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甘草栽培百问百答/专家为您答疑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甘草是我国最大宗的常用中草药之一。由于国内外用量的成倍增长,各地的野生资源日益枯竭,规格也越来越小;而采挖野生甘草致使植被破坏,导致西北地区沙漠化程度加重,这甘草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研究开发和推广甘草的野生变家种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本书将甘草的基础知识和栽培技术分解成100个问题,意在让广大的读者、种植户一看就懂,一操作就会。彩图部分包括4种野生甘草生长图片及乌拉尔甘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全过程,这是作者十几年连续不间断栽培乌拉尔甘草的技术积累,有十分珍贵的实际应用价值。

序言

甘草是我国最大宗的常用中草药之一,素有“十药九草”之称,我国最早的本草书籍《神农本草经》将甘草列为上品,以后的历代本草经中都有记录,可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甘草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以北地区,内蒙古、甘肃、新疆野生资源分布较多。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甘草的供应主要靠釆挖这些地区的野生甘草入药或出口,价格相当低廉。由于国内外用量的成倍增长,各地的野生资源日益枯竭,规格也越来越小,靠采挖野生甘草已不能满足国内外甘草市场的需求;同时采挖野生甘草严重破坏了我国西北地区植被,导致西北地区沙漠化程度加重,甘草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研究开发和推广甘草的野生变家种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我国甘草的内销和出口究竟有多少?可能读者还是不太清楚,笔者查阅了近几年我国海关出口的资料,罗列如下:1981年出口甘草原料约3.13万吨,创汇约0.88亿元人民币;1985年出口甘草约工。6万吨,创汇约1.5亿元人民币;199工年出口2。2万吨,创汇约工.89亿元人民币;工995年出口工.5万吨,创汇约工.3亿元人民币;2000年出口1. 8万吨,创汇l.4亿元人民币;2001年出口l.3万吨,创汇1.1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出口约1.5万吨,创汇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我国国内使用甘草作为中药饮片及食品添加剂的量应是出口量的3-5倍,每年估计用量在3万一5万吨,成交金额应在3亿-5亿元人民币;根据以上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生产的甘草用量达4.5万-6.5万吨左右,成交金额约4.5亿-6.5亿元人民币,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和市场。

早在20世纪50年代,全国野生甘草产区的面积约320万-350万公顷,蕴藏量约400万-500万吨,经连续50年的采挖,开荒造田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到2004年,全国野生甘草的面积约为100万公顷左右,而且红皮乌拉尔甘草面积急剧减少,野生甘草资源以胀果甘草为主,且分布较零散,各种野生甘草的规格和品质均有所下降,大部分甘草产区变成了沙尘暴区。鉴于此,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采滥挖甘草、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200工年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保护甘草和麻黄草药用资源,组织实施专营和许可证管理制度的通知》,保护和有计划采挖野生甘草,大力研究和发展家种甘草。200工年全国甘草下种面积约为0.67万公顷左右。2004年春季,国家鼓励和直补粮食种植,甘草的播种面积急剧下降,全国下种面积估计不到0.33万公顷,O.33万公顷所产出的甘草还不够全国一个季度的用量。2005年春季下种面积不到o.15万公顷,地存面积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栽培技术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黑龙江省祖国医学研究所付克治教授在东北较系统地研究了乌拉尔甘草的野生变家种技术。20世纪80 年代,内蒙古、新疆的有关科研人员、中国药材公司等有关单位也研究过甘草的栽培技术及野生抚育技术,因那个年代甘草的野生资源丰富,价格也低廉,推广应用的力度不大。20世纪90年代,野生甘草资源急剧减少,笔者意识到未来不久,家种甘草必将替代野生甘草,于是在沈家祥院士和庄林根教授的支持下,立项开始大面积规范化乌拉尔甘草栽培技术的研究,经过工4年连续不间断的种植研究,在北京郊区以及东北、西北、华北等12个省、自治区建立了250余个甘草种植基地,累积种植面积达O。67万公顷,总投融资金约工亿元人民币,培训了3000名种植员,总结了一套大面积规范化机械化种植甘草的技术,中央电视台制作了工2个专题节目介绍甘草栽培技术,为我国的甘草栽培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目前国内甘草种植基地大部分采用的是笔者研究成功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本书将甘草的基础知识和栽培技术分解成100个问题,意在让广大的读者、种植户一看就懂,一操作就会。彩图部分包括4种野生甘草生长图片及乌拉尔甘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全过程,是作者十几年连续不间断栽培乌拉尔甘草的技术积累,有十分珍贵的实际应用价值。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随着农业新技术的介入而不断发展。中药材栽培技术是一门实践科学,无论有多深的理论知识,如果不去实践,那就是纸上谈兵。因此,笔者希望种植户看懂本书后一定要进行大田实际操作,只有亲自进行大田栽培,你才能够在实践中理解每一个技术操作环节,才知道如何设计你自己的药材基地,才能够使你的药材基地财务管理进入良性循环。

我们正在编著一本《甘草》的专著,本书的内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周成明 李刚

                   2005年5月1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甘草栽培百问百答/专家为您答疑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成明//李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9097704
开本 32开
页数 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6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S567.7-44
丛书名
印张 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