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
内容
编辑推荐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不仅是社会热门话题,也成为出版界关注的焦点。被誉称为“反贫困作家”的黄传会,他又深入到农民工和打工子弟学校之中,经过长达一年多的深入调查,掌握了大量催人泪下、令人痛愤、促人思考的真实素材。《我的课桌在哪里》直面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以实地调查的方式,讲述了这个数以千万人计“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他们对平等接受教育的强烈渴望。“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部分被忽视的弱势人群的读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北京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胡竟《给政府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有时候,我自己都搞不懂我们是谁,用温暖的词来形容我们的话,别人就叫我们城市新移民,用准确的词来形容我们,就叫打工子弟,倒不如干脆称我们为弱势群体。我觉得用弱势群体这个词儿来形容我们会比较确切、准确。我们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身份的低下,让我们觉得有些自卑,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我们这代人,从小就生活在北京这个繁华的大城市,希望永久在这里生活,不希望回老家过那种贫困的生活。请给我们这些打工子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并不比北京的孩子差。”

目录

引子

第1章 感受农民工

第2章 寻找课桌

第3章 悲壮的自救

第4章 边缘人

第5章 让希望工程进城

第6章 考验城市

第7章 同在蓝天下

后记

试读章节

我是在海淀区一个叫五路居的地方,一所叫行知打工子弟学校的中学部认识魏志强的。

下午,听完初三(1)班班主任张老师的介绍后,我提出要找一两个家庭情况差些的、困难一些的学生聊聊。张老师笑了:“在我们全校十个班四百六十名学生中,你要找家庭情况好的,是难为我;你要找家庭困难的,太容易了。我们学校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普遍不怎么样。”

张老师打开花名册,指着一个名字说:“你先找魏志强聊聊吧,这孩子家里特别困难。这不,今天上早自习时,他妈妈还来找过我,一边说着,一边直掉眼泪……”

我问:“出了什么事?”

张老师说:“魏志强跟他妈妈说,自己不想上学了……”

放学后,我见到了魏志强。与同龄孩子相比,他像是营养不良,显得有些瘦小。他告诉我,上个周六(十一月二十日),是他十五岁的生日。班里几个要好的同学,先是到首都师范大学体育场打了一场篮球,然后在一家小饭馆吃了一顿饭,花了四十几元,是大家一起凑的,不过,没让他掏钱。

我问他学习情况,他说还可以,在班里能进入前十名。

“你既然学得不错,为什么又不想上学了?”

我这一问,一下把他给问住了。他寻思了片刻,说:“……我妈妈太难了,起早贪黑卖毛鸡蛋(一种孵不出小鸡的鸡蛋),能卖几个钱?我想退了学,看能不能找个活儿干,减轻妈妈的负担。……还有,像我们这种没有北京户口的学生,高中只能回原籍上,我的户口在新疆,要上高中就必须回新疆,可我根本不愿回新疆,一想这些,我就没了学习的心思,还不如早点退学算了……”

我让魏志强带我去见见他的妈妈,看看他们的家。

这一带我一点也不熟,实际上这里离航天桥也就三四站地,但却显得特别破乱,到处是坑坑洼洼的建筑工地和低矮的民房。

魏志强带我绕过一个建筑工地,又穿过两条小道,来到一条小街上。小街约有两三百米长,两旁是一个挨一个的小店铺。

“卖毛鸡蛋罗——”

“卖毛鸡蛋罗——”

顺着一阵阵吆喝声,我看见一个约莫五十来岁的妇人(后来,我知道她的实际年龄其实只有四十一岁),正在一家小烟摊前卖毛鸡蛋。她的双眼布满愁云,身上围着一条油星麻花的围裙。身旁是一辆小三轮车,车上搁一只蜂窝煤炉,炉子上架一个平底锅,锅上煎着一些毛鸡蛋。

魏志强轻轻喊了声“妈”,那妇人疑惑地打量着我。魏志强告诉他妈,我是一位记者,到学校了解农民工的情况,顺便来家看看。

听说我是来了解情况的,那妇人马上对我唠叨开了:“这孩子不想上学了,简直让人愁死了……”

我说:“孩子也是为你着想,想帮你减轻些负担。”

妇人说:“现在连大人都找不到活儿干,他一个孩子能干什么?再说,做父母的受苦受累,还不是想让孩子多读点书,以后有些出息。我跟他说了,他要不读书就自己一个人过,我不管他了……”

魏志强在一旁不敢吭声,见有两个民工来买毛鸡蛋,赶紧帮他妈妈收钱。两个民工一人买了一串毛鸡蛋,一串毛鸡蛋(三只)卖一元钱。

魏志强的妈妈叫亓春英,老家在河南省濮阳县。亓春英二十一岁结婚,婚后三年,生了一女一男两个孩子。濮阳是个穷地方,人多地少,粮食产量低。一九九四年,政府号召移民到新疆建设兵团,说那个地方的地一眼望不到头,多得种不过来;种了棉花多得摘不过来。亓春英与丈夫商量了一番,觉得与其在家乡过苦日子,还不如到外头闯闯看。当年秋天,全家志愿移民到新疆哈密农13师7连。事情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美好!哈密的地倒是不少,但种棉花一要技术,二要成本,三还要看老天爷高兴。一家四口,种了三十亩地,一年忙到头,累个半死,还挣不到两千元。

这样的日子混下去,大人也就忍了,可将来孩子怎么办?P16-18

序言

引子·(二)《给政府的一封信》

政府你好:

我叫胡竞。

我们都来自四方,我也有自己的梦想,我渴望知识的海洋。

有时候,我自己都搞不懂我们是谁,用温暖的词来形容我们的话,别人就叫我们城市新市民,用准确的词来形容我们,就叫打工子弟,倒不如干脆称我们为弱势群体。我觉得用弱势群体这个词儿来形容我们会比较确切、准确。

我们生活在一个很狭小的圈子里。是身份的低下,让我们觉得有些自卑,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我们这代人,从小就生活在北京这个繁华的大城市,希望永久在这里生活,可是,由于我们身份的种种原因,使我们不得不向命运低头,可是我们又不希望回老家过那种贫穷的生活。我们不像我们的父辈那样从小生活在老家,习惯了那种艰难的生活,所以对它们无所谓,而我们就不同了,我们不想回家去种地耕田,炎热的夏天在田野里干活,可是城市又不接纳我们。这让我们如何是好?想留在北京过好日子,可是由于身份低下,城市不接纳我们。我们又不想回老家,使我们很矛盾。

请政府给我们这些打工子弟们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并不比北京孩子差。

我觉得我的这个愿望并不是SHE(奢)求,而是所有打工子弟的愿望,请帮助我们实现这个愿望吧!

清莲学校五·二班胡竞

2004年12月12日星期日

后记

我又一次来到龚村,来到行知打工子弟学校。

似乎成了一种习惯,这一年多来,只要有时间,我便要来这所学校看看。

依然是那片低矮破旧的平房区,那条坑坑洼洼的小路。

刚刚入冬,易本耀校长已经早早戴上了那顶鸭舌帽。

“来啦!”易本耀热情地对我打招呼。

“来了。”我说,“我想随便找个班听听课。”

易本耀说:“老师们你也差不多都熟了,你就自己随便找个班,随便听听吧?”

走进初一(二)班,语文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讲解鲁迅先生的名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先生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欢乐的心理。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学生们的朗诵声,仿佛描绘出了一幅曾给少年的鲁迅以无限欢乐的百草园的全景图……

然而,我的脑海突然冒出了个“一闪念”:若干年后,我身旁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子女们,当他们回忆起自己童年、少年、青年时代在城市的生活时,留下的是欢乐和幸福的印记?还是被歧视的压抑?

这些年来,由于致力于报告文学的创作,我有机会深入到农村,深入到西部、西南部农村,真切地感受到了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状况——那是城里人靠想象所想象不出的贫困啊!

我所创作的几部报告文学作品,也都是与贫困有关,从《“希望工程”纪实》到《中国山村教师》,从《中国贫困警示录》到刚刚完稿的这部《寻找课桌》。

有人称我为“反贫困作家”,说我有贫困情结,那是黑色幽默。贫困不是好东西,世上有谁会喜欢贫困?

《“希望工程”纪实》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觉得这部作品有一点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它让广大读者了解到了当时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真实状况。尽管在贫困地区,当时到处可见“治穷先治愚,治愚办教育”、“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样的标语。但是,口头的重视并不等于实际的重视,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困惑和危机,其透明性和公开度是非常有限的。

记得有一天,我到湖南凤凰县禾库乡采访。由于地处高寒地区,交通不便,这里被称为是凤凰县的“西伯利亚”。

我问学区的负责人:“咱们乡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是多少?”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告诉我:“我们全乡适龄儿童共有一千四百六十九人,已经入学的有一千三百零五人。算下来,入学率差不多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六吧!”

跑了这么多地方,我也有些经验了:“你这个地方这么穷,我敢肯定,入学率达不到百分之九十五、六。”

学区的负责人十分尴尬。

我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你们老说山区穷、穷、穷,可一报入学率竟这么高。我又不是来检查你们工作的,我只是想多了解一些真实的情况,好帮你们呼吁呼吁。”

一旁,县教委陪同我来的同志也说:“你们就按实际情况汇报吧。”

学区的负责人忙从口袋里又掏出一个本子,翻了翻,说:“刚才的数字,是去年教育大检查时上报的数字。我们实际入学的学生只有一千零二十人,加上上学后又流失的一百七十多人,全乡失学连辍学的儿童一共有五百多人。这是最近刚刚统计出来的。”

如果按照这个数字计算,这里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还不到百分之七十。我感到十分悲哀,这些山里人,日子过得如此艰难,为什么还要自己在欺骗自己?不过,凭心而论,他们这种农民式的“欺骗”,也是出于一种无奈。后来,有知情者告诉我,农村搞“普九”(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了达标,哪个地方不作假?哪个地方都做假。有人说得更尖锐,说现在很多统计数字都是:村哄乡,乡哄县,大家都哄国务院。

我以为希望工程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它筹集了多少善款、救助了多少失学儿童;更重要的是它让国人和政府官员,从一个侧面感受了农村基础教育所潜伏着的真实的危机,引起了人们对教育的关注……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

这一年多来,我一直奔波在打工子弟学校之间,我的心和农民工子女们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记得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解答有关“三农”问题时说:“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舒尔茨还有一句名言:“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的提高,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的多寡。”

然而,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子女,现在连基本的义务教育都享受不到,将来又何以谈得上“人的因素”和“人的质量”?

这个庞大的弱势群体的确让人忧虑啊!

他们能不能接受基本的教育?能不能健康成长?能不能融入都市?都市能不能接受他们?这些都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发展,甚至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成败。

好在我们的政府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

我常常在想,作为一名作家,尽管既无权又无钱,但手中却有一支笔,我们可以用这支笔去关注现实生活,传递百姓心声——这,便是我创作《我的课桌在哪里》的一种动力!

2005年岁末 完稿于海军大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传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56095
开本 32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