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代生活--民间年画中的脉脉温情/民间图像中的中国民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古代生活——民间年画中的脉脉温情》由沈泓著。现今大量的电视剧表现的都是皇宫生活和达官贵人的生活,让下一代误以为中国人的生活就是这种金碧辉煌的奢侈享乐。不知再下一代人是否还能知道中国古人生活的真实状况。其实,在民间年画中,才最有可能看到古人生活的真实和真义。因为民间年画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最广大的普通人的生活。

内容推荐

《古代生活——民间年画中的脉脉温情》由沈泓著,古代没有照相机,我们无从看到古人生活的真实画面,但民间年画描绘了古人生活的真实场景。

透过《古代生活——民间年画中的脉脉温情》中这些已经成为孤品和将要绝迹的民间年画和民间图像,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简朴生活之一斑,从这些古人生活场景中,或许可以获得现代感悟和启示:简朴生活才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单纯生活才是美好人生的真谛。

目录

第一章

 婚恋:不问感情只看身段

第二章

 结婚:繁文缛节的礼俗

第三章

 性爱:含蓄隐秘的闺房之乐

第四章

 祈子,麒麟送来幸福人生

第五章

 当官:祈求禄星来保佑

第六章

 福寿:世俗生活的最高追求

第七章

 敬神:农事中的自然崇拜

第八章

 二月二,说不尽的龙抬头

第九章

 春牛图: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十章

 节日:富有人情味的风俗

第十一章

 春节:每年一次的欢乐盛宴

第十二章

 元宵:圆满和美的生活写意

第十三章

 七夕:人人仰望的浪漫星空

第十四章

 崇恶:老鼠娶亲恶之敬之

第十五章

 教子,望子成龙的全部寄托

后记

试读章节

中国人的生活首先表现在爱情家庭婚姻生活上,尽管古代人的婚姻生活质量与现代人相比较低,但古代人的幸福指数也与现代人一样,有大半和婚恋相关。

中国古代人的婚姻有几大特征:一是婚姻内容不谈爱情,但并不漠视爱情,也讲究求爱方法;二是婚姻形式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是择偶标准不看感情主要看身段,看是否适合生育;四是性生活不求快乐但求生子;五是要求从一而终,但某些时代女子可以改嫁;六是提倡早婚;七是婚姻形式容许一夫多妻;八是以巫术对待爱情,将爱情神秘化。

·古人的求爱方法

现代人仍在为求爱方式的有效性而苦恼,而古人的求爱方式则来的干脆爽快得多,有些求爱方式甚至十分奇特。

虽然古代的婚姻形式是扼杀爱情的,但爱情总是始终或强或弱地存在着,或婚后日久生情,也会有对爱情方法的探求。

古人有一系列奇异的男女求爱方法。敦煌变文《攮女子婚人述秘法》就是奇异的求爱法之反映。秘法中有一个“攮”字,所谓“攮”,通“禳”,即祈禳,意为祈求福祥,祛除灾变。“婚人”指结过婚的男人。

这些求爱方法说,已婚女子在得不到丈夫的爱情时,有许多方法向丈夫求爱。譬如用赤着的脚放在丈夫肚脐处抓痒;把丈夫的大拇指甲烧作灰,用来饮酒,表示对丈夫极为尊敬,以赢得丈夫的怜爱;取自己下眼睫毛14根烧作灰,用来饮酒,用这种轻微的苦肉计赢得丈夫的怜爱;将自家门户下方五寸范围的泥土取出得到魔力,表示自己对丈夫极度的爱,以赢得丈夫的敬畏与爱情。

男子求爱方法并没有比女子高明多少,然而,其使用率却远远超出女子。

其中有用桃枝求爱的方法。古籍记载,“凡欲令妇人爱敬,子日取东南引桃枝,则作木人,书名,安厕上,验”。

意思是说,男人得不到妻子的爱,便以为是有鬼将自己妻子的魂勾跑了。于是在某月第一天取东南桃枝做一个木人,上面写上所爱女子的名字,将它安放在厕所上,就可得到这个女人的爱情了。

上古时期,人们认为桃枝具有杀鬼的神奇力量,对此文献屡有记载。((事物纪原》卷八引《玉烛宝典》云:“元日施桃版着户上,谓之仙木,凶郁垒山桃,百鬼畏之故也。”

《山海经》曰:“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其东北日鬼门,万鬼出入也,有二神,一日神荼,一日郁垒,主阅领众鬼之害人者。于是黄帝法而象之,驱除毕,因立桃版于门户,画郁垒以御凶鬼,此则桃版制也。盖其起自黄帝,故今世画神像于版上,犹于其下书右郁垒,左神荼,元日以置门户问也。”

未婚少男求其所爱的姑娘也有方法,即庚子日书女名。“凡欲令女爱,以庚子日,书女姓名,方圆,无主,即得。”

意为想获得少女之爱,要在“庚子日”写上这女孩子的姓名,贴在目所能及处,如果女方无主,便可得到她了。

现代人看来虽觉可笑,但敦煌唐人却是虔诚信之。为什么一定“庚子日”才能书贴呢?因为庚子是吉日,据《大唐同光四年(926)具丙一卷》所记:“(正月)十二日庚子土执,修寨穴吉。”“(四月)十五日庚子土危,镇吉。”所以必须在庚子吉日书名才有效。

古代男子求爱还有喝女子发灰酒这一方法,此法与女子喝丈夫的指甲灰酒一样有效。唐代敦煌变文记载:“凡男子欲令妇爱,取女头发,烧成灰,以酒和成服之,验。”

这是一种感化之法,认为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爱得要命,为了要得到她的爱情,想方设法弄到她的数根头发,将它烧成灰,和酒饮下肚,便能使女子感动得爱他了。

上述种种方法,是敦煌唐人认定的求爱药方。奇异的是,吃药在男方(或女方),却治好了对方之病,召回了对方之魂,这是敦煌民间求爱法的神秘有趣之处。

·古人的择偶标准

父母之命是古代婚姻的基本形式,但在某些时代和某些时期,如在开放的唐代,古人也有自主选择配偶的适当自由。由此,产生了古人的择偶标准。

其实,即使是父母之命,父母也是有择偶标准的,这择偶标准不仅仅看门当户对,也看对方的身段。

古人的择偶标准基本不看感情,对美貌也不看重,而主要是看身段。看身段也不是像今天看苗条,而是看性能力,性能力主要是指生育能力。

女性曲线美是生命的奇迹。对于S形的女性美的赞颂,自旧石器时代的女神像中可见一斑。古代人择偶讲究的曲线美与今人是不同的,古代彩陶和无色陶质女像,大都赤身裸体、丰乳肥臀,可以看出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女性威严和以身躯壮硕为美的观念。

古人对女l生乳房的崇拜,一则是因为它有吸引男性的极大的审美作用;二则因为它是哺育后代的典型象征。至于臀部,人们认为臀部骨盆与怀孕、生育密切相关,所以中国古人一直认为妇女臀部肥大是“宜男之相”。

在我国,唐代张萱画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可见靓女已穿低胸衫外出郊游,从出土的绢画中,亦可见露女性乳沟之图。

但是,择偶也不尽然都是迷恋于丰乳肥臀的身段,有些时期的审美标准恰恰相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种种封建礼教,乳房较大或臀部较大的女性,被视为多产之相。所以,她们设法用棉布缠住乳房,使胸部变小,走起路来也故意脚尖朝内,以期使臀部看起来显得较小。

有一本名叫《汉杂事秘辛》的书,记载了汉桓帝刘志的选妃标准,女人身上各部分的尺寸记得很具体:肩广一尺六寸,臀视肩广减三寸;自肩至指,长各二尺七寸,指去掌四寸……

P2-5

序言

中国人的生活是写意的,这从中国的国粹京剧和国画可以看出来。京剧演绎的是闲适,国画透出的是空灵。

中国人的生活是乐观欢快的,这种乐观和欢快鲜明地体现在民间年画上。所有的年画都是表现吉祥寓意和美好祝福的,从中又可以看到中国人生活的浪漫和诗意,也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生活是一种感性多于理性的生活,在写意、闲适、空灵、乐观、欢快、浪漫和诗意中,非理性的生活摈弃了对目的的追求,而重在人生过程本身的体验。这一方面,造成了中国超稳定的封建社会漫长的历程;另一方面,又和谐协调了中国人的身心,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活愉悦。所以,即使在苦难中,中国古人也能唱出欢快的歌,无欲则刚,自得其乐。

现今大量的电视剧表现的都是皇宫生活和达官贵人的生活,让下一代误以为中国人的生活就是这种金碧辉煌的奢侈享乐。不知再下一代人是否还能知道中国古人生活的真实状况。其实,在民间年画中,才最有可能看到古人生活的真实和真义。因为民间年画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最广大的普通人的生活。

古代普通人的生活才能体现中国人的生活内核和实质,他们信奉善有善报,尽管他们没有因善良而发达,但那些地位显赫而不善的人却往往最终遭到应有的报应。看看当今的一些贪官污吏因腐败而入监狱的事例,就可知古代年画和水陆画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朴素真理。由此又可知古人的深刻智慧。

中国人具有崇尚简朴生活的传统,越是古老的时代,生活得越简单,生活中的幸福和快乐越是单纯明朗。古人信服神的主导,他们按烦琐的礼仪规范行事,他们相信麒麟可以送子,相信老鼠可以娶亲,相信灶王可以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他们眉目传情,深藏不露,与星星月亮交谈,内敛蕴藉,含蓄多情;他们相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使没有爱情,他们也能在礼节框式中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培育亲情,以和谐之道生儿育女,体味平淡是真的幸福感;他们粗茶淡饭,唯一的人生理想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们朴素淡定,又爱热闹,乐于助人,知足常乐;他们喜欢过节,节日中做一些不可思议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事情,玩出无穷无尽的并无深意的花样,不料定格为今天的民俗:他们辛辛苦苦地劳作,相信有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成;他们贴年画,做水陆法事,敬神,虔诚地为一些无益之事,认真地演出一些今人看来稀奇古怪的习俗,在无益的、无用的忙碌和无目的的行事中,他们无为无不为,活得坚韧而自信,在大自然中歌唱得快乐而舒畅。

古代没有照相机,我们无从看到古人生活的真实画面,但民间年画描绘了古人生活的真实场景。

透过书中这些已经成为孤品和将要绝迹的民间年画和民间图像,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简朴生活之一斑,从这些古人生活场景中,或许可以获得现代感悟和启示:简朴生活才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单纯生活才是美好人生的真谛。

沈泓

2011年7月22日于深圳

后记

文字是苍白的,而图像是多彩的。

文字是速朽的,而图像是永恒的。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民俗文化的研究,一张代代相传的传统图像,其内涵往往大于一本文字的书;一张古代民间年画图,传递的信息往往比一篇洋洋大观的论文更丰富也更具有说服力。因为文字是从图像中来的,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书和论文,却不是从图像中来,非常令人遗憾。如果没有图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我们都没有看到过古人的生活场景,并不知道古人真实的生活画面,我们写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其实是冒有一定风险的。

古代没有照相机,但代代相传的民间年画、纸马、剪纸、水陆画等民俗图画,真实地记录了古人生活的状况,也透露出了古人的精神世界。这些年,笔者因爱好传统文化研究而收藏民间年画、纸马、剪纸、水陆画等民俗图画,由收藏民俗美术,不由自主地走进了中国文化大世界。可以说,每收藏一张年画,都要对一个文化符号和民俗事象进行探究,因为每一张民间绘画,都涉及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或诸多方面。

收藏伴随研究,收藏必须研究,一边收藏,一边研究,一边写作,这似乎成了一种无尽的循环,或一种宿命。民间年画和民俗图案藏品与日俱增。传统文化知识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地写出了这套通过民间图像演绎和破解中国文化的丛书。

文化是玩出来的,我们说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其实玉文化最初就是体现人类玩性的文化,是古人为了让玉变得更漂亮更好玩,让自己因玉的装饰变得更美,而打磨、穿孔、造型、刻画纹饰。在美化玉的过程中,古人的玩性大放异彩,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灿烂辉煌的玉文化。

文化是世界的色彩,特别是民俗文化,是装饰世界的红花和绿叶。古人活得有声有色,不是因为古人铁马金戈干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因为文化和民俗让古人活得有声有色。古人暇伴诗书通世晓,闲看花鸟会天机:古人逍遥山水,天人合一,植物寄情,动物寓意;古人节庆狂欢,讲吉祥的话儿;古人拜神祈祷,烧纸马贴年画,皆为无益之事;古人“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无益之事演化为目不暇接的缤纷民俗,汇集成为民俗文化,好玩多趣,让古人活得潇洒适意,风姿绰约。

现代人与古人的区别就在于,现代人皆为有益之事,没有价值的事情不屑于为。所以,越是现代化,我们离传统文化越远;离传统文化越远,我们离好玩也就越远。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的创造和物质财富,对人生都毫无意义,因为社会越是进步,离人的本性就越远,高科技越发达,人间温馨和民俗意向就越是递减。所谓程序化,就是让一切都变得冷冰冰,只剩下枯燥乏味的数字。当一切都数字化的时候,就是人类自陷囹圄的时候。

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逐渐消逝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不可避免。现代化是开拓进取的,是竞争的,是外向的;而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是固守传统的,是和合的,是内向的。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冲突中,如果在两条背离线间找不到适度融合点,精神和物欲的撕扯导致的将不仅是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毁灭,也将是人类精神的崩溃。

所以,古典文化的固守和发展流变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尤其重要。对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解读离不开古代民俗图案。这些年来,笔者利用黄金周和休假,走遍了全国各个省市进行田野考察,徒步于深山老林,穷乡僻壤,险境恶水,田野阡陌,找到中国古代30多个民间年画产地(其中很多产地年画已经消失,一息尚存的也都面临濒危状况),寻访民间艺人,寻找民间年画和民俗美术品,以日记的方式描述了寻找之旅的过程,记录了中国民间年画各个产地的现状,考证其历史源流,写作出版了《寻找逝去的年画》丛书30本及《寻找逝去的纸马》,此外还出版了《中国民俗文化》丛书11本、《品年画读经典》丛书4本、《中国民间年画诸神文化》丛书6本等。

对民间年画、剪纸、水陆画等民俗图寻找的过程,就是探访中华古典文化的过程,是考证中国民俗文化的过程,是破解中国文化密码的过程,因为每一张正在飘逝的民间年画,都是民俗文化图像,是一个文化密码,一个隐喻。可以说,这套民俗文化丛书,是用脚写出来的。

愿这些五彩的图像,带给您行走的风景,让您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流变中的多彩多姿。

沈泓

2012年3月21日于东悦名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代生活--民间年画中的脉脉温情/民间图像中的中国民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43435
开本 16开
页数 3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4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5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3: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