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父爱如山(四个博士妈妈眼中的父爱与教育)
内容
编辑推荐

家庭教育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本书主人公金春明教授培养出四个留洋博士!这是何等的伟大!怎样也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怎样才能做个好父亲?本书四个博士子女的激情父亲推心置腹地近距离与您一起探寻一心期盼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给孩子一个美好明天的众多父亲中的楷模。

目录

写在前边的话/1

第一章 融融的父子情

父爱子女情意深/9

遇险情先想着孩子/18

宁饿自己,让儿子吃饱/2l

满足幼儿的好奇心/24

尽力协助妈妈喂母乳/29

与孩子平等商谈不霸道/33

不把坏心情带回家/40

 “再痛苦,为孩子也得活下去”/46

“淡漠”后面有深情/51

第二章 强烈的责任心

尽家庭责任从小事做起/57

自觉承担责任/60

孩子眼中孝敬老人的榜样/63

精心照顾病中的孩子/67

有多大困难也一定要把家撑起来/72

教子养伤不忘读书/77

“没钱上学,我们给孩子当老师”/8l

不吃不穿也要供孩子念书/85

为孩子赚读书费而拼搏/88

热心关爱第三代/92

家教中父亲的责任更大些/96

第三章 耐心的好“家教”

绝对不允许孩子旷课/103

从小事说起,进行目标教育/107

上课思想聚焦,不许搞小动作/110

教育孩子“不怕别人闻”/116

孩子、书、老人是家中的三件珍宝/119

在玩中启发孩子的求知欲/123

让孩子多学习英雄人物/128

让孩子艰苦锻炼,不怕经风险/132

使孩子关心国家大事/136

哈佛讲学,儿子的骄傲/139

在伯克利大学的报告很精彩/142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孩子珍惜时间多学习/145

第四章 “修身”、“齐家”的顶梁柱

爸爸是家里的主心骨/151

爸爸的权威靠家庭民主来维持/158

爸爸和妈妈相得益彰/162

给孩子以正确的恋爱观/165

培养孩子有计划学习的好习惯/170

要善待孩子/174

教孩子自己给自己加压/179

以坚强的性格影响孩子/183

让孩子独立走自己的路/187

从小教育孩子热爱劳动/190

一生节俭,精打细算/194

不向别人索取/199

让孩子感到爸爸在身后撑着/202

给孩子一个好的、安静的学习氛围/205

对孩子的基本要求/209

第五章 快乐的“老教练”

带孩子玩的“大哥哥”/217

注意锻炼孩子的胆量/220

敢在孩子面前作自我批评/224

从小锻炼孩子自立/228

冷静对待孩子的伤痛与疾病/232

鼓励孩子玩游戏/237

淘小子出好样的/240

教孩子“基本功”/246

学习与健身要兼顾/249

应该向孩子学习/253

爸爸要有理性/256

全面打基础/260

后记/264

试读章节

遇险情先想着孩子

1991年9月的金秋季节,我的心快乐得好像总是在歌唱,家中出现了令人不敢想像的喜事。大儿金煜和二儿金侠一起登上世界名校的“珠穆朗玛峰”,一个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一个到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之后,两人热情地邀请父母到英、美一聚。

1992年在英国那段日子,金侠依然每天早晨匆匆吃完早餐就去剑桥大学,学习与研究十分紧张,有时做课题试验到深夜,回家已经十分疲惫了。可是,一到周末,他还亲自驾车陪父母到伦敦参观,凭吊马克思墓地、参观大英博物馆、到著名的蜡像馆同世界名人合影,还游览历史悠久的牛津大学城。金秋9月,他和儿媳又特意请了一周假,驱车千里,陪父母横穿英伦三岛,到苏格兰去,尽情游览异域风情。

离别之时,我心疼地对儿子说:“D--,爸爸妈妈来得真不是时候,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

“妈妈,您不能这么说呀!”金侠眼里噙着泪花,“小羊尚知跪乳,乌鸦还知反哺。为人子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爸爸妈妈花了你们不少积蓄,往后你们的日子会过得很紧了。”

“你们一生为我们四姐弟付出的岂止是钱!”金侠哽咽了。他大概是想起了听妈妈讲过的上世纪60年代初父亲舐犊情深的惊险一幕。

那是1960年多雪的冬天。当时中国还处于困难期。由于食品匮乏.大儿子金煜由只吃母乳不愿吃牛奶变得喜欢牛奶了。然而,在当时,订一份牛奶很不容易。在我们住的沈阳市北陵的居民区订不到,只好由他父亲正在]:作的省委机关里想办法订到一份。中共辽宁省委机关在沈阳市和平区,机关和家相距很远。在正常上下班的时候还问题不大,反正我先生每天必须骑自行车去机关上班。而碰到在别的地方开会时,不管多晚到家。都必须专门骑车去机关为大儿子取牛奶。

有一次,雪大路滑,狂风挟着漫天飞雪将他卷到马路中间,一辆大卡车疾驶而来,他大叫一声,摔倒在地。司机急刹车,车子在离他仅有一步之遥的地方停了下来。一场虚惊过后,瘫坐在地上的我的先生,第一个动作是用手摸摸大衣兜里的牛奶瓶,晓得完好无损,才如释重负地长吁一口气,不然宝贝儿子就要挨饿了。P18-19

序言

2001年3月份,我写的书《我家走出四个博士》出版以后,先后有17个省、直辖市请我去,到40多个地区,做了130多次巡回演讲。每次课堂,大家反映和我所看到的情况是.来听讲的人,妈妈居多,爸爸也有,但很少。散了会,买书、“抢书”,也都是妈妈冲在前面;挤到台上恳请我签名的也都是妈妈,爸爸寥寥无几。这件事,使我很受触动。有的听众,当然也是妈妈,直截了当地向我提出,应该讲讲爸爸,讲讲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责任。有的还建议:让四个博士的爸爸也来讲一讲。后来,博士爸爸也尽可能参加了一些这方面的活动。但这个问题却始终萦绕在我的脑中。

我讲课的题目是“成才与家教”,重点是介绍我家的四个博士儿女成才的家教经验。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在我家.孩子爸爸责任心是非常强的,凡是家长会与其他有关孩子们的会议、报告都是同我一起参加。可是,在听众中,每个妈妈背后的那位爸爸究竟到哪里去了?他们在家里是否负起了爸爸的责任?

这确实是家庭教育中值得注意和关心的一个大问题。

我希望,每个孩子的爸爸,都是关爱孩子、教育孩子、责任心很强的父亲。怀着这种期盼,我总结了我家四个子女的爸爸的家教经验。对于他.人们是称作好爸爸的。我希望,天下的父亲都能成为一个好爸爸。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怎样才算是一个好爸爸?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标准各不相同,不是简单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古代著名的通俗人生百科《三字经》中讲得很宽泛:“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怠。”这里提出了爸爸有教育子女的责任,这恐怕是古往今来、千古不移的通理。严格地说.一个不想承担教育子女责任的爸爸,不仅不是一个好爸爸,而且从根本上丧失了做爸爸的资格。《三字经》里讲的“教”,自然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当时是上私塾或请家教)。但教得好不好,责任完全归咎予老师,这在我看来是不够恰当的。爸爸对孩子受教育的效果,也同样有责任。应该说.《三字经》中对这点没有忽略。在这两句话之前,就讲:“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把子女教育好当做是父母的荣耀,但首先是责任。

一篇以生动事例论述古代贵族如何对待子女教育的著名文章《触龙说赵太后》,“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毛泽东的提倡而一度流传很广。这篇文章中的一个观点至今仍是颇有价值的,叫做“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所谓“深远”,就是要看得深一点、远一点,不但要关注眼前的吃好一点,穿漂亮一点,玩痛快一点,而且要考虑到子女们一生,如何建功立业.贡献于社会。因此,触龙特别不赞成贵族子弟“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而扶重器多也。”这里说的“重器”是指权力,也可以说是贵族的特权。他认为这种无功的尊位与权力、无劳的厚俸和过多的物质享受,不仅会危及子女的身心和整个家族,而且会祸及子孙,殃及社会。所以,触龙主张做长辈的不要总把子女掩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要及时支持子女自立,尽可能地创造机会,放手让他们到社会上去经风雨,见世面。在这篇文章里,触龙面对要劝说的主人是赵太后,是长安君的母亲,虽是女人,但却是赵国当朝的主事人。因而,所说的道理对于任何要做一个家庭主心骨的爸爸。应该也是适用的。

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中国传统家教思想的精华,是应该很好学习和继承的。

可是,我听到有人不赞成上边的看法。他们说,这些老道理已经过时了。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分工很细,教育也已经产业化了。做爸爸的只要能挣钱就行了。只要有钱,就不难找到合适的场所、合适的教师,把子女教育的全部责任都承担起来。你没有看见西方的什么“伊顿公学”之类,从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一概都承包了,那多省事又省心啊?也有的师范学校的教师说:“你们只要把小孩养到6岁,胖胖的,以后的事就全交给我们了。”

我听后十分怀疑,父母对子女们的爱心、亲情、关怀和责任,难道是用多少钱。或者是某个能干的老师就能够代替得了的吗?教育是要投入心血与精力的,钱能够替代吗?家庭教育对孩子是可有可无的吗?所以,我不认为这种以“家教现代化”为口实,把家庭教育投入赤裸裸的金钱冰水中的教育理念是正确的,不相信它会成功地培育出新中国的第四代、第五代。

还是让我们回到本题上来,怎样才算是一个好爸爸?根据我所了解到的我先生的经验和他自身的体会,以及其他好爸爸的示范,起码应该做到三条:

第一,尽最大努力保证孩子们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需求,使他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因为身体是人的物质载体,没有健康的身体,再多的知识和技能也是无用的。这一条在今日之中国对大多数人已无困难,但在我们孩子生长发育的年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却是颇不容易做到的。当然,今天也有今天的问题:营养失衡、肥胖症等。所以我提“基本物质需求”。

第二,保证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灵、乐观的性格。孩子心灵的培养,不只是单个家庭的问题,而是会受到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但是,家庭对孩子健康心灵的培养无疑是处于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位置。精神病在某些家庭里常常是多发的,就是一个证明。心灵不健康,可能会导致心理失衡、抑郁、多虑、失眠,甚至精神病。当然,精神病并非都是由心灵不健康引起的。而为人父者,作为孩子们的第一个、也是终身教师和榜样,更是地位重要,责无旁贷。

第三.为孩子们建立一个立身社会的基础。保证他们的受教育权,诱导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帮助他们完成基本的学业,培养一技之长,并鼓励他们各种健康的业余爱好。

我想.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健康的心灵,一个必要的文化准备,这三条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作为父母,才能算是起码有了对子女的“深远”的爱。这三条都要爸爸和妈妈的共同努力,而其中爸爸的责任尤重。所以,我想它应该成为判断是不是一个好爸爸的基本标准。

这三条看似简单,真正做到却十分不容易。不是靠摆摆父道尊严的架子,板起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冷面孔,动辄训斥甚至用体罚的手段,讲什么“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器”等貌似正确的歪道理,就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以爱为基础的深切关怀,巨大耐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干方百计地诱导和采用适宜的方式才能做到的。有人说,好爸爸不仅是好老师、好保镖,还要是好朋友、好哥哥。对此,虽然任何人都难以完全做到,但这多种身份的形象说法,作为一个好爸爸的基本认同,大概不会有人反对吧!

下面结合四个博士的爸爸的大部分生活现实和观察到的其他人的个例,特别是对于现在已经做了爸爸的我那三位博士儿子的少许了解,谈谈我对“做个好爸爸”的理念,供有兴趣的朋友们参考。

李振霞

写于天涯海角、魅力无穷的三亚

2004年初春

后记

一次,在纪念我先生的生日时,接到一封从加拿大温尼伯市寄来的邮件,是老四金延的信,祝贺爸爸生日快乐。随信寄来一张生日卡。信上说:“我在杰乐斯(音译)商店找了半天,挑出这张卡片,觉得它中间的短诗,最能代表我的心情。”于是,他翻译了生日卡上的短诗。内容是这样的:虽然我们不说它.像我们能够做的那样多。但是,在我们的心中,你的位置仍然很高。我们赞赏你,敬重你,非常地爱你。并且,感谢你所做的一切。而且,虽然我们不曾告诉你,你有多么特别重要直到像这样的一天到来。我们希望你知道我们多么注重。照亮我们生活的父亲。

金延还满怀激情地写道:“最后,还想再对您说一遍,您的的确确是个好父亲。有你这样的父亲,我感到很幸运。”信上还说,“的确,我、三、金煜、姐姐,所有的孩子,都非常敬重你,爱你。”

从这封信与生日祝福卡中,明显地可以看到,我先生是个对孩子情深意长的好爸爸,这是我全家的共识。

写这本书,我希望,存留我经历的各种美好的记忆,留下孩子爸爸对子女的谆谆教诲;留下他那勤奋、刻苦、严谨的治学精神;留下他的那种善良的心与人格魅力,以传给我的第二代、第三代……而且,我更大的企盼是,希望普天下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好爸爸、都有一个父爱如山的爸爸。

感谢为我出书辛勤操劳的出版社的编辑同志,感谢我的女儿、三个儿子与三个儿媳阅读初稿并提出意见,当然,更要感谢助我成书的该书的主人公、我的先生!他虽然不愿意自己写自己,但在我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始终给予关心和帮助,帮助我酝酿和构思,帮助我共同回忆那难忘的时光和每件至今谈起仍历历在目的往事,帮助我做文字上的修订。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说,这本书是我们两个人共同教育孩子的共同回忆。

李振霞

写于天涯海角、魅力无穷的三亚村庐

2003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父爱如山(四个博士妈妈眼中的父爱与教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振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465859
开本 32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3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3
13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