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约翰
内容
编辑推荐

《小约翰》被鲁迅称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是一部颇有深意、意象开阔的童话作品。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荷兰最受读者喜爱、影响最大的作家凡·伊登1860-1932的代表作,完成于1885年。一个叫小约翰的孩子,离开家,在大自然的奇妙世界里畅游,并一心寻找那本“解读人生所有疑问的大书”,最终怀着对人类的爱回归现实生活。作者用简单透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大自然的天堂,揭示的却是有关人生理想、意义、价值和责任的重大主题,流露出欧洲文人特有的思辨天赋,对启发孩子的心智、培养他们对生活和自身的思考来说,确是一本好书。

内容推荐

一个叫小约翰的孩子,与牵牛小子为伴,在奇幻的大自然中漫游。他听花儿说话,和萤火虫谈心,和鸽子并排飞过天空,并一心寻找那本“解答人生所有疑问的大书”。鲁迅先生称本书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

目录

导读

小约翰 

附录 

《小约翰》引言 鲁迅 

一个童话 孙郁 

在自身中看见神——读鲁迅译作《小约翰》 牛布衣

试读章节

约翰有同学,但是他们不能算是朋友。他和他们一起玩,在学校里密谋恶作剧,在校外玩强盗游戏但他从没有那种在家与普雷斯托独处时的感觉。所以他不再想和其他孩子玩,完全置身在他轻松自在的小天地里。

他的爸爸是一个聪明而严肃的人,有时会带着约翰和他一起去远足,穿树林,越沙冈;他很少说话,约翰就走在他身后几步远的地方,和他看见的那些花儿说话,还和总是站在同一个地方的那些老树说话,用他的小手轻轻地抚摸那粗糙的树干。大树总是友好地用“沙沙”声表示感谢。

有时,他的爸爸会在沿途的沙地上写字,一个接着一个,约翰就逐一念出那些字;有时,他的爸爸会停下来,告诉约翰一些植物或动物的名字。

偶尔,约翰也会问起他所看见的东西,还能听到许多奇怪的事。实际上,他常常问些非常傻的问题:为什么世界就是它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植物和动物必须要死,是否奇迹真的发生过?而约翰的爸爸是个聪明的人,他不会把他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他这对约翰是有好处的。

晚上睡觉前,约翰都要做长祷。这是他的保姆教他的。他为他的爸爸和普雷斯托祈祷。他认为西蒙不需要祝祷。他也为自己祈祷,而且几乎总是以企盼发生一次奇迹作结尾。当他说“阿门”的时候,他会好奇地环顾半黑的房间——那幅画上的人物,在昏暗的光亮里,显得比平常更古怪,那门把手,那钟——想知道奇迹将会如何发生。然而,钟还是老样子,“滴答、滴答”地走着,门把手也没有转动,屋里越来越黑,约翰睡着了,没有奇迹发生。

但总有一天它终会发生的;他确信。P8-9

序言

1926年7、8月间,鲁迅先生和友人齐宗颐合作,首次将荷兰作家弗雷德里克·凡·伊登(Frederik vanEeden,旧译拂来特力克·望·蔼覃)的童话《小约翰》译成中文。将近八十年后,这部曾给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读者留下难忘印象的优秀作品终于又有了新的译本。

《小约翰》新译本得以问世,可以说是一系列机缘遇合凑成的结果。首先要感谢一位素昧平生的网友牛布衣先生,他在新浪网“新浪论坛”上的一篇书评帖子,不仅勾起了编者对少年时初读《小约翰》的美好回忆,而且从其文中流露出的对新译本的殷殷企盼之心,以及网上读者回应该文的热切程度中,感受到将《小约翰》重新呈献给当今读者的必要性和价值。然而,此书初版于一百多年前的荷兰,虽在当时的欧洲文坛引起不小反响,相继被译成英、德等多种文字,但如今都早已绝版,想觅得一部可资翻译的原文,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想。抱着姑妄一试的念头,编者到国家图书馆查阅馆藏书目,不料竟发现了1895年的英文初版,而且居然可以借阅出馆!亟亟将此书借回,翻开书页,又有更加惊喜的发现:扉页上赫然钤刻着一方朱文小印“周作人印”。原来此书是知堂老人捐赠给北平国立图书馆的旧藏。想来有趣,如果不是鲁迅翻译《小约翰》,周作人料必不会有购阅此书的兴趣除非译者的同胞兄弟,外人也决不会想到买一本不大知名的作品英文本比照阅读,这部口袋本大小的《小约翰》,很可能是国内绝无仅有的一部英文孤本。这里面隐藏着怎样一段文坛佳话,恐怕就要留给鲁迅研究或现代文学史专家去考证了。

《小约翰》的作者凡·伊登(1860一1932)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荷兰最受读者喜爱、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诗歌和散文都很出色,在创作一向难称发达的荷兰文坛,他的作品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他的本职是一名医生、精神分析学家,后期逐渐放弃了文学写作,将个人兴趣完全转移到对梦境的医学分析和研究上,而且取得了相当斐然的成就。在思想方面,他不仅深受17世纪荷兰著名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自然神论的影响,还对印度的东方神秘主义哲学抱有浓厚兴趣。是他最早将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翻译到欧洲的。

被鲁迅先生称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的《小约翰》完成于1887年,是凡·伊登文学创作生涯的代表作品。这本小书以“近于儿童的简单语言”,隐寓象征的笔法,揭示的却是关乎人生理想、意义、价值与责任的重大主题主人公小约翰苦苦寻求那本“解读人生所有疑问的大书”的经历,某种程度上正是人类心志成长历程的缩影,直到今天,仍不失为一部发人深省、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鲁迅先生在为《小约翰》中文版所写的“引言”中,对此有深刻、精彩的论述,原文收录在本书附录中,可以参看。

在那篇“引言”中,鲁迅先生详细叙述了翻译此书的经过,甘苦自知的欣慰和若有所失的缺憾之情溢于言表。平心而论,鲁迅先生对原作的精髓把握极准,译文精彩之处举不胜举,但一方面是受先生孤拗蹇涩的文风所限,一方面是由于时代变迁带来的汉语表述方式的变化,鲁迅的译文已很难适应今日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所以,我们特意请胡剑虹女士依据英文重新翻译一个新的版本。新译本文笔清新晓畅,一气呵成,读来毫无窒碍之感,但与前辈大家相比,原作隐微精妙的韵致却不可避免地要失去一些,这也是势难两全的憾事。

为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卷末收录了几篇文章作为附录。除鲁迅先生的旧版“引言”外,承蒙著名学者、鲁迅研究专家孙郁先生慨然相允,将他为鲁译《小约翰》所写的一篇精彩评论附在书后;同时附上的还有牛布衣先生的文章,因为时间匆促,无法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作者如能见到本书,请致信1w1999@hotmail.com与编者联络。

希望本书能在孩子探索世界和人生奥秘的有趣路途中,伴随他们的成长。

编 者

2006年7月

书评(媒体评论)

我也不愿意别人劝我去吃他所爱吃的东西,然而我所爱吃的,却往往不自觉地劝人吃。看的东西也一样,《小约翰》即是其一,是自己爱看,又愿意别人也看的书,于是不知不觉,逐有了翻成中文的意思。

——鲁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约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荷)凡·伊登
译者 胡剑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720188
开本 32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3.84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05
15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