005.汉代宫廷舞蹈“翘袖折腰”

006.蔡文姬悲奏《胡笳十八拍》

007.嵇康千古绝唱《广陵散》

008.顾恺之以形写神摹人物

009.“楷书之祖”钟繇

010.《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011.宗教美术奇葩“飞天”

012.凌霜音韵《梅花三弄》

013.燕乐大曲《破阵乐》

014.《霓裳羽衣曲》:碧云仙曲舞霓裳

015.阎立本丹青神化之笔

016.天衣飞扬的吴道子宗教画

017.婉约闲逸的唐代仕女画

018.深沉稳重的唐代畜兽画

019.“翰墨之冠”《九成宫醴泉铭》

020.恣情纵意的“颠张狂素”

021.字品如人品的“颜筋柳骨”

022.顾闳中工笔设色绘夜宴

023.繁华市景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024.豪放婉约并秀的“曲子词”

025.百戏杂剧争辉的“瓦舍勾栏”

026.宋徽宗赵佶不爱江山爱丹青

027.“米氏云山”烟云雨雾现奇观

028.洒脱风流之“宋代四大书家”

029.“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

030.黄公望简淡洗炼山水画

031.追魏晋风神的书画大家赵孟兆

032.中国文人的审美意象“梅兰竹菊”

033.雄浑壮武琵琶曲《十面埋伏》

034.“杂剧之冠”《西厢记》

035.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036.祝枝山草书“明朝第一”

037.平和典雅的文人画派“吴门四家”

038.唐寅:“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039.“狂狷之士”徐渭

040.陈洪绶“虽千金不为动笔”

041.晚明画坛宗主董其昌

042.“白眼向人”的八大山人

043.人品画品并重的高士髡残

044.徽汉合流诞生京剧

045.字如其人的“清初第一写家”傅山

046.“为花传神”的恽寿平

047.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

048.扬州八怪泼墨写意抒发性灵

049.海上画派揭开现代中国画序幕

050.岭南画派大处落墨形神兼备

051.吴昌硕金石趣味花卉画

052.篆刻艺术方寸之间呈万千气象

试读章节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是一种古老的拨弦乐器,是中国古代最具文入气息的乐器。古琴属自娱的室内雅乐,追求的是中国艺术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琴象征着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道德修养。古人相信天地的气象就蕴涵在琴中。作为“正音”,琴乐寄寓了中国千年的正统思想和文化。古代成语“焚琴煮鹤”就以“琴”和“鹤”来代称高雅珍贵的文化形态。传说距今三千年左右,伏羲看到凤凰在梧桐树上栖息,姿态优雅动人,就根据凤凰的形象,用梧桐木做了一张琴,从此,世上就有了琴。

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周文王为悼念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高贵秀丽的琴形有颈、肩、腰、尾、足,完整精巧,似与凤身相应。琴身每个细小部件名字都很动听:承露、弦眼、琴轸、凤眼、护轸、龙龈、冠角、雁足等。

琴在汉以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它小巧方便,也容易改进,所以很受文人喜爱。魏晋南北朝时期,古琴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形制基本定型。琴身是扁长的木质音箱,琴的面板多用桐木或杉木制成,有七根弦,外侧镶嵌有13个标示音位的玉徵或金徵,背板用梓木制成,开有“凤沼”和“龙池”一大一小两个出音孔。琴周身刷漆。以黑色为主,也有棕色和红色。琴身的漆经过百年左右,开始产生断纹,有了断纹的琴音质会更美。古琴用丝弦,最佳者呈半透明状,称为冰弦。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弹弦,姿态优雅端庄。

占琴,与生俱来就带着超然淡远的气质,琴曲能集中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所追求的清、微、淡、远的审美意境。中国十大古琴曲有《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东晋《竭石调·幽兰》曲谱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乐谱。妇孺皆知的《高山流水》把俞伯牙断琴谢知音的故事谱成了情深谊长、相知相惜的千古绝唱。历代文人雅士以琴写怨、以琴寄爱、以琴托志,寄予个人怀抱。孔子、司马相如、蔡邕等都以弹琴而著称;汉代司马相如曾用绿绮琴奏《凤求凰》曲,琴挑美人卓文君芳心;李白听蜀僧弹琴“为人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白居易慨叹“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孟浩然“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王维“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琴音清而不浅,晦而不涩,疾徐相间,契合中国画那种水墨烟云、情景相融的蕴藉境界,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斫琴图》,唐代周防的《调琴啜茗图》,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元代朱德润的《林下鸣琴图》,明代仇英的《柳下眠琴图》,皆以妙笔丹青凝固了优雅琴音。音乐总是境由心生,听琴弹琴皆需琴心,仕女、文人调弄着素琴,流露出惬意闲适的神态。琴不仅成为中国古典音乐的象征,更显现出东方文化的精髓。

古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谱中解题称此曲前身为晋代桓伊所奏的笛曲《梅花落》,而这又与王徽之有着不解之缘。王徽之有一次出游,乘坐的船停在岸边,正巧桓伊从岸上经过。船上的客人有认识桓伊的,便指给王徽之看。王徽之便让人上岸邀请桓伊:“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当时已是朝中显贵,但素闻王徽之大名,闻其相邀,便下车至舟中,坐在胡床上.为王徽之吹奏了这曲《梅花三弄》。吹毕,上车而去。从头至尾,宾主竟未有一句话语交谈。

P50-51

序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结着炎黄子孙改造世界的辉煌业绩,包含着华夏先哲的无穷智慧,是先民留给后人的一份极其丰赡、弥足珍贵的宝藏,是人类文化园地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传统文化就像一位永不疲倦的精神纤夫,牵引着历史航船破浪前行。

中国传统文化纷繁复杂。它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是指经过改造了的自然存在物;制度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规范化了的经济、政治、教育等各种制度、体制和方式;精神文化是指人类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风尚、宗教信仰、民族习性等等。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文化因子已经成了明日黄花,但有许多文化因子具有着超越时空的生命力,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推进历史发展的“价值客体”。

中华民族历来有着尊重历史、珍视文化、继承发展、综合创新的优秀文化传统。尤其是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大力开掘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丰富的宝藏。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人类历史上的那些优秀文化遗产就如一座座高峰,我们要定期登上这些山峰去看一看,去呼吸新鲜空气去汲取营养,然后我们才能神清气爽地下得山来,勇敢地投入生活。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汲来中国传统文化这渠活水,它可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证。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学习和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它能给懦弱者以坚强,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

中国传统文化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随着历史的高歌猛进,中国传统文化所使用的语言,当时虽然明白易晓,今天却变得古奥难懂了;所反映的生活,当时虽然真切实在,今天却显得遥远隔膜了;所表达的观念,当时虽然几乎妇孺皆知,今天却已经逐渐被人淡忘了。为了便于广大读者学习,我们吉林人民出版社组织编写了这套《图说中国文化》丛书。全书共分十卷:思想卷、文学卷、艺术卷、科技卷、考古发现卷、建筑工程卷、中医中药卷、器物卷、饮食卷、民俗卷。每卷均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或对文化巨人、文化思想,或对文化事象、文化运动,予以阐释。但要凿通悠悠的时空隧道,破解往圣先贤们的符号编码,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而且尚有许多见仁见智、悬案百年的问题。因此,我们的叙述和阐释只是读者达到彼岸的桥梁,而它们本身并不是彼岸。

面对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这套小丛书只能说是在海边采撷了几个小小的贝壳,远谈不上包罗净尽、解说确当,更不待说尽其精要、毕发奥旨了。为此,我们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教,以期日后改正提高。

                  胡维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说中国文化(艺术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静//燕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6053856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2-64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8
193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5: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