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有三大部分,它们主要介绍了分散与集中的新形式、外国直接投资的新模式、金融业的国际化和扩张、世界城市的经济秩序(包括生产者服务、全球城市:后工业社会的生产场所)、全球城市的社会秩序(包括就业和收入、经济结构调整及阶层与空间两极化)等内容。
图书 | 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2001年新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共有三大部分,它们主要介绍了分散与集中的新形式、外国直接投资的新模式、金融业的国际化和扩张、世界城市的经济秩序(包括生产者服务、全球城市:后工业社会的生产场所)、全球城市的社会秩序(包括就业和收入、经济结构调整及阶层与空间两极化)等内容。 目录 译者序 1 谢辞 1 中译本序:关于上海作为全球化城市的思考 1 新版序言 1 致谢 1 表格 1 第1章 总论 1
第一部分 全球化的地理分布和组成 第2章 分散与集中的新形式 17 流动和集聚 18 资本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25 结论 28 第3章 外国直接投资的新模式 30 主要模式 30 服务业的国际贸易 39 服务贸易 41 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 49 生产者服务的国际交易 51 结论 56 第4章 金融业的国际化和扩张 58 增长的条件及组成部分 59 国际证券市场的形成 6l 金融证券化 64 当今全球资本市场 69 金融危机 71 结论 77 第二部分 世界城市的经济秩序 第5章 生产者服务 83 服务种类 85 增长和专业化 88 区位和集聚 93 金融的空间组织 102 金融服务业的国内区位模式 104 数字化时代:集中多于分散? 108 中心化的新形式 113 结论 116 第6章 全球城市:后工业社会的生产场所 118 生产者服务业的区位:国家、地区和城市 12l 城市层级的新元素 13l 结论 157 第7章 全球城市体系的元素:网络和层级 160 走向网络系统 161 扩张和连接 164 国际交易中的主要货币 176 国际房地产市场 179 结论 185 第三部分 全球城市的社会秩序 第8章 就业和收入 190 三城记? 190 收入 209 结论 238 第9章 经济结构调整及阶层与空间两极化 240 主导产业的整体影响 241 社会地理学 245 消费 270 临时、非正规劳动力市场 274 劳动力市场上的族裔和民族 289 结论 306 总 结 第10章 城市新框架? 310 结束语 323 全球城市模型 325 金融秩序 333 生产者服务业 336 社会和空间两极化 339 附录 342 A 美国、日本和英国SIC生产者服务业分类 342 B 城市单位的定义:东京、伦敦和纽约 343 C 日本部分县区以及主要县区城市的人口 346 D 东京的土地市场 347 参考文献 356 译者后记 442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2001年新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丝奇雅·沙森 |
译者 | 周振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81701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45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299.1 |
丛书名 | |
印张 | 29.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72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05-276号 |
版权提供者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